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胡馬  第十章、儀同三司

類別: 歷史 | 兩晉隋唐 | 勒胡馬 | 赤軍   作者:赤軍  書名:勒胡馬  更新時間:2019-05-01
 
梁芬從索府出來的時候,都已經后半夜了,他在一名參乘的拉扯下跨上馬車,拍拍御者的肩膀,御者便即揮動鞭子,“喝”了一聲,駕馬邁開四蹄,緩緩朝前而行。

那名參乘湊近梁芬一些,低聲問道:“如何?”

梁芬并不回答,只是略略點一點下巴。

參乘道:“如此,難道司徒果真要拋棄索巨秀么?”

梁芬長須微顫,嘴角一撇,同樣低聲回答道:“非我拋棄彼等,實乃彼等拋棄國家社稷!方今艱危之際,進不能卻胡賊以全關隴,退不能睦同儕而齊人心,但勾心斗角,各謀私計,豈不念覆巢之下,絕無完卵么?

“卿可知,我視今日之長安,一如昨日之洛陽,而索巨秀有若東海武王(司馬越),麴恭克雖無茍道將之跋扈,其勢亦仿佛相似……昔日東海武王棄洛陽而往征茍道將,遂有永嘉之亂,孝懷天子沒之于胡;如此下去,誠恐明日,今天子亦難以保全啊……”

參乘的身影略略一顫:“何至如此?”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梁芬微微苦笑道,“故鄉安定,半落胡賊之手,若長安不能守,安定亦必淪陷,則我梁氏還有何處可去?況我曾入胡,僥幸得脫,豈甘再次受辱?我不信祖士稚定不如索巨秀!”

參乘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問道:“我還以為司徒寄望的是裴文約……”

梁芬笑笑:“卿見祖某使裴文約請為司州刺史,是以為他并無入關之意了吧?非也,不過索巨秀惡名在外,祖士稚不敢輕率前來罷了,故使裴文約為其先行,試探我等。裴文約不愿輕棄徐方基業,明矣,豈祖士稚欲棄豫州么?且若棄豫、徐,反為江東趁虛得利。

“是故裴文約必不肯久淹于長安,要回徐州,到那時,必換祖士稚入關。祖士稚得掌長安軍政,并督司、雍、兗、豫,東聯徐方裴氏,天下無人可制,若能上下齊心,始有破胡之望……而索巨秀乃至麴恭克必然從中阻撓,兩相爭斗,徒使胡人得利,大無益于國家社稷也。我為天下計,故不得不拋棄索某耳……”

“既然如此,司徒心意,還當暗示于裴文約知道。”

梁芬微微頷首:“且待來日相見,我看看這被祖士稚賦予重任,視若臂膀者,究竟何如人也。若其有乃父一半的才華,始可以與聞大計。”

翌日凌晨,裴該才睡了不到三個時辰,便即早早起身了。盥洗已畢,穿戴好朝服衣冠,他便在裴嶷等人的陪同下,騎馬向長安小城而去。

其實以裴該的身份地位,應該乘車而非騎馬,但他是一路輕騎入關的,倉促間哪兒去找馬車啊?若是太平年景,隨隨便便都能借到三五輛,但在如今的長安城中,估計包括天子在內,車乘不足一掌之數,真是沒處掏摸去。

一邊前行,裴該一邊仔細打量小城的內外構造和防衛情況。行在就在小城正中,占地面積很小,別說從前洛陽的宮城了,甚至還遠比不上建康的瑯琊王府,夸張點兒說,裴該一入小城,就到行在門口了,一進大門,即可入殿,然后估計穿殿而過,就是后門……

來到“宮殿”門前,早有一名官員在此迎候,見到裴該過來,趕緊把右手一抬,手掌朝前,請他止步,問:“來者可是鉅鹿郡公么?”裴該點頭道:“正是裴該,閣下是……”那官員急忙躬身施禮:“末吏黃門侍郎張偉,請裴公下馬,我引裴公去覲見天子。”

宮殿名為“太極”,是仿效舊日洛陽宮之太極殿,但規模要小得多了,裴該覺得自己在淮陰所居之處(縣署改造),可能都比這兒要略微寬敞一些。張偉引裴該來到殿前等候,自己入內通報,時候不大,宦者高聲宣入,裴該急忙按規矩正正頭冠、撣撣衣襟,然后拱手躬腰,急趨上階,脫了鞋子,卸除佩劍,邁過門檻。

這一套禮數,乃是從小得父兄所教的,演習過了無數次,即便舊靈魂已然殘碎,這具軀體都能本能地完成一系列動作,姿勢絕對標準,禮儀無可挑剔。當下入殿覲見天子,天子請坐,裴該這才抬起頭來,略略打量了一下端坐在御案后面的司馬鄴。

司馬鄴本年才剛十六歲(虛歲),就是一半大孩子,雖然發育得挺好,骨骼基本上長開了,卻依舊一臉的稚氣,且唇上無毛。裴該心說,怪不得司馬睿、司馬保都敢對你陽奉陰違呢,誰肯聽一個高中生……或許還是初三男生的話?況且你又哪有自己的話,還不都由身旁臣僚操控著嗎?

不過也沒法子,固然河內司馬家族多代繁盛,司馬防成年的兒子就有八個是謂“司馬八達”然后司馬懿生了九個,司馬昭又生了九個……但架不住叔侄兄弟們自相殘殺啊,實際攪進“八王之亂”的有十多家王侯,基本上全都不得好死,然后胡兵破洛陽又殺了一批,剩下的近支血統,可以擁戴的,也就只剩這么個半大孩子啦。

真所謂“天作孽,猶可活,人作孽,不可活”!

當然心里這些想法,裴該是不會表露在外的,在司馬鄴面前,他十足十扮演了一名忠心臣僚,無論表情還是動作,都讓人挑不出什么錯來。等到坐定之后,游目四顧,全都是些生面孔,哦,最上首那位老者,應該就是司徒梁芬了吧。

說是老者,其實梁芬本年應該才四十多歲,只是歷經坎坷,加上猶勞國事,臉上全是皺紋,就連胡須都有不少見白了。

然后梁芬下首,瞧著就似赳赳武夫的,自然便是驃騎大將軍索索巨秀了。不過與傳聞不同,索的儀態很謙和,倒似乎并無跋扈專斷之相。

司馬鄴隨便和裴該搭了幾句話,小孩子其實也問不出什么事兒來,只是隨口提到,當日在洛陽城中,他為秦王之時,和裴嵩曾經見過一面。聽天子提到亡兄,裴該乃垂首而作悲愴之色他擔心自己一輩子的表演天分,今天怕是都會被用盡了……

也就不到十分鐘的時間,司馬鄴一頷首,旁邊站起身一名黃門侍郎不是領裴該進來的那個張偉展開詔旨,便即大聲宣讀起來。內文不過嘉勉裴該驅逐胡虜、鎮定河南、恢復故都、祭掃山陵之功,駢四驪六,裴該也懶得細聽,一直到文末,才終于說到正題:“今加裴該征西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使持節,原都督青徐軍事如故。”

這個名位,大致和他估算的差不太多終究他沒真想做大司馬或大將軍,直接威壓在索、麴允甚至梁芬之上。所謂“強龍不壓地頭蛇”,況且他如今還并沒有展露出強龍之姿來。

裴該原來的將軍號為龍驤,今改征西,其用意大概是想把他留在長安,負責西線軍務(當然啦,只是虛名罷了,事實上征東將軍也有往西打的,征南將軍也可能屯扎北地),按照品位,算是略升半級,但依然是三品將軍因為缺了一個“大”字。唯驃騎、車騎、征、鎮、伏波、龍驤等加大將軍號,始為重號將軍,入第二品,開府、持節為都督者則比公,為第一品。

然而同時,卻又使裴該持節,且“開府儀同三司”此職含義是:可以開設幕府,選官命吏,且儀仗一同三公那就是妥妥的第一品了。只不過同樣為公,也分高低,如裴該獅子大開口索要的大司馬、大將軍,就比三公為高,而“開府儀同三司”則比三公為低,且由三品將軍加號為公,比身為驃騎大將軍的索和車騎大將軍的麴允還要低半頭。

這一名號其實并不常用后世用得比較多索、麴皆無,索是靠“都督宮城諸軍事”的頭銜,麴允則靠著“大都督”的頭銜,始得躋身一品。裴該也是都督,但雜號將軍加都督銜,一樣是三品。也即是說,雖同為公,但來源相異,無可類比,要比你們只能比將軍號,裴該在將軍號上,自然比索、麴要低上一頭了。

當真是用心良苦啊!

裴該略抬起頭來,眼角一掃梁芬,就見梁芬的表情似乎有些緊張,心里大概在想:如此安排,你究竟滿意不滿意呢?你肯不肯接受呢?

裴該自然是要拜伏謝恩,恭領圣旨的,終究賞賜的額度跟他心理價位差不太多,具體細節,可以私底下再商量,找機會再微調。除非裴該一門心思要當大司馬或大將軍,否則還不至于當場掃朝廷的臉面。

不僅梁芬,就連司馬鄴見狀,也不禁略略舒了一口氣。司馬鄴小年輕沒有那么多花花腸子,他只是期盼各地兵馬可以如同裴該一般,趕緊前來勤王,救他脫離苦海而已,那么裴該既然來了,必然加賞,以勉后者。只是這些年晉廷的權威幾乎墮至谷底,對于他這個少年天子,更是少有人真正尊重,尤其各路外軍將領們的無恥嘴臉,司馬鄴也見得多了。倘若裴文約也屬同類,不滿意朝廷對他的封賞,就此拂袖而去,那可該怎么好啊?這第一個走了,后面還會有人再來嗎?

見裴該一副感激涕零的樣子,稱謝接旨,司馬鄴不禁大喜,趕緊搜腸刮肚,又嘉勉了幾句,然后就吩咐:“裴卿遠來不易,司徒與驃騎大將軍,且為朕設宴款待之。”說完這些套話,他就起身退朝了。

早就在偏殿設下了接風的酒宴,由梁芬、索款待裴該。果然宴席上沒啥好東西,好在肉菜俱全,朝廷再窮,也還不至于拿粗礪來招待遠來的臣僚。不過估計再過半年一年的,就難說啦,根據史書記載,當司馬鄴最后困守長安小城的時候,“太倉有曲數餅,允屑為粥以供帝,至是復盡”連皇帝都只有酒糟熬的粥喝,遑論旁人?

三個人寒暄幾句,相互敬酒,按照時下慣例,要等飯吃到一半兒,才開始進入正題。裴該首先就問了:“今得天子厚賞,授予顯爵,使躋身于三司之列,該銘感五內,敢不粉身以報?然而,舊徐州刺史之任,不知轉屬何人啊?”

詔書上只說“原都督青徐軍事如故”,沒提徐州刺史的問題,就理論上而言,應該是褫奪了裴該這一實職。道理也很簡單,雖然想把裴該留在關中,但不是光留他一個啊,還得把他所帶的徐州兵也留下來助守,那么倘若褫奪了徐州都督之任,裴該還可能駕馭得了徐州兵嗎?倘若將士思歸,可如何處?

而至于徐州刺史,你既留朝中,那么遙遠的地方肯定照管不過來啦,民政事務總不可能就此停擺,而必須轉授他人。

梁芬笑一笑,回復裴該道:“欲以卿妻父荀景猷刺徐,如何?”

朝廷也不是要你把徐州給吐出來,安排一個你的親眷去鎮守,既能示好于你,又免得被建康插手,這份恩德你應該感激涕零了吧?

誰想裴該卻搖搖頭:“家岳不足以當刺史之任……”開玩笑,就荀崧那種軟弱而首鼠兩端的個性,說不定一轉眼就拱手把徐州讓給建康了!

梁芬微微一皺眉:“然則,公屬意何人啊?”

裴該道:“該此來,本為勤王護駕,驅逐胡虜,然而劉曜既退,該又何必久淹?自當返歸徐州,為朝廷守得東方太平曹嶷雖降,然若無該震懾,恐其復叛也,不可不慮。”

索聞言,不禁從鼻孔里輕輕哼了一聲,心說:小家伙歲數不大,胃口倒是不小啊,都讓你一步登天比公了,你還有啥不滿意的?還在這里以離去為要挾,跟朝廷提條件?!想滾就滾吧,只要換祖士稚過來就成啊。

因為裴該說話的次序大成問題,一上來不是聲明我還想要當徐州刺史,而是先問,你們打算把徐州刺史之職給誰啊?等聽到人選不讓自己滿意了,這才假意要撂挑子誰還能聽不出他話中的隱意來?

梁芬斜一眼索,心說粗魯武夫,就不知道說話的藝術,你光哼哼嘰嘰地管啥用?隨即把面孔一沉:“裴公毋得戲言,劉曜雖暫去,焉知不會再來?公既然率兵入關勤王,朝廷優賞,又豈能無功而便退呢?”富品中文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