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五絕之首中神通,身材甚是高大,腰懸長劍,風姿颯爽,英氣勃勃,飄逸絕倫。
他是周伯通的師兄,全真七子的師父,獨步武林、具有絕代天資,武功深不可測,達到化境,一指“一陽指”重創西毒歐陽鋒,使其數十年未曾踏進中原半步……
等等……
自己這些印象好像來源于小說。
不過沒想到真實的王重陽也是文武雙全啊!
不過他很快的皺起眉頭來!這個黃裳的名字,怎么如此耳熟!
有個宦官也姓黃來著,搞得這個浚川把。
“趙都知,那個浚川把,是誰改良來著?”趙桓問了一下,身邊有個內臣,可是可以隨時當點讀機一樣提問啊!
趙英也是一愣,好在官家最近一直關注黃河的事。
他倒是對這方面了解的很多,稍微想了想回答道:“入內內侍省都知黃懷信,官家,怎么了?”
“黃懷信有一名義子,名為黃裳,元豐五年的進士第狀元,官至端明殿學士,還做過一段時間的黃河河渠司的河提判官,前年時候告老還鄉了。”
串起來了!
有個宦官名為黃懷信改良浚川把,他有個義子名為黃裳,做過黃河河官,這個王重陽年紀輕輕就有了十分精巧的浚川把車的圖紙,這一切都通順了。
“草民王喆拜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王重陽三拜九叩拜見帝王,這是規矩,雖然大宋官家非常隨和,但是規矩還是要講的。
趙桓已經打開了沈從遞上來的扎子,里面有關于王重陽的各種調查的資料,趙桓發現,自己的大駕玉輅,拉回來的是一個進士。
雖然不是狀元,但也算讀書讀出了出路來。
王重陽把自己的身份拎的很清楚。畢竟選擇入世救人,自然遵循了俗世的規則,這個跪拜也不冤枉。
“道號:重陽真人?”趙桓問道,這王重陽上來報的可不是道號,看來見自己是以俗世身份而來。
“正是,陛下。”王重陽沒有抬頭直視趙桓,他沒有寄祿官在身,乃鄉間一散人,直視皇帝,是要被砍頭的!
“可有長生之法?”趙桓饒有興趣的問道,這是一個標準的坑,他等著王重陽往里面跳。
歷朝歷代的皇帝,都在追求長生,而歷朝歷代的道家修士們,也順應皇帝的意思,用各種方法力爭長生的存在。
趙桓問這個問題,是想看看這個身上有無數光環的重陽真人,是否準備蒙騙他。
辯證唯物主義價值觀告訴他,長生這種東西,理論上是不存在的。
王重陽臉上并沒有迷茫,每個入世的道家修士,都會回答這個問題,有的人成功的忽悠了皇帝,并且換來了極大的回報。
他也掌握了不少“雷霆呼嘯”之術,奈何這些法術,他自己都知道,其實是以一種他不是很理解的規則在運行而已。
他一直到進宮之前,都未曾想好這個問題。
直到這個時候,他才意識到,這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坎。
“貧道有衛生之道,無長生之藥。”王重陽選擇了說實話,他真的沒有長生不老的藥。
趙桓也知道這世界上,沒有長生不老之藥。
如果這個王重陽選擇忽悠自己,自己很難信任他。
“如何看待釋儒道三家?”趙桓又來了一個巨坑!
這玩意兒坑死了多少道家、儒家、釋家的修士?
這個問題直指本心,如果他的回答不讓自己滿意,軍器監的少丞可能是他一輩子的最高成就了。
神權和皇權一直有這神奇而微妙的沖突,趙桓現在剛剛登基一個多月,皇權不穩,如果神權還想來插一棍子,他只能說抱歉了。
這個問題,對于王重陽來說,輕而易舉。
這是他這一系的傳承中的核心問題,自然非常好回答,他俯身說道:“陛下明鑒,儒門釋戶道相通,三教從來一祖風。”
嘖嘖,這個回答,有意思!三教從來一祖風?這不就是眾教平等的意思嗎?
趙桓不得不感慨,這人尖子就是人尖子,能夠青史留名之人,有一個是簡單的?趙桓經過了一個多月,早就收起了自己對古人的輕視,他們只是局限于時代而已。
王重陽的這個回答,完美的繞開了所有的雷區,既不得罪儒門釋戶,也把自己的位置端平。
三家平等啊!
這才是最合理的發展模式,都是皇權下的力量。道家能有這個覺悟,實屬不易啊。
“說說你的衛生之道吧。”趙桓其實是給王重陽一個機會,來描述自己的所學理念。
很明顯王重陽很懂,這道,講述的不僅僅是為官之道,還有他們的處世之學!還有治國之策!
回答的好,他這一脈全真道,自然可以發揚光大。
“魯哀公問于孔子曰:有智者壽乎?”
“子曰:“然.人有三死而非命也者,人自取之。”
“夫寢處不時,飲食不節,佚勞過度者,疾共殺之;居下位而上忤其君,嗜欲無厭,而求不止者,刑共殺之;以少犯眾,弱以侮強,忿怒不量力者,兵共殺之。”
“此三者,非命也,人自取之。詩云:'人而無儀,不死何為?’此之謂也。“
“固衛生之道,以智為首,陛下。”王重陽言閉,等待著趙桓的進一步提問,核心以圣人之言起,應該不會引起反感。
這都是人尖子,活的非常精明,什么政治正確講什么。
毫無疑問,在現在的大宋,講孔圣人是絕對的政治正確。
趙桓仔細琢磨著這段話,他最近看了不少的文言文,大意是可以明白的。
就是說人不講衛生,魯哀公問孔子,如果有智慧的人可以長壽嗎?孔子說,當然,智者一定會長壽。但是人有種死于非命,是人咎由自取。
對飲食不注意節制,疾病會殺死他;如果貪得無厭,刑法會殺死他;不自量力,老天爺會教他做人。
首推“智”一字,還行。趙桓點了點頭,道家有點東西啊!自己以前還是有些小瞧了道家,以為他們不通人情,不同世故。
瞧瞧這說話的藝術,比沈從那個鐵憨憨高出了幾個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