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胡馬  第四十一章、圖窮而匕見

類別: 歷史 | 兩晉隋唐 | 勒胡馬 | 赤軍   作者:赤軍  書名:勒胡馬  更新時間:2019-05-01
 
裴該與祖納談不移時,便即將之斥退。

他最后放的話是:“尚書如此顢頇,國事豈可由汝等調度?我明日便當往覲天子,彈劾諸位,并請天子別委員徹查此案!”

裴該最初的想法,是讓裴詵甚至裴嶷去負責此案。雖然估計也調查不出什么結果,裴詵之死不管是偶發還是別有陰謀,既已促成自家上洛,那對于大局而言,真相也就不重要了。換言之,真相如何,只有自己在一定程度上想要搞明白,而即便搞明白了,也未必可向天下人宣告,多半裴嶷等人會由此攀牽朝臣甚至天子,為自己更進一步掃清道路。

此等事,自己不便阻攔,都到了這個地步了,圖窮匕見,也不打算阻攔。只要別引起太大波瀾,殺得人頭滾滾,甚至于脫出自家掌控即可。

然而裴嶷等人卻并不贊成裴該的想法。

對于彈劾諸尚書,自然是一致通過的,起碼要入和濟那蠢蛋之罪,并且把荀邃與其黨羽給扳下臺。殷嶠、卞壸都是自己人,梁允為盟友,又急急忙忙跑來表忠心,自可不動;至于祖納,為了不刺激隨時可能歸洛的祖逖,也暫以保全其祿位為宜。

而至于撇開尚書省,請求天子派誰再去調查此案,裴嶷說:“我與子羽,不但出于一族,且非朝臣,不當奪尚書之柄也。”

相關同族親眷之事,我們肯定是要避嫌的。但更重要的,我們都是行臺之吏,不是中朝之臣,除非先加一個中朝的官號,否則沒道理從尚書省手里把調查之權給搶過來啊,這不合制度。

“乃當奏請一中朝大臣,肩此重任。”

裴該點點頭,就問:“卿等認為,以誰為宜啊?”

裴嶷早就胸有成竹了,當即回復道:“唯華敬則可使。”裴詵補充一句:“臣請往見華公,求其應允此事。”

華恒貴為門下省的主官,此時朝臣之中,唯處太尉荀組之下——門下侍郎和尚書仆射本來平級,但華恒的資歷可比荀邃要高得多了——則以他來接替尚書省審理這個天大的案子,完全夠格啊。況乎華敬則的態度表面上中立,其實多少偏向西黨一邊,則由其肩此重任,最終結果肯定會對裴氏有利的。

然而,即便奏請天子,且天子允可了,倘若華恒本人不愿蹚這趟混水,自可以找出種種理由來推拒——極端一點,他當即掛冠而去,你又能怎么辦呢?如此一來,反倒有損裴氏的顏面。所以裴詵提出先期去跟華恒打個招呼,懇求他應允所請,實亦在情理之中。

當然啦,裴該很清楚,裴詵此請,必然不會是僅僅去勸說華恒應命那么簡單。

作為一個領導者,不可能關注每一個細節,尤其在這種動搖天下的大事面前,必須也唯有發揮部下的主觀能動性,才能使整個集團凝神聚力,且不至于象大型恐龍那樣反應遲緩。反正裴該已經清楚地在裴嶷前面畫下了一條紅線,只要不越線,少少的自專,亦無可慮,且不必慮。

什么紅線呢?不可背棄與祖逖的盟約,不可損害抗羯的大局。

而就這條紅線而言,雖然未必傳達給了王貢——因為他久在關東,少歸長安——但即便王子賜實際策劃了裴丕之死,也不能算是越線了……

最關鍵的,裴該此前擔心祖逖在滎陽轉勝為敗,所以一直在長安站定腳跟,不肯遽前一步,裴嶷等人想要拱他上位而掀起的颶風,于他實為苦事。而如今羯賊已退,裴該又下定了決斷,則此風不但不足擾,反倒是他前進的助力,他只要穩穩地把住舵,別一個不慎被風浪掀翻即可。

不知道為什么,裴該心中突然泛起了一句雪芹公的詩:“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

因此他略一思忖,便即允可了裴嶷、裴詵的獻言。隨即裴子羽便乘車去拜會華恒,摒退眾人,進行了整整一下午的密談。黃昏時分,華恒備車入宮,來見司馬鄴。

司馬鄴在宮中焦慮萬端,負手彷徨,不知該如何是好。

裴該抵達洛陽的消息,自然是接到了,但他卻無法召朝臣前來商議此事。右衛實控扼宮城諸門,相關國事可由宦官外傳、小吏內稟,右衛只會搜身,不會阻攔,但具體到召見大臣,就沒有那么方便了——甚至于皇后大長秋梁芳都被阻于宮外。

就此引發了宮內普遍的恐慌情緒,一時之間,宮人、宦者皆有憂色,司馬鄴以問朱飛,朱飛唯敷衍而不肯答,但隨即他就從皇后嘴里,聽說了種種的流言蜚語——

有說大司馬率兵入京,是來清洗朝臣的,關西軍業已包圍了尚書省;有說荀邃等往見大司馬,結果全被扣下,要他們承認設謀暗害了裴丕;有說祖逖已然還師,與關西軍在東門外激戰;還有說右衛即將進宮,不但要徹底接管宿衛,還打算在宦者、宮人中大索,捕拿明達的黨羽……

司馬鄴責問朱飛,朱飛勸道:“流言不可信,陛下請安坐,慎勿因此勞心……”

司馬鄴斥喝道:“汝云流言不可信,然外間事,其實如何?”朱飛卻也說不出個子丑寅卯來,只是寬慰天子說:“如昔索綝害閻鼎,大司馬復害索綝,此等事,唯天子不涉其間,自然無憂,外臣紛擾,可由他去。”

司馬鄴垂淚道:“我自無憂,唯慮皇后……倘有播遷之事,皇后方有身孕,安能遠行啊?”

他倒不擔心朝臣如何,怕的是裴該真跟祖逖起了沖突,到時候一起來搶天子,裴該搶到了,肯定要往長安運啊,祖逖搶到了,也起碼先奉駕前往洛東……這路事兒孝惠皇帝就遭遇過不止一回了,先被司馬越拉去攻司馬穎于鄴城;復為司馬穎將石超所獲,裹脅入鄴;時隔不久,司馬穎為王浚等擊敗,挾惠帝還洛;然后在洛陽屁股還沒坐熱,又被張方劫持去了長安……

也不過就是十幾年前的事兒,司馬鄴已有記憶;況且類似顛沛流離之苦,他本人也是遭受過的,那種日子,想想就會膽寒。再者說了,如今自己不是一個人,身邊兒還有皇后,皇后肚子里還有個小的……他怎么可能不擔心呢?

不管朱飛如何解勸,司馬鄴仍然愁容難開。正在煩悶,忽然得報,說華侍中入宮請見,司馬鄴如同撈著一根救命稻草一般,當即跳將起來,便叫:“快召,快召!”

朱飛心里卻是“咯噔”一下,心說右衛隔絕內外數日,大臣不能覲見,怎么如今卻放華侍中進宮了?則華侍中肯定是得到了大司馬的首肯,甚至是大司馬的授意而來……他會不會逼迫天子,要他掃清內廷呢?自己不會因此而受到明達的牽累吧?!

老兄啊,你在天之靈保佑,我活著,將來有機會還能給你上幾柱香,要是把我也折進去,你就徹底不得血食啦!

心中忐忑,卻也不敢怠慢,急忙跑出來召喚華恒。只見華敬則穿著整潔的朝服,手捧笏版,已然進入宮中,正停步于闕下,并且身后竟然還跟著一隊右衛軍卒。朱飛望見,不禁膽寒——右衛果真進宮了?趕緊疾趨向前,拱手道:“侍中安好——天子允見。”

華恒點了點頭,隨即就說:“朱君,委曲你了。”話音才落,幾名兵卒當即沖將過來,一把便將朱飛按倒在地,并且上了綁繩。朱飛大叫道:“侍中此是何意啊?飛無罪!”

“有罪無罪,”華恒輕輕嘆了口氣,“且待天子處斷了。”說著話,邁步便入殿中。

報名而入后,向司馬鄴行跪拜大禮。司馬鄴賜其坐,隨即急切地問道:“侍中入宮,是為大司馬之事而來?聞大司馬率軍歸洛,不知心意如何啊?外間究竟是何等情狀?”

華恒面無表情地回復道:“大司馬方入洛,期以明日進宮,覲見陛下。洛中尚且太平,關西軍控守諸門與宮禁,絕無宵小敢于作亂——陛下不必憂慮。”

司馬鄴這才舒了一口氣,又問:“請問侍中,大司馬明日覲見,將有何語?朕又當如何答復?”

華恒回答道:“大司馬此番率軍歸洛,自然是為裴右衛遇刺之事。同族兄弟,國家重將,竟于都邑為人所殺,其事晦暗不明,尚書調查將近半月而不能有結果,且事涉宮中……無怪乎大司馬之來。”

司馬鄴急忙撇清道:“何言事涉宮中?”

“明達豈非陛下內廷之臣么?”

“明達無能,不能約束五校,遂使裴右衛遇害,朕亦深感哀慟。然明達既已自剄,此事當與宮中再無瓜葛了……”

華恒輕嘆一聲:“明達不能明正典刑,而由其自剄,不能留合理供述,則行臺上下,又豈肯善罷甘休啊?且明達在宮中用事多年,焉知別無黨羽?陛下以為此事已了,恐怕不能如愿。”

司馬鄴苦著臉問道:“然則大司馬究欲何為?還望侍中教朕。”這般政治狡詭,我實在是搞不明白啊,你還是趕緊說個痛快話吧。

華恒沉默少頃,終于還是下定了決心,于是起身離席,再度高舉笏版,朝司馬鄴叩首。司馬鄴驚問道:“侍中這是何意啊?”

華敬則板著臉,一口氣說道:“自孝惠以來,諸藩造亂,胡羯縱橫,十數年間,都邑曾陷,國家幾亡,天意人心,皆厭晉祚。陛下雖起關西,規復舊京,實賴大司馬之力。今大司馬威加海內,德布四方,仁及萬物,越古超今,懇請陛下效堯、舜之道,下禪位之詔,以順應大勢。”

這幾句話,華恒來時途中便在心中構思,反復琢磨,至此終于一氣呵成。其言方出,司馬鄴便即面如土色,不禁手足皆軟,脫口問道:“侍中安有此語?!”

其實小年輕也不傻,對于裴該篡僭之勢已成,他還是有一定心理準備的。不過前代之事,終究未睹,今生唯見藩王(趙王司馬倫)篡位,旋即被殺,所以總是安慰自己:對于自家帝位而言,丹陽皇叔(司馬睿)比裴文約更加危險啊,或許裴文約未必肯邁出那最后一步去呢?大不了自己一直做垂拱天子好了……

再加上最近梁芳等人一直攛掇他逐步收回權柄,還說皇后肚子里一定是個男孩兒,等將來嫡子誕生,正位東宮,陛下您自然聲威大漲,乃可以徐徐罷去權臣……司馬鄴就此而日益閉目塞聽了,幻想能有美夢成真的一日。

本來這回裴丕之死,對于晉室來說確實是件相當兇險的事情。但明達為朱飛所逼,及時自剄,朱飛復勸說司馬鄴,皇家可千萬別牽扯此事,以免遭致大司馬之怒。因而司馬鄴會產生一種錯覺,只要自己當這事兒沒發生過,絕不插手,那么裴該歸洛,頂多清洗一下朝臣,應該不會威脅到自家的皇位吧……

按道理來說,裴該很可能趁此機會,遵從歷代權臣篡位的前例,先提出封王、加九錫、進位相國之類的無理要求來。到時候試著讓荀氏等朝臣去攔上一攔,實在攔不住,也只得允準了,再多拖得幾年是幾年。等到羯賊殄滅,天下一統,而且自己兒子也出生了,說不定如梁芳所言,形勢就會有所好轉呢?

若祖士稚能滅羯,還可趁此機會,把他抬到跟裴該一般兒高,讓他們倆相斗法去,皇家乃有望漁翁得利……

可是沒想到,華恒入宮覲見,說不上幾句話,竟然就直言“陛下您還是禪位吧”,那司馬鄴焉能不驚啊?

當即質問華恒,華恒叩頭道:“臣此言,非為大司馬,亦非為天下人,而是為了陛下。前代之事,陛下可知否?漢孝獻董貴人、伏皇后如何,魏高貴鄉公又如何,陛下可知否?今日若禪,可免無盡屈辱,亦可保全陛下一家性命;若異日由行臺之臣進迫陛下,則恐別生不忍言之事也!”

今日午后裴詵往拜,表面上請華敬則接下調查裴詵之案的重任,實際卻是求其入宮去勸說司馬鄴禪位的。按照王貢的謀劃,大勢已成,不可延挨,則與其勸說裴該篡位,還不如勸說司馬鄴禪位——反正哪怕先說動了裴該,也得過司馬鄴那一道,又何必多此一舉呢?

若天子先下詔禪讓,我等再固請,則大司馬若無心也必動搖,若有心也更有臺階下,何樂而不為啊?

華恒聽了裴詵所言,初時自然也是震驚的,本待不允,裴詵卻說:“公豈不記尊曾祖博平敬侯之事么?”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