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華路之我不為刀俎  第005章 賣命沒必要

類別: 賭徒 | 善行 | 蒼狼國 | 榮華路之我不為刀俎 | 修仙狂徒   作者:修仙狂徒  書名:榮華路之我不為刀俎  更新時間:2019-07-05
 
第三日中午,劉六率領他的十萬紅巾軍從廬州城內氣勢洶洶殺了出來,他欲一口吞掉楊通貫的苗軍。兩軍拔刀相向,一場勢均力敵的戰斗就此拉開序幕。

楊通貫將他的近衛軍投入了戰斗,楊通溥、楊通泰、祝玉明等十來位楊家將一個個摩拳擦掌,精神抖擻,面對這些傾巢而出的紅巾軍毫不畏懼,現在就是為湖廣右丞楊正衡楊家將復仇的時候了。

送上門來的紅巾軍人數眾多,火器殺傷得優先,祝玉明揮動著紅旗:“火炮手射擊——”

五十門火炮對著越來越近的紅巾軍一齊開炮,炮彈落在人群中爆炸,濃煙滾滾,不少紅巾軍被炸上了半空中,血肉橫飛。可是還是有數千紅巾軍沖到了炮兵的前沿陣地,被等候在火炮邊的刀斧手砍成了肉泥。

火炮射擊完畢后,騎兵發起了沖鋒。二萬騎兵和紅巾軍的步兵絞殺在一起,訓練有素的苗軍手執苗刀朝紅巾軍砍去,慘叫聲不斷,胳膊、腦袋掉落無數。紅巾軍抵擋不住,紛紛退卻。

楊通貫拍馬沖入敵陣,他手中的楊家槍呼呼作響,紅巾軍一個個在他的槍下成了泥蘿卜,他要為洗刷苗軍在粵西戰場的恥辱。隱約中楊通貫看見父親在天上看著“兒子啊,爹爹不甘心被奸人所害,你要為我報仇,血債血還——”

劉六見楊通貫、楊通溥、楊通泰等不斷突破自己的防線,勢不可當,而自己的人馬已經傷亡過半,他第一次見到這么不要命的中央軍。劉六真后悔沒有聽大哥的話,遇到楊家將只有死守,出城迎戰必敗無疑。怎么辦啊?

劉六心里發虛,十萬大軍在他的笨拙指揮下潰不成軍了,廬州城市守不住了。三十六計走為上計,他調轉馬頭往北慌忙撤退。其余的紅巾軍見主帥撇下他們不顧了,死戰已經沒有意義,也跟著逃跑。

楊通貫率部乘機掩殺,劉六是個逃跑將軍,被苗軍追殺了一陣之后,總算是撿回了一條命。劉六清點了一下人馬,不到兩萬了,只好投奔山東的大哥去了。廬州城被楊家將收復了,廬州之戰后苗軍人數增加到了十余萬,楊通貫之部力量在不斷壯大,樹大招風啊。

在大都的元順帝聽聞楊家將收復了廬州,喜憂參半。喜的是楊家將所向披靡,改善了元軍屢戰屢敗的尷尬局面,憂的是楊家將很可能借機坐大,不聽調遣,反叛朝廷。淮東都元帥余闕嫉妒楊家將的戰功,乃上奏折稱:“苗蠻不當使之窺中國,長此以往,必將為禍一方。”

元順帝此時見有人彈劾楊通貫集團,就借題發揮,下詔阿思蘭還軍:“廬州一戰,可圈可點,山東賊寇猖獗,逼近大都,速速回救!”

阿思蘭接到詔書,大罵:“大都明明安全得很,詔命我等回師,這不是睜著眼睛說瞎話嗎!”

楊通貫道:“將在外,君命有所受,有所不受!”

阿思蘭道:“抗旨不歸,總得找個合適的理由來搪塞過去。”

楊通貫道:“平章大人,這個就得你來擺平了。”

阿思蘭道:“我立馬上書,就說廬州之賊寇尚未肅清,我軍無法北上......”

楊通貫道:“好吧,就有勞平章大人了。”

于是楊家軍仍然留在廬州,按兵不動。沒有想到,余闕又生一計,在元順帝面前煽風點火:“楊通貫屯兵廬州,不斷收編劉六的紅巾軍殘部,居心叵測,圣上得三思!”

元順帝見江淮局勢已經趨于平穩,認為楊家軍可用可不用,乃曰:“余愛卿全權監視楊通貫一部,朕即可降旨到廬州,命苗軍停止追剿,格殺勿論!”

余闕帶著圣旨,從大都出發,很快就到了楊通貫的營地內。余闕拿著元順帝的御賜尚方寶劍,趾高氣揚的宣讀圣旨:“......苗軍有暴于境者,即收殺之,凜凜莫敢犯......”讀完之后,余闕嘴角掠過一絲詭笑。

余闕走后,楊通貫忿然對阿思蘭道:“我父親為國而死,我兄弟為國力戰,卻屢遭朝廷猜忌,何處才有我楊家軍容身之地?”

阿思蘭嘆道:“將軍切莫悲觀,沒有楊家將,那些正規軍獨力難撐大局。朝廷危難加重之時,就是楊家將復出之日。”

元順帝受余闕蠱惑,強令楊通貫率領的苗軍停止軍事行動,豈料中央正規軍都是軟柿子,沒有了楊家將一部參戰,連連戰敗。

農民軍張士誠勢力迅猛發展,朱元璋一部也在迅速崛起,江浙地區的紅巾軍大有卷土重來的勢態,令元政府文武官員恐慌不已。迫于形勢所逼,元順帝和阿思蘭等力排眾議,重新啟用楊通貫領導的十余萬苗兵。

經過一年多的休整,不少苗兵將士對朝廷的反復無常已經倦怠了,楊再登、楊正仁、楊正德、楊通興、楊通泰等對楊通貫父子遭遇的種種不公大為不滿。在楊再登的牽頭下,就是否繼續為朝廷賣命還是投靠紅巾軍一事召開了一次軍事擴大會議,祝玉明作為掌書記,記錄會議紀要。

楊通貫坐在營帳的中央,心里很是矛盾,但是又覺得這會議非開不可:“諸位將軍,這是軍營,我就不按輩份稱呼,別介意。我楊家將從城步寨出來已經三年多了,家父不幸血染疆場,一回想起在粵西殉難的兄弟們,夙夜難眠。今兒是效忠朝廷,還是投靠義軍,各位有話盡管說。”

楊再登道:“皇上把我楊家將當成看門狗一般,需要的時候就美言說盡,給我們加官進爵,厭煩的時候就一腳踢開,給我們的承諾都沒有兌現,這口惡氣我實在咽不下去。”

楊正仁道:“大哥之所以戰死粵西,皇上是最大的主謀,負主要責任。廬州一戰后,令余闕節制我們,皇上又是幫兇,如此待我楊家將,為孛兒只斤家族賣命我看沒有必要了。”

楊正德道:“奸臣當道,皇帝昏庸,天完也!上天要元朝滅亡,我們不順應天命,反而舉起屠刀砍向無路而退的農民軍,必將成為歷史的罪人。”

楊通興道:“方才三位說的不無道理,不過我們現在是騎虎難下,元廷十年內會不會倒塌,我看還是借鎮壓紅巾軍的機會暗中發展我們楊家將的實力,也未嘗不可。”

楊通泰道:“不是我們打不過紅巾軍,而是朝廷根本對我們就不放心。通興兄弟說的我很贊同,楊家將自從唐朝以來就信奉正統,這回我們若是反了朝廷,或許元朝的天下就是我們楊家的了。”

楊通溥道:“萬萬不可,反了就是和朝廷為敵,有愧于皇恩浩蕩。”......

楊通照終于說話了:“各路諸侯攻城略地,我們卻成了滅火大軍,結果還不是屢遭打壓。是反叛還是效力,全憑三弟一句話。”

楊通貫見家族意見不一致,他喝了一口茶,思量了半響:“既然大家都這么糾結,我就說兩句好了——其一,繼續效忠朝廷,不得在軍中散布紅巾軍的言論;其二,今后我楊通貫若是被害,爾等一定要投靠朱元璋的明軍,此人大有作為。散會——”

朱元璋何許人也?安徽濠州鐘離人也,小名朱重八,少年時期做過乞丐,當過和尚,郭子興的義女婿。此人有用有謀,機智靈活,作戰勇敢,深得郭子興的賞識和重用。

朱元璋手下有劉伯溫、李善長、高升、湯河、徐達、周德興、郭英等謀士武將,擁兵十五萬,在紅巾軍派系林立中朱元璋能夠站穩腳跟,而且不斷發展壯大,和他的“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的策略密不可分的。

楊通貫之所以囑咐部下自己一旦出了意外,要他們投靠朱元璋的明軍,這里有個淵源。楊留總起義失敗之后,十數萬城步寨的苗民遷居朱元璋的家鄉濠州,楊家將在濠州有了第二個根據地。濠州籍的楊家將對半個老鄉朱元璋頗有好感,感染了楊通貫,也就不足為奇了。

至正十五年九月(1355),朱元璋派遣郭天敘、張天佑等率兵數萬進攻集慶(今南京),元行臺御史大夫福壽向朝廷求救,元順帝第一個想到的是距離最近的楊家將楊通貫之部,下詔命楊通貫率部前去救援,江浙行省阿魯恢作為監軍隨行。

郭天敘、張天佑督兵二萬自官塘經同山,進攻集慶城的東門。降將陳野先是原元朝民兵元帥,率兵二萬自板橋直抵集慶,攻打集慶城的南門,從寅時打到午時,也沒有前進半步。

陳野先得知消息,楊通貫的十萬大軍隨時可能殺到,他的二萬民兵武裝勢必腹背受敵,還不夠楊通貫塞牙縫的,他必須給自己留一條后路。

陳野先在軍中小憩,祝玉明帶著楊通貫親手寫的書信到了陳野先的駐地,他很快就讀完了書信。陳野先對楊家將的統帥很是敬仰,之所以投靠朱元璋,實乃權宜之計,楊通貫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打動了陳野先。

祝玉明道:“陳將軍,消滅郭天敘就看你的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