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廚  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 好運氣

類別: 歷史 | 架空歷史 | 蘇廚 | 二子從周   作者:二子從周  書名:蘇廚  更新時間:2021-05-10
 
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好運氣

抵達汴京東客站后,從包廂里出來,劾者就被熙熙攘攘的車站人群給驚著了。

這是大宋最大,最熱鬧,吞吐能力最強的一個車站。

從扁罐結婚開始,大宋鐵路局就開始試著搞客運,這也極大地刺激了鐵路沿線的經濟發展。

這一列是客運列車,車站外擠滿了來接親戚朋友客戶的人。

一隊新軍在劾者這列包廂前列隊保護,見劉醫士下來,帶隊的隊長立即前來一個立正敬禮“下官捧日左廂協衛曹牷,奉命迎接引伴與使臣,前往驛館!”

“安頓完畢后,還請蘇都知易服,陛下要親自召見!”

劾者有些懵“蘇……都知?”

劉醫士笑道“老夫本名叫蘇利涉,在大宋也有官職,入內內侍省往來國信所都知。不過為了不使遼人生疑,在外行走,多用化名。”

劾者嚇著了“哥哥原來是宋官,那以往多有得罪,呃,都知,是多大的官?”

蘇利涉笑而不答,一來大宋官僚體系過于復雜,解釋起來麻煩,二來他怕劾者嚇著。

大宋不準宦官參預政事,故專設了一套獨立的官僚體系,使不與士人混淆。

拿入內內侍省的宦官來說,職銜有都都知、都知、副都知、押班、內東頭供奉官、內西頭供奉官、內侍殿頭、內侍高品、內侍高班、內侍黃門等。

都都知就跟文官系統的中書令、尚書令一樣,基本不設,因此都知就是最高了。

但這只是資歷的證明,只能說明蘇利涉肯定是資歷最老的宦官,但不一定就是最受重用的宦官。

宦官是從神宗朝才開始受重用,如李舜舉、李若愚、李憲、王中正、童貫,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元豐改制后規定,宦官入宮后從掃地抹窗戶學習文化開始,到一定資歷后必須出宮,而且必須經過考核決定去向。

成績差的,那就只能去守陵守皇莊,或者進入工坊當當小管事,成績好的,則可以入軍事學院學習,畢業后從事軍事方面工作。

主要就是干監軍、政委的活,除了延邊軍事州的觀察使、團練使等軍政兼管的職務,基本不許從政。

而出外的內官,貼職又改為通侍大夫、正侍大夫、中侍大夫、中亮大夫、中衛大夫、拱衛大夫等一套獨立策勛路子。

等內官們干到退休,功勞大的,就提舉諸處宮觀,功勞不夠的,就只拿元豐改制后設立的養老金了。

蘇利涉乃是英宗潛邸時候的總管,資歷那是高得一逼,甚至可以說,整個大宋歷史上,除了曾經以文才讓外朝官們都服氣的李舜舉,他就是獨一份。

主要是老而不死。

如今有資格管他叫師大爺的人,如李若愚、李憲,都已經作古,可這老妖怪還活得好好的。

要不是有件事情放不下,早在二十年前,他就該領著宮使的頭銜養老了。

上了馬車,蘇利涉對劾者說道“官家也給太師制了袍服,到了驛館會有人伺候太師沐浴更衣,接下來還要練習禮儀,等候召見。”

劾者有些心慌“軍師你要丟下我?”

蘇利涉笑道“怎么會?不過陛下要先召我入宮,差不多晚上才回來。”

“咱倆老兄弟多久的交情了,在白頭山下一直是你照顧我,到了汴京城里,自然就該我來照顧你了,放心吧。”

不放心,劾者趕緊問道“軍師今晚也住使館?”

蘇利涉說道“我無兒無女,孤老頭子一個,晚間肯定要回來沾老弟的光的。”

“說實話,陛下真是待你們恩厚,這長春館啊,比宮內館閣都不差了。”

劾者這才高興了“那我等著老哥哥,你不來,我不出門!”

汴京城西邊的使館區,新修了兩所使館,韃靼的叫豐原館,女直的叫長春館。

趙煦為了表示對兩部的重視,撥付了二十萬貫用于室內陳設與裝修。

劾者站在門口都不敢

往里進“這……確定是官家給俺們造的房子?”

負責長春館的館伴走了過來,用熟練的女直話對二人說道“下官駱祥,參見使臣,都知。”

蘇利涉點頭,對劾者說道“太師,接下來就是被伺候了,那就受著吧。”

駱祥拍了拍手,立刻就有兩個待詔班子過來,開始給二人脫衣服。

這通享受可是讓劾者舒服到了極致,先是被剝成光豬送入湯泉池子,然后里里外外在香湯里邊洗刷干凈,水都換了兩回,連頭發都打開來細細篦過。

差不多了挪到雪白的毛巾軟塌上躺下,兩個人給他按摩,其余的輪番上陣,圍著劾者給他修整胡須、眉毛、指甲,重新編上辮子。

之后駱祥將已經舒服得睡過去的劾者喚醒,給他換上新衣服。

新衣服是按照女直人的民族服裝制作的,不過款式面料全都是上乘,換上之后,劾者還是個女直人,但是已經是一個不一樣的女直人了。

最后蹬上鑲嵌著東珠的獞皮靴,駱祥推過來一面落地的鏡子“貴使可還滿意?”

劾者看著鏡子里那個華貴非常,胡須整齊的自己“這……這是我現在的樣子?”

不太信得過鏡子,又跑去院子里的水缸前照了一下,回來才欣喜若狂地喊道“哈哈哈,真是我,真的是我!”

蘇利涉也換完裝束出來了,恢復了汴京城大宋高官權貴的日常裝束,穿了一身淡石青色的“一色錦”袍子,腰上是犀帶,戴上了軟翅幞頭,氣度和女直部落里質樸的醫士形象相差極大。

看到劾者的樣子,蘇利涉微笑道“太師現在這個樣子,去金殿見官家都是不礙的了。”

劾者笑道“就是不知什么時候能夠見?”

蘇利涉對劾者行了一個文縐縐的禮節,腰間的金佩只輕輕晃動了一下“什么時候學會這一套,什么時候就能見了。太師且安歇,有什么吩咐便告知館伴,我去去就來。”

蘇利涉在黃門帶領之下,來到武英閣偏殿的時候,正見到一位紅衣文臣領著一個小孩從殿中恭敬地退出,然后轉身。

見到蘇利涉,那人微微一笑,點頭示意,帶著那小孩一起,站到一邊避讓。

看到那人腰間的金魚袋和那一臉正經端肅的小孩,蘇利涉已經知道了這一大一小的身份,也是微微一笑,點頭施禮。

著緋之臣,一般只配銀魚袋,著緋而得賜金魚,那得是立了超級大功的人。

當年蘇油在胄案改良冶爐,一爐就能鑄造出品質不亞西夏青鋒的萬斤精鋼,還有一篇《精金賦》的加成,仁宗皇帝一時高興,賜下金魚袋,蘇油都不敢領受。

主要是當時蘇油的級別差得太遠了。

面前這人的金魚袋上有金絲緙繡的獅子,按照元豐改制后的規矩,因文事得賜金銀魚袋者,袋上飾禽,表示文采斑斕;因武功得賜金銀魚袋者,袋上飾獸,以示爪牙鋒利。

這人以武功得授金魚袋,偏偏又是一身文官服飾,還排在自己前頭一位,那肯定就是曾經指揮著幾路韃靼人,滅了遼國十萬精銳,就連耶律洪基都未能身免的李夔了。

看著李夔臉上和自己一樣,專業盥面待詔掩飾不下去的風霜痕跡,蘇利涉就不禁感慨呂惠卿的好運氣。

鄧綰已經默默無聞地死在了滁州任上。

其實鄧綰的兩個兒子頗為爭氣,都是進士出身,長子鄧洵仁提舉河東路常平、次子鄧洵武任國史編修。

但是二子都低調得很,只上了兩道乞守父制的奏章,鄧洵仁是托請章惇轉遞,鄧洵武是托請曾布轉遞。

什么要求都不敢提,還需要大佬背書,就是生怕引來朝中議論,讓自家爹死后都不得安寧。

鄧綰先投安石,而后投呂惠卿而背安石;

及王安石復相,又劾呂惠卿、章惇以取諛。

后慮安石去后自己失勢,上言趙頊,請錄安石子及婿,仍賜第京師。

趙頊將此事告訴了王安石,王安石道“綰為國司直,而為宰臣乞恩澤,極傷國體,當黜。”

趙頊將鄧綰貶出朝堂,還親自給此人的性子下了定義——操心頗僻,賦性奸回。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