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聞人異香
“聞人異香。”
聽著一老一小說得興高采烈,在那里水漲船高的吹噓那個姓百里明奚的老頭,卻不理她的茬,讓她一個嬌滴滴大姑娘在那里干站著,雖然可以不受干擾地觀察那幾碗美食,聞人異香還是不高興,所以聽到陳復古問話,冷冷地甩過去一個干巴巴的名字。
她也估計這里沒有那么多古可講,否則怎么會自己都不知道。
沒有想到,和聞人異香預期的適得其反。
那老頭兒一聽“聞人”二字,根本沒有理異香不異香,立時眼睛睜大了足足一圈!
“聞人,你說什么,果然是聞人?當真是聞人?竟然還真有聞人的后人出項?”
小老頭這么一大驚小怪,直接把聞人異香給鬧毛了,怎么回事?
也把百里良騮給鬧愣了,不就是一個普通的復姓嗎?百家姓上似乎都有吧?
陳復古看了一眼這兩個年輕人,就知道這二人不知道這里面的曲折,只好盡量簡單地給二人講講。
”我問你一個問題,你知道聞人二字是什么意思?它的來龍去脈如何嗎?”
陳復古問聞人異香。
聞人異香只能搖頭。
她忽然想起一件事來。
“我小的時候,爺爺有一天特別高興,宣布要恢復原來的姓氏了!結果大家一起去戶籍警那里,辦了手續;從那以后,我們就都復姓“聞人”,而不是之前那個只有一個字的姓“聞”了,陳伯伯您問這個姓氏的意思,也許和這個有關?”
”當然有關!聞人的意思到不復雜,就是普通的意思,但是不普通之處,在于它涉及到一個人,這個人在歷史上就不普通了,非常不普通,特別不普通!你們知道有個叫少正卯的人嗎?”
“不知道。”
二人同聲回答。
心中多少有些臉紅。
“少正卯是一個當官的,因為行為不端,思想邪異,被人殺死!知道殺人的是誰嗎?”
“不知道!”
“他是個貪官吧?看他貪多少了!貪得越多的人,殺他的人級別越高!”
大概是覺得總是不知道太也丟臉,聞人異香靈機一動,增加了一些內容,雖然不肯定蒙對了,起碼都靠譜吧。
“嗯,殺他的人官居大司寇,級別夠高!他就是孔夫子!這個人你們知道吧?”
“啊?他殺了少正卯?都是遠古時代的事情了,我不知道情有可原啊!哈哈!不過,我的家族,對他似乎很討厭的樣子,我也不知道為什么。”
“那就對了!聞人在被殺之前,就是一個著名的人物,被稱為“聞人”,那個頭銜比你們當今稱之為“大腕”的意思差不多,可是珍貴多了,因為那是少正卯的聞人頭銜,只有他一個!你說他的名頭該有多大?那個時候的孔夫子號稱門人三千,名頭都蓋不過他!”
”難道孔夫子就是因為這個殺了少正卯?”
聞人異香多聰明啊!
馬上就意識到了什么,驚叫出聲。
“這個嘛,我是不會肯定這樣說的,但是歷史上這樣認識的人很多,我要說的是,孔夫子殺他,根本原因就是因為他頭銜“聞人”,因為這個聞人的定義就是知識淵博的意思。”
“知識淵博不是好事嗎?怎么成了罪了?”
百里良騮提出問題。
百里良騮也是第一次聽到這樣的秘辛,而且對孔子以這樣的罪名將少正卯入罪覺得非常不可思議。
這個時候,聞人異香還在那里發懵呢。
信息量太大,短時間之內,她消化不了。
“好問題!知識淵博是好事,但是知識只是在可以控制的范圍內是好事!在那個時候,少正卯的知識淵博,是和孔夫子相對比而顯示出來的知識淵博,因此不是孔夫子能掌控的知識淵博!所以對孔夫子而言,這種知識淵博不但不是好事,反而是壞事,是絕對的壞事,是極大的壞事,是不可容忍的壞事!為什么呢?因為孔夫子為自己打造的個人形象是大成先師!好家伙,那個該死的家伙比我大成先師還知識淵博,我豈能容你!殺!見一個殺一個!立刻殺!所以,孔夫子一掌握到殺人大權,七天之內就把少正卯砍了腦袋!”
“這我就有些糊涂了!他孔夫子說的話也不是什么金科玉律,怎么就不能有人超過多?”
百里良騮憤憤地說。
“在那以前確實不是,可是那以后,尤其是封建社會后期,那比金科玉律還金科玉律,孔孟之道成了封建社會的道德準備,絕對有殺人的功效的!他只所以把自己的一些知識當作標準,不能偏離,不能超越,最令人討厭的就是這個不能超越,就是因為他的背后都是那些奪取了政權的封建帝王政權,歷代皇帝!最后鬧得,他們那寫門人弟子,想改也改不了了。”
“原來這樣!原來我聞人家族和孔孟之道有不共戴天之仇!怪不得爺爺特別討厭孔孟之道!廳陳爺爺這樣一說,我才明白!似乎陳爺爺您也挺支持我們,討厭孔孟之道的是不是?是不是?”
百里良騮暗笑。
這丫頭,剛才還陳伯伯呢,為了找統一戰線朋友,升級為爺爺了。
這個要是答應,估計還得升級,該太爺了。
“這個,我一直不被人左右,我們整個古農塢都是一樣!他孔夫子想維護一個統治,一套秩序,我們不反對,這個社會再敗壞,大家還是要活下去,要繼續走下去,這是最基本的人道主義,孔孟之道在一定程度上起了這個作用;但是無論如何,我們不贊成把自己的想法整成一個框框,如同孔夫子那樣,所有的人必須鉆進去,否則就滅了你,這是我們絕對不同意的!因此這個方面,我們支持少正卯!于此同時,我們既不是孔夫子一派,也不是少正卯一宗,我們就是古農塢!”
“那么,古農塢的原則是什么呢?”
這老頭兒的信息量太大,不可能全部掌握,還好二人都能抓住要領,因此異口同聲問出了問題。
相鄰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