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車  第二十六章 潛在威脅

類別: 現實 | 成功勵志 | 造車 | 榕之子   作者:榕之子  書名:造車  更新時間:2019-06-02
 
能讓韓皓剛回到江州就坐不住的消息,就來自南粵省的比亞迪公司發布。

比亞迪集團雖然進入汽車界不久,旗下主打的f3車型憑著借鑒豐田花冠外形獲得一定市場份額,但在“秦”強力狙擊下,比亞迪的汽車之路走得并不是很順利。

這也讓一向高傲的比亞迪老總王川福感受到挫折,他引以為傲的低成本戰略在中華集團目前占不到便宜,因此他起了另起爐灶的念頭。

經過一段時間反思,王川福認識到在傳統內燃機領域,比亞迪已經很難追趕上國內、國外的汽車巨頭。如果繼續在內燃機領域鏖戰,很可能比亞迪汽車要成為昨天黃花。

為此,他果斷把大部分資源投入到新能源汽車當中,打算在另一條跑道上優先搶跑,開啟他一直看好的電動汽車事業。

在首都車展還有一個月時間之際,比亞迪高調召開了新聞發布會,宣布將會在車展上公布國內首輛可以量產的純電動轎車f3e!屆時一起亮相的還有充電站、充電樁等配套設備,全部都擁有自主知識產權。

據王川福透露,比亞迪電動汽車將使用自主研發的“鐵電池”技術,足以顛覆現有的汽車行業,這立即引發媒體的瘋狂報道。但到底“鐵電池”是什么來頭,比亞迪方面賣了關子,說等到首都車展時再公布。

要知道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尤其是電動車方面,一直都是中華集團走在前列,當鯤鵬電動大巴上路時可是掀起了一陣浪潮,讓中華集團狠狠露了一把臉,許多民眾乃至業內人士都自然而然認定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大旗應該由中華集團扛起!

但現在,比亞迪橫空出世,領先一步把中華集團的風頭搶了!

這樣的舉動,讓韓皓感到深深的威脅。

雖然不清楚比亞迪的電動汽車技術到底如何,但從對方敢于公開召開記者會預熱,就能知曉手中肯定有貨。之前從未聽過任何相關消息,看來王川福的保密工作很有一套。

新能源汽車是韓皓看好并寄予厚望的新戰場,原本中華集團的純電動汽車按照進度應該明年才會公布,這個“國內第一輛純電動量產轎車”的名頭他肯定想抓在手中,沒想到卻被比亞迪搶了頭彩。

“不行!不能讓比亞迪把第一的名頭搶走!”

韓皓頓時激起了好勝之心,決定在首都車展上也推出中華集團自主的純電動轎車“秦”。用“”作為后綴,就說明是普通“秦”的進化版,以此把兩者區別開來。

照理來說,中華集團推出純電動“秦”的概念車不成問題,但這需要時間來協調。尤其當前中華集團新能源汽車團隊主要精力都投入在“鯤鵬”大巴身上,在轎車領域只是做了一些基礎研究,大致完成了從大巴移植電動技術到轎車的理論論證。

至于純電動轎車的結構布局、電池大小、驅動電機等問題還未經過實際驗證,可以說整體技術都在一張白紙之上。

“這不可能!30天時間不到要做出純電動轎車的概念車,真是天方夜譚。我們在電動大巴上的技術不可能照搬到轎車上就行,電動轎車的技術要求更高。

你現在就相當于讓一個初中生直接參加高考,還要求他必須考上大學,這無疑是一種拔苗助長的愚蠢行為!”

由熊繁星領導的中華集團新能源汽車團隊,在鯤鵬電動公交上做出許多創造性的突破,保障了鯤鵬能順利在江州道路上奔跑。

熊繁星也實現了自己部分夢想,能夠主導新能源汽車的開發設計工作,并看著成果付之實用。

但面對韓皓要求團隊在一個月時間內弄出“秦”純電動轎車時,他明確表達了反對意見。因為他認為不可能,同時也沒有這個必要。

“我不要求合格的產品,我只需要它能代表我們中華集團的新能源技術站在展臺上,把我們的理念宣傳出去就行。

‘秦’不用實際上路奔跑,我們只是設計出概念車,把其帶到首都去跟比亞迪的f3e叫個陣。至少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我不希望我們還未出戰就率先輸了陣!

這是一種宣傳策略,對提升我們中華集團的公司形象很有幫助。”

韓皓耐心對熊繁星說出了自己的想法,他更多從公司經營管理方面出發考慮,而熊繁星則從技術人員角度看待問題。

依據中華集團去年銷量破百萬一舉躍居國內車企老大地位來看,比亞迪這樣年銷量不足3萬輛的小企業入不了法眼。但有比亞迪在電池領域曾經成功的案例在前,韓皓知道王川福也是一個技術狂人,一旦放任比亞迪做大,將來肯定會成為中華集團的心腹大患。

為何韓皓能有如此強烈的危機感,就因為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尤其是純電動汽車上面,所有人都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中華集團跟比亞迪相比,基本上沒有任何優勢。

在國內外車企都還沉浸在傳統內燃機領域時,比亞迪卻毫不猶豫在新能源汽車砸下重注,這跟中華集團的戰略產生了重合和沖突。

這是一種企業家身經百戰后獲得的感知力,韓皓的第六感告訴他比亞迪會是一個非常難纏的對手。

“我們在鯤鵬大巴上進展不錯,要是抽調人手到轎車上面,會延誤我們各項研究的進度。再說在大巴上先把純電動技術吃透,屆時轉向轎車就會事半功倍。

比亞迪如果先在車展推出純電動技術,正好可以給我們參考,知己知彼對我們來說更有利。

爭奪一時的虛名,反倒打亂了我們的工作節奏。”

熊繁星并未因為韓皓是公司老板就有所退讓,他在盡力堅持自己的觀點。

“這是一場戰役,關系到中國新能源汽車話語權的爭奪。因此,一個月后在首都車展拿出我們的純電動技術‘秦’是死命令,我將給予你調配全集團資源的權限來完成這個目標。

不要給我客觀理由,我只要在首都車展上看到‘秦’!”

一向溫文爾雅的韓皓此刻終于露出了獠牙,他親自下達了死命令要求把“秦”盡快弄出來。

面對態度堅決的韓皓,熊繁星無奈下只好找到汽車研究院長趙全復,希望通過他來說服終止這個看上去不可能的任務。

聽了對方的陳述,趙全復算是明白了整件事的來龍去脈。

“難得看到韓總著急,看來比亞迪確實給了他很大壓力。不過他的要求也不過分,韓總讓你搞概念車又不是立即能上路跑的量產車,兩者從技術難度看天差地別。

比亞迪難道就真的搞出可以量產的純電動轎車嗎?他們為何要對自己的技術遮遮掩掩。

你呀,就是死心眼,諸葛亮唱空城計知道不?這次你只需要配合唱戲就行,別的事情不用你操心。”

趙全復上述這番話,終于安撫好了熊繁星,作為癡迷汽車新能源技術的專才,對方并不了解韓皓口中的話語權是什么。

本屆首都車展,主管全國工業的副總理將會到場參觀視察。

在新能源汽車開始成為社會熱點之際,一貫來引領國內汽車研發風向的中華集團如果不能拿出讓人眼前一亮的作品,反而被比亞迪把風頭搶了,這對韓皓來說可不是什么好事。

新能源汽車作為新生事物,成本高昂要想大規模量產推廣,必須要有國家的補貼才行。在車展上推出新能源汽車成果,能更有效地讓國家把其列入戰略支持領域,方便大規模降低成本普及新能源汽車技術。

按照韓皓的打算,將來主打的新能源公交大巴推廣,離不開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補貼。不然動輒兩三百萬的售價,不會利于新能源汽車的普及。

更深的原因是關系到行業標準問題,一流的企業賣標準是許多人耳熟能詳的認識。從比亞迪宣傳的“鐵電池”來看,他們可能采用了跟中華集團“三元鋰電池”不同的技術,雙方到底誰才能獲得國家扶持可是未知數。

要是讓比亞迪在新能源轎車領域掌握了話語權,大力發展“鐵電池”,對中華集團來說會有邊緣化的危險。

比亞迪在電池領域沉浸多年,中華集團旗下有剛收購不久的atl,兩者對照的話比亞迪在技術積累方面要強上一頭。

因此,比亞迪大舉宣布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中華集團必須對其進行狙擊,這是必然的市場策略。

不到30天時間從零開始弄出純電動概念轎車,這對熊繁星等人來說實在太過困難。

雖然韓皓說只搞概念車就好,但到了展臺要接受來自四面八方人群的火眼金星考量,熊繁星還是決定做出中華集團的技術特色。

可真正開啟項目時,熊繁星卻發現時間才是最大的敵人。

光是一個縮小版輪邊驅動電機的訂貨時間最快都要30天,以及電控系統從草圖到現實樣品也要27天時間,還有車身結構沖壓等都需要重新開模設計時間不低于14天,各項工作結合怎么看都無法在截止日期前完成。

難道真的要做一個花架子上臺當樣子貨?

在熊繁星一籌莫展之際,團隊有人提出來新的解決替代方案。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