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巨鱷  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議事規則

類別: 歷史 | 清史 | 民國 | 大清巨鱷 | 塞外流云   作者:塞外流云  書名:大清巨鱷  更新時間:2019-07-04
 
出洋考察和國內各省考察,意義可謂是云泥之別,這話內話外的意思也是鼓勵他競選,奕登時心花怒放,不過他很快就冷靜下來,問道:“我國目前是處于立憲過渡期,諸多事宜尚可從權,一旦正式確立憲政,對于內閣總理競選人的身份會否進行限制?”

英吉利首相是不允許皇室成員擔任的,但不限制貴族,奕有此一問,顯然是擔心他會因為皇室成員的身份在競選時被競爭對手攻訐甚至是連競選人身份都無法獲得。

“內閣總理競選人身份肯定會進行必要的限制,皇室成員、宗室、王公、勛貴,都會逐步失去競選資格。”易知足不緊不慢的道:“這是大勢所趨,不過呢,這也不是一蹴而就之事,須的循序漸進。”

說到這里,他笑道:“治大國若烹小鮮,操之過急,只能是事與愿違,再說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也只能做一代人的事。”

聽的這話,奕是徹底放下心來,當即表態道:“早就渴盼著能出洋考察,卻一直未能成行,乘著現在還年輕,我還是先出洋考察。”

易知足點了點頭,“眼下因為西北之事,我國與西洋各國關系較為敏感,六爺此時出洋最好是先往美利堅。”

德意志,柏林,夏洛滕堡宮。

“清國化解了爆發內戰的危機,預計明年春夏之際將會大舉出兵收復中亞。”首相俾斯麥神情凝重,語速不快且沉悶,“英俄兩國并沒有因為清國局勢的變化而放棄出兵中亞的計劃。

綜合來自英俄兩國的情報分析,俄國加快加大了向中亞輸送物質,英國也加快了向俄國集結兵力的速度,中亞爆發大規模戰爭,已成定局。”

頓了頓,他接著道:“清國雖有鐵路連通中亞,但卻被浩罕加以破壞,在兵力以及后勤補給方面都處于劣勢,而且中亞氣候惡劣,地域遼闊,戰略縱深廣闊,戰爭一旦爆發,必然會曠日持久,在戰爭初期,清國很難取得優勢。”

威廉一世瞥了一眼下首正襟危坐的海軍大臣列奧·馮·卡普里維,開口道:“你們的意思是先觀望,根據中亞戰局的發展情況決定是否挑起戰端?”

“陛下英明。”俾斯麥微微欠身道:“至少也要等到英俄兩國深陷中亞戰局。”

威廉一世沒吭聲,對于德意志來說,這是一次極為難得不容錯失的機遇,當然,風險也不小,關鍵是要把握好開戰的時機,早了不行,晚了也同樣不行,沉默了一陣,他轉而看向卡普里維,“清國依然不同意出售魚雷?”

“如果中亞不爆發戰爭,清國不可能向我國出售魚雷。”軍人出身的卡普里維回答的很簡潔。

魚雷是海戰大殺器,如果不需要德國牽制英法,清國沒理由向德意志售賣魚雷,素來穩重謹慎,反對德意志快速進行擴張的俾斯麥也是因為有機會獲取魚雷技術才同意冒險,一旦德意志海軍能夠獲得魚雷,并加以破解,德意志海軍就能迅速崛起,打敗英法俄意等國海軍稱雄歐洲,為德意志稱霸歐洲打下堅實的基礎。

“那就等。等中亞爆發戰爭再跟清國談,不過,海軍必須做好與英法海軍開戰的準備。”威廉一世沉聲道:“另外,外交方面,必須積極爭取奧匈帝國,避免兩線開戰的危險。”

“陛下放心。”俾斯麥篤定的道:“與奧匈帝國的秘密談判已經展開,只要舍得放棄在巴爾干的利益,奧匈帝國不難打發。”

對于俾斯麥的外交手腕,威廉一世毫不懷疑,自1872年以來,德意志與俄國和奧匈帝國就相繼簽訂軍事協定,目的旨在維持歐洲現狀,協同解決東南歐的糾紛,并且約定:締約一方被歐洲任何一國進攻時,另一方應出兵20萬相助。

三皇同盟對于維護和穩定德意志在歐洲的地位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不過好景不長,1878年柏林會議后,德俄關系惡化,三皇同盟也隨著解散,俾斯麥為了防止俄、法聯合,使德意志兩面受敵,對于奧匈帝國多方拉攏。

如今形勢有變,德意志意圖乘著中亞爆發戰爭,蓄意重創英法海軍掌控歐洲制海權,安撫和穩住奧匈帝國就成了頭等大事。

威廉一世道:“相比于重創英法海軍,掌控歐洲制海權,巴爾干的利益完全可以忽略不計,沒必要在乎。”

法蘭西,巴黎,總統府——愛麗舍宮。

剛剛接見完英吉利駐法公使的法蘭西總理查理.德.弗雷西內腳步匆匆的走進二樓的總統辦公室,見的格雷維總統起身相迎,他微微點頭致意,便徑直道:“迪斯雷利希望我國能夠出兵中亞......。”

出兵中亞?格雷維臉色頓時陰沉下來,“難道英國人就沒懷疑過,中亞有可能是一個陷阱?”邊說他邊伸手讓座。

“即便明知是陷阱,英國人也不愿意錯失這個機會。”弗雷西內落座后道:“中亞獨立對于英俄兩國而言,是無法抵抗的誘——惑。”

格雷維道:“可有提醒英國人,德國可能會乘機發動戰爭。”

“英國人堅信德國人不敢鋌而走險。”弗雷西內不緊不慢的道:“英俄兩國出兵中亞的規模不會太大,德國若是敢于挑起戰端,至少會面臨我國和英俄三國聯手鎮壓。”

“德意志并不是孤立的。”格雷維慢吞吞的道:“德意志與奧匈帝國之前就曾經簽訂軍事協定,如今兩國關系也十分親密,另外意大利最近與德意志往來也密切.....。”

“迪斯雷利的態度很明確,一旦爆發戰爭,我們三國即便不能爭取奧匈帝國和意大利,但可以讓兩國保持中立。”弗雷西內道:“英國人眼下正在積極游說奧匈和意大利出兵中亞。”

游說奧匈和意大利出兵中亞?格雷維很覺意外,“奧匈和意大利在中亞不存在絲毫利益,怎么可能同意出兵中亞?”

弗雷西內道:“要說服奧匈和意大利出兵中亞不是什么難事,只須英俄兩國在巴爾干、奧斯曼、非洲酌情均出一些利益。”

奧匈和意大利就算同意出兵中亞,出兵的規模肯定也不會大,這完全是賠本的買賣,英國人為什么那么做?格雷維琢磨了一陣,才道:“英俄想孤立、震懾德意志?”

弗雷西內點了點頭,英俄兩國既想與清國在中亞開戰,自然得防備著德意志在背后捅刀子,一旦說服奧匈和意大利出兵中亞,就能徹底的孤立德意志,這種情形下,德意志若想攪局,就得好好掂量掂量。

格雷維不由的怦然心動,對于眼下的法蘭西而言,德意志就是最大最危險的敵人,有機會孤立甚至是陷對方于險境,他自然不愿意錯過,稍做思忖,他就果斷的道:“答應英國人,出兵中亞。”

上海,鎮南王府,長樂書屋。

易知足呷著茶悠閑的翻看著英文版《羅伯特議事規則》,羅伯特就讀于西點軍校,畢業后成為美利堅陸軍的一名工兵,參加過南北戰爭,如今是陸軍工程師,不過他撰寫的《羅伯特議事規則》卻與陸軍工程沒有一丁點的關系,而是美利堅各級組織的議事規則。

美國人崇尚自由,會議不多,但規矩不少,而且美國人對待會議的態度也是少有的嚴肅和認真,否則羅伯特也不會刻意撰寫這本《議事規則手冊》。

一陣腳步聲傳來,前者輕快,后者穩重,易知足無須抬頭便知是易正行和趙烈文二人,待的兩人見禮,他才抬起頭,隨即合上書將封面對著兩人揚了揚,“這本美利堅近幾年出版的議事規則手冊,可有看過?”

易正行瞥了一眼,笑道:“《羅伯特議事規則》出版于1876年,是羅伯特根據英國數百年的議會程序和美利堅眾議院議事程序以及各級組織的會議實踐,用系統工程方法編撰而成的。

這本議事規則一問世就獲得極大的好評,影響力也迅速擴大,被廣泛吸納為各類會議的議事準則。”

易知足語氣很是不滿的道:“既然看過,也知道其擁有巨大的影響力,為何不見譯本?該不會是對其中所述的議事規則不屑一顧罷?還是覺的不適合我國的國情?”

“已經安排人手進行翻譯。”易正行不急不緩的道:“譯本出版安排在新年之后......。”

易知足放緩了語氣道:“羅伯特議事規則重在平衡,不妨結合英國文官制度改革一起參詳。”

易正行聽的眼睛一亮,“父親的意思,我國的文官制度改革將提上日程?”

“你就任協理大臣,可謂是朝野矚目,總得拿出一些政績來罷。”易知足緩聲道:“再則,經過八年的平穩過渡,文官制度改革也不宜再拖延下去了,為了保證順利收復西北,我們需要各級官府廉潔精干高效,就以此為契機進行文官制度改革嘗試。”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