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的易知足不允魏源前去吊唁,趙烈心里大為糾結,不知道是該勸還是不該勸,包世臣與魏源志同道合,相交莫逆,乃是數十年的摯友,早在陶澍為兩江總督之時,兩人同在陶澍幕府。請大家搜索(品書¥網)看最全!的小說
包世臣過逝,其子包宗甫還專門給魏源發了一封電報,要勸阻魏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易知足說的也有道理,眼下這局勢,魏源確實不宜抽身。
見趙烈沉吟不語,易知足踱回書桌,拿起正在寫的一篇章,道:“英吉利乃當世第一強國,兩國大戰在即,輿論卻一片混亂,導向不明,這篇《大華民族主義》你拿給先生過過目.....。”
不到半個時辰,魏源匆匆趕了過來,一進門他抖了抖手的那篇章,道:“爵爺,這篇章一刊載,必然會引發軒然大波,各族平等,尊重各族服飾發式習俗,朝廷怕是會反應激烈.......這會動搖朝廷的根本。”
“這是個難得的機會。”易知足緩聲道:“英法等國聯手入侵,對于大清來說,這是一場生死存亡之戰,大清必須凝聚民心,合舉國之力,方有可能打贏這場關乎國百年國運,關乎民族存亡的戰爭。”
“但是現在戰爭還沒有爆發!”魏源斟酌著道:“是不是暫緩發表,待局勢明朗之后再發表?”
“先將朝廷難以接受的部分刪除。”易知足沉吟著道:“華民族的慨念提出來也有幾年了,但引起的反響卻不大,借助這場戰爭,我希望華民族主義思想能夠深入人心,這篇章先生署名發表罷。”
《大華民族主義》在各大小報紙發表之后引起的反響并不大,若不是章署名是魏源,可能壓根不會有多少人注意,自包世臣之后,魏源是易知足的頭號幕僚,誰都清楚,這篇章必然是出于易知足的授意,東南各省的官員士紳商賈自然是分外重視。
何謂大華民族?
夷狄用諸夏禮則諸夏之,大華民族不以種族為標準,不以地域為界限,不以血統為畛域,不以宗教為圈界,而以化義禮為量度,所有接受華夏化之民族,皆為大華民族!
夷狄入國,則國之。所有被國征服之民族,所有愿意接受華夏化之民族,皆為大華民族共同體之一員!
何謂民族主義?
對內,認同、維護和發揚本民族歷史化傳統,堅信民族固有化的優越性,抵制外來不良化對民族化的沖擊。對外自主決定本民族的命運,反對外來壓迫,反對外來任何勢力干涉!
民族主義最基本的主張,追求國家和民族的利益至。
看完這篇章,不少人冒出的第一個念頭都是,這是易知足釋放出與朝廷和緩關系的信號,大清入主原,為了證明其得位之正,曾經廣泛的展開華夷之辨,雍正在位之時曾編撰《大義覺迷錄》以為大清正統正名。
當天,東南各省地方大吏都接到了易知足的電報——號召地方官員士紳名流撰投稿,對《大華民族主義》一進行抨擊或者是附和,發表章之數量質量會成為東南官員政績考核項目之一。
《大華民族主義》立時備受重視,東南各省地方官員以及士紳名流幾乎人手一報,仔細揣摩和討論,不少官員更是赤膊陣,親自撰稿,搜腸刮肚,絞盡腦汁的想寫出一篇花團錦簇的好章來,一旦入了易知足的法眼,那無疑會獲得平步青云的機會。
第二日,各地報紙鋪天蓋地的盡是關于民族、民族主義的章,稱贊附和的有之,抨擊批判的也有不少,誰都不傻,都揣摩的出易知足的心思,無非是通過贊成和抨擊的方式以進行深入的討論,最后讓大華民族主義深入人心。
報紙很快分成了兩大陣營,華夷之辯、民族之論,大民族主義,狹隘民族論,民族歷史論,民族思想論,論仁愛天下,單一民族論,西方民族論等等標題章滿天飛,兩方在報紙相互攻訐,你來我往,不亦樂乎。
原本做壁觀的北方各省報紙,在軍機大臣肅順在《京城日報》發表了一篇支持的章之后,也立時變的熱鬧起來,但卻幾乎是清一色的支持。
一段時間之后,報紙抨擊的聲音越來越少,雙方爭論已漸近尾聲的時候,魏源又發表了一篇《國家論》指出:領土、人民、主權是構成國家的三要素,主權則是國家觀念的核心,捍衛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生存和發展的底線,也是國家和民族最基本的尊嚴!
次日,東南各大小報紙又刊載了一篇《華民族已到了最危險的時刻》,章列出了亞洲三大帝國莫臥爾帝國、波斯帝國、奧斯曼帝國被西洋各國大舉入侵之后踐踏主權,割占領土,殖民掠奪,經濟掠奪,金融掠奪,化掠奪,奴役人民等種種事實和現狀。
并且指出,大清正面臨著西洋英法俄西荷等國聯手入侵的巨大戰爭,這是國三千年來前所未有,決定生死存亡的一戰,一旦戰敗,將面臨亡國滅種的危險境地。
最后,章呼吁,戰端一開,地無分南北,人無分男女,年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夷之責,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堅決戰斗到底,決不妥協,決不投降!
這篇章的末尾署名,易知足沒有用長樂居士的筆名,而是用的本名。
報紙一出,東南各省立時為之轟動,市井間一片嘩然,易知足身為元大掌柜,身為東征西討、南征北戰從無一敗的元新軍的統帥,居然公開在報紙呼吁舉國動員,號召傾國一戰,而且喊出了決不妥協,決不投降,可見這一戰必然是懸殊太大,元新軍毫無把握。
北方各省的大小報紙紛紛刊行號外轉載這篇章,朝野下震驚不已,議論紛紛。
海,鎮海公府,長樂書屋。
正伏案疾書的易知足聽的腳步聲,不用抬頭他也知道能不經通稟直接進來的是魏源、趙烈,抬頭瞥了一眼,他便笑道:“還有幾個字,二位先坐。”
魏源二人也早已習慣,徑直落座,趙烈隨手將拿在手里的報紙放在茶幾,待的林美蓮進來奉茶,易知足才擱筆起身,點了一支香煙,踱了過來,一眼瞥見茶幾的報紙,他才道:“為那篇章而來?”
趙烈笑道:“戰爭還沒正式爆發.......大掌柜這篇章可是另有深意?”
易知足笑道:“那惠甫不妨說說看,有何深意?”
見他反問過來,趙烈沉吟了下才道:“大掌柜可是欲借助英法入侵的戰爭壓力來促進國人對國家和民族的認同,增強民族凝聚力?”
“這只是其的一點。”易知足吸了口煙,提醒他道:“英、法兩國的公使看到這篇章,會是何想法?”
魏源眼睛一亮,“爵爺這是打的攻心戰?”
“能讓英法知難而退,自然是最好,不過,這種可能性不大,英法不會將咱們放在眼里。”易知足不緊不慢的道:“不過,我的這個態度,足以讓英法聯軍打消在東南沿海開戰的念頭,因為與元在東南開戰,他們耗不起,即便戰勝也無法達到目的。如此一來,英法聯軍極有可能越過東南沿海而徑直去打京師!”
攻心戰?趙烈聽的暗自感慨,這仗還沒開始打呢,已經算計了,略微沉吟,他才道:“朝廷會不會做出什么反應?”
易知足道:“不會,我已去電叮囑,讓朝廷保持沉默。”
趙烈笑道:“如今倒是有些期待這場戰爭盡快爆發了。”
“再快,也得等到明年。”易知足道:“不過,南洋應該會有小打小鬧。”
對于易知足的這篇章,朝廷是保持了沉默,東南各省督撫卻是不敢保持沉默,紛紛發來電報,態度堅決的表示會竭盡所能的支持元將戰爭進行到底!
湖廣總督琦善在報紙發表章,唇亡齒寒,東南沿海失陷,兩湖必然成為西洋各國的下一個目標,一旦爆發戰端,湖廣將傾其所有全力支持抗擊洋夷!
琦善這一表態,兩江總督、閩浙總督、兩廣總督以及云貴總督都紛紛在報紙發表聲明,堅決支持元,東南各省巡撫也不甘落后,紛紛發表聲明,一些名士碩儒,致仕或者丁憂在籍官員,各省有名商幫紛紛跟著發表聲明或是發來電報,東南數省登時一副眾志成城的局面。
海,美國領事館,伯駕翻看著一份份報紙,心里暗自僥幸,美利堅能夠置身事外,絕對是最明智的選擇,一旦戰爭爆發,遠東絕對是一個深不見底的戰爭泥潭。
法國領事館,公使布爾布隆在心里暗自祈禱,英明的皇帝陛下千萬別出兵來蹚遠東這潭渾水,與一個擁有廣闊的戰略縱深和四億人口,且又堅韌不拔的龐大帝國開戰,絕對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不過,在想到外長瓦爾斯基發來的電報,他心里有些忐忑,“馬賴先生之死給皇帝政府留下了難以忍受的印象……故我政府有義務要求光彩的補償。”
光彩的補償?補償個屁!清國壓根沒提補償,反而強烈抗議法國的傳教士不遵守條約,私下進入內陸省份傳教,只能希望皇帝陛下不要昏了頭,沒有必要為了一個該死的傳教士將整個法蘭西帝國拖入一個深不可測的泥潭。
香港,總督府,包令將從一份份報紙摘錄整理的件放進抽屜,緩步踱到陽臺眺望依舊繁忙的維多利亞港,清國已向大英帝國宣戰,而且還攻占了香港,逼迫的三千駐港英軍投降,兩國的戰爭已經無可避免。
傾國而戰?決不妥協?決不投降?在他看來都是笑話,憑南洋海軍那支規模小的可憐的艦隊,能是海無敵的大英皇家海軍的對手?失去了制海權,擁有一萬多公里海岸線的清國對于英軍來說,是一個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只能任由英軍蹂躪!
他緩緩將目光轉向南方,此時,侵華主力艦隊應該在路了吧?這種被軟禁在總督府的日子他可是受夠了。
南洋,小磕巴島,臨時據點。
一個掩蓋在綠蔭之的瞭望架,原本百無聊賴的瞭望哨突然跟打了雞血似的大聲喊道:“船隊!一支船隊!從西邊來的!”
話沒落音,幾個帳篷里立時竄出幾條綠色人影猿猴似的靈活的攀了瞭望架,一人剛要舉起望遠鏡被老魏攔了下來,“你那望遠鏡不能用!反光,反光知道不?想死別拉咱們啊。”
一個老兵連忙道:“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新來的不懂規矩......。”說著,他趕緊呵斥道:“還不趕緊收起來。”
“看清楚是哪國的旗幟沒有?”
“米字旗。”
“如果猜的不錯,應該是駐扎在錫蘭科倫坡的英國東印度艦隊。”
“我想也是,咱們這段時間扣留了兩撥前來查探消息的船只,英國人肯定是察覺馬六甲海峽的三個港口出事了。”
“還早,你們先看著,我下去透透氣。”老魏說著麻利的溜了下去,這里樹木蔥郁,密不透風,正是正午,太陽當頂,著實是悶熱。
不過半個時辰,前來的船隊已經能夠看的清楚,一共二十五艘,一色的戰艦,還有四艘三級戰列艦,老魏看的口水都快流下來了,“發了,發了,這次可真是釣道大魚了!”他的聲音都有點發顫,“都下去,注意隱蔽,不準抽煙,不準大聲說話。”
一人輕聲問道:“要不要發報?”
“廢話!”一人輕聲道:“趕緊的,去發電報,這可是主動送門的大魚,千萬不能讓他們跑了。”
老魏卻擺手道:“發電報不急,等他們過去再發不遲,有人對電報聲很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