興漢室  第四百一十三章 悉分兵柄

類別: 歷史 | 秦漢三國 | 興漢室 | 武陵年少時   作者:武陵年少時  書名:興漢室  更新時間:2021-04-10
 
“兵者,國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墨子七患

朱y幾次為朝廷南征北戰,是碩果僅存的老將、重臣,皇帝此時要限制他的權力,究竟是早有預謀,還是僅僅只為了推行發兵制度無論是哪一種,稍有不慎,這關東的大好局面又豈能繼續維持

平尚書事、侍中楊琦腦筋轉的飛快,出于公心,低聲委婉道“發兵之制,臣以為宜先試于關中各軍,譬如南北禁軍、衛士等,再行于各軍。若是貿然推之,臣恐關東各軍軍心動蕩,耽誤大事。”

殿內一時靜悄悄的,顯然是各自對此事有自己的考量與顧慮,唯有楊琦敢坦誠直言。

皇帝低著眸子,垂首不語,爾后忽然點名問道“荀君也是如此以為的”

黃琬抿著嘴,蓄留的髭須生長的稀稀疏疏,微微的抖動著。他試圖去看一眼荀攸,窺測對方心意,誰知荀攸根本沒有與其對視的意思。

荀攸微蹙著眉頭,似乎陷入了某種困擾之中,董承等人都知道朱y身兼豫州刺史,薦舉過不少當地士人,身邊更是有潁川士人參贊軍務。如果說朱y在行兵布陣時沒有受到身邊潁川士人絲毫的影響,這是斷不可能的事情,更何況,在不久之前,朱y便以皇帝賜予他的臨機決斷之權,主動出兵陳留討伐張邈,配合曹操收復兗州。

這一出未經事先允準、不請而戰的軍事行動讓朱y在當時受到了許多朝臣的非議,最后還是皇帝選擇大膽信任朱y,放手讓他去做。這才使得陳留收復,曹操歸順,徐州、豫州、兗州在中原連成一片,形成分割二袁的優勢局面。

可如今皇帝又意指收回朱y臨機決斷的權力,將其發兵之權收回朝廷,難免不會讓人聯系到前因,產生諸多聯想,譬如皇帝對在朱y軍中的潁川士人的態度。

受到皇帝垂詢,荀攸不敢有絲毫遲疑,更不敢有任何偏向,他拱手答道“司徒所言,以微臣之愚見,并不以此為然。”

董承微微挑眉,似在訝然荀攸的答復,聽命于他的揚威將軍樊稠正是朱y軍中的二號人物,若是這次削減了朱y的權勢,此消彼長,自己就能在關東的戰事上增加影響力。他本想等著荀攸出錯,在一旁推波助瀾,讓皇帝下定決議,誰知荀攸反其道而行之,倒像是一心為公,絕無私心的純臣,這讓董承倍感訝異。在吳碩眼神的示意下,他按捺住性子,在一旁仔細觀察荀攸在皇帝面前的應對。

“喔。”皇帝應了一聲,語氣平淡,說道“荀君既然如此說,定是有一番賜教了。”

“唯。”這一問一答之間,荀攸已經很快想好了說辭,他舉止從容,平靜中透著讓人不能忽視的氣勢“發兵制度由來已久,之后日漸廢弛,陛下又早在初平三年便已再度施行。若說憂慮軍心動搖,實則大可不必,如今關中、并州、涼州等地州郡牧守、將校兵馬,無一敢未經請詔而擅自發兵者,可見如今不過重申制度,并推之關東而已。”

黃琬一時拿不準荀攸的意圖,捋須思忖一二,側首問道“可如今戰局正當要緊之處,驟然行之,這軍心”

“前將軍乃忠國之臣,樊稠又是善戰之將。”董承瞅準機會,提出反對意見“只要彼等受命,麾下將校如何不從君上只是要收回自行發兵及臨機決斷之權,又不是要奪節、或干涉前方軍務,前將軍擅作主張在前,如今豈能不明白事理”

見董承故事重提,又拿這件事做文章,一直是座上客的趙溫竟忍不住反駁道“前將軍既有臨機之權,便算不得擅作主張此乃陛下故詔,又曾屢屢說明,太尉此意是何故”

在座眾人,趙溫是最明白皇帝意圖的,他也自覺承擔著帶動話題、不讓它脫離預期的任務。此時他關注到皇帝臉色,不想橫生枝節,故而出言喝止了董承。

董承被咽了一句,心中仍有不平。

荀攸像是沒有受到任何干擾,他鎮靜的點了點頭,說道“當年陛下重興制度時,朝廷于關東唯有河南尹雒陽一地、前將軍麾下一軍。朝廷既無力東征,又難保軍中一應所需,只得諸事仰賴前將軍,冀其持節鎮撫關東,便宜行事。如今河南、河東、豫州等地皆已歸附,算上前將軍、揚威將軍、豫州等兵馬及屯田兵,約有六萬余人,每年也由關中調撥糧草前赴。時移勢變,朝廷預備明年興兵,勢必要事權一統,對關東諸軍做出調動,也是應有之意。前將軍忠悃之人,必拱手奉詔,揖拜朝廷。”

這仿佛是一個承諾,皇帝聞言彎起了嘴角,笑道“朝廷明年出兵關東,我是必然要親往雒陽謁祠宗廟的,到那時如若事權不一,將何以破敵前將軍是國之重臣,以后自當多有倚重,但為天下計,實不能因信忘公。”

皇帝充分表現了對朱y一如既往的信任,既沒有增派監軍給予掣肘,更沒有進一步削弱權勢,像是真的只為了改革軍制,方便皇帝明年親征而統一事權。然而荀攸的表情并未因此輕松多少,他面色有些凝重,仿佛遇到了什么棘手的事情。

“尚書臺各部所司,皆有職守,唯兵部暫無,朝野頗有議論,此事我也知道。”皇帝說著伸手拿起早已冷卻的茶水,輕輕抿了一口,借此將眾人的臉色一一看在眼里,遂移開茶碗,頷首道“不是無意忘卻,而是有意擱置,就是要等到今日議論軍制,才好一同商定。”

于是趙溫自覺地領頭稱是,連道不敢。其中董承有些緊張與好奇,不知道皇帝會分給兵部多大的軍權,畢竟有吏部、度支部的先例在前,兵部日后的職權也必然不可小瞧。

皇帝接著說的話讓董承放下心來“兵部不管選將調兵、也不管糧草轉運,商議軍機,更不是其主職。今后但需仿照當年之法,負責組織各地郡國校尉、都尉,在閑時征募兵員訓練。維護各處關津要隘,務必保。追錄戰功、罪責,負責賞罰。此外,軍士因傷殘老病退出軍旅者、因戰而亡者,也由兵部統一安置,述其功績,給予補恤、犒賞、恩蔭及分配職務。”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