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廚  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年終總結模板

類別: 歷史 | 架空歷史 | 蘇廚 | 二子從周   作者:二子從周  書名:蘇廚  更新時間:2020-06-20
 
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年終總結模板

七月,遼國大旱,宋國大水。

丙戌,彗星見,戊子,太白晝見。

老規矩,趙頊又開始避殿,減膳,詔求直言。

詳定禮文所提出三條建議,其一,明堂儀注,御位于中階下之東南,西向。這個方位是自曹魏以來,有司搞錯了。

應當按照古者人君臨祭的方案,伏請設皇帝版位于阼階之上,西向。

趙頊從之。

其二,《禮記》曰:‘天子之席五重。’

今太廟祭祀幾筵,皆不應禮。

請改用筦筵。紛純加繅席;畫純加次席;再在左右黻純設玉幾,方為完備。

趙頊從之。

第三,明堂昊天上帝禮神之玉,當用蒼璧。今用四圭有邸,不合禮制,請改用蒼璧禮天。

有司攝事五帝,亦應當依大宗伯禮神之制,陳玉各仿五方之色。

這個如今南海拉過來的存貨不少,什么顏色都有,從之。

從這次彗星的反應來看,朝堂似乎并不怎么熱鬧了,和王安石時代每次異變就導致群臣紛紛上房揭瓦的狀態迥異。

只有一個檢正中書戶房公事畢仲衍,上了自己所修《備對》,其內容乃是從周代到漢唐一千多年以來,宰執要求百官年終匯報的內容。

所謂“冢宰令百官府正其治;小宰以敘受群吏之要。”

畢仲衍將歷史上關于這個的內容分門別類,凡為一百二十五門,附五十八件,作成六卷。

書成,畢仲衍欲求趙頊御覽,正好趕上趙頊求直言,于是特意上書。

然而趙頊一開始并沒有重視,認為這是“臣備君問之書”,不當奏御。

只命中書、門下抄錄,交納執政收藏,讓他們學會問問題,其余的該怎么樣還是怎么樣。

以蘇油如今的地位,也收到了此書,一看不由得大為詫異。

這尼瑪,不就是政府工作報告和各單位年終總結模板嗎?!

于是蘇油屁顛屁顛地跑去找趙頊,陛下這東西有用啊!

我們再加上一個來年展望,讓各單位每年來上一份,參照上一年的報告,審查抽檢,看他們前一年的承諾是輕是重,哪些做到了,哪些沒做到,不就可以看出官員能否,施政得失,執行效率?

這是好事兒啊!

各地檢察干什么用的?不就是干這個的嗎?不是一直在抱怨受自身履歷所限,不是所有業務都精通嗎?

有了這個,讓各部門先自行匯報,然后檢察們不就能夠按圖索驥,以彼之矛,攻彼之盾了?

趙頊也醒悟了過來,別說下頭的檢察,就連好些正任,甚至連他自己,都不是太明白各部門的詳細工作職責,大宋境內的糊涂官,那真不是一個兩個。

難得有個明白人干了這件事,這就相當于讓各部門明確了自己的工作職責,權限范圍,還能對官員們做事多少摸出個大概脈絡,對各地區各部門的職能差異也能有一個大體的判斷。

此等良策,如何能夠隨便放掉呢?

然后問題就來了,這人是王珪手下,不出名啊。明潤你如此看重,是跟他相熟?

蘇油被問得懵逼,臣……臣也壓根不認識這個人啊……

趙頊便叫流內銓的官員送來履歷,一看我靠,老子手下還有這等能人?!誒明潤,此人如今雖然掛職在中書,卻是在令族兄手底下做事呢。

那就好辦了,把蘇頌叫來問一問吧。

蘇頌到來之后,聽聞是詢問畢仲衍,躬身奏道:“陛下,畢仲衍歸臣調用以來,制文字千萬計,區別分類,損益刪補,皆曲盡其當。”

“此子早年還未考取功名,以蔭補入吏員,就曾經識破縣里刁民的奸計,幫助縣令除之。”

“給事中張問是畢仲衍的老鄉,當時致仕在家,親歷此事,曾經夸贊他:‘諺云‘鋤一惡,長十善’,君之謂也。’”

“中進士之后,因為學識出眾,又得到了歐陽修和呂公著的舉薦。”

“吳充為相,引為中書檢正。凡從中問其事,必經仲衍然后報。”

“對了,聽錢勰說奉命出使契丹時,遼主對此子也印象深刻,曾詢問:‘畢少卿何官?今安在?’”

“錢勰回來翻閱畢仲衍出使遼國的記錄,才知道畢仲衍在出使遼國時,宴射接連破的,讓遼人驚異莫名。”

“遼主偉其姿容,讓人悄悄去驛館取了他的衣服丈量,特意為其做了一身新衣服賞賜。”

“當時畢仲衍參加的是遼國的元會大朝,回來之后,盡記其朝儀節奏,圖畫以獻。錢勰也在臣面前稱道過。”

“如今這些已然成為重要的外國制度史料,藏于太常禮院。陛下如有興趣,臣可以給陛下送來。”

趙頊明白了,王珪與吳充不相能,畢仲衍是吳充提拔起來的干才,到了王珪那里就不得用。

真實情況是不但不得用,還被刻意打壓。王珪曾經數求其罪過欲傷之,但是無機可乘,然而始終還是留滯不遷。

趙頊命王珪整頓六朝會要,王珪借口蘇頌也急需用人,兩邊還要溝通交流,便一腳將畢仲衍踢去了那邊,算是剔除出了自己的班子。

嫉賢妒能到給對手輸送彈藥的份上,也是沒誰了。

事情大致了解后,趙頊便讓蘇頌將畢仲衍整理的遼國朝儀資料,還有《唐六典》里由畢仲衍整理的那部分資料,一并送上。

三日之后,趙頊突然宣畢仲衍問對,然后內中降旨,擢升畢仲衍秘閣校理,同知太常禮院,官制局檢討官。

同時下旨,畢仲衍所著《備對》六卷,乃是綱要;全文名為《中書備對》,共達三十卷之多。

中書分類加印,發放各部院相關曹,房,并外路州,縣。

中書不及者,許各路官書坊自行翻刻。

著為格式,官吏每年按職責填寫“瞻望”和“總結”,以為預案,計較得失,供各路檢察備檔稽查。

一時間,“士大夫家爭傳其書”,各路書坊紛紛“奉旨盜版”,畢仲衍之名,一夜之間天下盡知。

乙巳,遼主以旱情嚴重,親臨上京群牧司西郊馬場禱雨。

大草場上,牧草枯槁,只有臨溪濕氣較重的一些地方,還有青草。

小溪已經變成了細細一道水流,遼人為了得水,在溪中攔出了一道水壩,每晚攔出的溪水,勉強能夠讓馬匹飲用。

為了搞好這個形象工程,耶律洪基拒絕了李拴住的合理建議,在上京周邊一些山谷掘井,而是將之全部集中到了這里。

五口深井的天車,如今就架在了這里,根據李拴住的推斷,今天將打穿水層。

黎明時分,上京城西門大開,鼓角聲中,四萬多騎兵簇擁著耶律洪基的儀仗,朝著西郊馬場行來。

耶律洪基身側,無數的薩滿,僧尼,跳著乞雨的舞蹈,吟誦著經文,讓這氣派恢弘的場面顯得多了一分熱鬧。

馬隊身后,是宗室,北院群臣,南院群臣。

隨著隊伍的行進,周邊無數的部落紛紛加入,等到抵達西郊馬場之時,整整聚攏了三十萬眾。

這是遼國特有的四時捺缽之禮。

天車上一個十來歲的小孩看到遠處過來的人馬洪流,從旗桿上溜了下來:“師父!他們來了!好多人!比眉山蠶市人都多!”

小孩是孤童,蘇軾治密州,徐州,因為洪水饑荒,在兩州整整收養了三千孤兒。

大蘇被貶官之后,這些孤兒的生計成了問題,當地官府不愿意再接納這些孩子。

大蘇向蘇油寫信求救,蘇油請示了太后,由慈善基金出錢,將孩子收容到汴京,杭州,眉山,繼續教育。

李拴住很喜歡這樣吃過苦的孩子,自家娃靠不住了,人家現在是西軍高節度手底下的機要參謀。于是便挑了幾個機靈的,帶在身邊,準備傳授衣缽。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