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華路之我不為刀俎  第025章 晦氣下馬碑

類別: 賭徒 | 善行 | 蒼狼國 | 榮華路之我不為刀俎 | 修仙狂徒   作者:修仙狂徒  書名:榮華路之我不為刀俎  更新時間:2019-07-25
 
“你去死吧——”楊傳折斷右臂上的箭羽,朝阿歸沖殺了過來,直取他的項上人頭。

阿歸嚇得趕緊后退:“放箭——射死他,射死他——”

瓦剌軍慌忙亂箭齊發,如暴雨般的飛箭射向楊傳。于是乎,一代英雄喋血沙場,壯烈殉國。

楊七郎戰死古北口,中路的瓦剌軍進入了密云平原,朝北京城直奔而來。獨石、馬營等城堡處于孤立無援的危急境地,守城明軍與瓦剌軍隊力量對比懸殊,城堡附近的河水也被瓦剌軍絕斷,已是里無糧草,外無救兵,楊俊差不多要瘋了。

明廷得知瓦剌已向京師逼攻,立即戒嚴京城。十月初二,副總兵高禮、毛福壽迎敵于章儀門的土城之北,擊敗瓦剌先鋒官。

北京保衛戰首戰告捷,軍心大振,兵部尚書派右通政王復到土城拜謁英宗。初五日,朱祁鈺下詔諸王遣兵入衛,楊俊奉命撤往居庸關,狙擊瓦剌大軍,為京師聲援。

經過數日的激戰,長途跋涉的瓦剌軍在北京軍民的打擊下,損兵折將,也先的弟弟孛羅、平章卯那孩被炮火擊中戰死。連續的失敗,士氣低落,再加上深入中原王朝的腹地,各地勤王的軍隊也已經快到達京城,也先算是坐不住了。

也先看到北京城在于謙、石亨等文武大臣的堅守下攻取北京城成了泡影,又害怕楊洪切斷他的歸路,不得不草草收兵。十五日夜,瓦剌軍拔營而走,明軍以猛烈的炮火歡送,斬殺瓦剌軍萬人,也先只好向回良鄉逃去,京師保衛戰基本結束。

與此同時,進攻居庸關的五萬瓦剌軍,因天大寒,明守將羅通汲水灌城,墻壁結冰,瓦剌軍無法進攻。經過七天的戰斗,瓦剌軍的進攻均被擊退。

明軍三次出關追擊,斬敵無數,其中都指揮楊俊率官軍八百人追擊,斬獲賊首六級,馬一百二十匹,牛騾四百七十余只,追回男婦五百余口。楊俊以功進署都督僉事,仍與羅通守備居庸關。

十七日,等到楊洪率部二萬余人趕到京城郊外時,損失慘重的也先已經倉皇撤退。楊洪奉命與孫鏜、范廣等人率兵剿滅京畿附近那些尚未后撤、仍然在大肆劫掠的也先軍殘部,殲敵于涿州、紫荊關等處。

楊洪率精兵追至霸州固安一帶,一舉斬敵首480多級,生擒48人,繳還所掠人口萬計、牲畜弓刀無數。此后楊洪又于固安取得大捷,生擒瓦剌將領阿歸等人。

瓦剌退兵后,朝廷論功行賞,進封楊洪為昌平侯,加授“奉天栩運推誠宣力武臣”勛號,特進榮祿大夫、柱國,贈世券,食祿1100石。昌平侯楊洪受命暫留京師,負責操練包括五軍營、三千營和神機營在內的衛戍部隊,兼掌左軍都督府事。

楊洪的二弟保和殿、武英殿大學士、“朝內第一鐵筆”楊清被封為世襲瀛西九千戶,主修沽水(即北運河)。楊洪庶長子楊俊,則任前軍都督府右都督,留京師總領三千營。

景泰元年(1450)八月,也先無條件將英宗送回北京,恢復了與明朝的臣屬關系。明英宗朱祁鎮回到北京后,當了名譽上的太上皇,幽居南宮。他自從大難不死之后,對任何人都太相信了,包括自己的弟弟朱祁鈺,還有楊洪父子拒絕開城門之事一直耿耿于懷,總想找個機會除掉他們,他在等時機的到來。

北京侯爵楊府正在建造的時候,朱祁鈺御筆親封,賜予楊洪優質漢白玉下馬碑一通。這原本是件好事,可不知道怎么回事,朱祁鈺在書寫下馬碑銘文的時候,竟然將楊仁的“楊”字少寫了一筆(在其偏旁“易”字上的“日”中間少了一橫)。

刻字的工匠突然發現原稿中的紕漏,慌忙請示吏部尚書王直如何處置。王直(1379—1462)乃朝中首班大臣,他的妹妹是楊洪之弟弟楊清的夫人,兩家為姻親。

他仔細一看樣稿,果然如此。他精通易經,在這節骨眼出現這樣的事情絕不是什么好兆頭,沉吟片刻之后,王直不動聲色對工匠道:“皇上怎么寫的,你就怎么刻好了。”

工匠點頭道:“好吧。不過這‘楊’字的日字之間少了一橫,明顯就是個口字,口即空空如也,不吉利。侯爺是個大好人,積善行德,我看還是填上去為妙。”

工匠一語道破了玄機,王直也不發怒:“楊家乃英烈之門,死人是很正常的事情,天意不可違。”

工匠道:“竊以為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這一橫得加上去,可保侯爺一家平安無事。”

王直罷手道:“吉人自有天相,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不妥。我們就順應天意吧。”于是,工匠在雕刻銘文的時候,原原本本的拓印上去了,下馬碑中的“楊”依舊少了一橫。

事后,王直找到楊洪、楊清兄弟,告之曰:“此乃不祥之兆。我想這‘日’字乃指皇上,去此一橫,意味著皇家要減人,楊家要減日了。”

楊洪沉默了許久,乃道:“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受皇帝寵信的日子減少倒不要緊,但愿積祖上陰德,保佑我楊家子孫后代平平安安。”

楊清道:“如果現在的皇上駕崩之后,太上皇很有可能復位。我最擔心的是俊兒,鋒芒太露,桀驁不馴,于人于己不利。尚書大人,可有破解之法?”

王直道:“沒有。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天子上位,大多前朝臣子要被清算,一切聽天由命了。”

楊洪長嘆一聲道:“朝廷就是一個兇險的江湖,里面有好人,也有壞人,往后我們楊家得處處小心謹慎才是。”......

在瀛西城東南隅大龍莊的另一座侯爵府由朝廷劃地撥銀依制而建,劃定地盤148畝,其中建府面積38畝,剩余部分為龍王廟、璟公祠、街道、官場等所占用。侯爵楊府本自皇家敕建,其規格之高,規模之高,在瀛西一境堪稱冠首,無與倫比。

侯爵府落成后的第二天,所有楊家在朝為官和戍邊的楊氏族人匯集在“四知堂”東側客廳,楊洪就瀛西楊家將的根基源流和家族事務召開了一次家族會議。

昌平候楊洪坐在客廳中央的太師椅上,沏了一大杯家鄉捎來的青錢柳茶,慢慢的品了三口,而后放下茶杯,語重心長的講起了瀛西楊家將的往事塵煙:

......瀛西楊家將源于城步寨,高祖淮南丞楊居本于唐文宗開成四年(839),加封金吾將軍,奉命戍溆州。后落戶赤水峒京涼村,飛山太公楊再思三子正修公世居赤水峒上官村,為城步寨楊家一世祖,葬于狗崽石,楊姓始乃興旺發達。若干年后,我祖父楊谷慶公生我父楊璟,字孟春,又名楊再祿,寅時出生。元末,我楊家將“一杰五虎”保太祖,征戰南北,為大明立下汗馬功勞......

景泰二年(1451)夏,為加強宣府重鎮的軍事防衛,在于謙的舉薦下,七十高齡的老將楊洪掛鎮朔大將軍印,再度出鎮宣府。

兩個侄子楊能、楊信分別被擢升為都督同知、都督僉事,充任他的左右參將。至此,25名楊家兒孫在朝中、軍中供職掛印,戍守邊陲,楊家的實力達到了鼎盛時期。

楊洪一向處事審慎,功高卻不跋扈,而今楊家一門一侯三都督,皆手握重兵,官至極品,心里很是不安。

樹大招風、盛極必衰的道理他比任何人都懂,不如激流勇退,給子孫們留一條退路。侯爵府雖有世代免死鐵券庇護,一旦換了皇帝,家族的命運就會改變的。

于是,楊洪上書皇帝請求退休,沒有獲得批準,而后他再次請求把自己的侄子移鎮他處,景帝還是沒有批準。

八月,楊洪染上疾病,不得不回京,于九月十二日病逝,享年七十歲。他的妾葛氏上吊殉夫,皇上下詔追贈她為淑人。朝廷追贈楊洪為穎國公,賜謚武襄。

按照楊洪生前的遺囑,楊俊將父親的衣冠冢葬在北京西山泉宮,遺體派親兵秘密運回城步寨老家,選址上官村獅子山打鼓洞口安葬。

鎮守邊疆48年的大英雄楊洪魂歸故里,生前僅僅在永樂末年回鄉祭祖的時候做了短暫停留,現在終于回家了,可以好好地歇息了。

下馬碑刻成一年之后,先是楊洪在侯爵府因病去世。沒有多久,庶次子楊杰突然暴病而亡。兩年之后,代宗朱祁鈺唯一的兒子朱見濟,原本活蹦亂跳的,卻莫名其妙地夭折了。

王直的預言正在一一應驗,楊俊的命運也在悄悄發生改變。景泰四年五月初九,楊俊承襲昌平侯爵位,祿米一千一百石,權傾一時。

此后,恃才傲物的楊俊不會自我保護,朝堂之上過于正直,常常出言不遜,目中無人,得罪不少朝中大臣,為一幫文武大臣所不容忍,視為眼中釘。

石亨聯合張軏等人暗中指使侯爵府的家奴,多次誣陷楊俊觸犯大明律法。一只無形的黑手正在悄悄地伸向侯爵府,中年楊俊兇多吉少。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