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胡馬  第三十章、捉襟見肘

類別: 歷史 | 兩晉隋唐 | 勒胡馬 | 赤軍   作者:赤軍  書名:勒胡馬  更新時間:2019-05-01
 
守備晉陽的乃是祖逖的好友,當年曾經一起“聞雞起舞”過的劉琨劉越石。劉琨是在六年前被司馬越任命為并州刺史,并加振威將軍號、領護匈奴中郎將銜的,他領著一千多人,自洛陽北上,迤邐而至晉陽。當時晉陽歷經兵燹,幾乎已成一座空城,全靠劉琨招聚流民、發展生產、修繕城防、募兵守衛,花了大概一整年的時候,才使其重獲生氣。

晉陽就在胡漢國首都平陽的北面,如同一柄達摩克利斯劍一般,高懸在劉淵、劉聰父子的頭上,彼等自然不可能無動于衷。但是多次派兵攻打晉陽,卻全都鎩羽而歸,這并不僅僅因為劉琨的軍事才能相當杰出,更重要的是,他聯絡上了更北方的鮮卑拓跋部,與其首領猗盧結為兄弟,所以每每能夠召喚鮮卑兵來抵御胡漢軍。

但即便如此,劉琨也始終只有防守之力,而無法趁勝發動反擊——否則胡漢軍就不可能坦坦地肆虐中原、圍攻洛陽了——主要原因按照史書上所寫,是因為劉越石“善于懷撫,而短于控御,一日之中,雖歸者數千,去者亦以相繼……”說白了,這人雖然善于拉攏人心,對于機構組織方面的能力卻很差,恩威兩道,徒有恩而已,短了個威字。裴該前世讀史,就因此覺得劉琨之能,遠不如祖逖。

倘若二人易地而處,估計祖士稚早就能夠組建起一支起碼在五萬以上的強軍,全得并州,甚至進而攻陷平陽了;而劉越石若轉戰兗豫,成績估計還不如祖逖的一半兒強。

所以劉琨雖然勢力并不僅僅在并州一隅,他還派侄子劉演領兵進入兗州,擊斬王桑,擊退趙固,駐軍廩丘,后來還打敗過石勒。但雙方隔著老遠,很難呼應,導致劉琨始終困守晉陽一隅,根本就打不開局面來。

劉琨所署晉陽令徐潤是個小人,據說他是因為擅長音律,跟劉琨對了脾氣,才被引為心腹的,從此恃寵而驕,肆無忌憚。奮威護軍令狐盛勸劉琨除此小人,反倒被徐潤進了讒言,劉琨沒有仔細訪查,便將令狐盛給處死了。據說劉琨的老娘因此而責罵兒子,說你不能駕馭豪杰,反倒殺死比自己強的人,如此作為,必將釀成大禍!

果然,大禍旋踵而至,就在這年的七月份,令狐盛之子令狐泥逃依劉聰,具言晉陽軍中虛實。正好在這個時候,劉琨所署上黨太守襲醇降漢,雁門郡的多部烏丸亦一時俱反,劉琨親率精兵前往討伐,劉聰趁機就任令狐泥為向導,派其子劉粲率軍奇襲晉陽。太原太守高喬見不能敵,竟然開城出降,劉琨雖然不在,其父母并為劉粲所害……

這一消息反復輾轉,終于在八月中旬傳到了淮陰,祖逖當場就急了。他一直等到裴該回來,見面述說噩耗,當即表示:我等不得了,這就要率軍西進,去援救老朋友劉琨!

卞壸聞言,不禁大吃一驚,連連擺手,說:“祖君將兵才兩個月,訓練未成,而我這里糧秣籌措,亦未完備,此際豈可出兵?且祖君如此急切,燥形于色,此乃敗軍覆將之相也——期期以為不可!”

祖逖頓足道:“我急于發兵,并不僅僅要為劉越石復仇。二君請細思,劉聰既得晉陽,側后無憂,則必全力以援關中,與劉曜合兵,恐秦王難以抵御。我亦不必冒進,沿淮而西,自鐘離北渡,先定譙、沛,再向河南,與荀司空相呼應,則劉聰或者有所忌憚……”

裴該抬起手來,略略一按:“祖君休急,即欲發兵,亦不在一二日間——請先坐下,我等好從長計議。”

等祖逖終于不情不愿地落了座,裴該把身體略略朝前一傾,先問他:“劉越石今在何處?”

祖逖答道:“據說自井陘西逾太行,或者就在常山郡內……”

“士卒皆已離散了么?”

“不甚清楚。”

裴該叫裴度把地圖拿過來,就在三人中間鋪開。這年月的地圖測繪水平非常原始,山水、城池,都只能保證大致方向不錯而已。裴該一直想要利用自己前世的地理知識加以修訂,但古今地名差異很大,山脈走向是大致不變的,江、河、淮卻時有改道,所以花了很大的精力,也僅僅大致修訂了建鄴附近長江段,以及淮陰附近淮水段的地形而已。他沒正經跑過的地方——即便前世去過——靠著書本上得來的記憶根本就無從措手。

比方說這并州和冀州,若是不看黃河、太行,光把城池擺在那里,估計他都瞧不出來究竟是哪一片地方。

祖父裴秀是著名的地圖學者,問題他那兩把刷子擱后世也不夠看,而且雖然作為家中秘術,傳給了次子裴頠,但裴頠死的時候裴嵩、裴該哥兒倆都還太小,基本上未蒙傳授……

青竹杖就在手邊,裴該指點地圖,似乎在反復思忖。隔了一陣子,他才開口說:“常山之北,即為代郡,拓跋猗盧在焉,料想劉越石必然向拓跋求援,欲圖恢復并州——祖君,劉越石為人如何?可是如同傳言所說的堅忍不拔之士?”

祖逖點頭道:“‘堅忍不拔’四字,正可形容越石。”頓了一頓,又說:“文約所想不差,根據為敵所奪,若是他人,或許頹唐,一敗而走,若是越石,必謀恢復。”

裴該說那就是了——“若被叛賊久占晉基穩固,恐劉越石難歸并州,加之至親遇難,劉越石復仇之心,只有比祖君更甚,他又豈會久居常山?我意二三月間,必將西逾太行,重入并州。而二三月內,祖君以兩千弱卒,能夠在豫州站穩腳跟么?”

祖逖輕輕搖頭。裴該趁勢問道:“如今士卒訓練如何?”

他們從長江岸邊拉來了兩千流民,再加上于路招募,以及要求各塢堡派人來應兵役,協守淮陰,這時候祖逖麾下已經有了三千多人。但是祖逖也說了,才剛經過一個多月的訓練,只能說勉強成軍,戰斗力還真是無法保證。尤其是武器缺口很大,直到今天,將近半數的士兵仍然還只能扛著竹竿、木棍……

裴該笑一笑:“如此,則祖君即便西進,不足為劉越石之援,反倒是荀司空之累了。劉聰將三五千精銳,便可摧破君之所部,如何牽絆他西進關中的步伐?祖君且息憤怒,當三思而后行啊。”

祖逖長長地嘆了一口氣,拱拱手:“文約所言是也,是我操切了。”然后又補充一句:“文約運籌帷幄,能知千里之外事……”算不上“決勝千里”,只是“能知”而已——“我不如也。”

裴該心說你倒無須妄自菲薄,也不必要夸我,我之所以安然若素,純粹因為知道歷史的走向。在他記憶中,令狐泥召引胡漢軍襲擊晉陽,這并不是劉琨勢力的終點,劉琨應該在不久后便得到鮮卑兵的援助,一口氣殺了回去,還把劉粲殺得大敗。劉琨后來是被石勒打敗的,究其根由,是因為拓跋鮮卑內亂,他失去了強援之故。因此劉琨便又轉向去聯絡段氏鮮卑,跟段匹磾約為兄弟——最后他就死在了這義兄弟手上。

所以啊,并州危局只是暫時的,祖士稚你真不用太著急。當然更重要的話裴該沒說出口:關中那就是一個大泥潭,你救不了他們,別一不小心把自己也給陷進去,反為不美。

此時一看祖逖終于鎮定了下來,暫且打消了出兵的念頭,裴該不禁長長舒了一口氣——你著急走不要緊,問題現在兵還沒有練成,你能給我留下幾個人來?我是大不了由甄隨他們保著,應該可以順利逃歸江東,但你就會跟歷史上一樣,沒有后方根據地而一頭向西撞去,就怕結局會比原本更加糟糕啊——因為你走早了。

就此開始跟祖逖商討軍事問題:“我聽聞,即苦練成軍,若初臨陣,亦難當百戰之師,然否?”祖逖點頭,說確實是這樣沒錯。裴該笑一笑:“則今所招募流民,尚未見血,如何可西出以當胡騎?聽聞郡內尚有盜賊肆虐,祖君何不率部討之,使其知戰?”

祖逖說我也正有這個想法,以戰代練。于是裴該就建議祖逖留下幾百人守城,把剩下的兵馬都拉到屯墾地去,一方面協助平整土地,另方面也保護屯墾地,然后便可以之為根據,四下剿賊,尤其是——“我命衛因之勘查鹽政,官家既棄之,料必有人奪占鹽田,若不能順利收回,祖君也當往助,相應征剿。”祖逖答應了。

“此外,鹽瀆非止有鹽,尚且有鐵,亦可前往接收,打造軍械。”

祖逖才剛點頭,旁邊兒卞壸卻表示異議:“使君前往鹽瀆,據聞署一從事,使其管理鹽政、鐵政,定額輸往淮陰。既有成制,豈可再使祖君前往接收?”

裴該笑笑:“若其曉事,自然恭迎祖君,若不曉事,罷之可也。”一指祖逖:“我白版署之為郡從事,祖君是郡守,自可罷免。”卞壸皺眉道:“使君初至州中,當以仁信立身,豈可施此詭詐之術?愚弄百姓,非君子當所為也!”

裴該暫時懶得跟他多做解釋,只說:“當信則信,當詐則詐,亂世中不得不然。”說著話連使眼色。

卞壸還以為裴該有什么特別的考慮,只是不方便宣之于口而已,所以眉頭仍然皺著,卻不再表示反對了。可是沒想到,等祖逖走了以后,裴該不但不再詳加解釋,反而關照卞壸,說等鹽瀆第一批鐵送到縣中,估計祖逖已經走了,到屯墾地去啦,你千萬把鐵料全都扣下,一斤都不要給祖逖——咱們拿來鑄農具,別給他鑄兵器!

卞壸說先農后兵,穩定了地方才好強軍,也省得祖逖再得著什么消息,著急就要西進,這點我理解,但——“若祖君來索要,如何辦?”裴該笑道:“君可與言:‘鹽瀆大有,可即往取,何必貪此錙銖之利?’”

卞壸的眉頭擰得更緊了:“使君,專行詐術,恐非君子立身之本。”

裴該一甩袖子,反駁道:“我不欲立身,而欲立功。古來立朝純臣,必誠信忠悃,而外當強敵者,不以詐術,如何成事?我自有籌劃,君無復多言!”

晉朝的田稅不高,一般規定每畝田征收七升谷子,再加上人頭稅和其它雜項,總額也到不了兩斗。目前的廣陵郡,地廣人稀,而且田產大多捏在塢堡和大戶們手中,或者頂著不交稅,或者利用種種借口偷稅漏稅,最終秋賦所得,竟然還不到定額的四成,也就三萬多斛谷,以及少量的絹、錢,和鹽、鐵等特產而已。

加上此前從江南帶過來的,以及賣官所得,裴該手里僅僅掌握了五萬斛糧食,還不夠三千兵和屯墾老弱半年的口糧……當然裴該還有些別的路子弄糧食,同時他也想看看祖逖在剿匪和掌握鹽、鐵產業的過程中,能夠額外搞到多少了。但估計郡中那些小股的匪徒,真榨不出什么油水來,而至于鹽瀆縣的富戶……祖士稚你也是地主階級啊,真下得去狠手嗎?

估計狠手最終還得自己來下,但,祖士稚你得先給我練出一支多少能打的隊伍出來。

他整天和卞壸二人擺算籌,計點錢糧,發現實在捉襟見肘,前途并不樂觀。時隔不久,出去送信的幾名部曲陸續返回了——倒是沒人落跑,或者遭逢了不測——裴氏不但回了長長一封信,備悉講述建鄴之事,還把司馬睿等人相贈的很多金銀首飾打個包,送給裴該。裴該不禁苦笑:姑姑啊我要的是糧食,這首飾頭面再好,未必能夠換到糧食啊。

算了,派人去各塢堡推銷吧,終究是大城市的好手工,能換一粒糧是一粒糧。

派去嶧山找郗鑒的部曲帶了回信歸來,郗鑒在信中表示,希望能夠和裴該守望相助,但是——我就暫且不渡淮南下啦,身邊人太多,不方便帶著走。裴該又是遺憾,又多少松了一口氣——我是垂涎他那一萬多人,但真要是這會兒帶到淮陰來,估計連我都得活活地餓死!

派去找邵續的兩名部曲,都順利抵達了厭次,但是空著手回來了——查無此人。

另兩封信倒都得著了回復,但無論王司馬還是“程司馬”,信里全是面湯話,貌似挺親切,其實不落一個實字。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