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魔大唐之無敵召喚  第一千兩百六十一章 大唐文官體系調整上

類別: 玄幻 | 王朝爭霸 | 神魔大唐之無敵召喚 | 淡淡的思   作者:淡淡的思  書名:神魔大唐之無敵召喚  更新時間:2021-04-11
 
“微臣荀彧,拜見神主!”

“微臣霍光,拜見神主!”

“微臣孫武,拜見神主!”

“微臣李儒,拜見神主!”

“微臣狄仁杰,拜見神主!”...

不多時。

一眾人杰相繼趕到李承乾所處宮殿之內。

紛紛對視一眼間。

都是察覺到了一絲不同尋常的意味。

“諸位,都到齊了啊。”

“朕今日在這里,開一個小朝會!”

“議題,打進乾州,覆滅移花宮!”

大手一揮,一尊至高無上的王座降臨。

端坐其上。

李承乾眸光一凝,霸道非凡!

“果然!”

一眾人杰,盡是雙眸微微一瞇間,暗道一聲果然!

他們都是在同一時刻。

明白了李承乾到底要做什么!

打進乾州!

覆滅移花宮!

這可不是上嘴皮一碰下嘴皮就能輕易做到的事情。

“敢問神主,可是單純為了帝子帝女復仇?”

狄仁杰性子比較直一些。

當即便是率先出聲發問道。

語中,儼然飽含深意!

“也是,也不是!”

深深地望了一眼狄仁杰。

李承乾自然知道狄仁杰語中的含義。

毫無疑問。

若是單純為了給帝子帝女報仇,那是私恨也是國恨!

但,終歸是會了解恨。

某種意義上來說。

就是存在著極為不理智的情況。

李承乾卻并非如此。

一方面。

李承乾的確是因為李珩之與李紫霓受創,而暴怒,想要一舉覆滅移花宮以復仇。

但,現在的話。

李承乾想得更多的,則是謀劃乾州!

沒錯!

由于扁鵲出世,李珩之、李紫霓基本不會有問題了。

李承乾心中的恨意,也是在無形中消減了很多。

如此一來。

李承乾此次針對移花宮的目的,除了更好的完成主線任務之外。

更多的,李承乾是將主意打在了乾州之上。

現如今。

整個御龍大陸,李承乾所得之疆域,已經近乎有了十分之一!

剩下的主要疆域,便是除了炎州之外的其余八州!

而乾州,無疑便是橫在李承乾大唐身前的龐然大物。

不將乾州吞了。

大唐想要更進一步,絕無可能!

“那不知神主是要全面進攻乾州,還是以進攻移花宮為由,借道乾州!”

李儒眸光微微閃爍之間。

問的很有技巧。

這一波。

李儒,就差直接給李承乾出陰招了。

“哦?”

李承乾笑了。

李儒的話,卻正是點醒了他。

原本,他還在糾結。

移花宮可是身處于乾州。

他要率軍進攻移花宮,可絕對繞不開一眾乾州勢力。

若是與乾州一眾勢力硬碰硬,無疑,現在的大唐,怕是還欠缺不少火候。

可若是,如李儒所言,大唐借道乾州呢?

只為與移花宮一戰,為帝子帝女復仇?

這樣的話,迫于如今大唐的赫赫威勢,只怕乾州有不少勢力會同意大唐借道吧?

嘴角微微上揚。

一時間。

李承乾只差拍手稱絕了!

實在是太和他的心意了!

舒服!

“自然是要借道乾州了,畢竟,咱們的目標,只是移花宮!”

若有深意的望著李儒。

李承乾眸光之中盡是贊賞之意。

“如果僅僅是為了借道乾州,微臣愿意前往乾州,為神主解憂!”

“微臣亦愿前往乾州,為神主分憂!”

恰在此時。

蘇秦、張儀二人紛紛踏步上前!

借道乾州!

可不僅僅只是說說而已。

這可還是需要說客去說服乾州各大勢力才行!

縱觀整個大唐。

有能耐,有這個縱橫之能的存在,有幾人?

且,蘇秦、張儀,無疑是這幾人之中,最為合適之人選!

微微額首。

李承乾笑了。

“諸位以為如何?”

抬首,目光掃向孫武、霍光、荀彧等人。

李承乾眼中密布著微不可查的笑意。

“善!”

“蘇子、張子皆是古往今來的縱橫奇才!本相覺得,正該兩位前往乾州開路才是!”

“正是!”

很快。

孫武、霍光、荀彧三人,便是紛紛表示贊同。

“善!”

緊接著。

更是一眾人杰齊齊同意。

于他們而言。

蘇秦、張儀,無疑最為合適!

“那好,蘇子,張子,吾大唐此次,借道乾州之事,便有勞二位遠行操勞了!”

對著蘇秦、張儀吩咐出聲間,李承乾語氣鄭重,且誠懇。

儼然有種君王性命交托之感。

雖說沒那么嚴重。

但,無論是蘇秦還是張儀,都是不覺由衷的感受到內心里沉甸甸的那一份責任!

尤其是蘇秦。

嚴格來說,他之前出使天機族合縱之事,算是失敗了一半!

他還親手,變相的幫助了天夜族合一。

這固然也有錦衣衛的情報問題,但,于蘇秦而言。

這也是他的一次失敗不是嗎?

是故。

這一次。

蘇秦暗暗在心中發誓。

一定不能夠像之前那般了。

這一次!

他勢必要將事情給辦的漂漂亮亮的!

借道乾州,絕對不能出了任何岔子。

而張儀,則是有種躍躍欲試之感。

畢竟。

他出世至今,也就上一次小試牛刀了一下。

后邊,就幾乎一直閑著無事。

這一次,有立功之機會。

張儀自然是暗中雀躍。

無名的興奮在燃燒。

“蘇秦謹遵神主之令,必不敢有負神主之重托!”

“張儀謹遵神主之令,必不敢有負神主之重托!”

兩人的思緒,其實也就是一瞬間而已。

在李承乾話音剛剛落下不久。

二人便是齊聲,鄭重保證道。

“很好,朕等著你們的好消息傳回。”

“去吧!”

微微擺手。

李承乾示意,二人即刻離去。

他對于乾州的謀劃,已然是有些迫不及待了呢。

“諾!”

“諾!”

齊齊領命之后。

蘇秦、張儀便是紛紛告退。

至于二人各自去說服哪個勢力,李承乾并沒有給二人具體劃分。

為何?

李承乾相信。

這兩位,都是天下大才。

更是知曉事情的輕重緩急。

即便是相互之間需要進行一番角力。

那也是良性競爭!

李承乾相信他們,定然會一切以大唐的利益為出發點去考慮!

“接下來,諸位給朕說說,這乾州之戰,到底應該怎么展開!”

這才是接下來的重頭戲!

乾州之戰,到底應該如何展開。

說句實話。

截至目前為止。

李承乾心中,還沒譜呢!

或者說。

還每個特別明確的規劃。

只是隱約之間有一條線而已。

是故。

他就需要這一幫謀臣來幫助好好謀劃一番了!

“乾州之戰,當以借道為先,微臣建議,以大半實力,先行與移花宮交手便是。”

“當留一部分實力,隨時準備接應!”

“畢竟,這偌大的乾州,各方勢力縱橫交錯,即便是同意了借道,也難保不會有其他心思啊!”

率先出聲的是孫武。

兵圣孫武。

還是一如既往的以穩重為先。

他的思路很清晰。

李承乾一下子便是知道孫武想要表達什么意思。

無非便是乾州勢力太亂,大唐現在,即便是要與移花宮交手,也不宜投入太多力量。

總要有所保留,留下足夠的后手才是!

“微臣倒是與太尉所想背道而馳!”

“正因為乾州一種勢力縱橫交錯,吾大唐才不能在乾州戰場上滯留太久。”

“拖延久了,一旦陷入戰爭泥潭,后面的事情,可就是真的不好說了。”

李儒第一個反對出聲。

他倒也不是故意要與孫武作對。

而是提出了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孫武的提議,固然穩定為先。

問題,同樣也是巨大無比!

正如李儒所言。

一旦大唐在乾州戰場與移花宮僵持時間久了。

乾州一眾勢力會如何?

誰也不敢保證。

而只要其中有幾個大勢力愿意動手。

那么,大唐于乾州戰場之上,隨時可能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那才是真正的大恐怖!

“這么說,李儒,你的意思是要全力將移花宮覆滅,速戰速決是嗎?”

望了一眼李儒。

李承乾也是知道,李儒想要干什么。

李儒想要做的,就是一個速戰速決!

趁著借道的空隙,在乾州一眾勢力沒有反應過來之際,便強行將移花宮覆滅!

如此一來。

乾州沒了移花宮,實力大減。

即便是其他勢力聯手,大唐也不是沒有一戰之力。

屆時,以移花宮疆域為堡壘。

大唐進可攻,退可守,便算是在乾州扎根了。

李承乾想要繼而吞并乾州,也是難度下降了許多。

只是。

這其中,卻是有一個不得忽略的更大問題。

“可,咱們大唐如今的實力,真能一口吞了移花宮嗎?”

大殿之中,很快傳出了荀彧不疾不徐的聲音!

沒錯!

這便是李儒的謀劃之中,最大的問題!

不管怎么說。

這移花宮,都是御龍榜第八的恐怖存在啊!

更是乾州扛把子!

真正的霸主級勢力,其恐怖程度,更在人族圣山三大帝族之上。

由此可見,其底蘊之深。

以大唐如今的實力,想要速戰速決,怕是千難萬難!

“還有一點,諸位應該都知道,移花宮可是乾州,真正的頂級勢力,聲威蓋世,如此情況下,蘇子與張子此行,是否順利,還猶未可知!”

就在這時,霍光卻是拋出了一個更加大的問題。

此前。

一眾大唐人杰們。

都是在考慮借道之后的事情。

可,正如霍光所言。

即便蘇秦與張儀都是天縱奇才。

可,還是要考慮移花宮在整個乾州的影響力啊!

移花宮的影響力屬實太過巨大。

這種情況下,張儀與蘇秦,能否借道成功,還是一個未知之數!

若是其中,哪怕僅僅只是有一個勢力向移花宮通風報信。

帶來的結果,都是移花宮有防備。

到那個時候,莫說是速戰速決,只怕持久戰,都未必能打得了!

畢竟。

現在的大唐,唯一優勢,就在于可以隨時宣戰,以達到一個出其不意的效果。

而不是擺明車馬正面大戰!

“還有,若是有乾州勢力被移花宮暗中收服了,到時候,來一個預設埋伏,關門打狗,又當如何?”

適時的,魏忠賢小心的出聲了。

雖說,宦官不可議政。

在李承乾這邊。

魏忠賢掌控東廠,位高權重,李承乾亦是沒有將他當做尋常宦官,是故,在這殿前議會之際,魏忠賢也是可以插嘴說上兩句的。

眾多人杰,也不會反感。

畢竟。

都是從命運天碑之中出世的。

嚴格來說。

一眾人杰也算是同根同源了。

“是啊,咱們還得小心,萬一是移花宮將計就計,咱們又該如何應對啊?”

長嘆一聲。

荀彧面上不覺閃過絲絲愁苦之意。

說起來。

這一方面。

倒也怪不得一眾人杰。

實屬是大唐的底蘊太淺。

對于整個御龍大陸的信息,尤其是這些大勢力的信息,所得太少。

這一方面。

哪怕是李儒的錦衣衛一直在擴展情報,也是難以跟上大唐擴張的速度。

也就不能怪李儒的錦衣衛不給力了。

“這樣,微臣這就親自動手,爭取趕在張子、蘇子之前,到達乾州,以最快速度將乾州的情況摸清楚再說!”

說話間。

李儒趕忙上前請命道。

情報重于一切!

為了最大可能防止移花宮將計就計,李儒覺得,他有必要,率先出動了。

“這樣也好!”

微微額首,李承乾沒有反對。

他知道。

現在李儒的決定是對的。

整個大唐,目下為止,論搞情報的專業性,沒人比得上李儒。

他已經掌管錦衣衛太久了。

“對了,李儒,你順便給朕向張儀、蘇秦二人帶個口諭,此行,你三人一起行動,以你為主!”

“不得你的情報,蘇秦、張儀不得擅自行動!”

唯恐蘇秦、張儀搞不清楚情報,便冒然去找乾州各方勢力進行借道商談,李承乾便又是趕忙下了一道口諭。

“諾!”

對著李承乾鄭重拱手。

李儒亦是大步離去。

瞳孔之中,閃爍若隱若現的精芒。

恍惚間,似在打著什么算盤一樣。

“這樣的話,后面的計劃,還得等李儒他們的消息傳回!”

“各位,散了吧!”

對著一眾人杰擺了擺手。

李承乾不覺有些意興闌珊。

正如他所言。

不等李儒他們有具體消息傳回。

現在商談什么都是虛的。

因為,借道之事不成,一切,都不過是空中樓閣而已!

“諾!”

一眾人杰再拜!

“對了,韓非、孫武留下。”

想了想,李承乾還是決定讓韓非、孫武二人留下。

這兩位,皆為三公!

韓非乃是大唐司空,主管監察天下之職!

孫武乃是大唐太尉,主管大唐軍事!

理論上來講,這兩人,也是整個大唐,如今官職最高的存在了。

這一波。

李承乾將兩人留下。

便是要好好規劃一下大唐的官職!

尤其是文官體系!

到現在,還不健全。

李承乾便是想與這兩人好好協商一下。

不說別的。

至少先將大唐六部的官員給填滿了再說吧?

沒錯。

這一波。

李承乾打算正式采取三省六部制,并以此正式一一填補官員空缺。

也能讓整個大唐有條不絮的運轉下去。

“諾!”

聞言之后。

韓非、孫武二人雖紛紛領命下來。

但,兩人的眼神之中,卻是盡顯疑惑之態。

他們都是在心中瘋狂猜測著。

李承乾留下他們兩人,是為了干什么呢?

他們不知道!

隱約之間。

他們都是有種不太好的預感。

似乎。

有什么得罪人的事情要他們做一般。

還別說。

這兩人,預感可是真的準!

幫助李承乾來安排文官體系,可不就是得罪人的事情?

一個安排不好。

接下來。

一眾大唐人杰,都是李承乾死忠派,不好責怪李承乾,那會如何?

至少,找孫武和韓非二人麻煩是肯定的。

也幸好,他們二人位列三公,地位尊崇。

若不然。

只怕后邊心態都可能被煩炸了!

“敢問神主,留下我等二人,所為何事?”

待得一眾人相繼離開之后,韓非有些小心翼翼的向著李承乾發問道。

“也沒什么大事,你們兩人也沒必要過于緊張。”

李承乾朝著兩人意味深長的笑了笑。

的確是沒啥大事。

只不過。

可能要讓這兩人小小的背點黑鍋而已。

李承乾心下不覺暗笑不已。

“額。”

韓非的面色悄然一苦。

孫武雖然神色依舊肅然,但心中,卻是有些打鼓起來。

這兩位,可都不是傻子。

他們自然知道,李承乾身為神主至尊,越是如此,怕是越有不好的事情發生。

“還請神主明示!”

對著李承乾鄭重拱手之間,孫武追問道。

“嗯,放輕松,也沒什么。”

“就是啊,你們看,吾大唐的文官體系,到現在為止,還是略顯混亂啊。”

“朕今日留下你們二人,為的便是讓你們二人與朕一起,將三省六部徹底完善一下。”

說著,李承乾又是不覺嘴角微微上揚。

他是越想越覺得有趣。

直覺告訴他。

現在,孫武與韓非的心里一定很不平靜吧。

有趣。

一定會很有趣!

嘴角微微勾勒!

“啊!”

“神主,三省六部,如此之多的官員任免,這...”

這回,連孫武都不覺眉頭皺了起來。

這可屬實是一個頭疼事情。

“怎么,二位是不愿意為朕分憂嗎?”

李承乾故意咳嗽了一聲,語氣略顯低沉。

“不敢!”

“不敢!”

孫武、韓非二人自是連道不敢。

可心中啊,還是苦澀啊!

一個個都有種上了賊船的感覺。

“神主,何不著急一眾大臣,一起來研究一下呢?”

“至少,也要讓荀彧、霍光他們參與進來吧?”

韓非小聲出言之間。

試圖將霍光、荀彧等人拉下水來。

“不用,人太多了,不好,何況,整個大唐,只有你們兩人的身份合適。”

望著兩人。

李承乾又笑了。

位列三公。

官職大,可也要承擔起一份責任的哦!

“那不如,神主一言而決?”

孫武試探發問道。

“你覺得,朕一個人能夠考慮全面嗎?”

李承乾似笑非笑。

“好吧!”

話說到了這個地步。

韓非也好,孫武也罷,都知道,他們躲不了了。

也不能躲了。

也的確。

大唐的文官體系,是該完善了。

若不是大唐文官體系拖了這么久。

想來,整個大唐的經濟、內政,一定會發展的更加順暢吧?

一念及此。

兩人都知道。

大唐的文管體系,的確是不能夠再拖了。

當下。

便是齊齊嚴肅了起來。

心中更是開始大肆搜尋起了人選。

務必要讓每一個位置,都坐上最為契合之人!

“兩位,你們都知道,自從朕繼位為王開始,整個大唐,就一直處于征戰之中。”

“這么多年來,朕的大唐,幾乎就沒有一顆真正休養生息之時!”

“目下,大唐戰事稍緩,趁著這進擊乾州前夕,朕亦是想要將大唐的文官體系徹底敲定!”

“還請兩位,一定要助朕一臂之力!”

“務必要盡最大可能,篩選出最為合適的人物,坐上相應的官職!”

“如此,方才能讓大唐文官體系,最快程度走神正軌!”

說著。

李承乾不覺走下王座。

對著兩人鄭重拱手。

“不敢!”

“神主言重了,此乃是吾二人職責所在,勢必義不容辭!”

同一時刻。

兩人皆是慌忙躬身還禮。

就這么坦然的受下李承乾一禮,他們可不敢!

心中的忠誠,也是不能讓他們如此作為!

“好了,廢話就不多說了。”

“此次,朕與你們商議的內容,從六部開始!”

“六部,分為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

“此次,朕要正式任命六部尚書,以及六部左右侍郎,共計一十八個官職!”

“其中,各部尚書,考慮到如今大唐的情況,朕會將其提升至從二品官職!”

以往時候,各部尚書,都是正三品大員。

可,考慮到一眾大唐人杰的能力,李承乾決定給這個官職提拔半級,這樣一來,也算是對于如今大唐實情下的一種小小修改了。

“至于各部左右侍郎,便定為從三品吧!”

原本,各部左右侍郎都是四品官職,如今,也算是沾了一點光,被提拔了半級。

聞言之后。

韓非、孫武二人皆是不覺悄然倒吸一口涼氣。

兩人都是沒有想到。

這次,李承乾居然玩得這么大。

一出手便是六部十八個大空缺!

沒錯。

嚴格來說。

三省六部制之下。

能夠上四品,都算是大大的官了。

“對了,各部尚書,最好是以蓋世妖孽為先!”

“啊?”

李承乾此言一出。

韓非、孫武二人盡是驚愕出聲。

整個大唐的蓋世妖孽級存在才有多少?

其中,目前出世的存在,更是以武將為主!

文士沒有多少的情況下。

又要契合安排六部尚書,何其難也?

天吶。

他們兩人都是無法想象。

這一次,李承乾到底要搞一個怎樣的神仙六部出來哦!

六部尚書,都是蓋世妖孽級存在,這陣容,未免太過豪華了一些吧?

實際上。

不單是韓非、孫武二人,李承乾自己心下,也是在盤算著。

貌似。

這么一來,符合他條件的人杰,還真的是不多!

真心不多啊!

“神主,這樣的話,可以是可以,但是,問題也很大!”

“敢問,神主,蓋世妖孽級存在,一個次二品,是否太低了?”

孫武小聲發問之間。

眉頭都皺成了一團。

李承乾的想法固然是好。

的確能夠鑄就一支豪華無比,效率極高的六部系統。

可是。

蓋世妖孽級的存在,何等高傲?

一個區區次二品,足夠打發嗎?

顯然是不夠的啊!

且不提一品之上的王品,畢竟,那是要對大唐有大功,才能封賞的!

整個大唐。

迄今為止,也就只有三人貴為王品!

摧岳神將姜文煥!

魔獄飛將呂布!

冠軍侯霍去病!

白袍天策薛仁貴!

四人,都是有潑天的軍功,才能因此獲封王品官職!

其中,薛仁貴的封號,更是盡顯李承乾對他的喜愛!

白袍天策,重點在天策!

天策封號,昔年是為何人?

何等榮光,不言而喻!

當然。

現如今。

整個大唐,有資格晉封王品的,還是有一些的。

只不過。

這段時間以來,一則李承乾事情太多,沒有騰出時間來封賞。

二則嘛,也是李承乾沒有想好,接下來該如何封賞,封賞哪些人!

這都是歷程需要自己好生權衡的東西。

其中分寸,可遠遠不是想象之中的那么簡單!

且不提王品的封賞,對于孫武所言,李承乾亦是早有腹稿。

要知道,李承乾既然已經決定要重新安排文官體系。

就絕對不可能是隨口一提。

而是心中早有預案的。

“這個簡單,到時候,朕會給他們一個虛職加封,讓他們品級上提到正一品,但,仍舊主職是六部尚書,這就足夠了!”

微微一笑。

李承乾自信,他這個解決方案一定沒有問題。

這樣一來,名義上,六部是在三省之下。

但,六部的尚書,卻又能夠各自擁有正一品的品級,也不算辱沒了他們身為蓋世妖孽的身份。

“神主考慮甚為妥當。”

李承乾此言一出。

孫武、韓非二人皆是長舒了一口氣。

這樣一來。

他們心中就有底了。

這么一來的話。

至少安排上,就會能夠自由許多。

也更加能夠契合許多。

“好了,閑言少敘,咱們這就開始吧!”

說著,李承乾便是取出了神主龍榜!

其上,原本密密麻麻的文官虛職,全部取消!

放眼望去,除去神主李承乾、神后唐雪艷,帝子帝女,李珩之、李紫霓,以及太尉孫武、司空韓非之外。

便只剩下了武官體系晦澀不明。

而文官體系,則徹底成了一片空白。

儼然,是等待與韓非、孫武商量之后,重新完善任命!

“你們看,朕今日,都已經將神主龍榜清空,你們應該知道,朕不是在跟你們開玩笑了吧!”

望著孫武、韓非二人,李承乾亦是適時的表明了自身決心。

“微臣明白!”

孫武、韓非二人皆是于眸光閃爍之間,心中升起了一絲絲明悟。

“好了,就從吏部開始吧!”

李承乾也是絲毫沒有拖沓之意。

當即便是大筆一揮,在神主龍榜之上留下了吏部尚書四個字,其后,名字尚且空白。

擺明了,接下來,人選議定,便能夠正式上榜了。

吏部掌管全國官吏的任免、考課、升降、調動等事務。

下設四司:明清為文選清吏司、驗封司、稽勛司和考功司。

司的長官為郎中,副長官為員外郎,其屬官有主事,令史,書令史等。

文選清吏司掌考文職之品級及開列、考授、揀選、升調、辦理月選。

驗封司掌封爵、世職、恩蔭、難蔭、請封、捐封等事務。

稽勛司掌文職官員守制、終養、辦理官員之出繼、入籍、復名復姓等事。

考功司掌文職官之處分及議敘,辦理京察、大計。

以上,便是整個吏部的職責所在。

現下。

李承乾對于吏部下設四司的官職,并沒有親自任命的想法。

屆時,交給吏部尚書去頭疼好了。

他要考慮的只有三個最重要的位置。

吏部尚書,吏部左右侍郎!

“神主,吏部中人員任免,如此一來,吏部尚書,則勢必要大公無私,不能徇私情才行!”

“這樣的人選,可不多啊!”

“是啊,神主要的又是蓋世妖孽級存在擔任吏部尚書。”

“如此一來,原先的吏部尚書長孫無忌,倒是不能夠繼續擔任尚書了。”

“是啊,這個人選,可不好選啊!”

一時間。

第一個吏部尚書,便是陷入了卡殼之中。

無論是韓非,還是孫武,一時間,心中都是不曾出現那個合適的人選。

“你們覺得,于謙怎么樣?”

良久之后,手托著下巴,李承乾腦海之中轉了一圈又一圈的人選,最終方才出聲道。

“咦,于謙,可以啊!”

“只是,于謙不是位列嘲風軍團的副帥與首席軍師之職嗎?”

于謙在軍中的地位現在很高。

故而,之前,韓非與孫武也不是沒有考慮過于謙,只是,由于其現在的武職,便是下意識地忽略了而已。

“無妨,你們都給朕聽著,只要人選合適,不管處于哪個軍團,朕都會將他調回。”

想到孫武、韓非或會因為眾人杰在軍中的問題而放棄提議。

李承乾便是給予了兩人保證。

畢竟,于李承乾而言。

現在,的確,有些軍團,已經是人杰溢出。

適當調撥一些回文官體系,也是應當。

“好,如此一來,問題就簡單多了。”

“臣等二人皆是同意神主的提議,可以任命于謙為吏部尚書,正式入主吏部!”

接下來,事情就簡單多了。

韓非、孫武二人皆是越想,越覺得,于謙合適啊!

已然晉升蓋世妖孽。

并且。

其更算得上是一位出將入相的全才,大才!

更是一個兩袖清風,為國事,堅決不徇私情的存在!

如此種種,由于謙擔任吏部尚書一職,可謂是再合適不過了。

“嗯,好,那吏部左右侍郎呢?”

大筆一揮!

新任吏部尚書于謙,便是被李承乾寫在了神主龍榜之上!

同時,李承乾更是暫且保留了其在嘲風軍團的職位。

位列正一品!

這樣一來,三職兼任,雖因為要主管吏部,其他兩個軍職注定成為虛職,但,也絕對不算是辱沒了于謙!

“神主如此處置,甚為妥當。”

望著李承乾的施為,孫武終于也是放下了心來。

“微臣覺得,長孫無忌之前一直承擔著吏部尚書的職位,也算是勞苦功高,雖然,如今因為文官體系的調整需要其為之犧牲一點。”

“但,也不能寒了長孫無忌的心不是,微臣提議,便由長孫無忌任吏部左侍郎吧!”

吏部左侍郎,也算是位高權重!

左右侍郎,以左為尊!

吏部尚書這個主官不在的情況下,便是左侍郎主管吏部!

這么一來,長孫無忌算是降了半級,但,還算是可以接受吧。

“嗯,可以,便由長孫無忌擔任吏部左侍郎,還有,傳朕令,另外,給長孫無忌于大唐天策軍之中,掛一個軍師之職,位列正二品吧!”

官職實權上,長孫無忌降了半級。

為了彌補長孫無忌。

同時也是一種權衡,李承乾便是給他掛了一個軍隊虛職。

同時,品級晉升正二品!

如此一來。

不管怎么說,李承乾都不算是薄待了長孫無忌。

更別說,之前李承乾還讓長孫無忌成功晉級絕世天驕呢!

加在一起算,李承乾待長孫無忌,絕對算得上是恩寵非凡了。

“接下來,吏部右侍郎呢?”

李承乾再問!

與吏部尚書,吏部左侍郎相比較。

吏部右侍郎雖然沒有那么重要了。

但,也絕對不是一個隨便一個人都能夠去擔任的職務。

可以說。

吏部右侍郎,也不是一個簡單的官職。

其權利,尤其是實權,還是相當之大的!

想了一圈。

蓋世妖孽不去考慮。

畢竟,李承乾就算是再奢侈。

也沒有奢侈到任用蓋世妖孽擔任六部侍郎的地步。

而絕世天驕的話。

合適的也幾乎沒有。

如此一來,李承乾便是只能將目光放向頂級人杰之中了。

與此同時。

孫武、韓非二人也是如此,都是將各自思緒,放到了頂級人杰之中。

試圖在其中尋找出一位能力、品行都過關的人選來。

吏部右侍郎啊!

這個職位,可也不簡單!

“不知神主與太尉覺得,戲志才如何?”

又過了好一會兒。

韓非方才鄭重出聲。

他從頂級人杰之中,篩選出了戲志才。

如今。

戲志才雖然在曹魏軍團之中擔任軍師一職。

但,實話實說。

如今的曹魏軍團,軍師太過多了一些。

多他一個,少他一個,根本沒啥影響。

還不如將其調回朝廷,擔任吏部右侍郎,作用來得更大。

“戲志才?行!”

孫武亦是眼前一亮。

戲志才這個人,能力絕對是足夠的!

他絕對信任。

其次,對于戲志才,孫武也是有一些了解的。

品行上,也沒有問題。

這么一來。

讓其擔任吏部右侍郎,感覺一點問題也沒有啊!

剩下的,就看李承乾愿不愿意從曹魏軍團調人了。

只不過,從一開始李承乾給他們的承諾來看。

顯然調一個戲志才,怕是一點問題也沒有。

想著。

孫武便是將目光投向了李承乾。

“戲志才啊,倒的確是一個不錯的人選!”

“朕同意了,傳朕令,讓戲志才回朝廷,擔任吏部右侍郎一職。”

說起來。

戲志才調回朝廷,擔任吏部右侍郎一職,還算是升遷了。

以其頂級人杰之姿,在曹魏軍團之中擔任軍師,也只能算是一個四品官職。

這一回調,倒是直接成了從三品大員了。

亦是吏部三把手的存在,實權可要比之在曹魏軍團當一個軍師要大得多了。

隨著李承乾定下基調之后。

神主龍榜之上。

文官體系,便是憑空多出了三個人名!

吏部尚書:于謙!

吏部左侍郎:長孫無忌!

吏部右侍郎:戲志才!

“好了,吏部三位人選已經議定,接下來,就輪到戶部了!”

李承乾一向也是一個急性子。

平日里,坐鎮朝堂,處理大事之時,還看不出來。

這細微之上,倒是隱約有種急性子抬頭的感覺。

不過。

這也沒啥。

完全是無傷大雅之事。

李承乾自己也沒有去刻意控制的想法。

“嗯!戶部!”

李承乾說完,孫武、韓非二人便是再度陷入沉思之中!

戶部,為掌管戶籍財經的機關,六部之一,長官為戶部尚書,曾稱地官、大司徒、計相、大司農等。

明清時期戶部掌全國疆土、田地、戶籍、賦稅、俸餉及一切財政事宜。

其內部辦理政務按地區分工而設司。

各司除掌核本省錢糧外,亦兼管其他衙門的部分庶務,職責多有交叉。

總得來說。

戶部,需要掌管整個大唐的錢袋子,還得掌控整個大唐的人口、戶籍,責任重大。

想要成為戶部主官。

至少要有兩項本領。

第一,要會管錢,能夠幫大唐積攢大量財富則是最好!

第二,對于戶籍處理上,要有其獨到之處,也可以大點說,內政能力,要相當出色才行!

這兩點,縱觀整個大唐。

能夠達到這個要求的,可不多!

或者說。

屈指可數吧?

原先,戶部是由張居正掌管,算不上好,也算不上壞。

既然要重新規劃。

那自然要恰到好處。

若是還不如之前的張居正。

那李承乾還真不如不忙著去處理戶部三位主官呢。

“神主,倒是有一個人選,只不過嘛,其距離神主的要求,有一丁點的差距!”

說著,孫武似乎是有了想法。

望著李承乾的目光之中,有點為難之色。

“哦?孫武太尉,不妨說說,咱們現在是在討論嘛。”

“先說出來,不行的話,咱們再討論便是!”

對著孫武悄然點了點頭,李承乾示意孫武說出來。

正如李承乾所言。

先說出來。

至于用不用,可以再討論嘛。

反正。

現在就是在認真討論六部的官職任免。

總要多次討論之后,方才能夠決定的啊!

“那這樣的話,微臣就斗膽說了啊。”

“嗯,你說吧!”

李承乾一副任由孫武暢所欲言的模樣。

“微臣覺得,戶部尚書,可以由范蠡來擔任!”

說完,孫武便是緊緊的望著李承乾。

試圖看出李承乾心中真實的想法。

商圣范蠡?

這倒是一個極好的人選。

從這位出世。

大唐一直處于戰亂之中,倒是沒有太好的機會給予其發揮才能。

李承乾也一直沒有給其太多的安排。

這不。

要不是這會孫武說出范蠡之名。

李承乾都快忘了還有這位的存在。

想了想。

除了范蠡不是蓋世妖孽。

其他的話,無一不是無比契合戶部尚書這個職位。

首先,商圣之名,便已經說明了一個很大問題!

范蠡搞錢,絕對沒有問題。

戶部交給他,錢袋子這一塊,絕對是有保障的!

然后,范蠡可不僅僅是會商圣那么簡單,他可還是昔年,春秋時期的著名政治家、軍事家、道家學者!

能有這么多頭銜在身。

就已經足以說明范蠡的能力了。

掌管大唐的戶籍,李承乾相信。

范蠡絕對有這個能力!

剩下的。

便是范蠡的等級問題了。

李承乾的確是想要六部主官都達到蓋世妖孽之境。

可現在,沒辦法的情況下。

絕世天驕,也不是不能接受!

更何況。

范蠡可是半步蓋世!

只差一步,便能夠正式踏足蓋世之境!

“不知神主意下如何?”

見李承乾遲遲不語,孫武又是忍不住小聲發問了起來。

“意下如何?”

“韓非,你覺得呢?”

盡管心中已經有所決斷。

但,李承乾還是想要聽聽韓非的意見,再去做最終決斷。

“神主,微臣覺得,范蠡當這個戶部主官,戶部尚書,實屬是再合適不過了。”

韓非亦是表示贊同。

“這樣的話,朕心中就有數了。”

“如此,便如你們所言!”

“這范蠡便是暫任戶部尚書好了。”

沒錯,李承乾心中還是有點想法保留的。

于是乎,李承乾便是想著。

待得范蠡正是晉升蓋世妖孽之境之時,再給他轉正戶部尚書也不遲!

緊接著。

李承乾大筆一揮。

神主龍榜之上。

便是范蠡(暫任戶部尚書一職!)!

至于范蠡的品級,那絕對是正一品。

因為之前李承乾給范蠡任命了商道閣閣主之職,那是正兒八經的正一品之職。

是故,在品級上,范蠡一點問題也沒有。

兼任戶部尚書。

范蠡的實權,反倒是又大了許多許多!

“嗯,戶部尚書定下來了,戶部左右侍郎,你們有什么建議呢?”

戶部尚書已經確定。

接下來就是關于戶部左右侍郎的任命了。

手指關節輕輕敲擊著桌案。

事實上,李承乾心中已經有了決斷。

只不過。

還不是太確定。

他還要再看看孫武與韓非二人是怎么想的。

如此。

他亦是才能下了那最后的決斷。

“微臣覺得,之前戶部尚書是張居正所擔任的。”

“現在,戶部尚書騰給了范蠡。”

“如此一來,為了補償張居正,也為了顯示神主的公平。”

“微臣建議,由張居正,擔任戶部左侍郎一職,同時,讓其在嘲風軍團之中掛名軍師虛職,給其品級往上提一提,也算彌補!”

“不知神主意下如何?”

說話的是韓非。

可以說。

他這一番言論,也算是考慮得面面俱到了。

“好,微臣贊同韓非司空的意見!”

孫武當即贊同出聲。

這一幕。

也就大概只能是在大唐發生吧。

畢竟。

換做其他任何一個神庭。

若是太尉與司空如此心和一致,作為神主,一定會很是不安吧?

索性。

李承乾這個神主,倒是當得很安穩。

也是一點也不發愁手下人杰會有異心。

因而,對此也早已經是司空見慣。

沒有太多的想法可言。

“好,既然這樣,那朕便定下了。”

“戶部左侍郎,便由張居正擔任,同時,朕會令其在嘲風軍團掛名軍師一職,品級的話,提升到從二品吧!”

之前,張居正乃是正三品戶部尚書。

如今,降半級,成了戶部左侍郎。

但,級別上,卻是從正三品,提升到了從二品。

也算是上了半級。

另外,讓其掛名了一個嘲風軍團軍師一職,也算是對其有了一個虛職補償。

表面上來看,張居正這不算降級。

從某種程度上來看,還算是遷升了呢!

畢竟。

明眼人都能夠看出來。

往后。

大唐的文官體系,將會煥然一新。

六部的職能,權力,與往日而言,怕是根本就不可同日而語。

興許,日后,一個戶部左侍郎,比之前的戶部尚書還要厲害呢?

這些,都是說不準的事情!

準確的說。

這些,都是未來可期之事!

“好了,那剩下的戶部右侍郎,你們覺得該給誰比較好?”

接下來,就稍微比較好任命一點了。

戶部右侍郎。

戶部的三把手,也沒前面兩位講究多。

“不知神主以為和珅擔任如何?”

孫武有些皺眉的發問道。

對于和珅這個人,他是有不少看法的。

至少,單純從拍馬屁這一點上來講,他就是很看不慣的。

但是,和珅也已經擔任戶部侍郎一職許久了。

他很確定一點。

和珅這個人很有能力。

搞錢這一塊,很厲害!

之前,大唐的戶部,幾乎就是一個空架子。

若是單單只靠一個張居正,說不定大唐戶部就已經徹底名存實亡了。

好在有和珅在,這個人,八面玲瓏,搞錢,盤查戶籍,都很有一手。

可以說是一個高手了。

只不過,還是那一點,對于和珅的品行,孫武就有種不敢恭維的感覺了。

“和珅的話,也不是不行,就是...”

韓非也是話說了半截。

其中意味,大抵上跟孫武算是別無二致。

都是對其品行,很有種不看好的感覺。

“就和珅吧!”

“傳朕令,即日起,和珅為戶部右侍郎,位列從三品!”

相較于韓非與孫武二人。

李承乾的想法就簡單多了。

和珅在戶部侍郎一職上,已經呆了好久,能力如何,李承乾看在眼里。

再接著就是品行問題。

在李承乾看來。

和珅對他大拍馬屁,每次都能讓他很舒服。

這算問題嗎?

無疑。

是不算的!

至少。

李承乾覺得。

這和珅是一個妙人兒,他喜歡。

更何況。

這一世。

由于和珅的忠心不二。

除了偶爾拍拍馬屁之外,也沒有任何出格的舉動。

這些種種加起來,就讓李承乾對于和珅的印象,顯得還是不錯的。

故而。

對于和珅的任命,李承乾也算是一點猶豫都沒有。

想來,接下來,任命一出,和珅必定會暗暗竊喜吧。

品級上,可是提升了啊!

從三品大員了啊!

和珅區區一個一流人杰,能夠達到如此程度,屬實足以自傲了。

“也好!”

李承乾主意已定。

再加上,孫武與韓非也沒有更合適的人選可以推薦。

是故,便也是就此默認了和珅當任戶部右侍郎一職。

“嗯。”

微微額首。

李承乾手中筆墨不斷。

很快。

神主龍榜之上,便是再添三個名字。

戶部尚書(暫代):范蠡!

戶部左侍郎:張居正!

戶部右侍郎:和珅!

其中,張居正,完全就算是一個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的存在。

單純看其能力而言。

實則,其留在戶部,是有些問題的。

只不過。

現在的情況,李承乾也沒有合適的位置安排張居正。

故而。

令其擔任戶部左侍郎一職,也就只能是如此了。

此外,李承乾還覺得。

張居正留在戶部,至少有一點好處。

有他盯著。

和珅每當有小動作的時候,都會立刻收斂吧。

一想到張居正橫眉冷對和珅的模樣,李承乾就不覺想笑!

那場面,一定很有趣吧?

“好了,戶部都已經議定。”

“接下來,禮部吧,你們都給朕好好想想,禮部三位主官,又該如何任命?”

相對于前面的吏部與戶部而言,在李承乾心中,禮部的重要性,無疑要低上不少。

是故,言語之間,也是盡顯輕松寫意。

“戶部的話!”

說著。

孫武與韓非,又是再次陷入了沉思之中。

事關國運,容不得他們不小心謹慎,認真反復思考,才做出決斷,向李承乾去推薦啊!

禮部,南北朝北周始設。隋唐為六部之一。歷代相沿。

長官為禮部尚書。

考吉、嘉、軍、賓、兇五禮之用;管理全國學校事務及科舉考試及藩屬和外國之往來事。

禮部下設四司,明清皆為:儀制清吏司,掌嘉禮、軍禮及管理學務、科舉考試事。

祠祭清吏司,掌吉禮、兇禮事務。

主客清吏司,掌賓禮及接待外賓事務。

精膳清吏司,掌筵饗廩餼牲牢事務。

總結一下。

禮部之人。

需要掌管科舉,為國選拔后備人才。

由于李承乾有命運天碑在手。

因而,一直以來,對于科舉,都不算是太過重視。

于整個大唐而言,科舉也顯得不是那么非常重要。

此外,就是祭祀,這個的話,算是有一點點重要吧。

宮廷膳食這一塊,李承乾則更加的沒有什么太多想法。

大抵,對于李承乾來說。

禮部最重要的人物,是外交吧?

是故。

李承乾想了想。

便是決定。

禮部尚書,以外交為先!

“都有什么想法沒有?”

“有的話,就快說吧!”

“不用藏著掖著,咱們君臣之間,不需要搞那些。”

良久,李承乾將眸光投向孫武、韓非二人,淡笑發問道。

由此可見,對于禮部。

李承乾整體是顯得很輕松寫意的。

“回神主,微臣覺得,禮部尚書可以入選的人選,太多了。”

是啊,如果,單單只是從蓋世妖孽級人杰之中來選。

那可選范圍,還真的不大。

但,有了之前戶部尚書范蠡的先例。

孫武放眼絕世天驕之列,大感,適合禮部尚書這個職位的人,還真的是很多啊!

“哦?都有哪些,說來聽聽!”

李承乾又笑了。

的確,正如孫武所言。

適合吏部尚書的人。

有點多啊。

他的腦海之中,可就有著好多人名在閃爍啊!

有點幸福的小煩惱啊。

“微臣覺得,禮部尚書之職,蘇秦、張儀、費仲、尤渾,皆可擔任!”

“啊?”

聽完孫武的推薦。

前兩個。

蘇秦也好,張儀也罷,李承乾都能夠理解。

后邊,費仲、尤渾是什么鬼?

這一直以來。

孫武不是極為厭惡費仲、尤渾的嗎?

“韓非,你呢?”

壓下心頭的疑惑。

李承乾扭頭望向韓非,想聽聽他有沒有什么其他意見!

“微臣再補充三位,南華老仙、龐德公、水鏡先生,都可以擔任此職!”

韓非亦是再度出聲道。

“哦?”

輕咦一聲。

對于韓非的出聲。

李承乾也是能夠理解。

水鏡先生、龐德公,畢竟貴為蓋世妖孽級存在,能力無需質疑,掌控一個禮部,問題不大。

南華老仙的話。

韓非應該出于祭祀、占卜之類的考慮。

不過。

李承乾還是率先將南華老仙給放棄了。

他想要的禮部。

要側重外交!

“孫武,說說你的想法,費仲、尤渾,為何也能擔任禮部尚書!”

“神主,微臣以能推薦,費仲、尤渾,雖品行上有所不妥!”

“但,都是如同和珅一般,小節而已,問題不大!”

說著,孫武微微一頓。

李承乾很好奇,接下來,孫武會說些什么呢?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