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廚  第六百零二章自劾

類別: 歷史 | 架空歷史 | 蘇廚 | 二子從周   作者:二子從周  書名:蘇廚  更新時間:2019-10-13
 

奏章一上,知諫院老鄉鄧綰拿到都傻了,這狗日的屁娃是要搶老子的飯碗?!

自己彈劾自己,還這么來勁?!堪稱雞蛋里邊挑骨頭的經典之作!

都被你說完了,我還能說啥?!

王安石搖頭感嘆:“仁性天生蘇明潤,今日乃知先帝之明。”

趙頊也看了蘇油的奏章,對王安石問道:“王相公,蘇明潤說的‘玉關人老’,是什么意思?”

王安石說道:“這是當年渭州大捷,蘇明潤進京時,蔡挺作過一首《喜遷鶯》相送,如今這詞在京中也很有名。”

“霜天秋曉,正紫塞故壘,黃云衰草。

漢馬嘶風,邊鴻叫月,隴上鐵衣寒早。

劍歌騎曲悲壯,盡道君恩須報。

塞垣樂,盡櫜鞬錦領,山西年少。

談笑。刁斗靜,烽火一把,時送平安耗。

圣主憂邊,威懷遐遠,驕虜尚寬天討。

歲華向晚愁思,誰念玉關人老?

太平也,且歡娛,莫惜金樽頻倒。”

趙頊搖頭:“蔡漕帥這首詞可不適合送行,要是明潤氣量狹小一些,怕不就會認為他在譏刺少年驟進,朝廷久滯功臣。”

王安石說道:“蘇明潤豈是那樣的人,回京后,還替蔡挺傳揚文名呢。”

“陛下,蔡挺熟知西事,但是在陜西的時間也的確太長了,如果陛下同意,應該許其還朝,擔任樞密副使。”

趙頊說道:“那明潤怎么辦?他不知道遷他做宣徽北院使,就是為了入樞密做準備嗎?”

王安石說道:“就是因為明潤在陜西,蔡挺才能夠得以召回。此子足智足勝,有他在,夏人必不敢妄動。”

趙頊點頭:“也只能如此了,韓絳上章,說比照明潤在陜西路的做法,同樣在永興軍路提舉軍事。怎么一成一敗,截然相反?這……是不是有點畫虎不成反類犬了?”

王安石拱手道:“韓絳與蘇明潤,做法相同,效果截然相反,是因為他只做到了表象,沒有領會到蘇明潤施政的根本。”

趙頊問道:“根本是什么?”

王安石臉上露出有些羨慕的神色:“陛下,司馬君實在洛陽,寫了六個字送給蘇明潤——公生明,偏生暗。”

“蘇明潤收到后,也寫了六個字——貪生腐,廉生威。”

趙頊琢磨著這十二個字:“司馬學士這六字出自《荀子》,蘇明潤這六字出自何典?”

王安石說道:“無典,不過蘇明潤將十二字鏨刻成碑,鑲嵌在經略使司衙門兩側墻上之后,必成后人之典。”

“韓絳與蘇油,所舉相同,事功不一,原因其實就在‘公偏貪廉’四字區別。”

趙頊嘆息:“知人之難啊,種諤勛臣之后,竟然是一個趙括。王文諒蒙大宋收留方得活命,竟然是西夏密諜!”

王安石說道:“關于種諤,蘇明潤有議:五郎非無將略,只是朝廷用之太速,方有此敗。趙括如果隨父抗秦,十年之后,未必不能成中流砥柱。”

趙頊不禁失笑:“這話出自別人之口,或許可信,由他說出來……”

王安石也是微微一笑:“陛下,蘇明潤有今日之能,也是從六歲就由龍昌期調教,九歲起就被收在張安道,趙閱道兩位重臣身邊。”

“十歲開始接觸公事,草制公文,十四歲提舉胄案,十六歲按治州府,如此一步步過來的。”

“他不是進拔過速,只是發軔太早而已。”

趙頊說道:“可他如今謝絕了朝命,要不再下一道旨意,許他帶職守邊,不容推脫?”

王安石說道:“他必然不從,會找出更多理由來。陛下,明潤無私,替朝廷苦慮至此,朝廷不能不為他留些體面。”

趙頊笑了:“他就不怕別人說他效蕭何自污,用朝廷恩典施惠私人,以圖擁兵自重?”

王安石立即制止:“陛下慎言,此話如何能出君上之口?”

趙頊擺手:“我知明潤,如攬鏡自觀,我說的是那些小人的想法。廣銳軍吳逵減死,不是小事。”

說完轉身對修起居注的常秩說道:“將我的話記下來:蘇明潤公忠體國,無計譽毀,上憂小人污毀,特以垂詢當政。”

王安石也肅然,以正式朝對的方式,整頓衣冠,躬身施禮:“這種說法立不住腳,陛下別忘了,蘇明潤出京之時,身周侍衛,無一私人,都是請旨由陛下指派的。有宋百年,惟此一例。”

“吳逵之事,本就可哀,因為守臣之失,生生逼反一軍。蘇明潤奏請減死,也是他天性使然。”

趙頊再次轉頭,對常秩點著食指:“將這兩句也記下來。”

常秩都快羨慕死了,當年他也是治《春秋》的專家,也曾是朝廷屢征不起的人物。

他與王安石是好朋友,王安石變法,常秩為了表示支持,一召即起,任諫職,列侍從,卻“低首抑氣,無所建明,聞望日損。”

王安石行策論,廢《春秋》,常秩立即盡廢其學,一下子在士林公議中成了徹頭徹尾的小人。

本經,代表的是士人的政治立場。政治立場不堅定,這可是比能力低下,智慧不足更要命的事情。

本來王安石是要借他的大名給臺諫漲人氣的,結果這下臺諫更加成了大家心目中的污爛陰溝。

可蘇油明明對王安石陽奉陰違,立場有別,卻偏偏能得皇帝和王安石看重。

不過皇帝和宰相都這樣說了,豬隊友只能趕緊抄錄下來。

王安石繼續說道:“蘇明潤既然有此心,那就如他所愿吧。授直學士,方面西北,也算朝廷的看重。還有他家娘子,不妨加一道誥命,以示恩榮,陛下認為可以嗎?”

趙頊點頭:“如此大勝,是宋國體面,勛階是不能減的。從二品柱國,娘子可得封郡君,就江陽郡君吧。知制誥,將文章些好一點,把朝廷恩義寫周道,好生勸慰一下。”

“至于吳逵,其情可憫,發配荊湖南路,也不是小懲,就這樣吧。”

慶州城外,王文諒及其從屬,西夏靜塞軍司密諜三十四人,跪在草邊,反綁著雙手,嘴里塞了麻團,神色驚恐地看著身著朝服,背著手立在前方的蘇油。

蘇油當然不會給他們說話的機會,而是在對永興軍路高級軍政官員訓話。

“西夏密諜的成功,給永興軍路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其破壞程度,不亞于之前二十萬大軍寇略環慶!”

“他們的手段很高明嗎?并不高明!他們的組織,手段,可謂粗糙之極;他們首領,也不是意志堅定,智計高絕之輩。”

“可他們為什么成功了呢,僅僅因為,我們比他們更蠢!完全沒有警惕之心!”

“還有就是,眾志不同,公心不用,蕃漢各自為政,不是厚此薄彼,就是厚彼薄此,造成人為對立!”

“軍中糾察之制,考實之制,分配之制,嚴重缺失!主官不入行伍,不納建言,不謹小慎微,偏聽偏信,好惡由心,這才導致此次重大損失!”

“軍中決策與執行,嚴重脫節!號令不行,局面不清,任務不明,敵情不知,意志不堅,執行不力!”

“各圖自保一盤散沙,還能打什么戰?!”

一群人面露愧色。

都是打老了戰的行家,聽聞小蘇老子打蕭關,軍令不過就幾句話而已,但是麾下的戰斗意志,后勤保障,組織效率,執行程度,完全不是他們能夠想象的。

蘇油放緩了語氣:“當然這個不能全怪你們,也不是你們戰力不行。”

“你們已經是大宋最有力,最具備戰斗技能的部隊,是抗擊西夏的中流砥柱!你們的騎射之術,甚至較囤安控鶴更勝!”

“你們差在組織能力,差在后勤保障,差在戰斗意志!”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