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歐洲軍備競賽開始,英國政府就表示了密切關注,對各國的動向他們是了如指掌。
外交大臣帕麥斯頓滔滔不絕的說道:“經過我們搜集的情報來看,奧地利政府這次擴軍,應該是沖著奧斯曼帝國的去的,我們的禍水東引計劃成功了。
只不過現在發生了一點兒變故,奧地利政府有可能和俄國人進行了妥協。想要挑起俄奧沖突,短時間內是做不到的了。
不過利益沖突多了,就算是再好的關系也會破滅。從奧地利踏足巴爾干半島那一刻開始,就注定了俄奧同盟瓦解……”
首相約翰羅素眉頭一皺,質疑道:“帕麥斯頓先生,我相信的的判斷,俄奧同盟早晚會破滅。不過這個時候可能是三年后、五年后,但絕不可能是現在。
在他們共同的敵人——奧斯曼帝國倒下之前,俄奧雙方還是可以親密配合的。
仇恨的種子在數百年前就種下了,無論是俄國人,還是奧地利人,就沒有不想讓奧斯曼帝國倒下的。
除了仇恨之外,還有更加令人動心的利益。俄國人看上了黑海海峽,奧地利人看中了多瑙河流域。
奧斯曼帝國太弱了,被兩個強盜給盯上了。偏偏我們又不能讓他們現在倒下去。
奧地利人圖謀多瑙河流域還無所謂,可是一旦讓黑海海峽落到了俄國人手中,我們就損失大了。
我可不會認為一個君士坦丁堡,就能夠滿足沙皇政府的胃口。他們憋了這么多年的,現在要釋放出來,絕對是驚天動地。
一旦奧斯曼帝國倒下了,奧地利人最多吞并半個巴爾干半島,而俄國人就要占領黑海海峽沿岸的土地。
到時候不但我們在奧斯曼帝國的利益不保,就連在地中海的利益都會大受影響,甚至南非和印度也會受到俄國人的威脅。”
這才是問題的關鍵,英國人需要奧斯曼帝國擋住俄國人。沒有人想和俄國人做鄰居,約翰牛也不例外。
讓俄國人侵吞了奧斯曼帝國,掌握了這個橫跨亞歐非三洲的中心位置,局勢就完全失去了控制。
帕麥斯頓陰沉著臉解釋道:“首相閣下,局勢還沒有那么糟糕。沒有任何歐洲國家愿意看到俄國人做大,這就是機會。
奧地利和俄國人有沒有達成一致,雙方的底線在哪里,都是一個未知數。
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奧地利人同樣不希望俄國人做大。作為老鄰居,俄國人的威脅估計他們的感受更加準確。
因此,在這場即將爆發的大戰中,他們多半只是會占便宜,然后坐山觀虎斗,一棍子打死了奧斯曼帝國對他們來說可沒有好處。
奧斯曼帝國的實力不弱,只要他們能夠分清楚敵人的主次,重點防御俄國人進攻,在我們的支持下應該可以堅持很長一段時間。
在這期間,我們可以聯合法國、普魯士、西班牙等歐洲國家,一起干預這場戰爭。”
這個解釋并不能令人滿意,從眼前的局勢來看,倫敦政府之前所采取的外交政策失敗了。
把奧地利引向巴爾干半島沒有錯,問題是不講道理的毛熊準備要暴力破局啊?
看看俄國人戰爭準備的時間,大家就清楚這次戰爭絕對不是小打小鬧。再加上一個想要撿便宜的奧地利,如果沒有外力干預,奧斯曼帝國這次能夠抗過去的幾率無限小。
英國人早就知道俄土戰爭要爆發了,不光是他們知道,歐洲各國都有這個思想準備。
俄國人和奧斯曼人之間的友誼賽,已經進行了很多次,大家都摸清了規律,基本上一代人成長了起來,雙方就要進行一次比賽。
這種友誼賽,并不是每次都傾國之力在決戰。很多時候也就是一場局部戰爭,隨便一個借口就可以開打,打的差不多了就停戰。
這一點從準備時間上就可以看出來,總的來說就是準備的越充分,戰爭就會越激烈。
從1849年下半年開始,俄國人就在做準備了,到現在還沒有發動的跡象,這場戰爭的規模已經可以想象了。
在這種背景下,把奧地利引入巴爾干半島,自然是加劇了這種混亂。如果俄奧對抗還好,要是俄奧聯手,上帝也救不了奧斯曼帝國。
帕麥斯頓自然是頭疼了,早知道會出現這種局面,他就懶得管撒丁王國了,讓奧地利陷入意大利的泥潭無法自拔。
那么現在的情況就要好上很多,沒有精力對外擴張的奧地利,絕對是反對俄國人擴張的急先鋒。
這是必然的結果,如果不能獲得好處,弗朗茨也會反對俄國人繼續擴張勢力。
不是因為眼紅,而是國家戰略需要。此消彼長的道理大家明白,俄國人強大了,自然意味著奧地利相對衰落了。
約翰羅素想了想說:“外交部現在就可以開始行動了,萬一俄奧聯手對奧斯曼帝國動手,他們堅持不了多久。”
這個時候,英國人可沒有準備赤膊子上陣。就他們那支袖珍版陸軍,派出去要不了多久就會被戰爭吞噬。
關鍵是金牌打手法國人還沒有歸位,現在拿破侖三世還沒有復辟,議會和總統尚且在戰斗中。
內斗嚴重的法國政府,在國際上說話都沒有分量。法國外交部做出的承諾,想要兌現也是千難萬難。
國際變局對很多人來說是災難,但是對路易拿破侖波拿巴來說,這完全就是機遇。
英國人需要一個穩定的法國政府,才能在接下來的俄土戰爭中發揮作用,壓制住俄國人的野心。
這個時候,除了支持他外,還有更好的選擇么?
總不能支持議會派吧?他們的效率,可比不上一個獨裁者。
復辟計劃,已經在拿破侖派中誕生,只差一個合適的機會,就可以發動了。
至于現在奧地利擴軍備戰的問題,和英國人一樣,路易拿破侖波拿巴也認為奧地利是沖著巴爾干半島去的。
為了誘導各國戰略誤判,奧地利政府可不是光說不練。
往巴爾干半島派探子被奧斯曼帝國逮住了,這只是小伎倆。屯兵在奧地利和奧斯曼帝國的交界處,也只是常規操作。
奧地利的民間輿論,同樣翻起了奧斯曼帝國的舊賬。軍方制定的巴爾干戰略,隔三差五的拿出來討論。
要是不知道奧地利準備向奧斯曼人復仇,那一定不是奧地利人。
還有各種戰略物資,也在不斷運往特蘭西瓦尼亞儲存,似乎只差一個借口,奧地利就要出兵多瑙河流域了。
騙人先騙己,這個道理弗朗茨還是懂的,自己人都相信了,還怕敵人不相信么?
除了奧地利內閣成員,就只有軍方的幾名高層將領知道政府的真實目的,絕大部分奧地利人都認為政府要和奧斯曼帝國開戰了。
不少官方的媒體,還條條是道的分析,俄土戰爭就要爆發了,奧地利跟著撿便宜就行了,根本就不用付出太大的代價,就可以占領多瑙河流域。
這一系列的動作下來,英法兩國自然是認為奧地利要對巴爾干半島下手了。
而西進計劃,完全被掩蓋了下來。唯一的動作,大概就是國內的鐵路建設速度突然加快了。
就連巴伐利亞主持修建的鐵路,也多了很多社會上熱心人士,給他們提供方便。
不少人還在催促皇家巴伐利亞鐵路公司加快速度,不要耽誤了他們賺錢。
奧地利的戰略欺騙計劃不光騙過了英法,同時也迷惑住了普魯士人。當確定奧地利的目標是巴爾干半島后,腓特烈威廉四世除了流露出羨慕嫉妒恨的目光外,就該干嘛干嘛了。
沒有辦法,俄奧兩國對奧斯曼帝國下手,他們就算是再怎么羨慕,也不可能跑過去分一杯羹。
地緣政治決定了奧斯曼帝國的利益,和普魯士王國沒有關系。既然如此,奧地利人要擴軍就隨他們去吧。反正沒有自家的利益在,普魯士王國自然是沒必要跟進了。
不光幾個列強被忽悠了,就連提心吊膽好長時間的瑞士人也松了一口氣,確定了奧地利人不是沖著他們去的就行了,奧斯曼人的死活可不關他們的事。
在媒體的宣揚下,俄奧兩國準備尋奧斯曼帝國晦氣的消息,已經是人盡皆知。
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歐洲民眾們紛紛化身為吃瓜群眾,就等著好戲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