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殖貨里。
輔漢大將軍府。
剛從金水小市返回府中,長史蓋勛、從事郎中傅燮,便被請來與右丞賈詡見面。
關東逆亂,各州糧秣無法送達。唯有薊國粳米源源不斷運來洛陽,解帝都缺糧之危。薊國粳米更有取代五谷之勢。
黃巾一日未平,農人一日無法耕作。眼看入秋,關東八州,滿地荒草。即便戰勝,也早已誤了農時。眼看饑荒不可避免,黃巾過后,必哀鴻遍野,餓殍遍地。
那時群盜蜂起,國祚將盡。
君以草芥待我,我當以仇寇報之。
萬千黎民,又如何獨善其身。三人皆心情沉重。
“右丞。”入精舍,二人先執禮。
賈詡起身相迎。
三人落座,賈詡便將劉備手書,遞給蓋勛。蓋勛細細看完,又轉給傅燮。
待傅燮看完交還。賈詡這才言道:“西人東來,羌人流徙。隴右一地,百廢待興。洛陽金水小市,日積斗金。所得五銖錢,皆將運往大震關,支付羌人庸金。而朝中之事,亦需人打理。我等三人,何人前往隴右,助主公平羌?”
長史蓋勛與從事郎中傅燮,互視一眼,異口同聲:“卑下愿往。”
起身后,蓋勛進言道:“洛陽自當由右丞坐鎮,不可輕動。卑下長于西州,隴右風土人情,羌胡習俗,皆略通。此去,當可一展所長,為主公分憂。”
傅燮亦道:“卑下亦出身西涼,此去隴右,求之不得。右丞切莫與卑下相爭。”
“主公已與涼州刺史商定。流徙羌人事宜,皆歸幕府所轄。城旦所出,亦歸幕府所有。為期四年。四年之后,時局究竟如何,亦未可知也。”賈詡目視二人:“此去一別,數年不得相見,二位保重。”
“右丞亦保重。”三人互拜。
三人同守洛陽,相交莫逆。互相影響,皆有精進。蓋勛的“強直不屈”,傅燮的“‘剛直高義”,亦讓賈詡深受感染。所謂正奇相濟,正如三人這般。
大震關城。
得知蓋勛、傅燮雙雙西來。劉備終是放心。有二人坐鎮隴右,統領流徙諸事。必不會有差池。
“包吃包住,日薪二百”的前提,是完成量刑。大體來說,每月有十到十五日,皆是城旦之刑。余下時日,羌人勞作才能獲得薪資。
即便如此,以每月十五日計,單單十萬羌人的月薪,便是筆巨資。約有三億錢。如此多的銅錢,劉備雖出得起,羌人卻不便攜帶。于是乎,第一家隴右貲庫,即在大震關城內設立。
很快便會遍及隴右各郡治、各縣治,乃至各城。
劉備與三十六部羌渠,也早已商定。為流徙羌人開始家庭賬戶。
在薊國時,先有“編戶”,后有“賬戶”。
而在隴右,劉備一切皆反客為主。先設“賬戶”,再行“編戶”。編戶,便是齊民之始。
羌人自無法理解,貲庫在平羌中的強大功效。卻不妨體會到,貲庫帶來的極大便利。試想,作為囚徒,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不可能整日滯留營地。銅錢又重,如何能皆裝上身。一月辛勞,萬一被盜,悔之晚矣。
三十六部拖家帶口,混居大營。魚龍混雜,不可不防。漢人亦有民諺,‘日防夜防,家賊難防’。便是自家兄弟,也不可盡信。大量錢財,存于貲庫,可隨支隨用。即便遠赴西域,亦可正常支取。
實在是太方便。
對劉備而言。貲庫的存在,瞬間解決了現金流的壓力。每月只需在戶頭上添加一筆數字,就等于支付了三億錢的現金。實在是太輕松寫意。
料想,四年刑期之內,羌人多不會大量支取。
待四年刑滿。羌人為長久留居,所賺薪資,便會為購買宅院、良田等,盡數揮霍一空。賬目瞬間持平。
金融杠桿。就是這么神奇。
道理很簡單。以薊王之“赫赫威名”為信用擔保。貲庫里,究竟存了多少銅錢,羌人又如何能知曉。
何不搶劫貲庫。
如少時太平逆賊,又如年前泰山賊寇。無銅身輕。面前便有一座錢山,一人又能背動幾何。且背滿銅錢,又如何逃亡。再者說,貲庫必建于堅城之內。賊人便有心亦無力。
貲庫的支取方式,因左伯皮紙風靡薊國,亦隨之改變。不同面值的“券鈔”,先已在薊國流行。有“十角”、“廿角”、“卅角”、“卌角”、“百角”、“皕(bì)角”。
四出文錢,被稱為“角錢”。“十角”,便是十文錢。券鈔自比銅錢方便。可解銅重之苦。為防賊人仿制假鈔,從皮紙、印文、油墨,薊國將作館皆耗費心機。
雕版印刷術,始在“券鈔”中首用。亦讓劉備始料不及。
手書初版“券鈔”面額的薊國少師蔡邕,看過雕版印刷后,福靈心至。沖一眾匠人長揖及地。若將書籍雕刻在木板之上,再涂抹油墨印刷。豈非事半而功倍。
功效遠超《熹平石經》!
蔡邕這便著手嘗試印刷書籍。
得知前后諸情,劉備欣然點頭。
所謂水到渠成。科技的進步,乃歷史之必然。又豈是人力能夠阻擋。
羌人足月辛勞,只換來一把券鈔,似于心不忍。劉備便沒有在隴右強推紙鈔。
奈何絲路豪商紛紛進言,大量銅錢不便攜帶。劉備這才勉為其難。在隴右亦發行大額面值,可與馬蹄金等值兌換的“代金券”。簡稱“金券”。引來沿線豪商,交口稱贊。代金券,本不流通。只用于等額兌換馬蹄金。奈何薊王信用太高。金券一出,立刻風靡絲路。大宗交易,皆用金券來支付。
左伯桑皮紙,擁有純正的纖維構造及特殊香氣。可防蛀蟲叮咬。用來印制券鈔,實在是極好。
為防水漬。幣值十萬以上的大額金券,皆被密封在白琉璃中,琉璃乃天下至寶。“琉璃金券”,又稱為“寶鈔”。
便是“平如銅鏡,透如冰晶”的白琉璃,時下亦無人能仿照。更何況封印其內的金券。薊國超越時代的防偽技術,加之薊王冠蓋天下的赫赫威名,成就了紙幣的劃時代誕生。
正如史上由陛下鑄造的四出文五銖,被稱為“三大兇錢之首”。而由薊國鑄造的四出文五銖,卻被稱為薊國上幣類似。
這便是信用的重要性。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