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振興攻略  第二百五十六章 籍家充國庫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北宋振興攻略 | 吾誰與歸   作者:吾誰與歸  書名:北宋振興攻略  更新時間:2019-07-06
 
趙桓搖頭說道:“其實不用太宰勸諫,朕自然知道要勵精圖治好好打理這個大宋。李太宰你來說說,這商稅應該如何改制?”

李綱搖頭,自己話里有話,還被聽出來了,居然被官家一句帶過了。這大宋該他中興啊!

“官家寬仁。”

“廢除撲買,加重商稅,降低農稅,休養生息。”李綱說道。

這是一個邏輯閉環,想要休養生息,必然要養民,而養民的最佳手段就是降低農稅,百姓倉庫里有了糧食,就有了一切。

而這農稅降了,自然要加重商稅,但是因為撲買的體系,讓大宋的商稅政策很低,實際非常的高。

所以,想要增加朝堂的稅收,就要廢除撲買政策。

就是把那酒樽全摔了,再造新的商稅體系才是。

“朕不是很明白,加重商稅?百姓、農民、商賈、士子都是大宋的百姓,朕對他們沒有任何的偏見。加重商稅,加重商人的負擔,來養農民,不是拆東墻補西墻嗎?”趙桓從來不覺得問政于人,是一件很丟人的事。

李綱點頭,官家的寬仁,對的是所有的大宋的子民。

這樣的官家,正如種少保所言,乃是大宋之大幸。

“官家,這加重商稅,也就是將那個百抽二的行商稅,和百抽三的坐賈稅,變成十抽一的稅務。這一點官家盡管放心。”李綱有些撓頭。

應該怎么解釋大宋商賈們,會對加重商稅拍手稱好呢?

忽然李綱眼前一亮,跑了出去沒一會兒又跑了回來,在油盞燈下,李綱將圖卷交給了官家。

“這是元豐黨碑。崇寧年間,蔡太傅拜相,為了打擊政敵,立了這么一塊碑文,導致黨爭愈演愈烈。官家。”李綱說道。

趙桓皺著眉,他對著元豐黨人碑自然知曉,當時處理李擢之事的時候,他就知道了大宋黨爭非常激烈,導致朝堂疲于內斗,而無精力治理國家,他對黨爭也是著重防范。

只是讓他有些不解的是,為何李綱談著商稅,為何突然提起了這黨爭之事?

趙桓略一思索,問道:“李太宰是說,這元豐黨人和元祐黨人,疲于黨爭,今日新法,明日舊法,導致的民不知法?”

李綱點頭,說道:“然也!臣自罰一杯。”

喝完酒之后,李綱趕緊抄起來幾塊牛肉,放到了嘴里,喝酒燒心。

“正是如此,事實上,大宋的商賈百姓,并不知道他們應該他們繳納多少賦稅。鄉紳的經紀們,說是多少,大宋的農民就交多少糧食。”

“員外們、幫派們的撲買者,說要繳納多少商稅,這商賈就只能繳納多少稅賦。因為黨爭激烈,導致民不知法,法不束民,此乃黨爭之大害也。”

趙桓覺得這個論調有點熟悉,這不是就是中間商在中間賺差價嗎?

去掉中間商,把錢都給自己賺了。

李綱嘆氣的說道:“大宋如此行事,已然二十三載有余了。官家想過沒有,這撲買制里,有一條是計省的官員,進行商稅厘清和核算,如果計省的官員,出自員外之家呢?”

趙桓突然瞪大了眼睛看著李綱!大宋的官員除了恩蔭,都是來自科舉。

而讀書人,什么人才能讀得起書?

中人之家,而員外們毫無意外都是大富之家,科舉從他們之間取士。

“官商勾結?”趙桓森然的問道。

“是的。事實上,東華門外唱名,看起來何其榮耀。其實……”李綱搖頭嘆氣的說道。

“官家知道東華門外搶婚的戲碼嗎?事實上,本身背后站著家門的進士第,沒人搶。那些真正的泥腿子、寒門出身的子弟,才會被搶親。”

“而這寒門,至少也有個門啊。”李綱悵然若失的說道:“他們!被奢靡的生活磨平了身上的凌云之志,當初為何而讀書慢慢就忘了!就因為大千世界的繁華,迷住了眼。哎。”

一個又一個惡性循環,趙桓癱在椅子上。

什么叫積重難返,這就是啊!

在趙桓看來,想要拯救大宋,難上加難。

自己頂多給大宋續上幾十年的,最多上百年的國祚,然后呢?

毀于農民起義。

“不過,幸好官家,在云中、燕京、關中、河北掀了桌子。”李綱滿不在乎的說道,順便抄了片牛里脊,美滋滋的嚼著。

他吃的很順心,而且沒有絲毫擔心。

“哦?”趙桓哭笑不得,李綱這思維實在是跳躍的太快了一些。

李綱又美滋滋的喝了一杯酒,笑著說道:“官家,其實廢黜撲買制,最主要的事收稅的人那里來?百姓商賈們巴不得有個確定的制度,告訴他們收多少錢呢。”

“大宋多次改制,其實并不是不知道撲買對大宋的傷害,但是不用他們員外的人,不用他們幫派的人,我們怎么才能把這商稅收起來?”

“但是大宋現在已經有上士三萬余人。官家,這些人抽出一半來,云中、燕京、關中、河北的撲買制度,就可以廢掉了。”

“至于員外的反撲、幫派的反撲,大宋禁弓弩、甲胄,發現就是連坐死罪。如果這四地的員外們反撲,正好借著機會把他們給消滅了。正好籍家,也算是填充下國庫。”

物理消滅,是最行之有效的方式。

趙桓在云中路就喜歡這樣物理消滅金人。

吃大戶啊!

永遠是最快富起來的方式。

趙桓搖頭說道:“這四個地方,其實沒有多少員外了。金人來的時候,他們跑的速度,實在是太快了。金人根本追不上的。”

李綱點頭,說道:“臣這個廢黜撲買的制度一出,臣肯定會被百官攻訐,不過無所謂了,臣習慣了。”

習慣了這三個字,尤為的辛酸啊。當初朱璉皇后敵我不明,大宋朝堂危如累卵,當時的李綱到底是如何忍下來的?

趙桓搖頭,這都過去了,人啊,要向前看。

趙桓點了點頭,說道:“那就這樣,廢掉五地撲買!等朕的新軍訓練出來了,就全國推行。”

拳頭大才是硬道理,如果沒有強大的中央軍隊,他不太相信,自己的政策,能夠徹底貫穿全國,但是云中路、河東、關中、河北、燕京都在他的牢牢掌控之中。

“官家,河北的坑該填了。工賑監有在工籍的民夫約有一百一十余萬,春耕結束,能不能抽調了點民夫去河北填坑?整頓水利?這河北耽誤了一百三十多年了。不能再耽誤下去了。”

李綱嘆氣,他心心念念惦記著那河北地區的大坑。如果能把河北那些水泊全部填平,沒有了坑坑洼洼,官家實質上控制的這些地方,就能夠徹底連成一片。

到那個時候,官家就是口含天憲、言出法隨的天子。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