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輕雪參加培訓,居然和高中的學生一樣,每周可以回家一天,換洗衣服、拿糧食,平時在職工醫院的食堂吃飯,有糧票可以用糧票買飯,沒糧票就用糧食換。
她當然選擇用糧票了,她私底下有空間食物可以果腹,就是糧票買食物也買得極少。
一共有三十來個知識青年參加培訓,全市所有生產大隊能來的就是這些了,有男有女,年長者三十歲,年幼者十六七歲,每個人都很刻苦,如饑似渴地學習。
醫院傳授了半個月的基礎醫學知識,就安排他們臨床實踐。
這個實踐不是讓他們親自動手給人治病做手術什么的,而是讓他們跟著這方面的大夫學習,可能考慮到男女之別,女青年都被安排在婦產科。
接生、產后護理等,沒有一個男青年。
除了風輕雪以外,還有兩個中醫世家的男女青年從小學有一手醫術,甚至強過風輕雪,至于其他人就沒有一點底子了,所以在那些人從頭開始打基礎的時候,風輕雪和名叫周乘風、陳玉婉兩個中醫傳人經過一定的考核后,可以給人看病,診脈開方等等,大部分都是小毛小病,他們三個人得心應手,開的方子從未被帶他們的大夫打回來過。
風輕雪特別珍惜難得的臨床實踐,另外兩個人顯然也一樣。
朝夕相處,很快就培養出了革命友誼。
周乘風和陳玉婉都有城鎮戶口,而且兩人的父親是師兄弟,都師承陳玉婉的祖父,他們以兄妹相稱,就是想從醫,才來參加這個培訓,像他們這樣跟長輩學習的,除非考上國家的醫藥大學,取得相關證件,才有資格行醫。
“你都有孩子啦?”陳玉婉比風輕雪大一歲,卻沒有結婚,性格很活潑,圓圓的蘋果臉也很討人喜歡,就是個頭矮了點,她仰著臉,不可思議地盯著風輕雪即使化了妝依然十分精致明艷的臉龐,“一點都看不出來,我還以為你和我一樣是個大姑娘呢!”
風輕雪笑道:“我兒子馬上一歲了,還大姑娘呢!”
陳玉婉感慨道:“難怪你和那些來看病的婦女們交流得毫無障礙。”
市里人口不多,職工醫院來看病的人就少,清閑的時候,他們三個就私下交流自己的醫術和觀點,取長補短,互相學習。
經過跟他們的學習,風輕雪越發意識到自己的短板。
她是半路出家,基礎打得并不牢靠,遠不如周乘風和陳玉婉,他們從小就開始跟著長輩學習湯頭歌,沐浴著藥香長大。
看樣子,已經發展成一對兒了。
不過,風輕雪也有長處,她的長處就是積攢了許多治病接生的經驗,而周乘風和陳玉婉年紀雖然比她大,經歷的卻不如她,既沒下鄉給人看過病,也對某些方面一知半解,難怪當初吳崢認可她學醫時說她的經歷就是一項財富。
經過人事和未經人事的醫生,截然不同。
陳玉婉就道:“我爺爺跟我說過,人生經歷對于一個大夫來講至關重要,它關系到大夫和病人的交流。像我沒經歷過一些事,很容易和病人交流得牛頭不對馬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