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巨鱷  第七百五十七章 未雨綢繆

類別: 歷史 | 清史 | 民國 | 大清巨鱷 | 塞外流云   作者:塞外流云  書名:大清巨鱷  更新時間:2019-07-04
 
從咸豐的立場考慮,排擠打壓恭親王奕訢是非常有必要的,否則他兒子的皇位都有可能保不住,就算奕訢不篡位,也會形成大權旁落,難以親政的局面,不論是為了大清的江山社稷考慮,還是為了自己兒子考慮,咸豐都容不下奕訢!

易知足緩緩搖著折扇,奕訢現在是督辦大臣總攬推行新政事務,雖非軍機大臣,卻是凌駕六部之上,位高權重,咸豐要打壓奕訢,必定會危及新政,在穩固皇權穩固江山社稷和新政之間,咸豐肯定會毫不遲疑的選擇前者。

新政推行不過才二三年,可謂是正關鍵的時刻,一旦奕訢出事,反對新政的王公大臣必然會借機廢除新政,這個結果,他是不愿意看到的,奕訢也正是明白這點,才會跟他通風報信。

那么,咸豐會如何打壓排擠奕訢這個親王?是象上次那樣罰回上書房讀書?還是削爵圈禁?甚或是更厲害的?他相信,為了兒子的皇位,咸豐什么事情都做的出來,自古天家無親情。

默然半晌,易知足才開口道:“讓恭親王來上海罷。目前的情況,唯有離開京師,才是最安全的。”

曾國藩悶聲道:“恭親王若是不奉旨而擅自離京,無異于是授人以柄。”

這個時候,咸豐是不可能下旨著恭親王離京來上海的,易知足略微沉吟,才道:“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只要進入江蘇地界,我就能保他平安,在京師,我也無能為力。”

曾國藩猶豫了一陣,才道:“聽聞僧王與公爺相交莫逆。”

僧格林沁掌控兩旅八旗新軍駐扎在豐臺大營,奕訢這是想做什么?掌控京畿衛戍部隊?他哂笑道:“六爺若是有膽,我可以借他雄兵十萬。”

這可真是看熱鬧不嫌事大,曾國藩暗自苦笑,估計恭親王還真沒這膽子,他一臉苦澀的道:“恭親王只想自保,順利推行新政。”

“這是個死結。”易知足沉聲道:“要想自保,唯有離京,至于僧王,新舊交替之機,僧王很可能被調整,北洋水師的載釗也是一樣,他們身上的元奇烙印太重。”

猶豫了一陣,曾國藩才輕聲道:“公爺,恭親王覺的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千載難逢的機會?易知足一轉念就反應過來,訝然道:“六爺是想虛君立憲?”

見他反應如此之快,曾國藩有些意外,還是點了點頭,沉聲道:“不錯,新君年幼,正是推行虛君立憲的大好機會。”

奕訢果然是善于把握機會!易知足放下折扇點了一支香煙,新君年幼,確實是推行虛君立憲的大好機會!不管怎么說,相對于專制皇權,虛君立憲都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奕訢既然有心嘗試,他沒有理由不支持!

略微沉吟,他才開口道:“虛君立憲是好事,雖然在我看來,大清目前還不具備立憲的條件,但這機會確實難得,我支持!”

曾國藩在上海停留了一日,與易知足促膝長談了一夜,次日便滿面春風的踏上北返的列車。

在聽聞易知足將支持奕訢推行憲政之后,趙烈文大為詫異,“大掌柜相信恭親王能夠確立真正的虛君立憲?英吉利虛君憲政,皇室不入閣這一條,恭親王就不可能做到。”

“掌權者是不可能主動放棄手中權力的。”易知足含笑道:“恭親王欲乘新君年幼推行虛君立憲,本身就是想借機獨攬大權,又豈會遵循皇室不入閣這一慣例?我敢保證,如果他有機會,他鼓搗出來的,必定是一個皇族內閣。”

趙烈文遲疑著道:“大掌柜既然洞若觀火,為何還要支持?就不慮國人對虛君立憲大失所望?”說到這里,他隨即反應過來,易知足并不贊成虛君立憲!他話頭趕緊一轉,“憲政革新,咱們目前能夠借鑒的,也就是英法美三國。”

頓了頓,他接著道:“法蘭西最為混亂,從君主專制到君主立憲到共和制到帝制,然后又是一個輪回,從君主專制到現在的帝制,革命,復辟、政變,交織不斷,國家混亂不堪。咱們大清可不能如此折騰,折騰不起,太傷元氣。

美利堅的民主共和制,學生也不贊成,美利堅本身就是一個移民國家,沒有君主和君主傳統,既可說無以立君,也可說不必立君,況且,美國人自移民以來就自治,由村到邑,由邑到州,又州到國,盡皆自治,具有自下而上的自治傳統,所有美利堅選擇民主共和。

但咱們學不來,或者是說,要學的話,會付出極大的代價,咱們是三千年君主專制,君主之制已是深入到骨髓,最為適合的莫過于君主立憲。

比較中英兩國與中美兩國,無論是國情還是歷史,中英兩國都貼近的多,學生贊成君主立憲,就算大掌柜傾向于共和,也應該先君主立憲,然后在憲政之后,逐步共和,若是貿然共和,必然天下大亂。”

“看的透徹!說的也透徹!”易知足毫不吝嗇的贊了一句,這才道:“建立政體,必須符合本國的國情,也必須遵循本國的歷史和傳統,我不贊成虛君立憲,是因為開啟了民智的國民不會認可清帝,不會認可皇帝。

民主共和就一定適合?我看也未見得,至少目前是不適合的,強行推行共和,我們就有可能重蹈法蘭西覆轍,甚至情況更嚴重,弄的四分五裂。

先虛君立憲,然后再徐圖民主共和,是一個很好的思路,對于目前的大清來說,就是虛君立憲,也是太過倉促,沒有基礎,從上到下都沒有基礎,奕訢急于推行憲政,既是因為機會難得,也是出于自保。

之所以支持奕訢,是因為即便是皇族內閣,對于皇權專制也是一個巨大的進步,權當是一個過渡罷了,當然,我們若是能夠主導或者是引導,自然更好,至于說國人對虛君立憲大失所望,這完全可以進行輿論引導。”

不論是紫禁城和是圓明園都象是篩子一般,咸豐龍體欠安的消息終究是捂不住,慢慢在京師里傳了開來,引發了不少的猜疑,不過,咸豐正當盛年,況且素來羸弱,倒也沒人敢往那方面去想。

圓明園、同道堂。

咸豐安靜的坐在椅子上看書,自打被確診為患上了癆病,他就懈怠了政務,也遠離酒色,只是看戲的嗜好一時間難以改變,卻也是盡量克制,癆病雖是不治之癥,但卻非是急癥,只要靜心調養,并無性命之憂。

“稟皇上。”敬事房總管太監彭毓松躡手躡腳的進來輕聲道:“肅順來了。”

“讓他進來。”咸豐放下書,隨意的取過一份折子攤開,肅順是他宣召的,為的是籌備萬壽節,雖說他需要靜心修養,但萬壽節卻是不能含糊的,萬壽節與‘朝歲’‘祭天’并列,是重大的慶典活動,他要到御殿接受王公百官的朝賀以及參加一系列的慶典活動。

這些日子京師有不少關于他身子不好的傳聞,他都是知道的,因此打算熱熱鬧鬧的辦一場萬壽慶典,讓那些個傳聞不攻自破,再則,他自御極登基以來,就沒過幾年太平日子,這幾年算是緩過勁來了,他也想營造一個天下和樂的局面。

軍機大臣、戶部尚書肅順進的房間叩請圣安之后,就聽的咸豐顯的有些輕柔的聲音,“萬壽節將至,難得這兩年天下太平,朕今年想辦的隆重一些。”

這是讓他籌備萬壽節?肅順頓時有點受寵若驚,連忙叩首順著話頭道:“自推行新政以來,皇上占竭思慮,耗敝精力,如今天下和樂,四海乂安,民安物阜,天下子民廣沐皇恩,

盡皆仰盼萬壽慶典,朝野同歡。”

咸豐嘴角露出一絲微笑,提筆擬旨,對于肅順,他起初是賞識隨后是倚重,此人辦事果斷,敢作敢為,不講情面,頗有法家的行事風格,與宗室王公、滿漢大臣、元奇的關系都處理的妥當,本身又是遠支宗親,足堪信賴。

美中不足的是此人有些專權,不過,這在咸豐看來也算不得什么,如今他要靜心修養,又要打壓奕訢,這肅順正是最合適不過的人選,雖然奕訢、肅順兩人都贊同變法革新,但兩人關系卻并不和睦。

擬好著肅順籌備萬壽節的諭旨之后,咸豐沒多說什么,用印之后語氣淡淡的道:“用心辦差,無須太多顧忌,跪安罷。”

從同道堂退出來,肅順一臉欣喜之色,這幾年籌備萬壽節都是恭親王奕訢,今年卻突然換了他,咸豐是不是要打壓恭親王?這幾年推行新政,奕訢風頭十足,完全將他蓋壓,他是十分樂意看到奕訢吃憋的。

肅順的猜想沒錯,僅僅過了五日,左副都御史王履謙突然上折子參劾恭親王奕訢,任用私人,婪贓枉法,勾結西夷,謀取私利。繼王履謙彈劾之后,接連冒出幾份彈章,矛頭盡皆指向恭親王奕訢。

一時間,朝野上下一片嘩然,一眾反對推行新政的宗室王公、滿漢大員都跟打了雞血似的,紛紛鼓動親信彈劾奕訢,目標卻是直指新政。

一見風頭不對,咸豐迅速做出反應,下旨革除恭親王奕訢督辦大臣之職,遣往西陵守陵。并著肅順接替督辦大臣。

這道諭旨一下,滿朝宗室王公、文武大員都反應過來,咸豐是意在恭親王奕訢,而非是新政,一個個登時噤聲,誰也不敢瞎摻和。

上海、鎮海公府,長樂書屋。

掃了一眼手中的電報,易知足微微蹙了下眉頭,奕訢被發往西陵守陵,很明顯這是變相的圈禁!咸豐這一招有些狠辣,這是要徹底將奕訢排擠出權力中心,看來,咸豐自己也應該清楚他的身體情況,所有開始未雨綢繆。

看過電報,趙烈文感慨的道:“伴君如伴虎,縱容貴為親王,生死榮辱也只在一念之間。”

“天家無親情,為了皇權,父子相殘,兄弟反目,比比皆是,這已經算是很溫和的了。”易知足緩聲道:“經此變故,奕訢推行憲政之心應該更為堅定。”

聽的這話,趙烈文遲疑了下,才道:“恭親王才智、膽識、見識皆有過人之處,怕是不易掌控。”

易知足微微頜首道:“奕訢確實不易掌控,但肅順也非易與之輩,這兩人不論是誰獨攬大權都不是好事,讓他倆互相制衡,對咱們才最有利。”

恭親王奕訢被遣往西陵守陵并未引起多大的震動,京師內外的注意力很快就轉移到即將來臨的萬壽節慶典上面,今年的萬壽節慶典雖不是大慶,但卻十分隆重,肅順有心邀寵,忙前忙后地張羅籌備,準備熱熱鬧鬧、體體面面地為咸豐帝慶賀此次萬壽大典。

欽天監官員也來乘機逢迎討好,說本年的八月初一日將出現“日月合璧,五星聯珠”的罕見祥瑞天象,主國泰民安,人壽年豐,江山萬年。

一時間京師內外,一片歡騰,幾乎沒有人意識到京師很快就會迎來一場狂風暴雨!

也就在這時,遠隔重洋的美利堅爆發了第一場大規模的戰役——馬納薩斯戰役,南北雙方參戰兵力超過六萬,最終以南方獲得大勝。

伯駕神情陰郁的走進鎮海公府,一見易知足便輕嘆道:“馬納薩斯戰役,北方戰敗了,那些狂妄自大的議員們終于明白,美利堅將面臨一場長期而艱苦的全面戰爭,國會已經授權征兵50萬,我想我們需要更多的軍火和藥品。”

征兵50萬?易知足心里暗笑,50萬兵力絕對不夠,略微沉吟,他才道:“元奇會竭盡所能的支援聯邦政.府平息這場叛亂,不過,我希望閣下最好能提醒一下林肯先生,英法等國即便是宣布中立,也會暗中支援南方,征兵50萬,遠遠不夠,至少得上百萬,甚至是兩百萬!”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