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劉瑯所說只是一些粗淺概念性的東西,他對數字化的理解也僅限于這些,畢竟在前世他并沒有學過相關專業,在技術層面可以說是一無所有,不過對于這個時代的人來說,這些常識性的知識已經足夠了,足夠讓任何人瞠目結舌了。
威爾遜和路易斯王現在就是這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是無言以對。
劉瑯提到了三個層次,第一層次是電腦的普及,電腦這個行業在美國已經不算新興產業了,IBM和萬安公司早在六七十年代就成立了,現在還有因特爾、微軟和德州儀器這樣的公司,美國政府對他們也很重視,方方面面給予大量的減稅政策。
電腦行業是新興產業不假,但是說世界上會有三億電腦用戶,威爾遜教授可是有些不相信,這種東西不就是寫字快一點、計算快一點,其他還有什么功能?
第二部分是建立在第一部分的基礎上,當電腦普及后,信息化和數字化就會形成一個無法阻擋的歷史大勢,這起碼符合邏輯,只是威爾遜對信息化和數字化的本質還是無法理解,可能類似電話的電信號傳播吧!
第三部分更是“可怕”,劉瑯說以后國家國家比拼的是誰對數字化、信息化掌握的能力,不是誰的石油多,誰的鋼鐵多,國家強弱的區分有了根本性的變化,甚至隨著數字化和信息化程度的不斷深入,連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要發生變化,這跟人們的基本常識就有了巨大的沖突,起碼威爾遜教授無法想象那是一個什么樣的社會。
威爾遜教授不斷思考劉瑯的這些話默不作聲,倒是一旁的路易斯王似有所思。
“劉總說得有道理……!”
路易斯王開口道。
“路易斯,你明白了劉的意思?”
威爾遜教授問道。
“遠遠說不上明白,我也是無法理解什么是數字化,但是電腦這種機器的確很好用,比如在證券交易所中已經大規模應用電腦了,現在使用的是萬安公司制作的數據分析系統,功能強大,可以在幾秒鐘時間里就完成數以百萬計的交易………最近萬安公司又出了一種新的“奔騰3”型電腦,可以對圖片進行強大的處理,比如K線走勢,在電腦上就可以直觀的呈現,另外里面新增了一種非常有趣的直升機小游戲,我經常在閑暇時間玩一玩,覺得非常神奇,我的很多朋友都花錢買了一臺………。
在兩年前,全美每年的電腦出貨量是一萬一千多臺,而在今年,電腦銷售量就增加到了三萬三千多臺,兩年時間擴張了三倍,而且每年都會以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速度提升,相信隨著電腦的功能越來越強大,增速還會越來越快,一旦增速百分之百,那就成了指數增長,不出十年時間,達到數億臺真不是什么難事!”
路易斯王在經濟學的角度分析了現在電腦產業的增速,銷售增加代表著供需關系,這就很說明問題了。
“哦,銷售量這么快嗎?”
威爾遜教授對這個數據并沒有掌握,畢竟三萬多臺的年銷售量對他來說不值一提,可這百分之八十的增速實在嚇人,制造行業是很少有這么大的增速的。
劉瑯笑著點了點頭,別看威爾遜教授是諾貝爾獎獲得者,但對于新生事物,他的接收速度未必比年輕人快,看看歷史上那些知名的科學家就能知道,大多數人的成就都是在年輕時創造的,因為那時他們天不怕地不怕,敢于接受新的知識,敢于向傳統挑戰。
而一旦年紀逐漸變大,他們就開始保守起來,甚至成了保守派的保護者,即使是最偉大的愛因斯坦也是如此。
威爾遜教授也犯了同樣的毛病,他對世界經濟的發展趨勢還處在傳統產業的框架下,他已經漸漸的過時了。
威爾遜教授聽了路易斯王的話沉默了許久才緩緩開口。
“劉瑯,你的這部書稿很多內容我完全不理解,但是我不理解不代表別人不理解,路易斯就是個例子,所以你這本書應該是寫給年輕人的一本書………這樣吧,我先拿走,然后找一些專業人士好好的整理一下,當然,我說的整理就是在語言上好好潤色一下,至于內容不會變的,最快一個月,最慢兩個月,我就會將其出版,我相信你的這本書同樣會成為暢銷書的!”
“教授,有句話要說在前面,這本書成不成暢銷書我并不重視,我只是希望有人真正看懂里面的內容,可能這些人很少,或許連萬人都沒有,但只要有人能看懂,那么我這書就值了………所以這本書發表后很可能會無人問津很長時間,可能是三年,也可能是五年,但我相信,早晚有一天大多數人會認識到這本書的價值,到那時候你才有可能收回成本!”
劉瑯笑著說道,他也是給對方打一個“預防針”,畢竟這本書太前衛了,原版是在九三年左右出版,那時計算機在美國已經普及了,很多人對數字化都有了一個概念,而他足足早了五六年時間,這個時代只有少部分的專業人員才會明白數字化是什么東西,但他們也從來不會想象到有一天這種技術會“統治”全人類,成為人類向著更好科技水平發展的基石。
可以說,在現在這個世界上,只有他才相信這一點,除了他之外,沒有人能夠相信。
可是同樣,劉瑯相信這本書會喚醒一些人的想象力,如王海軍當年在畢業留言時就曾寫下:人類終究會被人工智能所取代的名言,這些被提前“喚醒”的人會做出什么事情呢?
劉瑯想看一看他這個小小的蝴蝶會對這個時代造成多大的影響,這個時代在三十年后會成為一個什么時代,比他前世的時代會提高多少?
那就把這個自己重生的世界當成一個試驗品吧………!
威爾遜教授也覺得劉瑯這本書不太可能有上一本書的成績,但他還是決定出版,這讓他想起了本世紀之初物理學泰斗級大師普朗克的一件事。
普朗克是經典物理學的代表人物,他堅信經典物理學是這個世界的本質,當他收到了愛因斯坦一篇名為《相對論》的文章,并希望他在學術期刊中能夠給予發表,結果看完這篇論文后他完全是一種“懵逼”的狀態,一點都沒看懂呀!
可即便這樣,他還是原文不動的發表出去,因為他覺得不能埋沒了這篇論文,或許有人能夠看懂吧!結果如何誰都知道,這篇論文成為了世界物理學的轉折點。
現在的威爾遜教授就和普朗克有著一樣的想法,即便最后這本書買不了幾本,他也要發表,讓這個世界來證明這本書的價值。
:.。手機版: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