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錢氏臉一紅,嘟囔道:“說什么呢你,爹可不是那樣的人。”
她頓了頓后道:“只是我想著,家里人越來越多,如今大家是一條心,但孩子們漸漸大了,這人一多,想法就不免多些,就算知道那鋪子是滿寶出錢買的,該給滿寶做嫁妝。”
“可時間一長,經年累月的,不免就有忘記的。等滿寶要嫁人,最少還得等上六七年呢,我估摸著爹娘心疼滿寶,或許要上年才嫁也是可能的,到那時候再把爹名下的鋪子給滿寶帶去做嫁妝,恐怕家里有人心里不舒服。”
小錢氏低聲道:“既如此,不如一早就記在滿寶名下,到時候她要帶走鋪子也是名正言順。”
別說什么記在她的名下,這鋪子既不是她帶進來的嫁妝,也不是他們大房自己用私房錢買的,等以后公爹婆婆百年了,這些東西都是要拿出來分的。
小錢氏自然也有自己的私心,想著,若為了這么一間鋪子亂了家里的人心不值得;若真要亂,實惠也該落在自己人這邊。
而滿寶顯然是被劃歸為自己人的。
當然,這話小錢氏就不會和周大郎說了,因為在周大郎心里,妹妹是自己人,弟弟們侄子們自然也是自己人的。
反正這會子夫妻倆已經商定,是必要把鋪子記在滿寶名下的。
第二天一早,周四郎便嘰嘰喳喳的和他爹商量,讓大家都去縣城里幫忙,“里頭的桌椅板凳得買,里外還得打掃,看有什么東西需要置辦趁著年前就給辦好了,一過完年就可以開張。”
老周頭想了想,覺得很有道理,于是揮手道:“行,除老三媳婦和老四媳婦在家帶孩子外,其余人想去的都去吧,對了老大,順道再買些吃的東西回來,家里之前備下的年貨或許不夠。”
他道:“你們這兩日吃的也太多了些。”
他決定鋪子買下來得去村里好好的逛一逛,這一來一回肯定是要拎些東西的。
而且,他們家在縣城里買了鋪子,也是要上報給里正知道的,上門的時候也得拎些好的點心才行,最好還得拎一條臘肉……
想著這些人情往來,老周頭是痛并快樂著,叮囑了一番周大郎要買的東西,就揮手讓他們走了。
周大郎決定架著牛車去。
滿寶不與他們一起坐,直接跑到了村口和白善寶他們一塊兒坐著去,至于錢,一大早的,她剛裝好背簍就被周二郎拎過去了。
這么多的銀子,就這么丟在背簍里,他哪里放心,所以還是放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才安全。
這種事滿寶是不操心的,爬上了牛車便和白善寶商量一會兒等她辦完了事去哪里吃好吃的。
白善寶道:“不是說拿了契結文書后去找楊縣令看一看嗎?我們去楊縣令家吃好吃的?”
“咦?好呀,好呀,”滿寶樂道:“聽說楊縣令要娶媳婦了,我們可以去看看有沒有什么可以幫忙的。”
白二郎哈哈的笑問,“你們去做滾床童子嗎?”
白善寶就推了他一把道:“做滾床童子怎么了,這是福氣!”
滿寶道:“成親的事多著呢,你一看就是家里沒辦過喜事的,一點兒也不知道,我們能幫的事多了去了。”
白二郎:“……哼,過不了幾年我大哥也要娶親了,介時我自然知道。”
這邊說得熱鬧,后頭的牛車里更是吵轟轟的,周大郎都忍不住走遠了點兒,讓坐在車上的大頭自己架著車。
周六郎跟他們說夠了話,就跑到前面去蹭白善寶他們的牛車坐,孩子們一看,二頭和三頭也爬下牛車溜了過去。
一群孩子上上下下都不用等車停,蹦下去跑過去就又一蹦,便又上了牛車。
孩子們湊在一起總有說不完的話,哪怕是看到路邊的一朵野花,他們也能揪著說半天,明明是那么的常見……
這下大吉都覺得頭疼了。
一群人吵吵鬧鬧的往縣城去,剛到城門口,他們便在城外找了個棚子停下,交了兩文錢讓人代為保管看守牛和牛車。
這是今年秋收后才搭起來的棚子,聽說是城里一群無所事事的混混搭起來的,因為楊縣令去了入城費,每到農閑時候或是過節,進城的人就很多。
一些牲畜拉著車就進去,以至于城里的街道上都有一股牛糞味,后來楊縣令便有了規定,“凡是進城的牲畜,包括但不限于牛、馬、驢、騾,只要當街拉屎,須得主人清理,若不能清理,那就要交給當街巡邏的衙役兩文錢,以做清掃街道的費用,一次收一次錢。”
后來便有人在城外搭了這個棚子,離城門口不遠,但也不是很近,就在道路兩邊,特別的寬敞,而后頭還有無數的空地可供使用。
不論停下的是牛車、騾車、還是驢車,全是一輛兩文錢,嗯,馬車除外,據說是根據車的豪華程度來收錢的,反正他們上次架著馬車來時被收了五文錢。
把車和牛留下,拿好了作為憑證的竹條,大家便呼啦啦的進城去了。
坐在鋪子跟前的門檻上發呆的石曉恩一抬頭,看到帶著一大群人呼啦啦走來的滿寶張大了嘴巴。
他就是賣個鋪子而已,至于嗎?
知道周大郎他們是來收拾鋪子的,石曉恩松了一口氣,拿出了寫好的文書和房契,道:“我請了里正來做見證人,一會兒應該就到了。”
滿寶看過,確認契結文書沒問題,便要在上面填下大嫂的名字,小錢氏連忙道:“滿寶,這個讓你二哥來吧,你不是要和小公子他們去看縣太爺嗎,總得買些東西去吧?”
小錢氏笑道:“你們先去買東西,這鋪子我們自己弄就行。”
周二郎笑著問,“石大爺,滿寶,是已定了一百二十兩契結嗎?”
石曉恩看了他們一眼,慢慢的頷首道:“對。”
周二郎就接過滿寶手里的筆,笑道:“快去吧,不要跑遠了。”
滿寶就悄聲道:“二哥,我們還想去找楊縣令看一看文書呢。”
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農家小福女》,微信關注“優讀文學”,聊人生,尋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