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車  番外一:部里來了年輕人

類別: 現實 | 成功勵志 | 造車 | 榕之子   作者:榕之子  書名:造車  更新時間:2020-06-21
 
1994年初,看準摩托車市場發展的廣闊前景,韓皓決心從組裝摩托車發動機的零部件生產商,跨入整車生產廠家行列。

不過要生產摩托車整車,必須獲得機械部的批準,拿到國家頒發的許可證。沒有許可證的車輛,是不允許上路,也就無法上市銷售。

在這個不論出身只以成敗論英雄的蒙昧經濟年代,只要膽子大,發家致富的例子隨處可見。

可以說,韓皓身上天生就帶有這樣的基因,為了獲得摩托車生產許可證,他憑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硬氣,敢一個人孤身坐了一天一夜綠皮火車來到首都,到機械部嘗試給自己的鄉鎮小廠辦證。

機械部掌管國家工業審批大權,許多大項目都得從這里審批,因此自然成為熱門部委。

到了機械部門口,他發現有不少人被門衛攔在外面,任憑說破嘴皮也不同意他們進去。推銷的、告狀的和聲稱有大生意要合作的人魚龍混雜,怪不得門衛肩負起第一道篩選的屏障。

“憑什么不讓我們進去?”

一位看上去像是小老板的人生氣大聲責問。

“沒有介紹信,無關人員一律不得進入機關大樓打擾辦公,這是部里鐵的規定!”

門衛絲毫不理會對方口中的威脅,義正言辭回應道。

“介紹信?”

韓皓一聽壞了,自己身上也沒有所謂的介紹信。他以為機械部跟縣里機關大院一樣,到了直接就可以進去找分管領導申請辦事。難不成自己這次白跑了一趟,連正主都沒有見著就得灰溜溜回去。

想到自己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車趕過來,韓皓又很不甘心就此打道回府。他在街角對面小賣部買了一份報紙,借著看報紙掩護不斷觀察機械部大門處的情況。

他發現只要開著小車來的人,門衛基本不加阻攔,放人進去。偶爾還有一兩輛出租車在門衛處稍作停留,車內乘客只需給門衛看了一下手中文件袋,也得到放行處理允許進去。

當下能開得起小車的人,都是非富即貴,門衛自然不會加以阻攔。但孤身一個人的韓皓,在首都無親無故找不到可以幫助自己的人,他只能自己想辦法先闖過第一道難關。

在社會上也闖蕩了一些日子,韓皓對政府機關的門衛也大概了解,知道他們不會每個人都認真檢查,只會重點攔查可疑人員。

這時,一個大膽想法冒上他的心頭,自己也可以模糊身份混進去。

說干就干,韓皓開始了自己的謀劃。按照時下國家干部常穿的打扮,韓皓購買了一個公文包,還買了一幅黑框眼鏡,又拿了幾個文件袋裝上報紙填滿。他搖身一變,立馬成為一個年輕的國家干部模樣。

他到街上打出租車,首都滿大街黃面的出租車可不行,韓皓特意選了一輛嶄新的紅色夏利。起步價貴一些,但給人感覺氣派許多,更襯托自己當前的身份。

在韓皓吩咐下,紅色夏利直接開向了機械部大院,但在門口被人攔了下來。坐在副駕駛座的韓皓心里有些忐忑,但臉上卻保持著嚴肅,十足國家干部的派頭。

“放松,越放松,他們越不會檢查你。”

韓皓在心里不斷給自己暗示打氣道。

“你來部里有什么事?”

一位門衛走過來,低下頭對著副駕駛座的韓皓詢問。

“有些文件要給汽車工業司的張處長審閱,時間很緊急。”

從公文包拿出厚厚的文件夾,韓皓說道。

看了一眼韓皓的打扮,以及他身上鎮定自若的表現,門衛把其認為是首都各大部委中新來的年輕公務員,經常要干這些跑腿的事情。

“進去吧——”

門衛大手一揮,示意放行。

聽到“進去吧”三個字,韓皓心中大石正式落了下來。從車輛右后視鏡看到依舊被攔住門口的其他人,他感覺自己的冒險行為還是非常值得。

進入機械部大樓,就方便許多,提著公文包的韓皓未受阻攔,很快找到了負責批準生產摩托車許可證的汽車工業司辦公室。說是汽車工業司,實際上還肩負著管理摩托車的職責。

“篤篤——”

韓皓敲了敲門,得到許可后走了進去。

“領導,你們好,我想來申請辦理摩托車生產許可證!”

發現里面擺著四張辦公桌坐著不同年紀的干部,韓皓不知道從報紙上看到的張處長是誰,干脆直接自報家門。

“你是哪個單位的?”

其中一位頭發有些花白的中年人站起來叫住了韓皓。

“您就是張處長?”

韓皓見狀,先確認對方身份。

“是我,你還沒回答我的問題,你是哪個單位的?”

張處長有些納悶,這個愣頭愣腦的青年到底是如何找到這里來的。

“我是浙海省海州市韓耀廠的負責人,我們已經自主開發出摩托車發動機,現在準備進入整車生產領域。您能給我們頒發摩托車生產許可證嗎?”

既然見到了正主,韓皓便單刀直入開口問道。

“你知道國家產業政策嗎?”

看著韓皓傻愣不按常理出牌的表現,張處長沒有回答,而是徑直反問道。

“在報紙上看過。”

韓皓不明其然回答對方的提問。

“看過不就行了嘛,你還來這里干什么?”

“浙海省海州市韓耀廠”的名字,張處長從來都沒有聽說過。何況審批摩托車生產資質,需要地方政府部門往上報送,申請企業還要有實物摩托車樣車提交考核通過后才有機會獲得許可。當前各地政府都把摩托車列入地方支持工業,建廠申請堆滿了自己的案頭,這個沒有聽說過的企業一定來路不明。

許多資金雄厚的國有企業都輪不到批準,現在一個不知天高地厚的青年,竟然一拍腦袋瓜就想直接找自己拿到生產許可,這可真是一大笑話。

毫無疑問,韓皓的滿腔熱情在機械部吃到了閉門羹,自己的小廠無論資質還是實力上都沒有達到國家要求的標準。

他還沒來得及爭辯,就被張處長叫人請出了辦公室,申請開辦摩托車廠的事情也黃了。

在回程火車上,韓皓失神望著窗外一閃而過的景色,心中卻老放不下進入摩托整車廠的念頭。

按理說首都都解決不了的事情,基本上也就涼透了。就像不少患了重病患者,在地方醫院看了不死心,去了一趟首都后終于死心了。

但韓皓總覺得自己眼光沒有錯,按照現在一輛摩托車賣到6000元的高價計算,他估算自己只需要不到2500元就能把摩托車造出來,這其中蘊含的巨大商機實在不容錯過。

韓皓第一次感受到了國家產業政策的威力,猶如一道高高的門檻立著,把無數像自己這般的創業者擋在門外。

“據新華社消息,黨中央國務院要求各地區部門,在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基礎上,進一步轉變思想,大力推進改革開放各項舉措……”

此時火車上的廣播傳來播音員播報的當天重點新聞,其中第一條就是繼續推進改革開放。

這猶如一點火光沖入韓皓的頭腦中,讓他原本停滯的大腦馬上熊熊燃燒起來。

“改革開放不就是摸著石頭過河嘛,我們廠上整車項目,就是為了讓廣大人民群眾早日騎上物美價廉的摩托車。

生產摩托車提供了就業,增加了稅收,滿足了人們需要,這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為啥別人能干,我們就不能干,這本來就不公平。

市場需要什么,人民群眾缺少什么,我們就生產什么,這才是真正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頓悟之間,韓皓找到了新的目標和方向!

他打算回去后繼續想辦法,擠入摩托車整車生產企業當中,不放棄自己的造車理想。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