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不是一部全年齡段的作品,而是一部富有針對性的電影。
里面的故事,懂的人,看了之后,會產生強烈的共鳴感,而不懂的人,會覺得,這是什么玩意啊?
情懷這東西,只有經歷過那個時代的人,才會懂!
而顯然,對于剛剛從高中步入大學校園的大學生們來說,這部片子,絕對是他們的菜!
那一幕幕,或許未必和自己曾經經歷過的,曾經見到過的一模一樣,但是卻能夠從中找到曾經的自己。
近年來,隨著電影產業的繁榮,高校校園影院也越來越多,自然而然地也誕生了不少大學生影評人。
他們或許未必像那些已經被職業化,商業化的影評人那樣出名,但是卻更純粹。
《那些年》的高校點映取得的效果相當好。
金海大學校園影評學生廖晨:“有幸將《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先睹為快,校園影院里,有不少人看的紅了眼眶,滴下了淚水,原本我也以為我會感動到哭,然而其實并沒有。”
“我以為看完電影后會細琢電影的細節,然而并沒有。看完電影,我甚至無心回顧熒幕上掠過的精彩,只是糾結于電影勾起的青蔥回憶。或許是因為我的故事沒有電影那般精彩,但并不妨礙我把自己的青春投射進去。”
“我的那些年,并沒有像電影里面那樣,上課打手槍,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我的那些年的老師,并沒有方君瑤,也沒有許詩韻。我也沒有和老師對抗而受罰,大概是因為那個時候是優等生吧,也沒有被大聲罵過“幼稚”或者“大笨蛋”。”
“當然了,不是每個人的青春都那么的精彩,但是并不是說這部電影不夠優秀,相反,這部電影讓我看了很羨慕。”
“每個人在生活當中都有一個身份定位,我大概是那種‘看客’或者‘吃瓜群眾’吧,所以,電影里面的那些人物,他們的故事我沒有經歷過,但是卻能夠從中找到記憶當中這些人物的原型。”
“這部電影最大的成功之處,大概就是在于,它能讓每個人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或許是男主角,或許是女主角,或許是那些年被很多人追過的那個女孩,又或許是那些年,沒有被人追過的女孩,而我,大概就是電影當中,坐在那個鏡頭以外的角落的人吧。”
“這大概就是我看完電影之后的失落和羨慕吧,或許真的像林霄說的那樣,青春不傻逼,歲月怎牛逼?我的青春不傻逼,所以回憶起來記憶深刻的往往都是別人的故事。”
京華傳媒大學電影學刊物《現代電影》在首刊上也刊登了一篇《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的影評。
“《那些年》這部電影,雖然是一部中小成本的電影,但是老實說,這部電影的宣傳做的非常不錯,這或許也是林霄的電影的特點吧,未拍先火,一首《那些年》同名主題曲,幾首緬懷青春的歌曲,在電影點映之前,就營造出來了一個“懷念青春”的氛圍。
為此這部電影在點映之前,就備受關注,不得不說林霄打的好算盤,高校點映,將首批觀眾針對性地面向我們的大學生。
說實話,從電影的角度看,我個人認為這部電影很難被稱得上優秀,和臺詞中反復出現的“幼稚”一樣,它的電影技法也可以用這個詞來形容,和林霄此前拍攝《暗戰》的水平,感覺差了許多。
只是不知道為什么,回來以后時常想起它,有強烈的再看一遍的沖動,因為電影院散場時零星的掌聲和一整片的低低的哭腔,這令我非常訝異。
當然了,綜合來講,這部電影還是能夠稱得上優秀的,因為情感,因為回憶,因為真誠。
因為這部影片本身就不是一部需要炫技的影片,而是一部情懷,一部回憶,一部關于青春的那些事。
因為我們的每一個人的青春都是這樣的。雖然有些劇情,略顯夸張,但是除此之外,大多數我們都經歷過。
我們也光著腳丫并排坐在操場邊的旗桿下聊未來,也折過小船燈放到學校邊哄臭的河塘里,也在大雨傾盆的夜晚狂按她家樓下的廊燈,也在地震來臨的當口瘋狂地把手機打到沒電;
我們在女生面前,變過魔術,寫過情書,打過籃球耍帥,借過橡皮搭訕;
我們拔過喜歡的女孩的自行車的氣門芯,剪過喜歡的女孩的馬尾辮,用圓珠筆畫花過她的白襯衣,也抓過小寵物放到她的抽屜中;
我們會故意留下來和她一起值日,故意提著沉重的水桶從她面前走過,故意理直氣壯地和她吵架,故意繞個彎騎車——跟在明明放學不同路的她的身后;
我們在她傷心時一起落淚,在她高興時一起大笑,在她難堪時為她解圍,在她離開時默默祝福……
我們都在青春的當下,期待快快長大,又在長大的當下,感動自己的青春……
電影里面的那段用平行世界,現實世界,時空交錯的鏡頭轉換,是用一種很微妙的方式表達一種種如果:
如果青春可以再來一次的話,我會珍惜。
如果曾經的那個好女孩沒有走,好好對她。
如果兄弟再讓我遞情書,揍丫一拳。
如果還是那樣的一個夜晚,我會說出“我喜歡你”四個字。
如果她哭了,吻她,如果她笑了,吻她,如果她什么都不做,吻她。
如果你說,現在就可以告訴我答案,我一定說好,我要聽……
可惜人生沒有如果,青春一樣是現場直播,沒有彩排的機會,所以最后留下了一雙雙紅著眼眶的眼睛,因為那也是他們的青春啊。”
學校是學生聚集地,口碑發散發酵自然也是最快在學生圈子里面,然后再擴散到外界。
總體上來說《那些年》的提前釋放口碑的目標,已經初步達成了。
當然了,《那些年》接下來的點映還是需要經受考驗,畢竟學生天然的對校園片更容易產生共鳴。
而接下來的點映需要接受的是來自大眾的考驗,這一方面《那些年》或許未必能夠像之前那樣如魚得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