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聞聲看去,只見海州城外那邊,大明騎軍沖向城墻,在離一箭之地的地方繞一個弧度而過。在此過程中,大明騎軍的將士們,紛紛往城墻那邊拋出了東西。
距離是有點遠,但剛才韓樂宇已經說過,基本上每個騎軍將士手中,都有一個包裹,而包裹里面是建虜的首級。
此時,城外的那個地方,已經堆成了一座小山。
見此情況,大明百姓中,有人忍不住大聲叫好:“沒想到,建虜也有今天!”
他們實在是想不到,那么囂張的建虜,打得明軍只能躲在城里的建虜,四處燒殺劫掠,給別族百姓帶來無盡苦難的建虜,如今,終于也有了這一天。這個京觀,就是還建虜做了那么多惡事的報應!
“爹,娘,您的在天之靈看到了么?”有百姓跪了下去,仰頭看天,哭著說道,“建虜終于遭了惡報了,他們肯定沒有好下場。他日朝廷大軍踏平遼東之日,孩兒一定會給您說得!”
其他百姓聽了,想起自己的遭遇,想起失去的親人,就感覺朝廷軍隊終于給他們出了口氣,如今,多少可以給死去的親人一個交代,也都紛紛說著話,先行告慰下親人的在天之靈。
隨后,他們就開始商量,從哪里回歸大明更好!
與此同時,城頭上的建虜守軍,那是真嚇到了。城外那么多首級,從明軍手中丟出來,肯定不是明軍自己的。看著那一個個,全都是金錢鼠尾,不用說,這肯定是建虜軍卒來的。
再結合明軍的來向,海州建虜立刻得到結論,城外那么多首級,恐怕都是駐守塔山的大清軍隊的。
這么一想,他們就更是嚇到了。
要知道,塔山的大清軍隊,那是有一萬多人,由大清名將和碩睿親王統領。這樣的戰力,明軍能打得敗?
然而,事實勝于雄辯,城外的首級就足以證明,他們想得沒有錯!
眼前的這一切,極大地摧毀了建虜的信心。幾乎所有建虜,都是戰戰兢兢地,縮在城垛后面,不言不語地看著城外的大明騎軍,任憑他們呼嘯而過,任憑他們丟著首級,壓根就不敢動。
曾幾何時,只有大清軍隊在城外如此,而明軍躲在城內懾懾發抖。如今,卻完全反了過來!
過了好久之后,大明騎軍就在海州城外,就在城頭上建虜的注視之下,大搖大擺地用餐休息。而后,騎軍分為兩支,一南一北,呼嘯而去。
在海州的南面,是蓋州所在;而在海州的北面,則是遼陽重鎮的門戶鞍山驛堡。不用說,明國騎軍是奔這兩個地方去了。
一直看到明軍絕塵而去,看不到背影了。海州城頭上的建虜,還是不敢有任何動靜,更不敢開門。
因為,他們已經被城外的京觀嚇破膽了!
不知道塔山是怎么失陷的,海州這邊,那是一定要守好的。萬一這個時候開城門,明軍突然殺了一個回馬槍怎么辦?又或者,明軍還有其他陰謀詭計,做這些的目的,就是為了騙開海州城門,他們的目的,肯定是奪取海州城。
然而,他們一直等到快天黑,還是沒有再見明軍蹤跡時,終于從城頭上吊下一些人,讓這些人去核實城外的首級。
不用說,這些首級都是貨真價實的,海州這邊核實,結果不會有意外。
于是,海州城在收拾了城外的京觀之后,又立刻大門緊閉,他們的打算,就是堅守到援軍到來,直到那個時候,海州才會真正的安全。
這樣的事情,隨著大明騎軍以海州為中心開始行動后,就出現在多個建虜城鎮。比如海州東邊的析木城,海州南邊的耀州驛,湯池堡以及蓋州,還有海州北面的鞍山驛堡。
明軍所過之處,在這一片的大明百姓,都和海州城外的大明百姓一樣,得到明軍的指點,得到明軍的干糧支援。沒有大明百姓,再為建虜做牛做馬。這么好的情況之下,當然是選擇逃回大明了。
而大明騎軍要是在路上遇到建虜的人,那就毫不留情地殺。對于遼東的莊稼地,同樣進行破壞。可以說,驃騎營這一次狂飆突襲遼東,給當地帶來了極大的破壞。
戰爭就是這么殘酷!
之所以只是派驃騎營做這個事情,是因為驃騎營都是騎軍,行動迅疾,可以在建虜反應過來之前,就完成戰略目的。
雖然皇太極領著主力盡出,要打朝鮮戰事,按理來說,遼東這邊正是建虜兵力空虛的時候。
但是,再怎么兵力空虛,防守的兵力還是有的。如果崇禎皇帝這個時候領軍繼續攻打遼東,甚至直搗沈陽的話,那就真是一廂情愿了。
大軍未動,糧草先行。要進行大規模的戰事,這糧食準備,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只是攻打塔山的話,因為離錦州不遠,而錦州又是前線重鎮,原本就儲備有足夠的糧食,因此并不需要事先準備大軍所需糧草。
但是,要攻打遼東腹地,不說沈陽,只是海州的話,那就不一樣了。錦州這邊到海州,距離可不近。按后世的路程來算,都有三百五十多里遠。步軍行動,一天一般是二十到三十里路而已,從錦州到海州,步軍就要十五天左右。
塔山之戰,之所以一戰而定,是多爾袞自作聰明,想要連夜全軍突圍。如果他不這么做,只是死守塔山的話,崇禎皇帝要想打下塔山,消滅一萬多建虜,不打個十天半月,那是不可能完成目標的。
明軍進攻遼東腹地,這一路過去,要先克海州,否則后路可能被斷,然后還要打下鞍山驛堡,再進攻遼陽。搞不好,還在打海州的時候,建虜主力中的騎軍就已經回援了。
有步軍的拖累,被建虜騎軍騷擾,明軍很可能最終要面對的,就是和建虜主力的大會戰。而此時,崇禎皇帝這邊,一共也就五萬所有的兵力而已,又如何能和建虜主力決戰!
正是基于這個想法,崇禎皇帝才沒有腦子一熱,領軍去攻打遼東腹地。只是派出了驃騎營,利用騎軍的速度,去削弱建虜的實力,宣傳明軍的威武,打擊建虜的士氣,解救遼東的大明百姓,給其他地方的大明百姓以希望。
如此種種,作用比起直接出兵遼東腹地,并不遜色,且更為可靠。
塔山建虜統領多爾袞,被驃騎營帶到了離朝鮮那邊最近的析木城,丟在城門外,放了回去。
明軍的動靜,讓建虜各城,全都派出了信使,十萬火急地向盛京報信,向朝鮮那邊報信。
遼東這邊,有關明軍的傳言,越傳越離譜,也越傳越廣,就仿佛一夜之間,建虜和明軍的實力,還有囂張程度,全都調換了一下。
而在此之前的早幾天,鴨綠江邊的鎮江堡,皇太極領著大軍所在,接到了岳托派人傳回的消息。
“好啊,那盧象升也不過如此,果然上鉤了!”皇太極聽得大喜,忍不住帶著一點興奮點評道。
底下的范文程一聽,臉上露出一絲媚笑,回應皇太極道:“這都是陛下英明,布下這么大一個局,那盧象升又如何能看得透?”
皇太極聽得又是哈哈一笑,而后立刻開始調兵遣將,先行派出騎軍,立刻馳援平壤。然后他親自領著剩下的大軍,也往朝鮮出發。這一戰,不但要滅了朝鮮,同時,也要滅了東江軍,解決大清的側面隱患。
不過大軍要過鴨綠江,那可不是一下就能完成的事情。皇太極所領的主力有四萬多,光是過河,就花了一天多時間。
當皇太極站在鴨綠江的東面,站在朝鮮的土地上,正在欣賞大清軍隊漫山遍野地都是時,岳托的信使又到了。
“陛下,該不會是岳托貝勒自己就解決平壤之敵了吧?”范文程看著信使疾馳而來,便向皇太極恭維道。
他是參與整個作戰方案決策的,因此,他知道岳托所部,雖然才一萬余人,但都是皇太極給出的精銳。光是白甲兵,那都有一千多人,這個比例可不低了。
一直以來,白甲兵就是大清軍隊的王牌,只要用出來,無往不利,什么明軍軍陣,都經不住白甲兵的沖擊。
此時,如果平壤那邊沒有發生意外的事情,岳托就不可能只過了一天,就再派信使過來的。而以岳托所部的實力,以及他所面對的朝鮮軍隊以及明軍實力來說,有非常大的概率,是岳托獨自就解決了明軍。
范文程自認為自己考慮得比較全面,得到這個結論,也是有根有據的。從目前收到的消息看,那個盧象升也是一個有能耐的人,估計能看出來,如果平壤這邊的戰事拖久了的話,對朝鮮戰局非常不利,因此很可能會出城作戰,而這,就給了岳托擊敗明軍的機會。
想著這些,范文程就越發地肯定,自己應該是猜得八九不離十了!
皇太極其實和范文程想得差不多,因此,用點頭來回應他的這個話。不過他才剛點頭,那信使就離得近了一些,站在小山頭上面的他們,已經能看清信使的情況了,頓時,他們的臉上,一下就沒了笑容。
信使來報信,是吉是兇,從他們的表情,就大概能看出來的。
信使到了近前,急停后由黃馬褂上前核實了下,便引到了御前。
“稟陛下,平壤戰事不利。”信使打千跪下稟告道,“我軍大營,差點被明軍攻破。”
聽到這話,皇太極和范文程等人,都是大吃一驚,有點不敢相信自己聽到的:岳托所部的大營,竟然差點被明軍攻破?
這實在有點超乎他們的想象了!
于是,皇太極急急地拆開岳托送來的奏章,快速地看了起來。
在這個奏章中,岳托把戰事經過說了一遍,最后給皇太極稟告,說大軍損失極其慘重,如果再堅守下去的話,萬一被明軍擊潰,就沒法再牽制平壤之敵。因此,他已領兵退了二十里,只是派出騎軍監視騷擾平壤之敵,不讓明軍和朝鮮人逃走。
“這個岳托,真是丟光了大清臉面!”皇太極看完,忍不住怒聲喝道,同時把奏章丟到了地上,顯得非常生氣。
明軍才七千多人,而岳托所部有一萬多人,光是人數上,就已經占據了優勢。大清什么時候不是以少勝多,打得明軍沒有還手之力的,可是,這一次,竟然還在大清軍隊數量占優的情況下,要不是明軍被朝鮮人拖累,都差點要被明軍打敗了。
這樣的結果,皇太極實在有點難以接受。什么時候,明軍那么能打了?岳托這個草包,不知道他打了那么一仗,會讓大清軍隊的軍心受到影響么?
他這邊正在生氣著,范文程已經撿起地上的奏章,速度飛快地看了一遍。他是不敢去罵岳托的,想了一下之后,便向皇太極奏道:“陛下,這個盧象升果然是個有本事的人,他大概識破了我軍意圖,因此想一戰擊潰城外大軍,取得戰略優勢。這一仗,盧象升是破釜沉舟一戰,把東江軍全都壓上了。”
看到皇太極還是非常生氣的樣子,范文程便繼續分析道:“陛下請看,岳托貝勒有稟告,明軍為了這一仗,怕是花費了巨大的心思。他們的兵器都做出了改進,不但長槍要比我軍將士所用長一些,而且還出現了新式火器,竟然不是用火繩來點燃的。這種種新的舉措,岳托所部措不及防之下,吃虧就再所難免了。而且還有盧象升這個保定總督都親自上陣廝殺之下,明軍士氣必然大漲,肯定是死戰不退。”
說到這里時,范文程看到皇太極露出深思的神情,似乎緩解了一點憤怒,他就最后補充道:“而且朝鮮軍隊也不是一無是處。他們一開始在明軍兩翼,用火器打擊我大清軍隊的側翼,給了明軍極大的幫助。也虧了岳托貝勒戰事經驗豐富,立刻調遣白甲兵攻擊朝鮮兵,才一舉扭轉了戰局。”
聽到這些話,皇太極看著大軍繼續在過江,沉默了一會之后,臉上露出了決然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