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能把一整座假山的石塊兒從身前劃拉到身后。
他就能把修行的所有境界和層次,都從身前劃拉到身后。
這話,徐亦山從未對師尊說過。
甚至,這都不是當時的想法,當時站在師尊身邊,看著那假山重新慢慢地生成,他并沒有這個想法。
這個想法是在其后,他在師尊的教導下,一點一點向前走的時候,慢慢生成的。
就像當初那座假山的慢慢生成一樣。
當把“亦山”從師尊那里搬走的時候,他會把這話告之師尊的。
只是,那會是什么時候呢?
許同輝的聲音繼續傳來,話本的內容卻仿佛便是老師當初的教導,而身為地階大成的徐亦山,輕而易舉地便沉浸在了“先生教小學童”的故事之中。
地階大成,坐鎮一郡的大佬。
幾歲到十幾歲的孩童。
這兩者之間,這一刻,在某些層面上,似乎并無差別。
雖然沉浸著,極為專心地聽著從許同輝口中說出的每一個字,但徐亦山仍然有暇想及其它。
地階大成畢竟是地階大成。
其心神意識,別說什么一心二用,就是一心二十用,也仍然會是游刃有余。
徐亦山由話本中那位先生的教導而想及當初自己師尊的教導,再然后,他想著的便是話本中的那位先生。
那位先生,也便是許同輝背后的那位存在?
或者說,投影。
想到這里,徐亦山眸光深深,而他心里對于許同輝,又多了一份認同。
相當深的認同!
雖分屬兩門,更不是什么師兄弟的關系,但他們,實是同道中人!
徐亦山的手指再次于石桌上輕輕敲起,極輕的,微不聞聲。
這一次,不再是沉思,不再是審視,更不是什么居高臨下,有意無意地給對面施加壓力,而只是,愉悅著。
此時此刻,他確實是以一種類似于“師兄弟”的心態,聽著對面的述說。
今天的陽光很好。
天邊的云朵也很白,就在南方的天際,鋪成了一長條白線兒。
這一刻,徐亦山不是眼簾下垂,而是眼睛微微瞇起,像極了天上的那條白線兒。
徐亦山有點想喝酒,而且是和許同輝一起喝。
濃淡皆可。
濃則暢快,淡則舒心。
如果是老甘泡的幾種藥酒則更好,老甘那人修行不行,但對藥草的認識和鉆研還是有點本事的。
但徐亦山不想打亂許同輝的節奏。
他也舍不得打亂。
接下來,那位先生,還會教些什么呢?
有點出乎徐亦山的意料,重頭戲,卻就是一開始的那一課,后面的雖然還是精彩,甚至精彩程度猶有過之,但在徐亦山看來,在根本高度上,卻是反不如之前的第一課。
想到這一點,而后,徐亦山便又恍然地點點頭。
那樣的教導,一次,原也足夠了!
本不需多。
甚至,都不能有多。
一次便是足夠,連二次都是多余、累贅。
就如當初他的師尊對他的教導一樣,一次便足以銘記終生,一次便足以永遠都給他的修行帶來力量。
如果是兩次,那到底選哪一次的好呢?
還是交替著來?
只這么一想,徐亦山便覺得,一次,是至高無上,兩次,就已經淪為一般的高了。
恍然。
恍然!
理解了這一點之后,徐亦山突然地有所悟。
大悟!
關于他的修行。
雖然有師尊的高妙教導,雖然有他這些年來的不斷前行和思索以及修正,但這時一看,還是有點“雜”了。
他的修行,很多方面,豈止是有二?
那是有三、有四、有五、有六、有七……
往日,徐亦山甚至都隱隱地以此自得,嗯,或者說沒有自得,但他確實是認為這樣才是一個地階大成者的模樣,這樣才是一個天階子弟的模樣。
而這時,徐亦山知道,他錯了。
“多”沒有錯。
但不能止步于“多”,而必須從“多”中誕生出于“一”,那才叫“大”!
那也才是話本中先生那一課的核心!
“先生,請受學生一拜!”徐亦山在心里,默默而又莊重地說道。
這一刻,他把最高的敬意,和他尊敬著師尊一樣的敬意,通過話本的內容,通過許同輝,奉給了那位存在。
莊重之后是狂喜。
這是百余年中都未曾有的情緒。
他發現了一條新的路!
一條才甫一發現他就意識到必須要走的,而在此之前他卻從未發現的路!
夠了!
夠了!
話本只須到這里,就夠了!
就憑這個,許同輝的什么要求,他都會滿足。只要他能做到!
盡心。
盡力。
盡量。
但徐亦山也還是沒有打斷許同輝的講述。
也還是那句話,他舍不得!
就如喝到了一種美味的酒,前所未有的美味,在它的對比之下,以前喝過的所有的酒,都頓時不堪,甚至變成了垃圾。
這時,貪婪地品嘗著。
卻既想一天只品嘗一口,一口就夠了!余下的改日慢慢品嘗。
又忍不住想一口氣地,把這壇美酒全都喝完!
這就是徐亦山這一刻的矛盾,但只是另類的矛盾,那就是矛也可,盾也可,怎么都行!
話本的內容繼續往下。
進入了族學的考核。
“嗯,不錯。”聽到這里,徐亦山在心中微微點頭。
徐亦山背后也有家族,家族內其實也存在“考核”,只是并不在族學之中,也并沒有這么地明顯和正式,而是在那些子弟成長過程中,視其表現,分批篩選的。
兩種方法說不上孰優孰劣,但如果結合著來,無疑是最好!
徐亦山心中下定決心,徐家的族學,以后,就依照話本中這樣的來!
只是,想要找一個同樣的“先生”,卻是不可能的事了。
就算他自己頂上去,也完全不管用。
甚至,哪怕是把師尊請來,估計也還是要遜色些。師尊,請恕弟子小小無禮一下了。
想到這里,徐亦山小小微笑。
而隨后,聽到考核的三項內容,徐亦山又是驚奇起來。
其實講到這里的時候,許同輝是有所刪減的,就比如第一部分的“文”,有些部分就沒法口述出來,所以那些內容也就被他不得不省掉了。
但這樣的內容并不多。
也所以,徐亦山幾乎還是聽了近乎于全部的內容。
“文”的部分,讓他大開眼界。
“數”的部分,讓他大開眼界的同時,其中好幾道,讓他不自禁地陷入沉思。
最后,是“道詩”。
徐亦山先是不知“道詩”為何物的,這個世界本也沒有這種東西,但就在聽了幾首之后,他的心中便是大震!
原來,還可以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