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0之強國崛起  第一千二十二章 搞工業不是坐而論道

類別: 都市 | 都市生活 | 重生1980之強國崛起 | 滿城風沙   作者:滿城風沙  書名:重生1980之強國崛起  更新時間:2024-01-22
 
白為任的話當然很有道理,搞工業不是坐而論道,現在國內就有兩家“高科技”公司是最明顯的例子。

首先是格美空調廠,格美空調現在是國家級優秀產品,享受著免檢待遇,去年銷售量是三萬臺,銷售額創紀錄的超過了一億元,上繳利稅超千萬,成為了國家唯一一家利稅千萬的私人企業。

格美空調占據了全國空調三成的市場,國產品牌一家獨大,沒有任何競爭對手,而且隨著老百姓收入越來越高,銷量也會越來越多,現在格美空調廠都在泰國建立了分廠,真正的是走出了國門。

另外就是中芯科技有限公司,現在是中國的寶貝旮瘩,每年為萬安公司制造芯片一萬三千塊,一塊芯片價格一千一百美金,這就是一千多萬美金的外匯。

而且現在世界對芯片的需求越來越大,光是萬安公司每年的需求量就高達四萬塊,還有ib、蘋果等其他公司,加起來都超過了二十萬塊,要知道這個數量在三年前還只是十萬塊,也就算說,三年時間全世界對芯片的需求量就增加一倍。

國家現在總算明白了芯片的重要性,還把芯片產業寫入了九五計劃當中,要在五年內實現芯片產業的完全自主化,同時扶持自己的電腦公司。

中國對芯片產業的重視程度完全超過了前世同時期,按照這個發展速度來說,二十年后中國即便達不到美國的水平,但是也是芯片產業強國,完全不會再發生芯片產業被美國按在地上摩擦的場景。

可以說,中芯科技是現在國家能拿的出手的高科技企業,國家對他也是萬般呵護,每年的投入多達上億元,由此還分支出多個相關產業,比如中芯科技光刻機研究所,王海軍現在是研究所的副教授,成為了這個項目的帶頭人,還有高精硅提煉、精密電子元件制造等多家研制和制造部門,早就不是最初單一的規模了。

可是除了中芯科技以外,國家就再也拿不出更好的科技了,其實即便是中芯科技現在也有很多問題,最簡單的一個就是高精度電子元件的制造和高精密材料的提煉,大部分都是要從外國進口的,萬安公司倒能給予一定幫助,但是美國現在對這方面很嚴格,尤其對中國的芯片產業格外“重視”,不允許他的盟友對中國在芯片產業給予任何的支持。

當然,中國也不能乖乖聽話,用盡各種辦法,總之現在中國已經認準了芯片,發誓一定要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

在高科技領域,北方工業集團是國家除了中芯科技以外最重視的企業,即便兩年過去了北方工業集團也沒有生產出任何產品,可這并不代表劉瑯不行,一年前加固焊接技術如今已經在國內得到認可,北方工業集團會給他們提供焊接材料,當然,這是要花錢的。

能發明出這一項技術就足以說明劉瑯的本事了,正如江波濤所言,這兩年北方工業集團的主要目標是培養人才,人才有了,產品自然就有了,今年才是北方極集團的崛起之年。

正因為國家對北方工業集團如此重視,才會把阜城列為國家的工業特區,但兩年時間阜城發展也是不溫不火,倒不是說發展不夠好,而是沒有達到如深市那樣的速度,當然,深市是經濟特區,再加上地理位置上有著先天條件,比不過也是正常,起碼阜城在宣傳自己和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成績還是挺大的。

就在大家覺得阜城的發展中規中矩之時,宋立峰聯手劉瑯就弄出一個“三十字訣”改革方案出來,讓人眼前一亮,先不管合法不合法,起碼這項舉措可以大大刺激阜城工業企業的發展,可以最大的利用北方工業集團的價值。

“三十字訣”一下子就成為了全國都在熱烈討論的話題,就如十年前深市提出的“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這句口號一樣,而且“三十字訣”更近一步,讓市場經濟更加的深入人心。

劉瑯很清楚這句口號在全國形成的影響力有多大,但現在他沒時間去關注這個了,整整四月份他都在一線車間,刀具的制造已經到了關鍵時候,大部分都是流水線,但是有一些細節還是要人工來進行。

人工進行不是說讓工人拿著銼刀親自動手,而是對工藝手法的掌握不是每個人都能達到標準的,二百多個工人里也僅有二十多人可以操作。

這二十多個工人顯然就比其他人強出不少,當然,現在是制造刀具,如果制造軸承,可能還會有其他工人展現出自己的優勢。

北方工業集團馬上就要制造出自己的產品了,這件事讓所有人熱血沸騰,因為一旦有了利潤,那么工人們的收入就會再次增加。

北方工業集團對產品利潤如何分配有著嚴格的規定,其中百分之十就是工人們的績效獎勵,還有百分之二十用于研發,這兩條是固定的,不能隨便動,剩余的百分之七十才是劉瑯和王振東的財產。

百分之十可是一筆不小的收入了,第一批刀具是兩萬件,每件平均價格是四十塊錢,利潤能達到十塊錢,總利潤是二十萬塊錢,百分之十就是兩萬塊,全廠二百多名職工平均下來也有近一百塊錢了,看似不多,可是這才只是兩萬件而已,隨著產能不斷擴大,工人們的獎勵也會越來越多。

今年劉瑯列的計劃可是要生產刀具二十萬件,那每個人一年下來就是一千多塊錢,另外還有軸承呢,總之一句話,你生產出越多的產品,收入就越高,工人們能沒有動力嗎?

除了北方工業集團自己這些事外,劉瑯還要協助宋立峰做好五家私人企業員工的培訓工作。

沒錯,短短半個月時間五家原屬于阜城國有企業就變成了私人企業,當地銀行還給他們每家企業貸款五萬元做為啟動資金。

資金倒是次要的,關鍵還是對他們進行必要的培訓,即便他們承擔著最下游的制造程序,但以他們的技術和設備,要想勝任這些最低端的產品還是需要時間的。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