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們不讀書的話,你想讓他們這樣繼續混日子?”孟晨浩問。
孫父拍下掌心:“我們祖祖輩輩都這樣過來的,團長。”
孟晨浩和寧云夕肯定都不贊成孫父這個話。
孫父說:“農民的孩子想讀書,哪能那么容易?說是鼓勵孩子讀書,可現在是沒錢留不住老師在農村里。”
基礎教育是不可以被貧富差距所抹殺掉的,這是世界各國通行的做法,這是保證這個社會公平最基礎的底線之一。然而實際情況是,確實沒有錢沒有環境想留住老師,基本是天方夜譚。
寧云夕拉著激動的孫父坐下來,面對面交心談著:“你們那村的地,說是種糧食種不好,有問過農業部門技術人員的意見嗎?”
孫父愣了愣。孩子們更是交頭接耳:“農業部技術人員,是什么?”
福叔遲疑著:“這個,怎么問?”
“每個土地,每個土壤,有它各自的特性。它不適合種糧食,有可能是你們種糧食方法不對,或是它的特性確實不適合種糧食,但肯定有它適合種植的東西。比如經濟類作物。這些需要技術人員去做勘定,而不是隨隨便便說這塊土地不行了,孫叔你說是不是?畢竟是祖祖輩輩留下來的土地你們肯定比誰更舍不得。”
孫父的鼻頭哽咽了起來:“沒想到寧老師你從城里來的,能理解我們對土地的那份感情。”
“當然理解,我也是要靠吃糧食活下去的。土地養活的是所有人,所以農民為此而感到自豪和驕傲。現在,農村發展勢頭很不錯,不要輕易言棄。”寧云夕道,“如果是不知道怎么找技術人員,我這里有學生是上了農業大學的,我去問問他們有沒有人可以到你們那邊去實地看看。”
聽見寧云夕這樣說,孫父和福叔一面驚喜,另一面又是很猶豫。
寧云夕看出來了原因,直接指出:“孫叔,你們現在做的生意我個人并不支持。你們做的是類似二道販子干的活兒。國家政策一旦嚴厲起來,是要被抓去坐牢的。”
孫父和福叔齊齊臉色一白。這個顧慮他們心里不是沒有。
“如果想留在城里呢?”福叔問。
來到首都,一看果然和老家不太一樣,誰不想心思思地留在這里。
“即便留在這里,孩子沒有書讀。”孫父說。
“回去會有書讀嗎?沒有老師下來會有書讀嗎?”福叔駁斥道。
寧云夕只得耐心給他們再解釋現階段的教育政策:“在這邊不僅沒有書讀,而且沒有學籍。到時候,孩子升學考試都得回你們老家去,其實很不利于孩子們的學習。因為每個地方,升學考試標準是不太一樣的,教材到現在各地有各地的選擇。所以肯定要孩子們回去原地方讀書最好。要老師?只要你們村經濟發展起來了,怎么會沒有老師愿意去?”
雖然寧云夕不喜歡說拿錢來衡量教育資源,可是老師是人同樣是需要溫飽的,肯定是需要最基本的條件能讓老師在那個地方舒心教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