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故意的你還當著康城哥的面自殺,你就是篤定了康城哥會救你!”李遠面色不悅的看向李玉,說道,“康城哥一再的對你說明他不會娶你,你卻一直糾纏不停,還用死來威脅康城哥,世上怎會有你這般無恥之人!”
“我無恥?我只是想嫁給他!”一再的被嘲諷,;李玉終于受不了的喊道,“我一名女子,主動說媒提親,甚至還當著那么多的人的面表面心意,更是主動要求嫁給趙大哥,你們可曾想過我的感受?”
“我沒讓你這樣做。”趙康城冷冷的說道。
“是,你的確未曾讓我這樣做,一切都是我自己主動的,所以我更加不能放棄了。”李玉點點頭,然后目光堅定的看著趙康城,說道,“反正,我今日所作所為,傳出去,名聲必定盡毀,到時候,也就不會有人再愿意娶我,既然如此,我就更加不可能放棄了……趙大哥,你嘲諷我也好,罵我也好,總之今日你若不開口答應娶我,那我就死給你看!你阻止的了我一次,你不可能一直阻止我!”
說完這番話后,李玉整個人表現的一副決絕的樣子,盡管她放在身側的雙手不斷的顫抖著,但她仍舊堅強的站在那兒,目光倔強的看著趙康城,等待著趙康城的回復。
“你這女人……”李遠先怒了。他很明白,若李玉真的因為趙康城的拒絕而死掉的話,那必定會給趙康城日后帶來很大的麻煩,甚至有可能會影響到趙康城日后的仕途!還有一年科舉就開始了,趙康城是絕對不能在這時候出事的!
趙康城倒是不在意一年后的科舉,他在意的是這件事會給之后他的家庭帶來的影響。
他緊皺雙眉的看著李玉,第一次不知該如何處理眼前的狀況了。
“水來了!”這時,張木端著一盆水趕來,端到趙康城和李遠面前。
李遠連忙將捂著傷口的布拿開,然后重新扯下一塊布,放入水中蘸濕,然后開始為趙康城清洗傷口。
等清洗完血漬后,就可以看見趙康城的掌心中留有兩道長長的傷口,不過好在傷口不深。
李遠和張木松了口氣,然后李遠再次扯下一塊布,為趙康城包扎傷口,一邊說道:“康城哥,你這樣待會兒就不能再工作了。剩下的兩張床交給我們吧。”
趙康城聞言,微微皺眉,問道:“今天能完成嗎?”若是不能的話,酒席的計劃就要改變了,他擔心的是蔡小小已經在鎮上通知了鄭毅等人。
“放心吧,沒問題的!”張木和李遠向他保證。就算完不成,他倆加班加點也會給他完成的!
“那就拜托你們了。”也只能這樣了。
“趙大哥!”李玉見他們無視她,忍不住喊道。
趙康城回頭看她,他沉默了一會兒,然后問李玉:“你執意如此?”
“是!”李玉堅定的回答道。
“好了。”這邊李遠也已經包扎好了。
趙康城看了看手,然后面向李玉,道:“既然你執意如此,那我便告訴你,即便我娶你為妾,但我也不會與你發生任何關系,你即便嫁入我家,也只是多了一位吃飯的人而已。并且,你應該也知道,出嫁從夫,所以你嫁給我家之后,所作所為都必須得經過我的同意,若讓我有絲毫不滿,我便休了你,這樣,你也愿意嫁嗎?”
這番話聽得眾人瞠目結舌,李玉更是瞪大了眼睛看著趙康城——趙康這番話的意思就是,即便李玉嫁入趙家,趙康城一家也只會把她當成陌生人,不會與她有任何交集,相反她的自由還被趙康城給限制了,甚至日后若趙康城厭煩了,就可以隨時休棄李玉!
這,這對女子來說太過殘忍了!
眾人看向李玉,等待她的反應。
李玉顫抖著雙唇,不知該如何回答:趙康城終于松口了,可是她卻一點也不開心,相反內心還感到一絲恐懼。
“如何,這樣你還執意要嫁?”趙康城再次問道。
“我……當然!”一輩子那么長,只要能成功嫁給趙康城,她就不信她沒有辦法讓趙康城日后喜歡上她!只要想到這一點,哪怕趙康城口中所說的再怎么殘忍,她也能答應下來!
畢竟她今天來這兒就是為了這個目的!
“我知道了。”趙康城淡淡的說道,然后轉身向院子走去。
“趙大哥……”李玉以為他反悔了,急忙喊道。
趙康城停下腳步,卻頭也不回的問道:“還有什么事?”
“剛剛……你是答應了嗎?”李玉小心翼翼的問道。
聞言,趙康城回頭,譏諷的笑道:“你都那般威脅了,我敢不答應嗎?”說完頭也不回的走了。
張木和李遠看了看彼此一眼,然后無奈的搖了搖頭,將門關上,不再理會外面的李玉——他倆,包括外面的村民們都沒有想到,到最后趙康城居然真的被逼的答應下來了。
大家望向李玉的目光意義復雜。
“走吧。”戲已落幕,她們也沒有什么可以看的了,柳婷說道。
“沒想到,趙康城居然真的答應下來了。”姑娘們感嘆道。
“不然怎么辦?若李玉真的自殺了,到時候就會給趙康城一家帶來很大的麻煩,若我沒記錯的話,一年后科舉就要開始了吧。”粉衣姑娘說道。
“原來如此,這么說來趙康城也是有些可憐,被這樣的女子纏上。”
“可憐?”柳婷譏笑,道,“沒準以后就是享受呢。”
“嗯?”粉衣姑娘看向她,調侃道,“小婷,莫不是你嫉妒了?”
“嫉妒?”柳婷看了她一眼,不置可否的笑道,“我只是覺得諷刺,當初我們那么多人逼他他都不為所動,現如今不過就那李玉一人,他就這樣妥協了,想到他當初對我們信誓旦旦的說自己絕不納妾,我就覺得可笑。我現在真是好奇,晚上蔡小小回來得知她心愛的丈夫即將要納妾的消息時,不知會是怎樣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