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皇城,政和大殿。
今日早朝,文武百官齊聚,左殿站在文官,左仆射高士廉、右仆射褚亮,門下省黃門侍郎蕭瑀、內史省內史令虞世南,秘書省少監褚遂良,刑部尚書辛公義,戶部尚書長孫無忌,禮部尚書溫彥博,吏部尚書杜如晦,工部尚書長孫順德,還有諸多六部侍郎,九卿文官等待,齊聚一堂。
右殿佇立著武將官員,樞密院長官郭孝恪、屈突通、陳祾等人,還有幾位尚未出征的將軍,如秦瓊、麥仲才、薛萬備等人,由于大多數武將都出征令,所以人數比文官少一些,但人人一襲甲胄,氣勢軒昂。
羅昭云登殿升座,百官三叩九拜之后,傳旨朝會開始,由各部稟奏近日朝廷生的軍政等大事。
吏部尚書杜如晦率先道:“啟稟陛下,關中第一屆科舉圓滿閉幕,根據朝廷錄取了名額,此次文綜錄取一百五十三人,理綜錄取七十二人,武綜合錄取六十五人,這些被錄取的士子明日將被招入翰林院進行一個月的集訓,接受朝廷新政的思想,此外,各綜合的前三甲已經在殿外恭候,等候漢王接見!”
羅昭云心想這就是古代皇帝欽點新科狀元了,微笑道:“好,有請這九位學子上殿。”
有太監高聲唱喏:“宣文綜、理綜、武綜新科三甲進殿面圣——”
頃刻,從大殿口徐徐邁步走進來三列九名士子,三綜的狀元、榜眼、探花到齊了,站到大殿中央,跪地叩拜:“參見陛下,萬歲萬萬歲!”
“眾愛卿平身!”羅昭云朗聲說道。
九人謝恩起身,站在殿內,個個朗眉星目,氣宇軒昂,目不斜視地佇立,聽候大華皇帝的欽點和問話。
杜如晦道:“文狀元蘇世長、榜眼葉秋冬、探花李玉晨!”
“理狀元虞白楓、榜眼徐哲、探花霍泓之。
“武狀元慕容琮、榜眼趙凌、探花楊洛海。共九人,請陛下欽點。”
所謂欽點,就是讓皇帝講話,親自鼓勵封賞一番,讓他們覺得皇恩浩蕩,朝廷器重人才,能被君王親自接見,對于這些士子,本身就是一種榮耀了。
在宋代時候科舉盛行,打破了士族壟斷,成為歷史上士大夫最受待遇和自由發揮的時期,殿試被皇帝親自監督科考,然后欽點入職,又被稱為天子門生,這樣把優秀有才直接與皇帝本人掛鉤,籠絡人心,避免朝中大臣施以恩惠,舞弊營私,拉幫結派。
羅昭云醞釀了一下,說道:“隋廷失鹿,天下逐之!大亂之世,諸侯爭霸,如此局面,人才的重要性尤為突出!大華振興需要人才,平定天下同樣需要人杰,不論文宗治國為官,還是武宗上陣殺敵,或是理宗學子投入科研,都是朝廷的棟梁之才,并無高低之分,只有分工不同。無論今天你們從事那一仕途領域,且不可傲慢自大,自以為事,更不可相互輕蔑,因為日后你們獲得的殊榮大小,可不是做官的高低,而是對大華的貢獻,諸位愛卿可都記下了。”
“臣等明白!”九位新登科的進士們,恭敬回答,心中激動。
接下來就到了封賞時候,羅昭云并不吝嗇,誥封道:“各科狀元賞金一百兩,賜官階四品,榜眼賞金六十兩,賜官階五品職務,探花賜金四十兩,賜官階六品,具體官職與府邸由六部來酌情辦理,明日起與其它進士一同進入翰林院進修,接受朝廷新政思想,用心學習,爭取早日成為朝廷的中流砥柱!”
蘇世長、虞白楓等狀元、探花等,神色激動,再次高呼萬歲,叩拜謝恩,隨后退出殿外。
這個插曲結束,代表著大華推行科舉制度的序幕,也是大規模選拔人才的開始,有別于隋朝只取二十人數量的限制,擴大名額,一批批進入朝廷中樞,補充各方位人才,有效打破門閥壟斷,這對朝廷健康發展是有利的。
接下來,羅昭云詢問起天下各諸侯的動向,雖然他已經通過情報知曉,但是要在朝堂上問出來,讓所有人都知道各地的情況,兼聽則明。
樞密院副長官郭孝恪站出來道:“啟奏陛下,根據樞密院掌控的各諸侯用兵情況,大致如下,目前李唐盤踞晉陽,正與劉武周爭奪雁門關的控制權,劉武周麾下的大將宋金剛落敗,整個太原郡都已經是被李唐奪取,如今雁門郡也在唐國的實際控制下,劉武周的兵馬被趕出了雁門,回到馬邑郡!”
“突厥現在有何動向?”羅昭云詢問,其實他早知道具體事情,只是通過君臣一問一答,把有利于大華的消息,還有天下形勢,轉告給大臣,在通過臣子統一口徑,傳播出廟堂之外,作為官方口徑。
郭孝恪回答:“突厥上次大敗之后,徹底返回了河套之地,暫無南下動向,不過李唐、劉五周都積極派出使者去向突厥稱臣,希望得到突厥的支持,不過這一次始畢可汗學精明了,全部收下重禮,卻不再派兵支持任何一方,從中間和稀泥,打算讓劉武周與李唐息兵偃戈,能夠集合兵力解救王世充,阻截大華東進的腳步,畢竟突厥也擔心中原再次統一強大,以后突厥還是要向中原王朝稱臣納貢了。”
群臣聽過這些情報信息,都微微點頭,覺得合情合理,嘴上開始議論紛紛,痛斥李唐何劉武周卑躬屈起,人賊作父的行徑,向突厥稱臣,還不如直接向大華稱臣。
“竇建德最近在忙什么?”、
郭孝恪回道:“夏國正在招兵,一方面在涿郡的邊陲屯兵,達到八萬之眾,由劉黑闥統帥,作出了欲北伐的架勢,其實這是竇建德鞏固后方的算盤,他正在河內一帶,聚集大軍,王伏寶、蘇烈、徐圓朗等幾員大將都派過去,隨時有南下援救洛陽的趨勢!”
羅昭云微微一笑說:“看來竇建德要聲東擊西,麻痹大華,真實目的就是要援救洛陽,無妨,不怕他搞小動作,若干出兵,正好連他一起收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