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造成的氣浪拂過水面,海灣中升起的煙團漸漸消散,人們耳中鼓膜上被震出的疼痛也緩緩褪去……除了“無敵鐵種號”變成“無敵爆彈號”完成使命從世間消失、“夜行者號”的傾覆仍未恢復、“寧靜號”也在進水沉沒外,仿佛什么都沒發生過。
然而時間退不回去了。
引爆無敵鐵種號的硝、硫、炭若調配成發射藥供炮兵使用,足夠二十門炮齊射百回,但裝進桶來作炸藥,卻只毀掉了鐵艦隊兩艘船只,消滅了幾十人,對鐵艦隊的損傷不足百分之一,這費效比用“低得令人發指”來形容都不為過。
可就是這成本巨大收效卻看似頗微的一爆,徹底改變了戰局。
除了阿莎成功趁亂綁石溺斃了鐵島之王外,另一個同樣不容忽視的因素對鐵民們造成了難以逆轉的巨大士氣打擊:雖然整支女王艦隊只有這一艘自爆船,但他們不知道。
超過一半海軍力量被王家艦隊牽制,僅有不足百條戰船能騰出手來對付鐵民,雙方實際投入對峙的船只噸位比是1:2,而數量比則達到了驚人的1:5,再算上丹妮莉絲的海軍組成大半是新兵,對面則是老練的天生海盜……雙方的戰斗力根本不成正比,交戰結果完全沒有任何懸念。
攸倫在跳上“無敵鐵種號”前對艦隊所下達的最后一個命令是全軍出擊,從各個方向包圍、沖撞女王艦隊船只并發起接舷戰。
可以說,只要這道指令被老老實實完成,那今天坦格利安海軍的一個活口都別想逃出戰場。
然而,隨著這驚天一炸的發生,所有船長心里都不可避免地冒出了這個疑問:對面那支數量只有幾十,明知必敗無疑卻氣勢洶洶地排成一列橫陣撲過來的船隊里,還有多少艘能像“無敵鐵種號”這樣——如同施展巫術般猛烈自爆?
這個念頭如同春天在田野里撒下了一把種子般在數百名船長的心中滋生和蔓延,若“寧靜號”未沉、攸倫·葛雷喬伊尚在,那他也許還能以淫威和地位的壓制強令艦隊執行命令。但在群龍無首的情況下,對葬身未知武器的恐懼和保存自己船只的本能,迅速壓過鐵民們對榮耀和勝利的渴求,所有正以撞角速度全力前沖的戰船都開始停槳減速、偏轉航向,一邊用遠程武器繼續發起攻擊,一邊觀望和等待起局勢的變化來。
丹妮莉絲俘獲自瓦蘭提斯無敵艦隊的都是大船,而大船的好處是可以安裝更大、更多的設備。無論是弩炮還是投石器,女王艦隊都能在射程和威力上穩壓鐵民們的劫掠長船一頭,彈丸、箭矢漫天飛舞,在一番對射發現不占上風,戰陣中央也遲遲不傳來攸倫大王消息和下一步指令的情況下,本就不想和正規海軍死磕的鐵艦隊全如阿莎所言一般,開始了土崩瓦解。
鐵艦隊依然擁有碾壓性的水上力量優勢,但再沒有人能將這股力量調動起來了。
而不知該說是巧合還是宿命的必然,崩潰的源頭恰恰來自阿莎父親曾經的座艦。
“寧靜號”沉沒后,體形最大地位也最崇高的“泓洋巨怪號”本該自動升任旗艦負起指揮領導艦隊的重任,但它是離爆點最近的兩船之一,雖未被氣浪掀翻,但沖擊波襲來之時甲板上還是有好多倒霉蛋被或吹或拋進了水里沉入了海底,而其中好死不死,正好就包括了船長。
艦體受損、失去部分戰斗和操控人員,船長和國王皆不知所蹤、活下來的又沒一個能服眾……烏合之眾在亂局中往往會跟風從眾地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錯誤決定:在多重打擊之下,生怕被艦隊拋下成為祭品的“泓洋巨怪號”船員們一合計,決定先將船調過頭來,以確保在戰事不順時——能夠立刻起帆逃之夭夭!
他們并不是懦夫,只是未受過正規軍事理論指導和指揮技能訓練、不會邏輯思考、沒有大局觀、做事不思量后果、又毫無榮譽感……
他們并沒有逃跑,只是將船頭調轉過來對準了海灣出口方向,依然在一邊緩速航行,一邊對撲來的女王艦隊盡一切可能進行著可能的攻擊和阻攔……
他們并不想潰敗,仍在以自以為有用的方式繼續著戰斗,殊不知:這種所謂的“明智”和“勇敢”,在身為“準旗艦”卻做出錯誤動作所造成的毀滅性后果面前,根本就杯水車薪,于事無補。
作為艦隊的新核心,“泓洋巨怪號”此刻的身份等同于扛旗手——殺敵不是它的任務,扛好“帥旗”讓它別倒才是。
只要它保持自己在第一戰列中的作戰位置,哪怕假裝受創失去行動能力停在原地,甚至再極端點——干脆和“寧靜號”一樣在爆炸中被掀翻或炸沉,從而讓旗艦身份——即“帥旗”自動順位落到下一艘戰船上去……那這仗不管怎樣至少也還打得下去。
再退一步講,就算他們縮卵子了,發出全軍后撤脫離戰場的旗令,好歹也算是一次有效的指揮,能將艦隊上下幾百條船上萬號人大體完整地帶出黑水灣。
但無數個可選項里,失去船長的它偏偏挑了最錯誤的那一個:不與周圍友方艦船進行溝通,自顧自地臨陣做出了準備要逃的姿態和模樣!
這一動作所傳達出的無聲訊號,頃刻間摧垮了目視范圍內所有長船船長們的作戰決心,尚未與敵陣相碰,艦隊的陣型便開始以悄無聲息的方式瓦解,雙方的戰陣看似猛烈相撞攪成一團,實際上無數船只在最后一刻調整了航向,讓正面沖撞變成了擦肩而過——女王艦隊發起沖鋒的薄薄單列橫陣,居然這樣幾乎無傷地穿過鐵艦隊看似強悍不可一世的戰陣第一列,切進縱深,殺入了敵船堆里!
一陣渾厚嘹亮的吼聲從西面傳來,漸漸要消失在夕陽余暉中的君臨城方向,聽到爆炸聲訊號的丹妮莉絲也在攻城營地里騎龍上天,在七國之都的城墻和紅堡上頭盤旋一圈以作威懾后,向東飛來,成為了連套組合拳中的最后一招,對鐵民士氣作出最后一擊。
龍很強悍,最大的缺點是攻擊距離太短,火焰吐息僅能噴射一二十米遠——而這個高度,足以讓許多即使非專門設計的普通弩炮和投石器也威脅到它和背上的騎手。只要艦隊中各船之間緊密協作互相配合,編織出一道對空火力網,縱然沒法像高射炮一樣輕松將其擊落,也足以讓龍騎士有所忌憚之下不敢降低高度發起爽快的火焰洗地。
但“無敵鐵種號”的自殺式攻擊結束后,整支鐵艦隊都陷入了失去指揮各自為戰的狀態,一方面是惴惴不安地等待著永遠不會發生的第二次驚天大爆炸,另一方面則被女王艦隊突入戰列攪亂了陣型。已經失去戰意丟了啃硬骨頭的決心,在一片混亂中還要他們協同配合共同應對來自空中的威脅……只能用一個詞來描述這種期望:不可能!
兩條龍瀟灑地飛越戰場,根本不往船只密集炮彈也橫飛的險處去,而是來回徘徊盤旋,專找遠離陣列因為速度太快而落單了的小型長船下嘴,一艘接一艘的輕型長船被龍焰吞噬化為漂浮在水面上的火炬……此舉讓長船們下意識地收縮戰列,但生怕敵船再進行自爆式攻擊又不敢聚得太攏,斷斷續續地擠成一小團一小團后又成了火炮的絕佳目標。
無解的困境構成了連串的死循環,在沖鋒變成糾纏、等待僵持也緩緩變味成撤退的十幾分鐘后,繃緊到極點的局勢終于斷開了最后一根弦。
又一場黑水河畔之戰式的大潰敗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