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羅馬帝國  第一百二十一章、登陸戰

類別: 歷史 | 外國歷史 | 神圣羅馬帝國 | 新海月1   作者:新海月1  書名:神圣羅馬帝國  更新時間:2019-10-31
 
戰后的阿瓦城,已經面目全非。奧地利的轟炸有針對性,除了軍事設施外,挨炸的大都是地標建筑。

什么目標顯眼,就炸什么。反倒是不起眼的平民區損失相對較小,大部分建筑物只是受到波及,并沒有遭到毀滅性傷害。

轟炸帶來的火災很快就被撲滅了,哭泣聲依舊響徹全城。城內的秩序已經崩潰,趁火打劫的混混們正在盡情放縱。

本該維持秩序的奧斯曼士兵,其中不少人也加入了趁火打劫的隊伍其中,人性的丑惡徹底顯露了出來,今夜阿瓦在哭泣。

如果有人統計的話,就會發現在轟炸中死亡的民眾,還沒有混亂中死得多。

面對混亂的局勢,阿克約爾師徒也不敢出門。就在不久前,還有幾名混混想要趁火打劫,被阿克約爾師徒手持獵槍給驅逐了。

獵槍是鐵匠鋪老板的收藏品,據說是祖傳下來的,或許是時間太緊,又或許是太過緊張,獵槍被遺落了下來。

皇斯曼拉加的兒子問道:“師傅,他們還會不會再回來?”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這些作為收藏品的獵槍,都不知道是什么年代傳下來的,拿出來嚇人還行,真要是靠它殺人,殺死自己的幾率不比殺人敵人的幾率低多少。

阿克約爾不確定的回答道:“應該不會了,我們這是鐵匠鋪,都官老爺們被給征用了,除了一堆鐵料和刀劍外,根本就沒有多少油水可撈。

我們手中還有槍,這些人只要不是傻子,很快就會想明白的。”

換個時間點,鐵料和刀劍就是財富。但是現在不行,官老爺們會直接沒收的。打造出來的冷兵器,就是準備在城破過后,發放給平民死戰到底的。

偉大的蘇丹已經下了死命令:“城在人在,城亡人亡”。要是不死磕到底,那怎么能叫“圣戰”呢?

民眾們會不會和敵人死磕到底,這就不在官老爺們的考慮范圍了,如果阿瓦地區丟了守軍軍官們也會跟著倒霉。

大家都自顧不暇,誰還關心民眾會不會死戰到底?能夠動員一個算一個,把敵人誘進城中,再發起襲擊,打不贏敵人也要震懾住敵人。

阿瓦守軍司令部,厄茲居爾少將正在為了頭頂上的威脅犯愁。不解決這個問題,敵人把炸彈從天上往下一扔,下面就亂套了。

或許有軍隊可以面對敵人的轟炸面不改色,但這里面不包括奧斯曼軍隊。在轟炸時期,口里喊著“神罰”,跪地上祈求原諒的無知之輩可不少。

“敵人的飛艇太厲害了,大家有什么應對措施?”

說完,厄茲居爾將期待的目光投向了薩爾圖斯。飛艇最早是法國人發明的,至今已有90年,技術已經更新換代好幾次。

在奧斯曼還很少見到,但是在歐洲發達國家,已經有人運用到生活中了。甚至還有飛艇運輸公司,當然這種超前的企業,日子通常都不怎么好過。

指望一幫連飛艇為何物都不知道的土包子想辦法,厄茲居爾也知道不現實,只是把希望寄托在薩爾圖斯這個高材生身上。

這個年代奧斯曼帝國派出去的留學生可不多,其中還有很大一部分受到西方思想影響,回來就投身革命,像薩爾圖斯這種老實人已經不多了。

“老實人”這是厄茲居爾給薩爾圖斯貼的標簽,但凡是學習點兒溜須拍馬技術,就不會被派到阿瓦。

有點兒軍事常識的都知道,阿瓦地區臨近博斯普魯斯海峽,隨時可能變成前線。

這次的敵人是俄羅斯和奧地利兩國,奧斯曼帝國的勝算非常低,包括蘇丹政府也只是追求能夠體面結束戰爭。

幾乎是注定失敗的戰爭,處于第一線的軍官除了要面對危險外,還要擔心戰后被當成替罪羊。

要不然阿瓦這種軍事重地,也不是厄茲居爾一個少將坐鎮,好歹手下也有兩個師的部隊,怎么也該由一個中將來指揮。

在場的基本上都是奧斯曼軍隊中不得志,或者說是后臺關系不夠硬,才被放在了第一線。

擺弄了一下被紗布包裹的手臂,薩爾圖斯緩緩的說道:“將軍,飛艇實戰轟炸這是軍事史上的第一次,各國都沒有有效的應對措施。

不過在法國學習的時候,有同學做過飛艇轟炸的設想。想要把飛艇打下來,非常的困難。

子彈的威力不夠大,除非是命中要害部位,不然就算是擊中了飛艇,也很難造成致命威脅。最好的選擇是火炮,可惜火炮的仰角不夠,無法對空攻擊。

以目前的情況,我們無法對敵人實施有效反擊。唯一能做的就是用步槍騷擾攻擊,逼迫敵人升空,從而降低他們的命中率。”

沒有解決問題,厄茲居爾少將有些的失望。步槍的射程有限,絕大部分步槍有效殺傷力都只有幾百米,這意味著敵人只要在千米高空轟炸,他們就無能為力了。

厄茲居爾少將繼續問道:“其他人還有不同想法么?”

一名中年軍官站了起來:“將軍閣下,攻擊敵人飛艇我們不行,可是躲避轟炸總可以吧?

如果敵人在千米高空轟炸,那么弄一些掩體,比如說:偽裝成雜草、灌木,干擾他們的視覺,或許可以降低傷亡。”

頭上頂著一從草,或者是一窩灌木,這種低技術含量的掩體,在軍事上已經出現,只不過不是用來防空,而是在野戰中打伏擊。

薩爾圖斯中校反對道:“不行,在叢林地區或許有效,但是在薩瓦港口內,出現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不是給敵人制造靶子么!”

中年軍官臉色一沉,反唇相譏道:“有沒有效,要試過了才知道。我們可以人為暴露一些假目標,吸引敵人飛艇轟炸,這些小變化沒有那么容易被注意到。”

厄茲居爾少將揉了揉額頭,手下人的矛盾他是樂見其成的,只有手下人斗了起來,他的權威才可以完美的保障,但那是非戰爭時期。

現在敵人隨時都有可能打過來,內部矛盾就很可怕了,一個不好就會帶來滅頂之災。

兵貴神速,既然決定從阿瓦地區登陸,自然不會給敵人留下準備時間。在轟炸后的第三天,聯軍就做好了登陸準備。

1874年4月18日,在奧地利飛艇、軍艦的掩護下,五萬俄軍向阿瓦地區發起了登陸作戰。

轟鳴的炮聲響起,飛艇也呼嘯而至。硝煙再次彌漫著阿瓦,血與火的吶喊,仿佛在宣泄著大地的悲傷。

飛艇上空朱爾斯上校拿起的望遠鏡俯視著大地,這是他的最愛。轟鳴的炮火聲、爆炸聲,在他看來這是最美妙的樂章。

奧地利飛艇轟炸大隊成立都超過了十年,各項物資都沒有短缺過,卻沒有一份拿得出手的戰績,每一名飛艇兵肩上都有沉重的壓力,他們急需證明自己。

作為總參謀部的唯一直轄部隊,他們游離在陸海軍之外,每年軍費爭奪戰中都少不了被拿出來說事。

隨著時間的推移,取消飛艇部隊的呼聲在奧地利軍中越來越高,如果不是皇帝陛下的支持,這支部隊已經消失在奧地利軍隊中了。

缺乏戰績,沒有證明自己的價值,這是飛艇部隊最大的短板。軍隊是強者的世界,用戰績的說話比什么都有效。

第二次近東戰爭的爆發,飛艇部隊終于有了用武之地。阿瓦大轟炸過后,奧地利軍方都震撼了。

大家第一次意識到了頭頂上的威脅,取消飛艇部隊的說法一夜間煙消云散。尤其是親眼目睹轟炸現場的海軍,第一時間就向國內打報告,要求裝備防空武器。

有沒有不重要,武器研發也是根據需求進行的。海軍意識到了來自天上的威脅,要裝備防空武器,兵工廠自然會去研發。

作為這支飛艇轟炸大隊的指揮官朱爾斯一直有一個夢想,把飛艇部隊變成空軍,和陸海軍并立。

這非常的困難,如果沒有拿得出手的戰績,想要實現這一點幾乎沒有可能。陸軍和海軍都會強烈反對,誰也不想多出一個爭奪軍費的競爭對手。

未來戰爭需要空中支援,沒有關系他們搞陸航、海航,現在只是時間短,大家還沒有反應過來,要不了多久就會有人提出來。

危機意識,讓朱爾斯對這次作戰格外上心。想要獲得政府高層的支持,拿戰績說話,比任何理由都有說服力。

密集的槍聲響起,即便是在幾百米的高空,朱爾斯上校也可以聽到。透過望遠鏡他還看到一個小不點兒,在幾米之外一閃而過。

瞬間朱爾斯上校就反應了過來,急忙下令道:“命令艦隊升空,飛行高度一千二百米,進行高空轟炸。”

這個時候,已經有兩艘飛艇中彈了,好在這些步槍威力有限,只要沒有擊中要害部位,這點兒傷害還要不了命。

飛艇轟炸大隊升空,下方的奧斯曼軍隊也松了一口氣。就在短暫的對空射擊中,已經出現了多起意外事故。

沒有辦法,不是什么步槍都可以直接對天上放槍的。設計師們在設計過程中,根本就沒有考慮過天上的威脅。

一千二米這個數字,已經超過了大部分后膛步槍的有效射程。這個距離不僅命中率大減,子彈的殺傷力也減小了,或者說根本就打不上去。

作為代價,轟炸的命中率也會大幅度降低。很多時候只能賭人品,想要保證命中率最好是低空轟炸。

顯然,敵人有了準備,萬槍齊發對空射擊,朱爾斯上校可不敢下去冒險。

萬一運氣不好,被命中要害一艘飛艇就報銷了。這種奢侈品,整個奧地利軍隊都才幾十艘,他可損失不起。

即便是在高空騷擾也夠了,上一次轟炸中已經摧毀了大部分岸防工事,這不是短短兩三天時間,就能夠修復完成的。

現在又是飛艇轟炸,又是艦炮攻擊,被動挨打的奧斯曼軍隊怎么可能有好日子過呢?

傷亡慘不慘重尚且不知,反正俄國人已經開始搶灘登陸了。在飛艇上,朱爾斯上校通過望遠鏡還可以看到俄軍士兵登陸過后,遭到了暗堡中奧斯曼士兵的襲擊。

角落里冒出來的加特林馳騁沙場,一時間俄軍傷亡慘重。不過這難不倒毛熊,很快架設好了火炮進行反擊。

從俄國人成功登陸哪一刻開始,這場登陸戰就沒有了懸念,無非是付出傷亡大小的問題。

見大局已定朱爾斯上校露出了欣喜的笑容:“命令部隊自由轟炸,遠離港口區域,不要誤傷友軍。”

對整個登陸戰役來說,目前聯軍已經占據了優勢,可以說是大局已定。不過對正在下方苦戰的俄軍士兵來說,麻煩才剛剛開始。

奧斯曼人并不是那么不堪一擊,很多隱藏的要塞工事,這個時候才暴露出來,給俄軍帶來的慘重的傷亡。

“進攻”的號角已經吹響,無數俄軍士兵……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