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岳父  第四百五十二章 歷史,七國的天下

類別: 歷史 | 兩晉隋唐 | 唐朝好岳父 | 斷雪落   作者:斷雪落  書名:唐朝好岳父  更新時間:2019-06-29
 
李世民自然不可能因為李君羨的一面之詞就決定了王玄策前往安南。

因為這一位帝王記得沒有錯話,王玄策可是剛剛從同樣屬于西南的天竺歸來不久。

甚至落下了一身傷病,若是讓其再去西南的話,那么就算是李世民也有一點擔憂。

不過接下來李君羨則是將百騎之中的問題都說了出來。

那就是遇見突發的事情沒有主見,但王玄策不一樣。

或者說王玄策不怕犯錯,身后有著安玄公背書,只要王玄策不犯下致命錯誤。

那么就不會有太多的問題,而沒有后顧之憂的王玄策更容易在西南發揮。

而且還有王玄策本身的能力同樣是頂尖的。

關于王玄策在天竺做的一些事情,李君羨也是有一些聽聞。

安南的話環境和天竺相差不大,正是這樣的緣故,選擇王玄策更加合適。

“這件事情讓朕再想一想。”

李世民的聲音響起,盡管有著諸多的理由都認為王玄策是最合適的人選。

“陛下,大軍很快就開拔,時間從速。”

李君羨面色之上露出了一絲苦笑說道,越早出發的話,留個他們百騎的時間更多。

就意味著這件事情更容易布局一些,有著充足天數做準備。

“正好現在朕并沒有太多事情。”

“原本想去蹴鞠場看看,看來是沒有機會了。“

“備車,去書院!”

李世民思緒了許久之后幽幽出聲道,顯然這一位帝王終究還沒有下定決心。

這件事情終究還是繞不開亞父,不如去書院看看。

說起來的話,他已經好一段時間沒有去書院了。

而且每一次來回書院都十分匆匆,都在早晨的時候。

“是,陛下!”

另外一邊李君羨同樣沒有猶豫直接說道。

時間并沒有過去多久,當李世民走在通往農莊的路上時候,不由感受到來自山水之間的氣息。

和其他的農莊不同,舒安的農莊看上去十分整潔。

要知曉尋常時候李世民可是沒少出宮,自然知曉鄉間的模樣了。

“若是整個大唐的鄉下都是如此,那么必然是盛世。”

李世民輕聲感嘆道,哪怕是知曉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但總有一絲希望不是么。

另外一旁的李君羨則是沒有言語,他因為經常來這里的緣故。

自然是清楚安玄公的農莊和其他地方的不同,這里不僅僅是環境,還有人都不太一樣。

當來到書院之外,李世民遠遠便看到了亞父的身影。

原因的話很簡單,此時舒安正在給這一些學生上課。

哪怕是李世民也不由好奇了起來,說起來的話,他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聽過亞父講學。

當年還在太原的時候,李世民倒是有不少次類似的經歷。

正是在那一個時候,他認識了觀音婢,一想到這里之后,哪怕是這一位帝王腳步不由放輕下來。

教室之中,舒安面色之上露出了一絲無奈,這算是他給自己找麻煩吧。

因為他給書院多加了一趟課程,課程的名字就叫做歷史。

原本舒安一直覺得書院少了一些什么,后來一想的話就是少了一堂名為歷史的課堂。

這一個時代的人除了那一些讀書的人,大部分也就知曉自己上二代三代這里的歷史而已。

對于尋常百姓而言,他們可能知曉隋唐兩朝,但過了幾十年之后,估計只剩下唐朝的概念了。

“何為歷史,歷史便是一個民族興衰更替的見證。”

“文字恰好是記錄這些興衰的載體,記載著人類文明最燦爛的篇章。”

舒安的聲音緩緩在課堂之中響起,所有的學生都被吸引了,被這一門課程所吸引了。

其中無論出身世家與否的話,此時都認真聽著院長的話語。

之前的話或許不少人知曉上古史策,但是還從來沒有人將歷史歸納為一個課程。

就算是原本打算尋找亞父的李世民同樣在教室的不遠處停下了腳步,傾聽這一門課程。

舒安的歷史課程,一個月只有兩堂課,當然講什么內容就看舒安的安排了。

簡單的話將整個歷史歸納出一條主線,傳聞人類文明的起源。

玄鳥降夏,成湯滅夏,武王伐紂,周天子時代的開啟,隨后就是春秋戰國的時代。

在這一個時代,或許有人能夠完整敘述出歷史的時間軸來,但絕對沒有舒安來得詳細。

“今天所講的內容,便是終結戰國時代的秦始皇。”

“這同樣是春秋戰國時代最后的余暉。”

“現在每一個人寫下一句話,可以關于秦皇的評價,也可以是其他。”

舒安的聲音繼續響起,對于課堂之間的互動他同樣十分在意。

不過也有一分好奇,歷史之上對于秦始皇評價不在少數,但大多是毀譽參半。

比如在此之前的司馬遷,對于秦始皇的評價就是貪鄙暴虐了,當然舒安自然是不會信了。

原因很簡單,漢奪秦業,劉邦想要穩固自己位置,或者說讓自己占據大義之名,那么自然要抹黑秦始皇了。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在漢代若是有人為秦始皇不平的話,想必會當成異端吧。

不僅僅是這一些學生,舒安同樣轉過身子來,在黑板之上緩緩寫下了一句話。

此時教室之外李世民同樣在思緒,不過在看到亞父準備寫什么的時候,他就停止了思緒,而是將目光落在那一只手上。

“七國的天下,我要九十九。”

舒安并沒有寫多少字,但是簡單的一句話,卻讓李世民有著諸多的感觸。

因為這句話就仿若是秦始皇親口所說出來的,這一等雄心,就算是李世民自認為自己都無法比得上。

事實之上這一句話同樣表達了舒安的意思,秦始皇終究還是功大于過。

而事實之上以法治國同樣是后世的寫照,但正是這樣的情況,讓這一位千古一帝看起來不近人情。

華夏無論是哪個時代還是到后世,都無法逃脫過人情兩個字,哪怕是舒安也無法逃脫。

是人就會有感情,哪怕是圣賢也無法避免,可惜的是舒安也知曉,法不容情。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