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方面估計沒有美國那樣舍得。我們國家現在需要的是經濟發展來帶動資金才能搞科研。”馮主任對比幾個國家說道,“但是耗時比較長。關于這點,之前開會時還爭論不休。”
當時那個年代處于一個全社會各種體制由于要與國際接軌,面臨著無數改革,改革意味著要冒險。對于冒險的風險,有的人覺得能接受,有的人覺得不能接受。
放在科技領域來說,是要不擇手段先賺錢再進一步搞科研,還是說一頭猛鉆科研再等著賺錢。兩方的爭論鑄就了不同的企業文化初始。馮主任處于這樣一個學術爭論中,與眾人一樣,各持己見,又有些忐忑和不安,乃至困擾。想多借鑒點國外的經驗,但是,國外的環境和國內又是不同,可以真正完全借鑒到本國的經驗是少之又少。
“你怎么想,孟晨逸同學?”馮主任問孟晨逸道。
孟晨逸說:“我和曹希敏有談過這個問題。曹希敏說他根本不考慮這個。他說只想先學好知識。我們都是學生,現階段關注點是應該在學習上面。而且我們都想過,倘若到時候真有疑惑,可以先問寧老師的意見。”
“有寧老師在不用怕是不是?”馮主任不由一笑,“早就有耳聞你們寧老師說的話像是神算子一樣。”
“不是。”對此,孟晨逸給自己大嫂澄清一下,“是我大嫂看事情目光比較遠。”
“科學理論扎實,看得自然比較遠了。沒有扎實的基礎,想看得遠都難,說出來變成一幅空話。”儼然學術高的人說的話理解的高度更深刻。馮主任這話一個揭示出來,孟晨逸內心里對自己大嫂寧云夕更是肅然起敬。
“你覺得寧老師會怎么說?”馮主任繼續問他。
“我大嫂曾經說過這個問題的,短期之內把技術轉化為生產力,效益高。這是自然必須可行的路徑。因為沒有這樣做的話,科研燒錢是個無底洞,哪怕耗盡舉國之力來做這樣的事,都不可行,不可維續。”孟晨逸道。
“嗯,你大嫂說的有道理。可她說短期?”
“短期是要這么做,長期,如果沒有技術支撐產品不能更新換代必然要被市場淘汰,一切歸于零。所以賺來的錢如果鼠目寸光不投入到科技研發上,這個企業肯定不能長久。我大嫂還提到,科研人員做企業,最怕是只懂科研。因為企業的管理營銷這些,每一樣都是科學要學習要鉆研的。我們需要引進的不僅僅是做科研的人才,還有各領域的其它人才。美國高科技企業能發展起來,離不開資本金融的操作。大嫂后面說的這些比較深奧,我個人是聽不太懂。”
馮主任聽完孟晨逸這番長表述一樣心頭震驚著,心里想:人家說的這位寧老師,現在看來是比他想象中更有料。
“下次,你介紹寧老師給我認識。”馮主任就此對孟晨逸特別交代。
兩人談著話,馮主任發現坐在自行車后座上的小朋友那樣安靜又聽話,不由又一夸:“真是個好孩子。”
磊磊沖叔叔笑笑:小爺一直很乖的,聽二叔的話~
研究所是一座紅色的磚樓。孟晨逸將小侄子抱下單車,給小侄子拉拉帽子。
馮主任望著他這串動作戲謔:“你都可以當爸了。很會照顧娃子呀。有對象了沒有?”
孟晨逸神情自如地抱著孩子向領導回話:“暫時不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