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了一系列的討價還價,1891年12月17日,反法同盟終于達成了協議,簽訂了《對法處置草案》。
到了這一步,分贓會議也差不多完成了。只要在維也納和會上讓法國人簽字,確定其合法性就行了。
盡管反法同盟各國事先就有過約定,但是能夠在不到兩個月時間達成初步協議,仍然是效率的體現。
拿到了簽訂的條約后,弗朗茨非常懷疑大家是為了盡快回家過圣誕節,才這么速度的。
“草案”確實是“草案”,除了在大框架上有所約定外,具體細節上基本上都是空白,就連很多條款都是模棱兩可。
比如說:宰割法蘭西的領土,都只有一個地名,具體的邊界線在條約上沒有體現。
看似很明確了,實際上卻是差距巨大。在歐洲上千年歷史中,同樣一個地名管轄的區域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具體以什么時期為準,條約上并沒有明確約定。
作為既得利益者,對奧地利來說,這顯然是一件好事。沒有明確約定,意味著可以有更大的回旋空間,邊界線稍稍挪移變更都不是問題。
邊界線不明確,賠償數額同樣不固定,只是約定了各國的分配比例,具體細節都可以再商量。
不管怎么說,也得給維也納和會留點兒事情做,順便聽取一下各國的意見,要不然后面的戲就沒辦法演了。
條約內容如下:
領土方面
奧地利收回洛林公國、阿爾薩斯省、勃艮第王國部分區域(弗朗什孔泰大區),總計約4.7萬平方公里;
佛蘭德爾伯國、阿圖瓦伯國(北部加萊海峽大區)劃給了比利時,面積約1.2萬平方公里;
薩瓦公國(上薩瓦省、薩瓦省)劃給了瑞士,面積約1.03萬平方公里;
普羅旺斯部分地區劃給了撒丁王國,面積約3萬平方公里;
科西嘉島劃給了托斯卡納,面積約8682平方公里;
西班牙收回魯西永地區,面積約2.4萬平方公里;
安道爾獨立(468平方公里),摩納哥恢復原有領土(20平方公里)。
戰爭賠款
奧地利33.4、俄羅斯帝國20、德意志聯邦25.5、比利時15.5、西班牙0.3、瑞士0.2、意大利所有邦國共分4.5,黑山、希臘、亞美尼亞各自拿0.2。
法蘭西共計需要支付戰爭賠款500~800億神盾(具體數字維也納和會上確定),各國組建聯合銀行向法國政府提供貸款支付賠款,月息千分之五,分九十九年還本付息。
盡管奧地利已經很努力了,還是沒能夠將法蘭西徹底分割掉。就連將法國人趕出地中海,都沒有能夠做到。
并非做不到,而是不能做。打了敗仗割地沒問題,可是割地也得有限度,最好還要有法理基礎。
作為實質上的歐陸霸主,奧地利已經成為規則體系下的最大受益者,自然要維護游戲規則了。
在這種背景下,瓜分法蘭西奧地利都是打著收復失地的旗號,拿到的土地也都是曾經神羅的故土。
這個說法確實牽強了一點兒,不過有法理基礎總比沒有的好。加上拳頭夠大,勉強也算是合法了。
相比之下,分給盟友們的土地就沒那么講究了。除了西班牙的勉強找出了歷史支持外,其他的都可以算戰敗割地。
不是弗朗茨不愿意多給,問題是盟友們的體量有限,硬塞給他們搞不好會被噎死。
況且,利益分配也要講究公平性,必須要能夠服眾。要是過了線,奧地利好不容易樹立起來的威望就沒了。
仔細研究一下利益分配方案就知道,條約之中充滿了妥協性。除了俄國人的賠款是事先約定的,剩下的都是根據各自貢獻進行的。
比如說:西班牙在戰場上打了醬油,除了事先約定的可以收復失地之外,分到得的戰爭賠款就只是象征性。
而比利時因為在戰爭中損失慘重,做出的貢獻也不小,拿到的領土和賠款都不少。
同樣做出了重大貢獻的德意志聯邦,因為沒有獲得領土補償,就在戰爭賠款中拿到了僅次于奧地利的份額。
撒丁王國看似拿到的領土多,實際上那也是建立在薩瓦公國劃分給瑞士的前提下,有補償性質。
并且,這些好處還不是他們一家能夠吃下去的,后面還必須要和其他意大利邦國分。
就這還是奧地利有意照顧的結果,要不然在反法戰爭中貢獻有限的意大利邦國,能夠獨立就不錯了,還想要啥自行車?
這也算是效仿英國人的埋釘子戰術,估摸著未來撒丁王國和瑞士的關系是不會好了,同其他邦國的關系很大概率也好不了。
放下了條約文本,弗朗茨疑惑的問道:“怎么沒有關于殖民地分配的內容?”
不是弗朗茨大驚小怪,作為世界第三殖民帝國,法蘭西人的殖民地可不少,其中不乏優質資產。按理來說應該是大家爭搶的東西,現在草案上居然沒提。
韋森貝格解釋道:“陛下,殖民地問題確實討論過了,只不過大家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比利時忙著戰后重建,沒有額外的精力經營殖民地;西班牙還要進行菲律賓戰爭,顧不上爭奪殖民地。
原本俄國人想要拿到法屬印度支那,可惜有英國人虎視眈眈。我們在遠東地區都無法和英國人爭鋒,俄國人就更不行了。
剩下的國家都差不多,受限于國力,就算是在會議上確定了殖民地利益,他們也沒有能力守住,所以干脆就擱置了這部分內容。”
沒有提德意志聯邦,那是因為德奧合并已經在進行中了。現在只是為了襯托奧地利的形象,德意志聯邦才單獨參與戰后利益分配。
要不然,奧地利就拿得太多了,容易引發大家的心里不平衡。
事實上,現在就已經有人心里不平衡了。要不然也不會出現“擱置”殖民地分配的問題。
最肥美的“法屬非洲”被奧地利一口吞下了,剩下的法國殖民地都分散在世界各地,都有其特殊性,根本就不是大家能夠窺視的。
既然拿不到,自然是眼不見為凈了。盟友不參與殖民地分配,奧地利自然無法強迫大家來背書。
弗朗茨點了點頭:“既然他們都不愿意參與,那么殖民地的問題我們就自己解決好了。
除了已經拿下的法屬非洲外,我們還要盡可能的拿到法國人在海外殖民地島嶼,以及法屬美洲部分。
至于法屬中南半島,我們暫時顧不上,如果英國人想要就給他們好了,反正我們也阻止不了。
這些都是小問題,真正麻煩的還是法蘭西的債務問題。
最后的戰爭賠款,無論是500億,還是800億,法國人都是付不起的,債務違約必然會發生。
這些問題必須要考慮到,一旦法國人債務違約,我們該采取什么措施,能夠采取什么措施,最好都在條約中明確進行約定。”
如果是幾百億法郎,估計法國政府咬咬牙也就給湊齊了,可惜反法同盟要的是神盾。
哪怕按照最低標準500億神盾,折算下來那也是18.3萬噸黃金,賣了法蘭西都不一定能夠湊齊。
不光本金還不上,就連利息都還不起。按照千分之五的月息計算,每個月光利息就2.5億神盾。
莫說法國人,就連奧地利這個印神盾的,都承擔不起這筆債務。
還不起沒關系,弗朗茨本來就沒準備讓法國人還上。有這筆債務壓著,奧地利就有足夠的理由,禁止法國人發展軍備。
事實上,原時空法國人限制德國的計劃也沒錯,只不過在實施的時候出了問題,反倒是把自己給坑死了。
卡爾首相提醒道:“陛下,這筆債務數額太過巨大,法國人根本就不可能還上。
就算是巴黎政府肯答應,法國民眾的也會反對。一旦所有法國民眾的抵制,我們恐怕不僅拿不到賠款,還要繼續往里面搭軍費。
為了帝國的利益,最好還是設置一個在他們承受范圍之內的賠款數額。既可以限制法蘭西的發展,又可以避免輿論壓力。”
還不起就不還,賴賬已經不是什么新聞了。真要是逼急了,法蘭西很可能進入長時間的無政府狀態,然后漫山遍野都是游擊隊。
這里是歐洲大陸,很多極端措施都不能用。真要是發生了最壞的情況,奧地利實際上也無能為力。
所謂的軍管法蘭西,實際上還是恐嚇成分多余實際意義。反法同盟強勢不假,可真要是看不到回報,恐怕也沒誰愿意陪著奧地利瘋狂。
弗朗茨點了點頭:“首相說得不錯,法國人確實承擔不起這筆賠款。要是把逼急了,反倒是不美。
不過這個賠款數額是反法同盟會議的通過,這意味著我們的大多數盟友是認可這個數字的,我們也不好輕易更改。
再過兩個月維也納和會就要開始了,到時候丟到會議上討論,讓法國人自己想辦法說服各國降低賠款數額。
只要法國政府肯解散軍隊,保證不發展軍備,我們就不在賠款問題上刁難他們。”
坦率的說,弗朗茨沒有想過這樣的巨額賠款數字,能夠在反法同盟內部會議上通過。
按照事先的計劃,只要讓法國人能夠承擔30億神盾的賠款,弗朗茨就滿足了。
并非不能多,實在是沒有意義。喪失了海外殖民地,本土又遭受戰火洗禮的法蘭西,早就不是那個財大氣粗的法蘭西帝國了。
30億神盾的賠款,每個月光利息就是1500萬。要湊齊每月的賠款,新生的法國政府不僅要解散軍隊,還要省吃儉用。
提出巨額賠款,本身就是為了讓盟友們反對的,確切的說是誘使俄國人反對,讓俄國人站在西、瑞、比、撒等國的對立面。
怎奈計劃沒有變化快,不知道是俄國人發現了這份計劃,還是被巨額賠款數額給誘惑到了。總之,俄國代表沒有跳出來反對。
沒人反對,奧地利也不可能自己出來反對。把各方抱出來的損失加在一起,然后天文數字的賠款就出來了。
好在,這只是一個草案,還有修改的余地。要是簽訂了正式條約,那就是在逼著法國政府裝死了。
類似的案例,在原時空也發生過。一戰后法國人就向德國人提出了6000~8000億金馬克的賠款,然后一路被砍到了1320億金馬克。
最后無奈的發現,戰敗的德國人還是支付不起賠款。為了讓德國人能夠支付賠款,協約國搞出了腦殘的工業產品抵債方式。
不僅替敵人保住了工業,還讓德國制造通過賠款暢通無阻的進入英法殖民地。資本財團趁機大發橫財,帶來的后遺癥就是國內經濟蕭條,沒人投資制造業了。
有這樣的先例在,弗朗茨自然是警惕萬分。時刻提醒著自己,賠款只是打壓敵人的手段,而不是最終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