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梟雄志  一千一百七十八 扭轉未來

類別: 歷史 | 秦漢三國 | 東漢末年梟雄志 | 御炎   作者:御炎  書名:東漢末年梟雄志  更新時間:2020-06-14
 
愛書網網站訪問地址為

雖然對郭鵬的政策本身沒了什么擔憂,可是對于那個標點符號什么的,郭嘉依然什么都不知道。

這樣的事情可不多見。

擔心自己什么地方做得不對的郭嘉頗有些憂慮。

“可標點符號是什么?我等聞所未聞。”

郭嘉開口道:“而且現在想想,六月的時候左伯獻紙,可能就是陛下自己推動的,造紙技術完善之后,紙張數量大增,價格大降。

我聽說很多士人之家都頗有微詞,因為他們曾經購買了大量的高價左伯紙放在家里儲存備用,那個真的比逐漸好用多了,很多人都買了。”

“結果忽然間左伯說造紙術成熟,可以造出大量廉價紙張,紙價大跌,他們完全想不到會發生這樣的事情,所以覺得吃了大虧……”

曹操皺了皺眉頭:“其實奉孝,我家也買了很多。”

“我也是。”

郭嘉面色不佳的點了點頭。

兩人沉默了一會兒。

“奉孝,你說,區區一個左伯怎么敢冒著得罪那么多人的風險把改良造紙術的事情公布出來呢?”

曹操忽然意識到了問題的關鍵所在。

郭嘉面色一慌,趕忙看了看四周,把食指豎在了嘴前,低聲道:“你知道就好了,別往外說,小心惹禍上身。”

曹操本來覺得這個事情沒什么大不了的,不過是虧點錢,也不是什么大事,但是郭嘉這一說,他就明白了。

背后怕是有人在操縱這件事情的走向。

從造紙術的成熟到紙張的大量制造,再到皇帝召見幾大家族的代表人物,然后再是現在的這道石破天驚的圣旨。

曹操終于明白這件事情是怎么回事了。

但是他還有一個疑惑未曾解開。

“可造紙術的改進應該不是一時半會的事情,前漢到如今,奉孝,這個事情……”

“就此打住,孟德,這件事情對你我家族而言有百利而無一害,你什么都不知道,我也什么都不知道,陛下說什么就是什么,懂?”

郭嘉嚴厲的看著曹操,生怕他說出一些什么不該說的事情。

這件事情對于皇族出身的郭嘉和親族的代表性人物曹操而言,都是好事,天大的好事。

屁股坐在不同的地方的他們,完全不用愁眉苦臉,完全不用慌張,他們是皇帝基礎的基本盤,皇帝對誰下手也不會對他們下手。

所以,他們只需要無腦打all就好,別的一概別說,就當什么都不知道。

總結一下,陛下說什么,就是什么,陛下讓做什么,他們就做什么。

就是那么簡單。

曹操心下了然,點了點頭。

“懂。”

說完,兩人低下頭,雙手放在身前,和其他人一樣走在前往拜見皇帝的路上,就像是一個平平無奇沒有任何突出色彩的俗人一樣。

很快,一群大臣抵達了奉天殿偏殿之前,向看守在殿前的蘇遠請求拜見皇帝。

程昱、曹操和戲忠三人一同上前請求拜見皇帝,蘇遠便前往通報。

不一會兒,殿門大開,蘇遠招呼著大臣們一起進去。

進去之后,他們剛剛見到皇帝的面,就被人手賦予一本新式線裝書。

藍色的封面,左上角有一個白色的框框,框框里寫著這本書的書名。

或是《尚書》,或是《春秋》,或是《禮》。

紙質,現狀,翻開之后能看到非常整齊端正的小楷字從右往左從上往下的一列一列的存在于紙面上。

然后就是奇怪的符號,比如,、。之類的,還有“”和:之類的。

他們不知道這些符號是什么,但是卻看得出來,被這些符號分開以后,讀書就變得非常輕松,不用句讀也能讀書,一句一句的讀,沒有絲毫生澀和不暢快的感覺,一目了然。

感覺他們多年練習之下的斷句能力忽然間變得毫無用武之地了。

哪怕不用學句讀,只要識了字,只要拿著這樣一本書,就能讀懂任何一本經典。

這個時候再聽老師稍微講一講經義,做做筆記,那簡直就是事半功倍,比起之前那種口口相傳的教育模式,也不知道輕松了多少倍。

看起來,皇帝所說的一點錯都沒有,真的一點錯都沒有,他真的從幾大家族手里拿到了經典解釋權和施教權,經典從此以后該怎么解釋,都是皇帝說了算。

他到底和那些家族做了什么交易啊?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從此以后,他會按照這樣的方式在太學內教育學子。

寒門和士族一起!

甚至還有黎庶子弟!

不少官員倒吸一口冷氣,互相看了看,誰都能看出對方眼中的驚訝乃至于絲絲恐懼。

“怎么樣,孤讓人制作出來的書本還不錯吧,把紙疊在一起,用縫補衣物的方式,用線裝訂這些紙張,使之變成書本,如此一來,拿在手里非常輕便,一本書就能寫下一整冊經典,比起竹簡不知便宜也方便了多少倍。”

郭鵬笑著揚了揚手里的一本《尚書》:“很可惜,孤命人抄錄起來的速度有點慢,想要做到太學學子人手一本,還需要一些時間,但是無所謂,書本已經有了,孤打算今后就在太學里這樣教育學子們,想來,一定會比之前要好的多。”

皇帝的話聽上去非常輕松,而且根本沒有回答臣子們心中最大的疑惑這到底是從什么時候開始規劃的,而且,為什么瞞著我們?

可是皇帝不說,他們誰也不敢問。

程昱是肯定不敢的,戲忠也是不敢的,曹操更是不敢的,三個主要權力部門的大佬們都不敢,他們身后的其他部門的首腦官員當然也不敢。

這些官員本身的家族自然也有牽扯其中難以抽身的,對這件事情還是相當在意的,現在想問而不敢問,整個人都非常焦慮。

于是局面就有點僵持住的感覺。

直到郭嘉上前。

“陛下,茲事體大,此事牽扯面太大,不知陛下是否已有萬全把握。”

郭鵬明白了郭嘉的意思。

“此事,孤已有萬全把握,具體的不便多說,你們也不用知道,但是你們只需要知道,孤,要廢私學,興公學,各家家法從此以后就沒有存在的必要,若要讀書,就要去官府建立的公學里讀書。

而這件事情,孤已經和袁卿還有荀卿他們達成了共識,他們深明大義,深深體會了孤的苦心,所以決定主動交出經典傳承給孤,退居二線,全力協助孤建設公學。

這公學之代表當然是太學,把太學架設起來,建設好,讓讀書人都看看,知道太學有多好,然后一步一步的把地方上的學宮和學校恢復起來,把公學的秩序恢復起來。”

郭鵬稍微解釋了一下。

學宮學校太學什么的,本身就是兩漢時期包括兩漢以前的時期都存在的,本身也是為了普及教化而存在的。

但是缺少紙和印刷術這些硬性需求,始終不能真的打破教育壟斷,結果反倒讓私學大行其道,搞小范圍的精英教育。

把本該教化萬民的教育變成了一種奢侈品,然后壟斷,那學閥的誕生也就指日可待了。

再加上漢末大亂,董卓火燒洛陽摧毀太學,大量太學學子流入私學乃至地方軍閥的私人學校,比如劉表的學業堂。

郭某人的臨淄學宮以及后來的鄴城學宮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展壯大,然后恢復成如今的太學。

打破私學成風的現狀,大力推廣政府掌控之下的公學的存在,提高公學的教育資源和教育質量,讓學子們都出自于公學而非私學,這將在極大程度上扭轉未來。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