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巨鱷  第六百九十九章 星火燎原

類別: 歷史 | 清史 | 民國 | 大清巨鱷 | 塞外流云   作者:塞外流云  書名:大清巨鱷  更新時間:2019-07-04
 
伯駕自道光十五年來華后一直生活在廣州,期間回國也是來去匆匆,對于國內的情況并不是很熟悉,對國內的經濟了解的不多,對于金融貨幣以及銀行業的了解更是少之有少,聽的易知足的鄭重提醒,他心里有些茫然,難不成銀行業以及貨幣危機經濟危機更嚴重?

略微沉吟,他才道:“廣州海的股市也是大幅下跌,會不會造成股市崩潰,繼而引發經濟危機?”

這當口還有心思關心大清的經濟?易知足轉念反應過來,對方這是擔心大清也爆發經濟危機,從而會加重美國經濟危機的程度,他當即緩緩搖了搖頭,“我國目前還不具備爆發經濟危機的資格。請大家搜索(品#書……網)看最全!的小說

而且,我國的市公司與貴國有著頗大的差別,市的門檻很高,唯有具備高成長、高盈利,且本身具備一定資本的公司才能市融資以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

簡單的說,我國的股市目前不存在泡沫,之所以暴跌,是因為對戰爭的恐慌,是害怕元因為戰爭倒閉,我們有辦法讓市場迅速恢復信心.......。”

伯駕追問道:“元有信心打贏這一戰?”

“不是對戰爭有信心,我是有辦法讓市場相信,算是戰敗,元也不會倒閉。”易知足笑道:“如果貴國的聯邦銀行也能象元銀行這般財力雄厚,也可以嘗試,再過段時間,你應該會知道。”

再過段時間,美國的經濟危機只怕是已經大面積爆發了,伯駕心里暗自腹誹,卻也不再追問,他清楚,國內的聯邦銀行絕對不可能擁有元這般雄厚的實力,而且,元在清國銀行業的地位更是聯邦銀行無法相提并論的。

見他默然不語,易知足輕輕磕了磕煙灰,沉吟著道:“我想,我唯一能幫忙的,是進行大量的糧食進口,不過,我有條件,我國所有的遠洋商船隊掛靠在貴國的幾大遠東貿易公司名下。”

兩國交戰,抓捕或者是擊沉敵對國商船的事情可謂是司空見慣,英國人可沒少干這種事情,易知足提出這條件也是為了盡量的保護清國的遠洋商船隊,不過,他的這一要求有乘機要挾的味道。

果然,聽的這話,伯駕幾乎想都沒想拒絕道:“這些年貴國的遠洋商船隊發展迅速,如今的規模已經不小,這種情況下,怕是沒有哪家跨洋貿易公司會樂意接收。”

他的這個態度很正常,英法四國向清國宣戰,遠東貿易可以說是美利堅唱獨角戲,讓清國商船隊加入,無疑是削弱自己的貿易優勢。

易知足笑了笑,不以為意的道:“我這個提議,你盡管向國內提出建議,我想貴國的政要和商人都會做出正確的選擇。”

伯駕看了他一眼,道:“糧食貿易是大宗商品貿易,但利潤并不大,我國的糧食出口向來都是歐洲......。”

“那是以前。”易知足毫不客氣的道:“克里米亞戰爭之后,俄國農產品解禁,大量的俄國小麥充斥歐洲市場,歐洲的糧食市場已經趨于飽和,糧價將會大幅下跌,未來幾年,貴國的糧食出口面臨著失去歐洲市場的風險,另外,貴國要想緩解或者是盡快走出經濟危機,也離不開與我國的合作,他們不會拒絕的。”

伯駕心事重重的起身告辭,易知足依照慣例將他送到院子門口,一臉微笑的目送對方離開,趙烈夾著一疊報紙快步而來,見的他滿臉笑容,狐疑的望了一眼伯駕的背影,忍不住道:“有好消息?”

“確實是好消息。”易知足含笑頜首,進的院子,他才接著道:“新一輪經濟危機又將爆發,可謂是天助我大清!”

趙烈亦步亦趨的道:“經濟危機?英國?”

“不只是英國,是一場世界范圍內的嚴重的經濟危機!”

趙烈聽的一喜,“大掌柜的意思,英法四國聯軍有可能選擇速戰速決?”

“不錯。”易知足贊許的看了他一眼,道:“打仗打的是錢糧,國內爆發經濟危機,將促使英法等國盡快的結束戰爭,否則巨大的戰爭開支無疑會讓他們雪加霜......。”

“可是......。”趙烈斟酌著道:“大掌柜不是說過,西洋各國素來會為了轉嫁國內的經濟危機而對外發動戰爭?”

“以對外戰爭轉嫁國內的經濟危機,這必須是有前提的。”易知足放慢了腳步,緩聲道:“這個前提是,能夠最終通過戰爭手段獲得利益,否則,將會面臨高額的付出卻得不到回報的局面。

英法等國發動戰爭,一旦獲勝,往往都會提出巨額戰爭賠款,這是最直接的回報,但若是不能贏得戰爭甚或是輸掉戰爭,那結果不只是尷尬而是悲催。”

頓了頓,他接著道:“英法兩國都清楚,咱們不是任人揉捏的軟柿子,甚至可以說,不是咱們咄咄逼人,英法可能不會發動這場戰爭。在國內爆發經濟危機的情況下,對外發動戰爭,一般都是必勝的戰爭。”

趙烈順著話頭道:“學生也覺得,這場戰爭是大掌柜蓄意挑起的.......。”

易知足也不否認,從容道:“這場戰爭能為咱們獲得數十年的和平發展時期,在我看來,戰爭爆發的越早,傷亡越小,損失越小,代價越小,而且在現階段,我們是最有可能以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利益,為此,冒些風險也是值得的。”

對于這番說辭,趙烈雖然不敢質疑,卻也不敢盡信,他估摸著,對方蓄意挑起這場戰爭,有可能是為了借助不間斷的戰爭,尤其是這場外來入侵的大規模戰爭來擴大元的實力和影響力,不過,這話易知足不說,他也只能在心里猜猜。

兩人進的書房,趙烈取過腋下的報紙,道:“印度爆發大規模的雇傭兵起義的事情已經報道,但似乎對于股市沒有絲毫的提振,股市依然低迷,紙鈔的兌換也沒有放緩的跡象。”

“那是因為他們不知道印度對英國的重要性。”易知足語氣輕松的道:“再寫篇章,詳細介紹英國人在印度的殖民統治對各階層的危害,分析印度對于英吉利的重要性,分析印度民族起義規模會持續擴大,直接點明英國人會先行出兵印度平亂......。”

聽的這話,趙烈苦笑著道:“這篇章得大掌柜寫,否則沒人會相信。”

易知足一笑,“成,署我的名字是。”

見的推不掉,趙烈也不再推諉,略微沉吟才道:“印度這場內亂,規模還會持續擴大?會擴大到什么程度?”

“半壁江山吧。”易知足有些不肯定的道,說實在的,他對于印度印象最深的還是那場‘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對于印度的武裝造反,他是真不敢有太高的期望,那怕他十分渴望,而且也為印度爭取了半年的時間,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卻依然不敢抱以太大的期望。

盡管易知足對于印度起義不敢抱太大的期望,但印度起義依然以星火燎原之勢迅速的蔓延開來,雇傭兵打出的擁戴莫臥爾皇帝巴哈杜爾·沙二世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的口號獲得了印度不少地方王公的積極響應,起義的隊伍滾雪球一般壯大起來。

當然,也并不是所有印度人都支持這場聲勢浩大的起義,旁遮普的錫克教徒對莫臥兒帝國恨之入骨,他們寧愿支持英國人也不愿意看到莫臥兒帝國復國。

同樣的,遜尼派的也不希望什葉派的莫臥兒復國,并沒有受到東印度公司的管轄的印度南部地區對于這場起義也完全是抱著看熱鬧的心態。

是參與起義的,也是各懷心思,有的希望恢復莫臥兒帝國,有的則是是希望恢復馬拉特帝國,一些王公更是忙著爭權奪利,忙著收回被兼并的土地。

反應最激烈,態度最積極的則是一些被英國人以后‘絕嗣喪權原則’兼并的土邦——薩塔拉、那格浦爾、詹西,以及兼并時間不長的土邦——貝拉爾、奧德,拉賈斯坦、信德、旁遮普和印度各邦。

短短兩個月時間,起義軍占領德里,早已名存實亡的莫臥兒皇帝巴哈杜爾·沙二世被擁戴為印度皇帝,皇子米爾扎成為德里的起義軍總司令,同時還成立由領導機構——類似行政院的扎爾薩。

印度北部、部、東北部大小百個土邦紛紛響應,控制了百座城鎮,當地英國殖民官吏和官兵,或是被殲滅,或是匆匆逃離,至少半個印度掀起了以古都德里為心的抗英高潮。

在印度掀起轟轟烈烈的抗英高潮之時,近十萬太平軍猶如蝗蟲過境一般密密麻麻的越過阿拉干山脈,越過孟加拉,攻占了加爾各答,數十萬人口,富庶堪江寧的加爾各答早已被天王洪秀全內定為太平軍的新天京!

加爾各答缺槍少彈,訓練嚴重不足,臨時以雇傭兵為骨干組建起來數千宗教武裝連浪花都沒冒一個被無邊無際的紅頭巾淹沒,太平軍轉戰數千里,大小無數戰,作戰經驗豐富,槍械精良,良將輩出,豈是加爾各答的烏合之眾能抗衡的?

不到半天功夫,加爾各答大街小巷隨處可見裹著紅頭巾,滿臉興奮,喜氣洋洋的太平軍戰士,習慣了攻陷一城洗劫一城的太平軍這次沒忙著洗劫,而是敲鑼打鼓挨家挨戶的召集所有居民前往開闊地帶,當然是老行當——‘講道理’,推行圣庫制度,聽不懂沒關系,讓人翻譯是。

在翻譯和連帶劃的手勢下,當然最主要是在刺刀的未威逼下,加爾各答的居民又多了一些神——帝以及帝的眾多兒子們,不論貧富都含著熱淚將家產捐入了圣庫之后,他們轉身又投入了轟轟烈烈的大建設之,構筑防御陣地。

幾乎所有的加爾各答居民在夜里都輾轉難眠,他們怎么也想不明白,同樣是清國的軍隊,為什么差距如此之大?

在充滿了異國情調的政府大廈——總督府里,四十多歲,卻已是滿面滄桑的天王洪秀全沒心思理會新教徒們的疑惑,而是緊鎖眉頭盯著墻懸掛著的大幅印度地圖,他最擔心的是英軍的反撲。

對于易知足給他指定的這個新天京城,他確實較滿意,緬甸的王城強的不是一星半點,不僅是繁華富庶,不僅是人口眾多,占地廣闊,更為重要的是,有鐵路有公路有電報有工廠,這讓他看到了太平軍的希望——擺脫元控制的希望和無限發展的未來!

當然,前提是要能打退英軍的反撲,牢牢的控制住這個城市和周邊的地方,雖然明知易知足不安好心,他依然甘之如飴!哪怕是付出再大的代價,這個城市也值得太平軍為之浴血奮戰!

“來人!”他沉聲吩咐道:“快馬傳令,著翼王盡快趕來新天京!”

雖然這幾年在不斷的征戰,太平軍涌現出一大批搶眼的年輕將領,但最為驍勇善戰的將領,還是當數楊秀清和石達開,如今楊秀清是指靠不的,他希望石達開盡快趕來新天京主持這一對太平軍而言可謂是生死存亡的戰局。

馬德拉斯——英國在印度三大軍事重鎮之一。

英軍軍營,一棟漂亮的充滿英國風格的樓房里,駐印總督查爾斯·坎寧坐在椅子輕輕的揉著有些發脹的太陽穴,半個印度陷入混亂,他這些天忙的是焦頭爛額,急著請示倫敦從各地調集艦隊、部隊前來印度平亂。

雖然他已得到確切的情報,清軍已經完全撤離加爾各答,但因為清軍并未遠離,他也不敢派兵去收復加爾各答,他擔心清軍再殺他一個回馬槍,眼下在印度的兵力實在是損失不起了。

“閣下。”一個侍從官進來稟報道:“加爾各答急電,將近七萬太平軍攻占了加爾各答。”

太平軍這幾年在緬甸攪風攪雨,查爾斯·坎寧一點也不陌生,聽的這消息,他臉色登時有些蒼白,原來清軍撤離加爾各答竟然是為了讓太平軍來占領,他忍不住嘀咕了一聲,“麻煩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