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夜,淮水河面上,戰船相互沖撞點燃,上百艘戰艦都熊熊燃燒起來。
借著西風吹送,還有水流推動,使得上游的著火的船艦,快速接近江淮水軍的船艦,而后者的戰艦船隊,由于被臨時堵塞,沒有及時逃脫,陷入了這種火攻之內。
“完了,全完了,我江淮水師幾乎全軍覆滅了。”有江淮將領驚呼,甚至哀嚎,損失慘重。
船艦起火,大部分士卒跳入了淮水內,被溺水死的,被箭矢射殺的,不計其數。
吳沛的船艦起火之前,他已經乘坐木筏率先逃走,所以還沒有被圍堵住,但是大軍覆滅之后,他們已經無力回援了。
趕緊回到河岸營地,調動軍隊防御,但是,殘余小船接近河岸營地時候,發現這里也陷入了廝殺,被偷襲了。
船艦同樣被點燃,大華精銳殺入水寨營地,兇悍無比。
這一刻,吳沛知道大勢已去,他沒有再逃,而是帶著人馬殺向營地,要與陣地共存亡。
最后,結果注定了,吳沛死于混戰之中,也算解脫了。
次日清晨,天色亮了,河面上都是破爛的船體和燒黑的木板,還有數不清的尸體,漂浮在水面上,河水都被染紅了。
大華軍隊一夜滅掉了江淮水軍,損傷不過三四千人而已,可謂大獲全勝。
北岸的大營,許多新軍得知這個消息之后,對陛下的用兵徹底折服了。
以前只是聽聞,陛下南征北戰,所向無敵,馬背上定天下,傳聞居多,如今跟隨陛下親征南下,第一戰偷襲山陽倉得手,切斷江淮軍在江都郡的糧草;第二戰又如此的漂亮消滅江淮水師,佩服至極。
周法明帶來的水師,負責開始清理河道,打撈死尸。
而正規的北方陸軍,按著順序,開始通過浮橋渡河,比渡船更節省時間。
原本周法明等南方將領還在納罕,這船艦都燒毀了,如何渡河,是否需要重新打造船只,或者到附近州縣去買漁船,但是,羅昭云已經下令,開始制作浮橋、鐵索吊橋,大軍通過浮橋、鐵索橋渡河,根本就不用船艦。
大軍從彭城進入江都郡,足有八萬人馬,在河岸留下三萬人馬駐守,以防后方糧草順利運送過來。
“陛下,記下來,我們去攻打清流城嗎?”
羅昭云沉思一下,說道:“圍城打援,清流城是江都郡北面的重城,城高墻厚,并不容易攻克,與其在那里耽擱時間,分散兵力,貽誤戰機,比如去抄江東盟軍的后路。張鎮州老將軍,由你帶兩萬人馬,去清流城外對峙,既不攻城,也不對戰,圍而不打,做好伏擊援軍的準備,牽制住清流城的兵力,切斷清流城與定遠城的糧道,這樣在鐘離郡定遠城一帶的江東盟軍,很快就會出現糧草補給不足的情況,有利于我軍對盟軍的圍剿。”
“陛下圣明,臣領命!”張鎮州抱拳領命。
羅昭云點頭示意,然后將每一路萬人隊的兵馬,分別有不同將佐帶領,開始陸續過河登岸。
段志玄、張公瑾、邴元真等人,都是虎賁之將,各自領兵一萬,渡河之后,迅速趕到指定方位,駐扎、警戒。
八萬大軍全部渡河之后,開始鐘離郡推進,要包抄江淮盟軍的后路去了。
當清流城內的守將,西門君儀和其夫人,得知江淮水軍全部覆滅的時候,非常的震驚,打算北上去救援,但是得知有一批人馬進攻清流城而來,迫使西門君儀放棄了北上的想法,當務之急是守住這座城池,保護城內的糧草,這是江都郡北面的重城,一旦失守,就成了渡河后大華軍隊的跳板和據點了。
但是張鎮州帶兵趕來后,虛張聲勢,浩浩蕩蕩,圍城卻不進攻,以做好鏖戰的想法,挖壕溝和警戒區,不讓城內的人輕易攻出來。
因為這種做法,是挖出高溝,團團圍住城池,里面灌水和倒刺,使得城內兵馬出行不便,更談不上主動偷襲了。
“奇怪了,這支軍隊怎么不攻城,挖起壕溝,好像不打算讓我們出去一樣。”西門君儀一身戎甲,站在城頭,眺望城外的敵軍陣型,感到吃驚和不解。
王漱蘭解釋道:“看來,他們并沒有打算真正攻城,要困死我們!”
西門君儀冷笑道:“城里糧草充裕,堅守一年不成問題,難道城外的華隊,能夠耐心在這里死守一年?”
王漱蘭提醒道:“夫君,不要忘記,城里的額糧草充裕,有一半是要運往前線給盟軍的,這等于切斷了前線的補給。”
西門君儀愣了一下,一拍額頭道:“哎呀,倒是把這茬給忘記了,必須派人突圍出去,把消息傳給杜總管,請他派兵來援,里應外合,殲滅城外兵馬,然后把多余糧草運往前線。”
王漱蘭搖頭嘆道:“就怕敵軍也有準備,圍城打援,那么,來的援軍反而是他們的獵物了。”
“這北方人,什么時候這么多鬼點子了,偷襲山陽倉,火攻江淮水師,圍住清流城,每一步都是如此算計如此狠,把我們江淮軍一步步給緊縮了!”西門君儀把最近這些事情串起來,頓時感到背后發冷。
在不知不覺中,他們已經失去了先機和優勢,被大華無形大手給攥緊了。
北方朝廷,與江南盟軍,區別就在于,前者那個是國家機構,運作緊密;后面的則是烏合之眾,缺乏戰略眼光和布局。
王漱蘭目光看向北方,神色露出擔憂,感慨道:“羅昭云御駕親征了,此人威名遠播,少年變成名了,這次親自南征江淮,一出手便是環環相扣,真不簡單啊,我們江東聯盟......怕是也難與爭鋒啊!”
“只要杜總管不下令投誠,歸順華國,我們做部將的,就要執行軍令,死戰到底,不管他是誰,什么來頭,我西門君儀誰也不懼,絕不退縮!”西門君儀臉色一沉,給自己鼓勁兒,同時也表明了自己力戰到底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