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漢之魂  第二百九十八章:如鯁在喉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明末漢之魂 | 實在閑得疼   作者:實在閑得疼  書名:明末漢之魂  更新時間:2019-06-05
 
在朝堂上已經沒有人緣的黃漢實在不想再拉仇恨,因此他不愿意上奏天子改革官倉。

但是末代的大明糧食就是生命,黃漢還想著大明能夠在倉儲運輸環節少損失一些救命糧。

來到糧庫,婁允等等幾十人就被一個個圓筒形狀建筑物吸引了眼球,六步直徑高達七丈的筒式糧倉如果以囤積麥子計算,每一個可以儲存一萬石出頭。

黃漢帶著方正化幾人來到還有存糧的筒倉,親自講解這樣的糧庫是如何進出糧食,防鼠、防霉變的原理是什么,方正化何嘗不知糧食倉儲的重要性,也知道官倉的貓膩何其多也,他聽得很認真。

太監本來就是皇帝的家奴,他們犯不著瞻前顧后,況且方正化還是一個頗有正義感的好太監,以他對皇帝的忠誠度,得知有如此倉儲技術一定會上奏天子。

方正化一行在撫寧衛和“虎穴”城參觀了三天,期間觀摩了“紅旗軍”操演,點驗了在冊營兵的人數。

就在他們完成了使命準備離去之時,馬祥麟從山海關派出的三個家丁奔馳而至送上了寫給黃漢的書信。

遼東巡撫的告急公文到達山海關的當天馬祥麟就第一時間得知,他沒有忘了妹妹的囑托,知道黃漢預備突襲遼南謀奪南四衛想要及時得知建奴的兵力部署,因此即刻派遣家丁來送信。

“建奴的大舉進攻開始了,他們出兵四五萬包圍了大凌河城。”黃漢在跟方正化等等喝送行酒之時告訴他們道。

此事黃漢已經預料到,并且早在大凌河城未開工之前陳奏朝堂予以反對,因此文官武將產生過激烈的爭論,根本不是什么新鮮事。

方正化早有心理準備,沒覺得太奇怪,道:“他們果然來了,不知道大凌河城能夠守幾日也不知朝廷接下來如何救援。”

黃漢道:“這些都是天子和兵部以及督師大人要考慮的大事,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你我人微言輕少說多做乃是上上策。”

方正化苦笑道:“多做我們能夠做什么遼東即將迎來十數萬人馬鏖戰,誰有本事去那里做文章”

“放眼全局,機會總是有的,這世上本來就沒有絕對的壞事。孫督師惹麻煩了,接下來一定如坐針氈,說不定明軍在遼東角逐會一敗涂地,但是遼南沿海就有了天賜良機啊”

是啊建奴總共才多少人遼東那么大的地盤八旗軍布防得過來嗎恐怕顧此失彼乃是天注定

方正化激動道:“大人莫不是意圖劍指南四衛”

“然也,本官請公公密奏天子給予紅旗軍靈活出擊的權限,本官發誓一定會給陛下帶來驚喜。”

“趁著建奴在遼東鏖戰,紅旗軍渡海偷襲南四衛成功的可能性不小,咱家一定會及時面見天子,大人莫要坐等,該怎么布置及時下達,圣天子肯定樂于見到紅旗軍主動出擊。”

黃漢掏出早就寫好的奏疏,有關戰術安排、存在的風險、即將出現的困難以及“紅旗軍”可能承受的傷亡都寫得比較夸大,大有不成功便成仁的決絕。

想必年輕的皇帝見到黃漢如此煽情的奏疏應該會被感動,成功、成仁那是天意,黃漢和“紅旗軍”全體都在盡力而為,都愿意為國而戰。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此時不矯情成功后怎么會得到厚賜

不是黃漢苛求高官厚祿,而是在這個時代無權無勢就是個任人宰割的渣渣,要做大事就必須獲得更高的權位,這不僅僅是對自己負責任,也是對所有為自己賣命的袍澤負責。

婁允得知黃漢又要玩偷襲,激動得手舞足蹈,他立刻抱拳道:“黃大人,方公公,卑職請求帶著錦衣衛參戰請求批準。”

黃漢道:“婁大人有意去遼南殺敵本官當然支持,只不過本官認為你應該火速陪同方公公回京請旨后再做打算。本官估摸著圣天子要用錦衣衛去旅順口督戰。”

方正化已經看完了黃漢請他帶回的奏疏,知道聯合東江鎮攻打金州是計劃之一,認為皇帝派錦衣衛和東廠前去督戰應該是十之八九。

哪怕天子沒有這個意圖,只要自己主動請旨帶著一些人馬前去旅順口參戰,皇帝應該很高興,不但會同意自己的請求,當場給封賞都大有可能。

他道:“婁大人莫急,這一次用不著私自行動,咱家回京后肯定會要到去參與攻打金州的機會,屆時一定會帶上你同去旅順口。”

婁允樂滋滋答應道:“卑職遵命,卑職全仰仗公公栽培,跟著公公一定會奮勇殺敵。”

大明修建大凌河城的開工日期提前了幾個月,后金方面不是麻木不仁,而是謀而后動。

大凌河城他們打下來兩次,不介意再打一次,他們之所以沒有趁著城池修到半途之時出擊是因為有顧慮。

在大凌河集結的大明軍民實在太多,不下于六萬,其中還有在渾河血戰打出軍威的白桿兵七千,紅歹是認為此時率領大金軍趕去大凌河會戰勢必會面臨惡戰。

縱然紅歹是有信心,知道最后的勝利肯定屬于大金,他也不能過多消耗八旗軍,況且他一直在盤算著如何奪城,至今才有了決斷。

他知道明軍不可能始終都有六萬軍民堅守一座城池,那些客兵早晚都要撤離,最后跟大金軍干仗的應該是老對手也是老朋友祖大壽帶領的關寧軍。

果不其然,七月上旬,協防、勞作的四萬余軍民撤離了大凌河一線,如今探報表明,駐守大凌河城的果然是祖大壽、何可綱、張存仁等等遼東將領帶領一萬五千關寧軍駐防。

大凌河城的存在使得紅歹是如鯁在喉,他已經想好了作戰計劃,圍點打援,在拿下大凌河城的同時爭取更多殲滅明軍是最終目標。

他立即征調大軍,包括蒙古兵在內集結了超過五萬大軍,崇禎四年七月二十七日,建奴、韃子聯軍從沈陽出發,豎日便渡過遼河,拉開了凌河之戰的序幕。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