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日子的推進,過年的日子越來越接近了,沿海一帶過年了不會吃面食,這是這里的飲食條件養成的。
這里主要主食是稻米為主,當然也有些人會吃面食,但是一般都是將包子饅頭餛飩或者面條當早餐或者點心。
但是過年時候的習俗就沒有這些東西了,主要還是米飯為主,當然過年的風俗還是不能落下,比如糖瓜會買,房子會打掃,蔬菜豆腐和雞鴨魚肉會準備。
雖然不會做面食,但是會用米粉或者糯米粉裹團子,俗稱湯圓,涌市湯圓全國有名。
姚江市這個地方更有特色,每個湯圓都會有一個小丁丁出現,這里的人稱呼這種湯圓為團子,代表一家子團團圓圓。而那一個小丁丁代表著家有余慶。
當然炸丸子之類的還是有的,這個基本上整個華夏的人都喜歡,謝心蓮雖然懷孕了,不過這種過年的準備還是要做的,以前家里窮,有點吃的算不錯了。
如今家里的經濟雖然不富裕,但是過個年的經濟還是有的,用她和諸順堯的話說,再窮也是要過年的,何況如今他們家有她和諸順堯在工作,再窮也不可能沒法過年,所以該買的還是要買。
好在如今也不算真的窮,而且過年花的錢也不是特別多,像雞鴨魚肉,食品廠這邊會分。
諸順堯分了兩大一小三條青魚,大的有十二三斤,小的也有三四斤,還分了兩條鰱魚,分了二十斤的肉,分了一只雞一只鴨,分了五斤蛋糕,五斤白糖,兩斤紅糖,兩斤紅棗,這么一來,可以說,需要買的東西不多了。
蔬菜自家地里有種,冬天蔬菜少,但是茨菇,芋艿還是有的。皎菜和黃芽菜也有,還有自己腌制的咸菜,曬的干菜,這么一來,其實不少。
謝心蓮準備將兩條鰱魚做了紅燒鰱魚,魚切成塊紅燒,湯多一點,凍一個晚上就有了鰱魚凍。
殺了一條小青魚和一條大青魚,做了魚丸,還有一條就腌制了,放在屋檐下風干做魚干,來年可以蒸著或者煎著吃。
將帶皮的五花肉做成油豆腐燒肉,也凍成凍,和鰱魚一樣用一個大盆放著,剩下的做成肉丸和獅子頭。
雞鴨都殺了,雞血鴨血都用蒜苗燒了,雞雜鴨雜用芋艿燉了吃,雞鴨則直接整只蒸熟,等到吃的時候,劈開,切成小塊,蘸著醬油吃,俗稱白切。
謝心蓮還打算用瘦肉,冬筍,香干,香菇切成丁,然后放上大醬,做了一大捧的雜醬,吃飯的時候來一點,特別下飯。
諸顏奕也喜歡吃醬,謝心蓮的手藝不錯,不過諸顏奕覺得若是雜醬中放點辣椒醬就好了,于是道:“阿媽,將辣椒剁碎放進醬里,味道更好。”
“你怎么知道?”謝心蓮好奇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