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南非當警察  2561 半成品和殘次品

類別: 歷史 | 架空歷史 | 重生南非當警察 | 鲇魚頭   作者:鲇魚頭  書名:重生南非當警察  更新時間:2023-03-31
 
馮·布勞恩的狀況很糟糕,他的肩部和胳膊在轉移途中因車禍骨折,受限于當時的情況,并沒有得到及時治療。

在抵達阿爾卑斯山之后,負責團隊安全的黨衛軍官穆勒為馮·布勞恩找到了醫生,馮·布勞恩這才接受了手術。

說起這事也算幸運,阿爾卑斯山是滑雪勝地,經常有人在滑雪時受傷,所以這里的醫生對于治療骨折還是很有心得的。

雖然接受了治療,但由于拖延的時間太長,恢復狀況并不理想。

馮·布勞恩不太擔心自己的傷勢,更擔心的是團隊的前途和命運。

在進山之前,穆勒考慮到幾千人的目標太大,要求馮·布勞恩將團隊精簡到500人,這樣可以更有效的躲避盟軍的轟炸和搜索。

這讓馮·布勞恩很為難。

數千人的團隊要精簡到500人,那就意味著必須拋棄所有家屬,以及不重要的團隊成員,這讓馮·布勞恩難以割舍。

穆勒態度很堅決,他告訴馮·布勞恩,如果馮·布勞恩做不到,他就會以黨衛軍的方式處理這件事。

馮·布勞恩妥協了,他精心挑選了500人,將剩余的三千多人,以及攜帶的所有資料都留在了哈茨山。

這個決定是馮·布勞恩和瓦爾特·多恩貝格爾一起做出的。

瓦爾特·多恩貝格爾是火箭研發基地的負責人,炮軍中將,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在炮兵部隊服役,18年在法國被俘,19年被釋放,此后一直在德國陸軍服役,專攻彈道學。

“現在的情況很不妙,柏林正在遭到俄羅斯軍隊的圍攻,佩內明德也被占領了,幸好我們及時逃了出來。”瓦爾特是技術官員,并沒有直接參與作戰,所以不在盟軍的清算名單上。

當然盟軍不追究瓦爾特的責任,并不意味著英國不追究。

瓦爾特研究的A系列火箭,就是后來的V2。

“逃到這里,我們又能做什么呢?”馮·布勞恩的胳膊上打著厚重的石膏,他身上還穿著棉衣,四月份的阿爾卑斯山依然寒冷。

從36年進入佩內明德基地開始,馮·布勞恩的日常就是在研究中度過,離開研究所,馮·布勞恩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別擔心,你前途遠大,未來依然光明。”瓦爾特其實也很年輕,1895年出生剛滿五十歲。

馮·布勞恩更年輕,現在才33歲,他曾經是瓦爾特的助手,在佩內明德基地,馮·布勞恩擔任技術部主任。

“我現在最后悔的是,去年沒有聽你的話,將基地搬到挪威——”瓦爾特追悔莫及,德國進行核研究的很多重要設施都在挪威。

和挪威相比,德國本土更危險,從40年開始就不斷遭到盟軍的轟炸,所以研究所才會搬到佩內明德那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地方。

馮·布勞恩就苦笑,他根本沒想把研究所搬到挪威,而是盡可能遠離德國本土,尋找投靠盟軍的機會。

馮·布勞恩跟小胡子不一樣。

小胡子這種人,命運是和德三帝國牢牢綁定的,一損俱損,一榮俱榮。

馮·布勞恩是科學家,而科學是沒有國界的。

這里要劃重點,“科學沒有國界”這句話,最早出自法國化學家巴斯德,原話是“科學雖然沒有國界,但學者卻有自己的國家”。

這句話巴斯德說過之后估計就忘了,卻被美國發揚光大,打著“科學沒有國界”的旗號全世界搜羅科學技術和人才,然后就給科技設置了國界。

簡單說就是技術落后時,科學就沒有國界。

技術領先時那就兩說。

法律?

不重要,如果你需要可以給你現寫。

這就是美國對于科學的態度。

馮·布勞恩還不夠了解美國人,他也不是只聯系了南部非洲,同時也在聯系美國人和英國人,只可惜在美國人和英國人那里,馮·布勞恩并沒有得到想要的回饋。

美國人所謂的回形針行動,執行的范圍比較小,了解這件事的人不多。

南部非洲搜集技術和人才,主要是通過布拉德辦公室進行的。

“能不能想辦法為我們的研究人員增加一些營養,他們的情況很糟糕。”馮·布勞恩很擔心研究人員的健康狀況。

現在的阿爾卑斯山,開發程度遠不及物質生活條件極其發達的21世紀,山里的生活還是很糟糕的。

德國人對于這幫科學家還是很重視的,在佩內明德基地,研究人員們受到無微不至的照顧,無需為生活擔心。

進入阿爾卑斯山之后,別說研究,連基本生活都無法保證,研究人員們因為常年工作在實驗室,本來身體就不太好,大多數都處于亞健康狀態,現在突遭巨變,進山沒多長時間,已經病倒了十幾個。

更要命的是,山里不僅缺乏生活保障,同時還缺醫少藥,如果得不到及時治療,那么或許不用多長時間,團隊就會徹底解散。

“我已經跟穆勒上校說過這個問題,不過穆勒上校也沒什么太好的辦法。”瓦爾特也沒辦法,總不能讓保護他們的黨衛軍官兵都打獵吧。

說是保護,其實就是監視。

躲在山里等死不是馮·布勞恩的習慣,他迫切想要回到實驗室,只有在那里,他才能充分實現自我價值。

晚上在馮·布勞恩居住的房間里,聚集了三十多位科學家,他們是這個研究團隊的核心成員。

馮·布勞恩居住的地方是一個村莊,說是村莊,其實只有十幾戶人家,無法容納所有團隊成員,所以馮·布勞恩他們這500人,被迫分散到附近的幾個村莊里。

這也造成負責“保護”他們的黨衛軍嚴重分散,力量不足,所以就給了馮·布勞恩機會。

馮·布勞恩作為團隊帶頭人,擁有整個團隊唯一的一部收音機,每天晚上,團隊核心成員都會準時來到馮·布勞恩的房間內聽收音機,這也是他們了解局勢的唯一渠道。

“南部非洲遠征軍在易北河和俄羅斯軍隊順利會師,戰爭即將結束,勝利的曙光已經出現,柏林正處于盟軍的重重包圍中,同盟國領導人在華盛頓發表聯合聲明,敦促德國和日本立即無條件投降——”

受山間地形干擾,收音機里傳出來的聲音斷斷續續,圍著收音機的人們,心情也隨著電波忽上忽下。

“南部非洲遠征軍的隨軍記者在漢堡,對來自維爾西茨的馬格努斯先生進行了采訪,馬格努斯先生呼吁所有愛好和平的人們主動站出來,為結束這場戰爭貢獻自己的努力——”

新聞里的一則采訪引起了馮·布勞恩的注意。

維爾西茨是馮·布勞恩的家鄉,馬格努斯這個名字馮·布勞恩就更熟悉了,這也是他全名的一部分。

“太棒了,馬格努斯已經和南部非洲人取得聯系,我們有機會離開這里了——”馮·布勞恩很興奮,這是屬于他的曙光。

“我們要去南部非洲了嗎?”

“那些監視我們的軍人怎么辦?”

“我總覺得南部非洲不如美國,在美國我們會受到更大的重視。”

團隊核心成員們七嘴八舌,既有對未來的向往,也有擔憂。

這也正常,不管南部非洲還是美國,對于這些德國科研人員們來說都是陌生的。

當然相對來說,他們對于南部非洲會更熟悉一些。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南部非洲在德國已經完成了一輪搜刮,很多德國科研人才移民南部非洲。

這部分移民南部非洲的德國人,和德國國內的朋友還保持著密切的聯系,畢竟所謂科技圈其實也就這么大。

通過來往的書信,以及報刊雜志的報道,德國人對于南部非洲其實是很了解的。

尤其南部非洲各級聯邦政府對科技研發的重視程度,也讓德國國內的科研人員羨慕不已。

重視了,才會給與足夠的支持力度。

德國也不是不重視,關鍵在于跟南部非洲相比,德國國內的資源太少,給與科研人員的支持力度就不太足。

最簡單的一個例子,德國開始研究原子彈的時間,跟南部非洲差不多。

那為什么進度卻差了這么多?

南部非洲的原子彈都能應用到戰場上了,德國卻還停留在實驗室階段。

究其根本,原因不在于德國人技術不行,也不是小胡子的支持力度不夠,而是德國缺少進行研究所必需的原材料,也就是手頭沒礦。

研究原子彈,沒有原材料你還研究個得啊。

說到礦產資源,南部非洲認第二的話,沒有其他國家敢認第一。

就算南部非洲沒有,南部非洲也不缺。

就是有這個底氣!

“美國有的,南部非洲都有—

〔請不要轉碼閱讀(類似百度)會丟失內容〕

—美國沒有的,南部非洲也有!”馮·布勞恩用一句話終結討論。

作為一個德國人,馮·布勞恩有足夠討厭美國的理由。

兩次世界大戰,美國干得那些個事,實在是太讓人惡心了。

之前馮·布勞恩在南部非洲和美國之間搖擺不定,那是沒得選,待價而沽。

現在既然馬格努斯已經和南部非洲取得聯系,那么馮·布勞恩也就不再猶豫,否則搞不好好處撈不到,還會有殺身之禍。

真當南部非洲人都是救世主呢。

“比利,你明天下山,看看能否和南部非洲人取得聯系。”如果可以,馮·布勞恩很想自己去,可惜情況不允許,肩膀和胳膊還打著石膏呢。

“好的——”比利時馮·布勞恩最信任的助手,很聰明機靈的年輕人。

“我需要兩個人幫我。”比利需要人幫他擺脫守衛。

這點事不難,能當科學家的腦袋沒一個笨蛋,每一個都聰明絕頂。

轉天一大早,比利在同伴的幫助下,騎著一輛自行車下了山。

此時戰爭還沒有結束,山外就有盟軍駐守,不僅有南部非洲遠征軍,同時還有美軍。

比利剛出山,就遇到一支美國人的巡邏隊。

巡邏隊慣例對比利進行盤查。

比利的英語不錯,順利應付了美軍的盤查,繼續尋找南部非洲遠征軍。

也不難,遠征軍的三色旗,跟美國人的星條旗差別巨大,很快比利就找到目標。

“布勞恩博士在哪里?”接待比利的遠征軍軍官很激動,一開口比利就知道自己找對了。

“布勞恩博士的情況不太好,他的肩部和胳膊粉碎性骨折,剛剛接受了治療——”比利剛開口就被打斷。

“這些情況我們路上慢慢說——”軍官帶著比利上了一輛裝甲指揮車,帶著一支車隊迅速出發。

真的是車隊,摩托車打頭,裝甲車十幾輛,后面還跟著坐滿步兵的卡車。

比利注意到,車隊最后方還有幾輛救護車,這讓比利很高興。

進山的路很不好走,這時候的交通遠沒有后世發達,山里沒有公路,還好有一條用石子鋪成的便道,裝甲車憑借強大的越野能力,勉強穿行。

“我們一共有500人,還有三千多人被迫留在哈茨山,哈茨山還有我們攜帶的所有研究資料,都埋在一個煤礦里。”比利知無不言,投降就得有投降的樣子。

“德軍的數量有多少?”馬爾利少校更關心團隊的安全狀況。

資料什么的,對南部非洲來說不重要,遠征軍甚至對V2火箭的實物,都沒有多大興趣。

德軍撤離佩內明德基地的時候,將整個基地全部破壞,沒有留下任何有價值的東西。

南部非洲遠征軍在了解到馮·布勞恩團隊已經從佩內明德撤離后,就對佩內明德失去了興趣。

俄羅斯人鍥而不舍,幾乎將佩內明德地翻三尺。

還別說,真讓俄羅斯人找到了一些東西。

德國人在研發V2火箭的過程中,有過一些半成品和殘次品,這些東西都被丟棄在一個廢棄的倉庫里,無人問津,甚至連看守都沒有。

德國人破壞佩內明德基地的時候,忽略了這些半成品和殘次品,于是這些東西就被俄羅斯人找到。

俄羅斯人如獲至寶,將這些半成品和殘次品運回俄羅斯,試圖從中得到V2火箭的秘密。

南部非洲不需要,因為手里有更好的。

德國人的技術還是不夠好,英國就有沒有爆炸的V2火箭,南部非洲相關人員,早就知道了V2火箭的秘密。

〔請不要轉碼閱讀(類似百度)會丟失內容〕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