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振興攻略  第六百三十章 兩個臭弟弟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北宋振興攻略 | 吾誰與歸   作者:吾誰與歸  書名:北宋振興攻略  更新時間:2019-12-04
 
若問李綱最不愿意跟誰打交道,無疑就是這個循王。

皇帝不在京的時候,權臣去接觸皇室的大宗正,很容易招惹非議,惹一身的麻煩。

而循王多數情況也不會接見李綱這些外臣,尤其是皇帝不在京城的時候。

權相和皇室大宗正的接觸,很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聯想,引起朝堂的動蕩。

當初趙光義兵敗高粱河的時候,朝臣們擁立趙德昭為新帝,結果還沒登基呢,趙光義回來了,場面一度非常的尷尬。

鬧到最后宰相被貶,趙德昭被逼自殺結束。

但是李綱為了糧草之事而來,循王就不可能視而不見。

“龍團勝雪上等好茶,給李太宰泡一壺嘗一嘗。”循王趙士叮囑著仆從,笑著在客廳之門迎著李綱。

“拜見循王。”李綱拱了拱手,身后有兩個皇城司的親從官,臉色森嚴的站在李綱的背后一動不動。

李綱把他們從陰影的地方找了出來,是需要他們做個見證,防止官家心中起疑。

趙士和李綱當沒看到這倆親從官一樣,一陣寒暄之后,李綱切入了主題,抿了一口好茶說道:“聽聞太上皇也非常喜歡這龍團勝雪,不知道是真的還是假的。”

趙士臉色一變,果然是無事不登三寶殿。

“太上皇近日每日觀瀾閣品茶問道,倒是快活,一如往日。”趙士說的很委婉,但是兩個人都聽懂了這句話的含義。

那就是這次軍糧之事和趙佶沒有關系。

李綱摸著茶杯不說話,等待著趙士的解釋,他是給皇帝辦事,自然沒什么心虛不心虛的,而且誰不知道李綱發起狠的樣子?

當初八門進京,七門勛貴誅殺到只剩一人,此等大案面不改色,誅殺宮人和夷三族大案一件接著一件,手段之殘酷,歷代之罕見。

趙士想了很久,還是搖頭說道:“據我所知,太上皇近日沒什么異動。你知道我那個弟弟,他自己知道自己有幾斤脊梁,他現在的日子比過去二十六年都快活的多。”

趙士還是用自己大宗正的身份,保了一手自己的弟弟。

自己弟弟趙佶最適合做什么?

風流才子。

做皇帝這件事對他來說,太難了。

被自己大兒子關在艮岳宮里那半年,他的那個弟弟算是徹底看開了,權力這個東西,要看天賦,他真沒那個天賦。

趙士臉上帶著苦笑說道:“你知道李師師姑娘留下的那個觀瀾閣,月進數萬貫,名聲鵲起,怎么說呢,太上皇現在的日子,比過去二十六年都過得舒坦。”

李綱聞之,也是啞然失笑。

他最擔心的就是太上皇這里出了幺蛾子事。

那個不靠譜的皇帝在龍椅上的時候,太不靠譜了,以至于李綱下意識的就懷疑是他不甘心權力從手中滑落,從中作妖。

但是現在想想,其實自己的擔心有點多余了。

有一說一,現在太上皇的日子,比過去好太多了。

太上皇在龍椅上那是什么日子?

封樁庫的內帑空空如也,他想建個艮岳宮,都得勞民傷財攢上好幾年,被朝臣指著鼻子念叨,被百姓戳著脊梁骨的罵街。

弄到最后,連五日一次的朝會,每天的常朝都迫不得已停下了,否則都是壞消息。

現在宮里的內帑富余,工部甚至天天上書要給皇帝建宮殿,皇帝還不樂意。

現在的太上皇,仿照舊歷,他一個月領月例,都足夠他過得日子比過去還好。

有什么不滿意的?身份極其尊貴,皇帝的爹,誰敢惹?

皇帝越厲害,他的地位就越高越尊崇。

而且官家還把他的禁足令給解了,想去哪就去哪,日子不要太美。

趙士看到李綱的神情,也是放松的說道:“太上皇最近倒是想納個妃子,但是官家不在京,他也暫時等著官家回京。”

李綱猶豫的問道:“那最近皇室里,有沒有蹤跡詭秘之人?”

“有!”趙士嘆氣的說道。

“誰?”李綱殺氣凜然的說道。

皇室搗亂的次數可不少。

從官家登基第一天的趙楷,再到后面聯袂地主和巨賈的趙構,再到后面的官家重病那次,燕王趙俁,越王趙偲就曾經聯袂,要還政太上皇。

趙士嘆氣的說道:“官家的同母胞弟,太上皇的第五子趙樞,善偶儷對偶,博聞強記。”

“前些日子,他極為活躍,接連派出了仆從,接洽了不少的邸店一等商賈。我當時知道的時候,懲戒過他,他也答應不再接觸邸店商賈,今日李太宰登門,沒成想還真的出了事。”

“愚蠢啊。”

大宋有兄終弟及的傳統。

趙佶的長子是現在當今皇帝,次子早殤,三子趙楷前不久‘墜馬’,四子趙楫早殤。

五子趙樞,眼下自己的哥哥們死的死,墜馬的墜馬,而他素有文采,前不久還發生了一件趣聞。

有一次趙樞碰到了一塊唐人書下的碑文,碑文對仗句,大約有三千句。

趙樞就和友人打賭,朗誦一遍,看誰能夠背記的更多。

而他的友人朗誦一遍,回到家就默寫了一遍,忘記的地方,就空缺,只缺了十四字,還甚是得意,拿到趙樞的府上炫耀。

而趙樞隨意的將這十四個字填上,并且把自己默寫的碑文拿出來,一字不差。友人驚詫不已,連連夸贊。

而趙樞當時非常謙虛的說道:“休夸我能勝人,勝如我者更多。”

一時間傳為美談。

李綱聽說過這個事,但是眼下看來,那場比拼記憶碑文之事,怕是作秀了。

其目的,就是為了自己想要做的事鋪路。

“就一人嗎?”李綱正襟危坐的說道。

趙士看著李綱的模樣,就知道李綱怕是多少知道些什么,現在京中的指揮使程褚,可是在八門進京時候一起平叛之人。

皇城司知道的消息,李綱多少也會知道一些。

“還有一個太上皇的六子趙杞。說起來,還是太上皇當初做的孽啊。”

趙士回憶的說道:“當初金人南下,太上皇倉促南幸的時候,趙杞日夜侍奉左右,衣不解帶,食不食肉,太上皇制發愿文,述祈天請命之意,以授趙杞。趙杞頓首喜極而涕泣。”

“前不久趙杞多次出入趙樞府中,兩人交往甚密。此次山海關軍糧斷了,應該就是這兩個人了。”

李綱臉上露出了微笑,說道:“多謝循王了。那某就告辭了。”

“太宰準備如何?”趙士站起身來,小心的問道。

“自然是繩之以法,送到來州交給官家去定奪。”李綱笑意盎然的說道。

只是出了府門的李綱板著臉,回頭看了一眼循王府。

“老爺,咱們回家還是?”老管家拉著車問道。

“去開封少尹府!”李綱搖頭,閉著眼深深的吐了一口氣。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