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時代  152、何其所幸

類別: 都市 | 青春校園 | 大美時代 | 中秋月明   作者:中秋月明  書名:大美時代  更新時間:2019-07-10
 
最后一幕在驟然加強的背景音樂中展開了。

現代戲劇舞臺早已不是萬長生以為的那樣原始。

聲光電控制的后臺,其實更像是個阿里巴巴的寶藏洞,觀眾們在洞外,看見的只是洞口呈現那一點點場面。

坐在后臺才能看見分為一層層的背景板、道具、場景,在天花板上吊著,在地板下藏著,隨著一幕幕轉換出現。

原本按照很多人心目中五四運動的經典場面,是一群年輕學子,斗志昂揚的仰頭看著他們中間登高疾呼的引領導師,發表戰斗檄文,旁邊就應該是華表之類的背景場面。

這一形象已經根深蒂固了。

可萬長生才看了上半場,腦海里面想凸顯的就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群人。

用今天給席大媽強調的那個三角形,這不應該是一群人里面鶴立雞群的一個,而是呈金字塔狀層層疊疊的很多人。

只有獲得了堅實的民眾基礎,才有更多骨干,再擁戴著的精英,這是個三角形的結構,而不是一橫上面突兀的一豎。

哪怕樹立偉岸的形象,也要基于眾多的群眾基礎,而不是拉開距離的單獨獨一個。

而且本來華表之類的象征意義,已經有點符號化了。

不懂這一套象征手法的萬長生,反而出其不意的直接用了破敗的城墻來表達國破山河在的氣勢,表達那種整個脊梁都破破爛爛,卻依然挺立的堅韌。

那幾位扮演導師的老戲骨,有衣衫襤褸的,也有帶著血跡的,更有一身傲骨誓不低頭的,拖著沉重的鐵鏈,被無數學子推著登上城墻臺階!

歷史上肯定沒有這個場面。

但藝術的價值就在于,用極小的場面,極短的時間,濃縮精華般展現那些波瀾壯闊的時代畫卷。

如果沒有提煉再造,那就成了老婆婆的裹腳布似絮絮叨叨。

藝術就是要有夸張,比喻,象征等等變化,有時候為了加強藝術效果,就得加深這種幅度。

副導演悄悄站在席大媽背后,小聲:“這點改動……會不會被說是……不合適?”

席大媽抱著手不屑一顧:“有什么都沖著我來……來了!”

被無數人擁護著登上高處的導師慷慨陳詞:“民族的生存和榮譽!只有靠自己民族的頭顱和熱血才可保持!現在整個民族的命運,抓在我們手里,我們大家都無所逃于天地之間,只有我們血染過的山河,更值得我們和后世的謳歌跟愛護……”

果然,相比之前的場面,現在更像是一座群像!

無數人前仆后繼鑄就的血肉群像,從監視器上就能看見,不再是之前把所有目光中心,都集中到高點導師的局面。

目光很容易就從他身邊擴展到整個舞臺上數十個演員形象上,然后還有背后背景板上似乎能跟這些舞臺演員融合起來的無數普通人。

這就是萬長生習慣的散點敘述,只有把形象擴展到如此多的人身上,才能讓觀眾共鳴!

那不是一兩個領袖,幾個精英人群自娛自樂的事情,而是關系到每個人,和每個人都相關連的家事國事天下事!

因為誰都能從那么多群像中找到跟自己契合的身份、地位、心態甚至外形。

激蕩忠憤!

周圍所有的演員,不再是只要仰頭看著最高處的導師就可以了。

他們就像萬長生在那張壁畫里面表現出來的特點,每個人都是生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他們的臉上沒有千人一面的呆板,而是有人膽怯,有人猶豫,有人傷感,有人擔憂。

但在這樣國難當頭的生死存亡之際,隨著振聾發聵的吶喊,人人臉上都有種變化。

這才是人性。

人性是在認知中逐漸變化統一的。

可以說整部話劇,從頭到尾本來就是表達這個主題。

萬長生的提議,卻敏銳的把這個主題濃縮到最后一幕了。

從后臺角落里,已經能隱約看見外面觀眾席上,成片的有人起身,感同身受的那種激昂情緒。

哪怕臺詞還沒有完,雷鳴般的掌聲已經在觀眾席上浪濤般掠過,一遍又一遍,然后化為整齊的節奏!

不顧是不是會影響到演員們的發揮,因為不這樣,就沒法宣泄心中的情緒!

萬長生注意到身邊席大媽臉上已經淚流滿面。

藝術家都是敏感的,如果沒有這份敏感,他們也抓不住情感、場面的表達。

可他們又是充滿了專業素養的,臺上那些演員,絲毫不受環境的影響,這一刻他們已經穿越回了百年前的歲月,在那個外交失敗了、國土割據了、喪權辱國的年代,面對征服和殺戮的時候,有識之士的堅韌,呼喚愚昧無知的奮力。

全都在這一刻爆發出來。

沒有使用麥克風的專業劇場里面激蕩著熱血澎湃的高呼,也回蕩著致以最高敬意的掌聲。

這片土地上的人民,從來沒有因為被征服就斷送了河山!

也從來沒有因為被殺戮,就低下頭!

兩種聲音在相互碰撞,誰都沒有壓住誰,反而相互交融,碰撞出更加昂揚的氣勢!

沖破云霄的那種!

感覺如此恢弘的建筑都要被沖破天際了!

演員們凝固在最高點。

掌聲再也沒有停止過。

沒有體育場那種模擬鼓掌的氣棒,就是拍紅了手掌心的那種使勁鼓掌。

演員們一動不動的享受著這種職業領域最高嘉獎。

大家都有為名為利的時候,但唯有這種時候,才是把整個身心都交給了表演藝術,用靈魂來擁抱掌聲。

何其所幸。

觀眾們肯定也是這種感覺,幸運的看到一場演技爆發,又如此打動人心的表演。

肯定也有昨天來看過的觀眾和媒體,他們非常清晰的看到了一種提升蛻變。

在這個到處都講究商業性的浮躁社會里,還有人在精益求精的追求這一丁點改變,哪怕有風險,又不多一分錢,但依舊精雕細琢。

所以掌聲沒停。

演員們都列隊站在臺上謝幕了,掌聲都沒停。

席大媽站上臺,接過花束了,掌聲還是沒停。

有些人可能拍得手掌都疼了,那就拿起節目宣傳本來拍,相比那些拋頭顱灑熱血的先輩,這算什么!

能選擇來看話劇的人,都有點基本素養,應該能認同現在社會就是缺乏這種凝聚力,那么多前赴后繼犧牲的人,換來現在的大好局面,可有些精神在淡薄,在消失,亂七八糟的雜音在肆意橫流。

就需要這樣響亮的定音重錘!

那就值得重重的鼓掌!

觀眾就是用掌聲來投票的!

好些演員都流淚了,也許有些年輕演員只是傳說見過這種被真心誠意掌聲浪潮般擁抱的場面。

現在感受到了。

也許這對他們未來的藝術之路都會有影響。

因為體驗過真正被人認可擁戴的心情。

就會修正自己的三觀。

席大媽有點說不出話,好幾次深呼吸以后,想開口,卻引來更強烈的掌聲!

這是對藝術家最高嘉獎禮遇。

所以她竟然在這個時候轉身,給了全場一個愕然的片刻安靜,卻看見她從后臺邊上,拉進來一個年輕人,手上更示意揮手,涌進來很多穿著工作服的后勤人員。

戲劇表演的謝幕是個學問,在西方還形成了相當濃厚的謝幕文化,但是把所有后場人員都邀請上來就極其罕見。

特別是這樣個有點懵懂的年輕人。

也就是借著這點時間,席大媽使勁調整了下情緒,把那一大捧花塞到萬長生手里,按著自己胸口開口:“這是我們昨天的觀眾,二十歲的萬長生,是他提出最后一幕我們可以修改調整,然后整整一個通宵,都是他在這里,跟我們的道具、舞美團隊爭分奪秒的完成這些……今天白天我們的演員們才能重新排演……”

掌聲又爭分奪秒的響起來,可這已經壓不住席大媽激動的聲音:“我想說什么?我們的希望永遠都在年輕人身上……我只想說百年前那句名言,少年強則中國強!”

都在跟著鼓掌的臺上演職員們,終于跟著席大媽再次齊聲:“少年強則中國強!”

第三次呼喊的時候,已經是全場觀眾都在起身高喊了。

萬長生在驚濤駭浪中,靜靜看著前方。

杜雯笑著跟盧婆婆也站在前排座位席位里。

還扯著嗓子跟著嚷。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