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漢之魂  第六百六十七章 :改變歷史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明末漢之魂 | 實在閑得疼   作者:實在閑得疼  書名:明末漢之魂  更新時間:2021-04-10
 
此戰清兵丟了三千余人馬,打掃戰場之時抓捕到幾十個清軍傷兵拷問后,得知是建奴的鑲白旗一部和一萬幾千韃子兵來碰了一鼻子灰后逃之夭夭。

也得知旗主豫親王多鐸不在發動沖擊的五千人馬中,他應該不會死于混戰。

王志誠率領的左翼騎兵有兩千五百騎,他們親眼見證了可以記載于史冊的經典野戰。

滿清、大明雙方出動人馬四萬余,勝負在“紅旗軍”剛剛到達戰場立足未穩之時就見了分曉。

清兵五千騎發動集團沖鋒被打得哀鴻一片,只有一百幾十匹失去騎手的戰馬沖入明軍沒有完成的陣列,那還是因為米尼槍手和自生銃手養成了習慣,在不是萬不得已的情況下舍不得射馬。

明軍雖然陣列未成,但是打炮、放銃全不耽誤,打垮了五千騎兵的集團沖鋒后根本不停下來列陣,而是全線向清兵陣列壓了過去。

多鐸哪里見識過如此強悍的明軍,他已經被震天響的明軍炮火嚇住了。

外強中干欺軟怕硬是建奴的本性,多鐸眼睜睜瞧著明軍一邊運動一邊整隊沒有敢再次發動進攻。

脫離是不二選擇,就在清兵掉頭逃跑之時,明軍騎兵發動了沖鋒,追著騎兵屁股打槍、放銃的感覺很爽,剛剛從軍不足一年的騎兵施瑯樂不可支。

歷史上的牛人果然不太容易被埋沒,他機靈得很,沒有如黃漢所愿戰死沙場,還揮舞馬刀砍了一個韃子的首級,在這之前他已經使用自生銃干掉了一個韃子。

“紅旗軍”特別重視使用冷兵器殺敵獲得的軍功,估摸著施瑯由于英勇作戰會被鎮撫官晉級軍銜成為士官,也能夠得到伍長的職位。

手里提著親手砍下的韃子腦袋,這一刻施瑯的心里滿是對征虜大將軍的感激之情。

他感慨萬千,果然是參加騎兵最容易建功,大將軍指點的道路一片光明啊!

再次指揮接近二百門火炮齊射建奴和韃子,復仇的彈雨橫掃千軍。

這一次是幾萬規模的兩軍野戰,親身經歷天啟年幾次戰斗的孫元化看著戰場上清軍層層疊疊的尸體,禁不住淚流滿面。

他有文化有見識,早就跟隨師傅徐光啟開眼看世界,今日的野戰足以改變歷史,正式宣告“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成為了過去式。

孫元化豪情萬丈,他不僅僅期盼收復遼東,還期待著跟隨龍武水師去大洋彼岸看看,是不是可以為大明在海外開疆拓土。

步炮協同破陣,騎兵隨后掩殺,這樣的戰法簡單有效,建奴卻是很不適應,接下來的仗他們如何打?

守城守不住,野戰打不過,建奴以武立國,當他們引以為榮的武力在步炮協同下一文不值之時,真離亡國滅種不遠了。

才剛剛過去了一天而已,“紅旗軍”捷報再傳,這一次陣斬建奴、韃子三千余,拿上一次的斬首數倍增了。

其中有甲喇額真這個級別的建奴三員,牛錄額真以上級十幾個,韃子千夫長四人,百夫長以上級二十余。

而且這是明軍首次在跟建奴進行數萬人馬的野戰中大獲全勝,這即將意味著什么?

京師又沸騰了,軍民歡呼雀躍,爆竹聲、鑼鼓聲驚天動地。

紫禁城里的崇禎皇帝接到“應州大捷”的奏報一時間激動不已,幾次想開口都哽住了喉。

來報喜的王承恩不由得抽泣起來,他同樣知道這一次勝利不僅僅是三千余斬獲而已,足以改變歷史、改變大明總是被動挨打是局面。

他顫聲道:“陛下,我軍在總兵力接近的情況下能夠跟東奴野戰且能勝之,全線反攻為時不遠了,征虜大將軍好樣兒的。”

崇禎穩定住了情緒,道:“朕等這一刻等得太久了,差一點都沒了信心,遼國公不負朕所望,朕一定會厚待黃家,傳旨平臺議事。”

獲知“紅旗軍”再次大獲全勝的消息,兵部尚書張鳳翼彈冠相慶。

他乘著皇帝高興,不失時機在平臺奏對之時遞交了辭呈,內容言辭懇切,主動請求承擔清兵打入關內的責任。

張鳳翼老謀深算,歷史上的他知道清兵殺入京畿之地,他這個兵部尚書難逃其咎,他一邊服用藥物慢性自殺一邊自請總督各鎮援兵出師,一直勤勤懇懇工作,最后死于任上。

歷史轉了彎,張鳳翼心存幻想沒有服毒,也是因為皇帝下罪己詔后承諾三年不殺給了他活下去的希望。

這段時間大明朝廷還真的沒有殺罪官、罪民,貌似只有征虜大將軍用尚方寶劍執行軍法要了總兵官巢丕昌的性命。

張鳳翼在“紅旗軍”連戰連捷之時主動引咎辭職,可謂深謀遠慮。

他揣摩圣意已經登峰造極,知道此時出面公然承擔罪責,皇帝一定不會趕盡殺絕,說不定他能夠全身而退。

兵部尚書請辭,皇帝沒有一言而決,跟首輔溫體仁,閣臣何如寵、鄭國昌、孔貞運、賀逢圣、黃士俊、張至發、薛國觀商議這件事。

此時崇禎朝的閣臣已經換了一茬,文震孟、林焊死了,錢士升、何吾騶、王應熊等等被罷免。

鄭國昌為人還是比較實在的,天子問如此大事,他根本不避嫌也不怕得罪人侃侃而談道:

“陛下,東奴入寇責任不在本兵,況且張大人曾經竭力舉薦征虜大將軍領兵,如今‘紅旗軍’在山西連戰連捷,本兵多多少少應該有些運籌之功。”

何如寵諫言道:“陛下,本兵自認為無力為國分憂,舉薦兵部左侍郎劉大人接任本兵一職老臣以為甚善,只不過就此放歸如此重臣不合時宜,老臣建議陛下三思。”

首輔溫體仁道:“陛下,本兵在此時請辭不利于我軍士氣,老臣以為可委任本兵前往山西督師最是適合。”

孔貞運、賀逢圣、黃士俊三位閣臣附議道:“首輔深謀遠慮善莫大焉,此時朝廷派出本兵前往山西督師確實能夠激勵士氣。”

經過商議,心情不錯的皇帝最后敲定了這件大事。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