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營的路上,劉均問劉曜:“大王看裴文約何如人也?”
劉曜苦笑道:“尚未知其能,然心若堅鋼,必不肯退出馮翊早知今日,當初便不允相助皇太弟了”
他不后悔自己再次西渡,來奪馮翊,不后悔發兵南下,攻打大荔,因為這些都是受形勢所驅使,不得不為之事。他懊悔的是不該聽從劉乂“清君側”之謀,倘若自己不奉其東歸,那大荔就不會丟啊,而劉粲也能全力在河南地區抵御裴該、祖逖,不至于把裴該放到關中來
當然啦,后悔藥是沒處掏摸去的,為今之計,也只有趕緊退兵,才能止損。劉曜返回營中之后,便即召集諸將,分派職司。
敵前退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可能直接拔營啟程,掉頭北上尤其是城中晉軍尚未受到什么挫折,隨時都可能開城殺將出來。劉曜一方面派快馬去通知城西劉咸和城東呼延實,以及北洛水中游的宋恕、渭汭的呼延瑜,商定退兵時間一方面請劉均保護著輜重先期北歸,大將宋始則率部斷后。
劉均建議說:“叛賊北宮純尚游弋于外,輜重糧秣,當有騎兵遮護。”
劉曜撓撓下巴,心說這又是一樁頭疼的事情
北宮純率“騏驥營”這些天里就一直在馮翊郡南部游蕩,多次騷擾胡軍的糧道,尋機劫奪胡軍的糧車,已經先后有三支運糧隊伍被他擊敗了,損失糧谷將近千石。劉曜曾派將軍尹安率軍追剿,可惜“涼州大馬”的奔跑速度實在太快了,一般騎兵跟本就追不上劉均嘗試設伏以待,但可惜平原之上,可資埋伏的地點太少,而北宮純嗅覺又很靈敏,就是不肯上鉤
劉均說了:“恐唯虛除騎兵,平野之上,可與涼州兵相拮抗,但不知已可用否?”
曹恂點頭道:“今伊余在我軍中,乃可以之為挾,豈有虛除不肯聽命之理啊?”于是劉曜就派大將趙慎挑選五千虛除騎兵,協助劉均去撤離輜重物資反正虛除將領早就都被他一鍋端了,全都秘密地挖坑活埋,人無頭不行,相信虛除兵不至于鬧出什么大亂子來。
劉均又建議:“平先甚勇,可使其衛護大王。”
劉曜說不用了,我又不是文弱書生,何必平先護衛?難道我身邊勇士還不夠多嗎?“可使平先歸屬宋始,為全軍合后。”
商議已定,計算各路人馬得到消息,整軍后撤的時間,就定在明日一早,劉均先發,然后中午時分劉曜再走,宋始的斷后兵馬則需要堅持到臨近黃昏時分。當然啦,營壘不拆,旗幟虛張,最好大荔城中根本就沒察覺到自己已經撤了,等探明消息,想追也來不及啦。
不過明天一早開拔,今日晚間“各營仍當嚴密戒備,以防晉人前來偷襲。”
這種重大計劃的布置會議,羊彝是沒有資格參加的,他還老實呆在工匠營里趕造“飛梁車”呢。其后得著消息,不禁大吃一驚,趕緊跑來見劉曜,說大王您怎么這就要撤呢?那我“飛梁車”不是白造了嗎?
劉曜說正好,不管你造成了多少具“飛梁車”,哪怕尚未完工,只要有輪子有板,似模似樣,那明天一早就全都給我推將出去,擺列在陣前,讓城上晉人看了,以為咱們即將發起進攻以此來打掩護。
“容叔勿憂,卿之功勞,我自然是記得的。”
一宿無話,晉人也沒有潛出來襲,只是于羊馬垣后擂鼓擊鑼,反復鼓噪,搞得劉曜整晚上都沒能睡踏實。等天一亮,他便下令“我軍也擂鼓!”假裝即將發起進攻,把羊彝新造的六具“飛梁車”全都推至營前,宋始的斷后兵馬則裝模作樣,列陣于左右遮護。
只可惜“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他這招卻玩兒豁了,裴該得報登城而望,當即笑道:“劉曜今日,便將去矣。”
堂弟裴湛問他:“阿兄因何而知?”
裴該伸手一指,說你看啊“前彼將十具飛梁,來越城壕,而為我所破,若欲再攻,必更大造之。今尚不足十具,便推至營前,是故示我以將攻城,其實欲就此遠飏耳!”下令將各營正兵全都集結起來,隨時準備打開城門,掩殺出去。
胡漢陣營那邊,劉均走了還不到一個時辰,劉曜剛收拾好行裝,尚未動身呢,突然有快馬前來傳報,說:“晉人已渡渭汭,呼延將軍為其所絆,不得遽歸!”
劉曜不禁吃了一驚,忙問:“是哪里來的晉軍?”
“似是司州人馬。”
祖逖早就答應發兵北渡,以援護大荔城,但他本人還要鎮守河南,不可能輕易離開,便命李矩為主將、魏該為副將、馮龍做先鋒,率領步騎兵八千,浩浩蕩蕩進入弘農郡。梁肅不敢擋路,被迫提供部分糧秣、物資,恭送司州軍抵達華陰境內。
但還沒有接近渭汭渡口,盧志父便策馬攔住了李矩一行,并且奉上裴該的書信。李矩打開來一看,信里說劉曜雖然頓兵大荔堅壁之下,難以寸進,終究時日尚短,士氣未挫,這時候與之正面較量,殊為不智。而且目前大荔城防力量也足夠了,不必要司州軍再入城協防“還請暫駐渭南,候我傳喚。”
魏該見了,心中不忿,說:“既召我等來,卻又不容我等遽進,裴公是何意思?若不必我等相援,乃可退去”
李矩年歲較長,進入官僚系統時間也比較久一些,對于權威的認同感自然比魏該要強,他苦笑搖頭:“不可。我等雖受祖公轄制,可不必從裴公之命,但他終究貴為侍中、儀同三司,既有命,又焉敢不遵?且從其言,暫駐華陰,歇幾日再看吧。”轉過頭去問盧志父,說我們糧草帶的不多,你華陰一縣可能資供啊?
盧志父拱手道:“末吏已整備酒食,以款待幾位將軍。華陰糧不甚多,然供應貴軍半月之需,綽綽有余。”李矩說好吧,那我們就等半個月,半個月后若還沒有進軍的命令,我們就不等啦,干脆撤兵算了。
結果還不到十天,盧志父便帶著裴該的傳令兵來到司州營壘,稟報李矩、魏該,說:“裴公有令,說劉曜不能克大荔,行將北遁,是其氣已為我所奪也。當此際,貴軍正好北渡,以薄胡軍側背。”
李矩雖然駐軍華陰,但并不是兩耳不聞渭北事的,他也多次派人秘密前往大荔附近探查,知道大荔城確實防守得很嚴密,胡軍攻了半個多月,竟然連城壕都沒能填平既然如此,說劉曜打算閃人,可能性很大啊。當即喜道:“既有裴公之命,我等明日便攻渭汭還請盧令整備船只,助我北渡。”
從大荔城南門出來,渡過北洛水,再渡過渭水,抵達華陰,也不過五十多里路程而已,快馬不用一日,命令便可傳至司州軍中然后司州軍準備準備,發兵北渡,估計也得一天左右。所以裴該是掐準了日子的,這才答應劉曜三日后城前相見。
渭汭對面,是由胡將呼延瑜統率的五千兵馬,受命來封堵渡口,防備司州援軍進入馮翊。前一日晚間,呼延瑜也接到了退兵命令,于是整理行裝其實他來了沒幾天,營壘尚未完全,也沒什么可收拾的等到天明,便待北歸。只是天剛放亮,胡軍尚未啟程,忽見渭水上無數船只破浪而來。呼延瑜一開始并不在意,招呼士卒:“且先擊退晉人,我等再行不遲。”
因為他在渭汭駐扎的這幾天,經常會有船只從南岸航來,朝岸上放箭,騷擾自軍陣營全都是盧志父麾下臨時招募的華陰兵,數量不多,也就五六百人而已。
呼延瑜受命防止晉人北渡,盧志父同樣受命防止胡軍從渭汭南渡,但他兵馬雖少,卻有華陰城池為憑,又來得比較早,準備充分,通過梁肅相助,搜集了不少的船只基本上來說,在大荔以東直到黃河拐彎處,就沒給胡軍留下一條船來,這也是胡軍曾經嘗試突破渭汭,卻未能成功的重要原因。
胡軍南渡的嘗試,還是在劉曜來攻之初,遣將率數千人,欲自渭汭而下弘農,結果因為找不到船,反被盧志父放舟騷擾,未能建功。其后大荔城下之戰,胡軍屢屢受挫,接著東門外大營還被端了,劉曜實在沒有精力和信心開辟第二戰場,也就把那支部隊主動撤了回去。然后此番再遣呼延瑜來,主要目的只是防守,而不再圖謀進攻了。
盧志父對此自然并不清楚,見對岸又有胡軍到來,便即屢屢放舟前去騷擾,以攻代守,防止胡軍南渡。其實他完全不用怕,華陰境內還有司州軍七千之眾呢,但裴該既然賦予他守備華陰的重任,能夠自己解決問題,總比再向李矩、魏該求救為好啊。
華陰的船隊幾乎每天都要往北岸放個一兩次,時間不定,或晨或午,甚至于臨近黃昏,呼延瑜都司空見慣了。故此并不以為意,只遣弓箭守列陣于渭河北岸,準備與晉船對射。
可是才一交兵,就覺得情況不對啊,晉船上飛來的箭矢較從前多了一倍還不止并且原本船只并不攏岸,對射一陣,便即飏去,這回卻冒著己軍的箭雨,頑強前行,眼看著就要靠近北岸了。呼延瑜這才意識到不妙,急忙出營觀看,只見晉船上盡是司州軍的旗幟,正中一面,上書:“冠軍將軍河南尹李。”
呼延瑜急忙調動步騎兵結陣抵御,心說怎么這么巧啊,我才剛要走,晉人的援軍就到了他可不知道裴該是掐著時間點下令的,而李矩、魏該蟄伏華陰將近十日,人心思戰,所以才一大早就不管不顧發起了進攻就此慢了一拍,司州軍的幾條船只已經靠上了北岸,一將手執長刀縱躍而登,奮勇殺散胡軍弓箭手,正是原“乞活”驍將馮龍。
實話說,敵前登岸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倘若呼延瑜嚴加防范,既沒打算走,也沒誤以為晉人只是騷擾,司州軍未必能夠那么快便即沖上北岸來。
呼延瑜眼瞧著晉軍來勢洶洶,知道很難再將其封堵在渭水之中了,只得勒束部眾緩緩后退,依靠從前的營壘御敵,同時急遣快馬趕往大荔城北,去向劉曜稟報。劉曜聞報,不禁吃了一驚,就問曹恂:“何以晉人援軍,此時急至?”這是巧合嗎?這不大象是巧合吧
曹恂回答說:“若為索綝、麴允兵馬,還則罷了,既是司州祖逖所部,必然悍勇,恐怕呼延瑜難以抵御。為今之計,只得暫緩撤兵,急命城東呼延實往救,而大王當另調兵馬,前拒城東。”
劉曜想了一想,緩緩搖頭:“我誤矣必是昨日城下之會,裴該見我已生退意,乃急請祖逖發兵增援,以牽絆于我”再想一想,貌似時間對不大上不管了“今糧秣、輜重已行,軍令已下,若滯留不退,只恐士氣更為蹉跌,再無幸理。所謂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只得棄呼延瑜而保障主力了。”當即下令,按照原定計劃,主力趕緊后撤。
大白天的浩浩蕩蕩拔營起程,不可能悄無聲息,即便偽裝得再好,只要對方預先有了準備,想要察覺蛛絲馬跡并不為難。因而劉曜主力才動,裴該在城上就望見了,當即下令:“出城,追擊!”
其實他早就想追了,但陶侃提醒說:“劉曜宿將,必不輕動,今晨所去者,必其輜重后隊也,我若往追,反遭逢其主力,難免惡戰。不如待其主力動時,再追不遲。”所以才一直等到了這會兒。
裴該穿戴整齊,下得城來,跨上戰馬,忽見妻子荀灌娘率一眾家奴端立于側。裴該就問了:“大軍將行,卿來何為?”荀灌娘笑一笑,回答說:“特來為夫君壯行。”隨即從家奴手中接過一盞酒來,雙手奉于裴該:“唯望馬到功成,踏盡胡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