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返回府邸休歇,當他疲憊的走回府邸的時候,饒陽公主就在院落內,從諸葛瞻的雙臂下托著,讓小家伙在院落里漫步,若是其他孩子,到了這個年紀,定然是樂此不疲的來回走動,來嘗試這種全新的行動方式,可是諸葛瞻不同,無論阿母如何催促,或者逗弄,他都是一動不動的站著,低著頭,打著哈欠。
諸葛亮站在院門,看著母子二人,身上的疲倦一掃而空,微笑著,認真的看著。
饒陽公主抬起頭,看到了正站在門外的諸葛亮,她忍不住就哭了起來,諸葛亮大驚失色,連忙走了上去,問道:“夫人,怎么了?怎么了?”,饒陽公主看著一動不動的諸葛瞻,哭著說道:“大郎是不是有疾病,為何如此嗜睡,也不走動....”,諸葛亮一聽,連忙勸慰道:“夫人莫急...我之前不是讓華醫師幫著看過了么?”
“瞻兒健康的很,肥肥胖胖的,類母...”
他還沒有說完,饒陽公主就狠狠的掐住他的腰部,惡狠狠的問道:“你是說我胖??”
“不敢,不敢,夫人放手,我并無此意啊!”
“哼!”饒陽公主放開了他,抱起諸葛瞻,看著諸葛瞻倒在自己懷里就睡,她還是有些擔憂,問道:“不如,我們再去找華醫師來看看?”
“不必了...這廝啊,沒有什么疾病,就是懶了些...這個性子,也不知是隨了誰...”諸葛亮無奈的搖著頭,饒陽公主這才平靜了下來,抱著諸葛瞻,狠狠的啄了幾口,說道:“安康就好!”,諸葛亮也不好說什么,“夫人還是趕緊擦了眼淚罷,不然啊,只怕繡衣使者又來抓我了...”
“哈哈哈,你敢說我兄長的壞話!”
“不敢,明日,我可能要外出一趟,不知要多久....”
在饒陽公主依依不舍的目光中,諸葛亮離開了府邸,前往尚書臺,眾人在尚書臺門前聚集,一同走進,尚書臺與司徒府相差不大,眾人也是在忙碌著,他們剛剛到達,郭嘉皺著眉頭,走了出來,看著眾人,他臉上滿是不悅,原本早就應該實施的政令,就為了等這幾個人,被推遲了足足四天。
郭嘉心里自然是不悅,不過,他倒沒有曹操那般的壞脾氣,沒有謾罵,看著眾人,說道:“我這分派的人手早已定好,自己也要一同前往,你們就自己跟著來,現在便出發!”,劉獒不在,諸葛亮官銜最大,便由他來分派,他也沒有胡亂分派,按著眾人所善,分與三事。
諸葛亮帶著周瑜準備去施行雜居令,雜居令的實施,要從四邊開始,也就是益,西,寧,交這四個地區率先開始,諸葛亮精通多種言語,帶上周瑜則是為了應對可能會遇到的麻煩,司馬懿與法正去找獸醫令,他們要做的是找到擅長此道的官吏,然后分配與各地,也是繁瑣無比。
至于仲長統,則是要單獨跟隨官吏們去施行二策,也就是與民相善之令,這是需要制定相應的律,施行四方,有諸多官吏們相助,并不算是太難。
眾人分工,這才告辭離去。
曹操的三策,屬于他上任之后,首次來樹立威望的三條政令,若是能大成,對曹操是極有好處的,不過,對于他們的施行,曹操似乎并不在意,再也沒有詢問過,完全的交予郭嘉來施行,郭嘉不同,郭嘉則是要事事都按著自己的謀劃來進行,他來回奔波著,也不忘記給各地的官吏們下達命令。
諸葛亮這些人,成為了郭嘉手里的工具,完全沒有任何的自由,只能施行郭嘉的吩咐,眾人對此很是不滿,就連諸葛亮,也是有些無奈的對周瑜說出專橫獨斷四字,他這段時日給郭嘉上的奏表,都被郭嘉駁回來了,回信里滿是對諸葛亮提議的不屑與藐視,這樣被無視,諸葛亮還算是首次了,也難怪他會如此言語。
周瑜只是笑著,說道:“東宮群臣,先前也是如此言語諸葛君的。”
諸葛亮愕然。
眾人雖都不滿郭嘉的行為,可不得不說,這位在尚書臺操勞已久,一直都在基層忙碌,施行政令的尚書令,做起事來確實要比東宮群臣都厲害的多,不僅想的周全,還能因地制宜,對每條政令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施行的很是出色,就連諸葛亮,司馬懿,在他面前也收起了自己的傲氣。
他們心里無數的謀略,可是到了地方之后,方才發現,似乎與實際有些出入,事情并不是他們所想的那般,比如諸葛亮就曾提議,希望在施行雜居令的時候,對被遷徙百姓進行補貼救濟,這提議被郭嘉駁回,他心里還是有些不滿,可是真正到達當地之后,他才發現,一則是這些邊塞地區的官衙里存糧不多,二則被遷徙的游牧民是沒有什么家土情懷,或者需要放棄土地。
他們原先就是靠著游牧為生,需要補貼的是那些未曾遷徙的耕作民,因為游牧民剛剛遷徙而來,沒有安置的時候,會有牲畜啃食農作物的情況,對本地的百姓造成了損害,諸葛亮這才閉口不言。
東宮群臣的情況,都跟他相差不多,剛開始還有些想要施展抱負,跟郭嘉比試的想法,可是到了后來就沒有這個想法了,乖乖的施行尚書令的政令就好了....
到了熹平二十年的冬季時,三策已經是完成了兩策。
首先是獸醫令之時,司馬懿從官職名錄里,找到了歷代的獸醫令,又找到了他們的門下弟子,這些人大多都是在地方上靠著醫治百姓的牲畜,或者在軍旅里醫治馬匹,這些人的數量并不少,獸醫令麾下有八吏,都是精通這方面的能人,他們的弟子不少,這四十多年里,光是獸醫令就換過近五十人。
故而數量龐大,在郭嘉的指揮下,優異者去了各個郡縣,來擔任當地的獸醫令,分縣令之麾下,而年邁者,也被郭嘉聚集起來,如太學一般的大量收招人員,進行這類的教導,好讓各地沒有空缺,故而在短短七個月的時間里,這條策令就已經是成功的完成,各地也都迎來了這種新生的官吏。
他們的成效暫且沒能看出來,不過,隨著他們人數的增加,牲畜因疾病死去的情況想來定然會減少,牲畜的數量增多,對百姓,對國家而言都是大善之事。
另外一條就是與民為善令了,這條政令做起來,似乎比先前預想的要難一些,還是郭嘉親自出面,與仲長統一起,將與民為善編入了漢律之中,明確的規定了,不許各地的官吏謾罵百姓,不許欺壓百姓,此令必須推與鄉野,使得百姓皆知,各地都郵,刺史在巡查百姓的時候,也要詢問百姓,可知漢律不許官吏謾罵毆打百姓,當地可有這般的情況。
這條政令就完全是為了百姓著想了,很多人都覺得這樣的政令不妥,會讓百姓不懼官吏,擾亂地方,故而郭嘉又加上了一條,若有百姓栽贓官吏,為死罪,不敬辱罵官吏者,鞭刑。
這樣一來,也算是在照顧百姓的同時,也適當的想著官吏,以防百姓因此令而不尊不敬官吏之令。
最難的也就是雜居令,雜居令中需要遷徙的不只是游牧民,塞內還有不少的使匈奴語者,羌語者是耕作為生的,讓他們遷徙就是困難的事情了,好在郭嘉也做出了相應的改變,在這些定居耕作民之中推廣雅言,能使雅言者不必遷徙,這樣一來,倒是在各地興起了學雅言的風氣,也是對國大利。
可正因此,此事遲遲都沒能完成。
這三條政令,都沒能給曹操帶來多大的威望,主要是因為這三策短時間內不會出現太大的成效,眾人只知道三策施行,卻不知道這三策能給大漢帶來什么樣的變化,不過,司徒曹操并不是一個能閑的住的人,在三策正在進行的時候,曹操又上奏天子,希望天子能推行另一大策。
這條策令也正是先前曹操所想的保護新生兒的政令,降低新生兒的夭折率,以此來增加人丁,這條政令,沒有太多的官員們反對,哪怕他們與曹操的關系再不好,他們也能知道這條政令的好處,人丁的多少,是國家中最為重要的,不能輕視,就連天子也很是看重曹操的這一策,與百官商談。
曹操想讓救濟府對家境貧困的新生兒進行補助,對得病的新生兒進行醫治,廢除女丁的未婚稅,倡導百姓重視女嬰,遺棄與不撫養都被曹操列為了大罪,在大漢朝,只有兒女不撫養父母是重罪,可父母不撫養兒女頂多會被罵幾句,可是現在不同了,若是再敢不撫養,丟棄,這是直接要被當地亭里官吏抓起來的!
百官都有些吃驚,這個曹孟德,為了政績也是拼了命啊,這樣的政令他都能想出來,不過,天子罕見的直接出面來支持曹操的這條政令,還贊為熹平第二政,百官自然就不敢廢話了,天子都這么夸了,他們還能怎么辦,只能跟著天子一起夸贊啊,曹操在朝議里,聽著群臣對天子,對自己贊不絕口,也是有些驚訝。
天子的威望越來越高,如今連百官都不敢反駁了??
曹操的上奏順利通過,政令先是在中書臺擬定,又送到侍中臺審批,最后方才送到了郭嘉的面前。
極為疲倦的郭嘉茫然的接過天子詔令。
曹司徒又頒發了一條政令???
這是完全不把我尚書臺官吏當人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