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都是屬官依各自的職權往上作詳細的匯報,然后再根據各官中的匯報羅列有功有過之人。
而第二句皇帝想說的是:你們這些家伙,見不得朕的兒子作點出彩的事情嗎?
既然是趙佑親筆,除非是別人說他來寫,這叫冒功。
或是他親自經歷了呢?
甚至是參與其中了呢?
可心里想,嘴上卻不能說。
說了,就有包庇之嫌,這事就更解釋不清了。
不,不對。
皇帝猛然想起來,李沆也在。
李沆這個人皇帝了解,絕對正直,李沆在鳳翔怎么可能允許自己的兒子冒功這種行為呢,那么可以肯定,自己的兒子肯定是參與到其中了,而且也作事了。
混賬!
皇帝有種想罵人的沖動。
可偏偏他不能罵,因為這事牽扯到的是自己的兒子,作為父親的在這里時候不能為兒子辯解,否則諫臺的人更有話說了。
憋屈!
這時,王旦突然轉頭打了一眼色。
一個同樣八品的禮部官員出列。
“官家,臣有更要緊的事情要說。”
寇準點了點頭:“講。”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兩千多字,這位一口氣背完,別說有錯的,連半點卡頓都沒有。
這時候出來背荀子的勸學。
有才。
背完之后,這八品禮部的官員這才補充了一句:“汴梁城有點家財的商人之家都會在六歲的時候送孩童入學,周王殿下已經十歲了,卻沒有正經讀過書,臣以為這才是大事。”
諫臺,一位七品官出列:“難道安平侯不是周王之師?”
“可有師禮?可有在宗室記錄?可有在禮部備案?”
靈魂三問。
一個八品官把七品給問住了。
諫臺六品官出來了:“這個問題的核心不是師,也不是冒功。臣以為此事令人擔憂,臣想問寇相公一句話。”
寇準上前一步:“問?”
“至道元年八月,先帝問寇相公何話?”
問了什么話。
這有正式的記錄,而且寇準記的很清楚。
這才是林特的殺招,這一招真正的是誅心了。因為當時先帝對寇準說:四海心屬太子,欲置我何地!
因為沒有人真正知道寇準如何回答的。
連當今皇帝都不知道。
寇準轉身對皇帝施了一禮:“官家,臣請退朝,并請官家親查秘錄,至道元年八月第七冊,第十一頁。”
“退朝。”皇帝起身就往后宮走。
寇準這會請退朝完全和乎皇帝的心意,這事吵下去皇帝不愛聽。
至于那秘錄寫的什么,皇帝只有好奇,卻不怎么在意。
因為那一年這一問的當事人就是他,若真有事,自己估計墳頭草已經三尺高了,而自己卻登基為帝,顯然寇準的回答很讓先帝滿意,而且又幫了自己。
寇準說的是什么?
李沆知道、呂蒙正知道。除了這兩位之后,只有劉承珪知道,其余人不知道。
寇準說的是:官家選擇的皇儲深得人心,這是國家的福氣。
看皇帝離開,趙昌言拉住寇準:“寇準,這事你別以為可以為劉安抵擋,若他真的助周王殿下冒功,我絕對不會罷休。”
寇準只是笑笑。
趙昌言,你這腦袋就是一根筋,你就是揪住這事不放心。
行,你沒錯,你忠心,你正直。
可你有沒有看到,那些家伙在干什么,他們這次下手有點黑,若是換到先帝估計這會已經下令,就算不抓人,也要劉安立即回汴梁當面解釋此事。
當今皇帝心善平和,所以在沒當回事。
寇準拉著趙昌言:“要不要去我府中喝一杯。”
“不去。”趙昌言一把甩開寇準大步往外走。
寇準卻是斜眼掃視錢惟演,一眼嚇的錢惟演冷汗直流,他突然意識到自己這次可能玩過火了,這事往嚴重了說,丟官都是輕。
周王會記恨自己,劉安也會報復的。
好可怕。
寇準嘴角一挑,笑了。
卻不是沖著錢惟演笑的,而是對向敏中。
向敏中笑著搖了搖頭。
向敏中相信這事劉安可能需要在朝堂上解釋一下,但不會有大麻煩,這些人可能忘記了,李沆此時也在鳳翔呢。
劉安呢。
劉安這會正帶著趙佑作農活呢。
這是價值一百匹布,一百貫錢,一百畝田技術。
源自一位永興軍路的老農。
老農獻上技術,官府當天就兌換了賞賜。
老農在山中演示自己的技術,趙佑穿著麻布衣很用心的在作著記錄。
“殿下,老頭子觀察這里的山林,有五種樹可以選,這里最多的就是野酸棗樹,還有野柿樹。老頭子曾經試過在野柿樹上接枝,次年結果。接枝的時間為踏青節剛過的一個月,現在快要入冬,正好可以選雜樹練手。”
“恩,恩。”趙佑一邊點頭一邊在本上寫寫畫畫著。
老農不識字,卻有自己的一套技術。
“老頭子試過多年,選好樹之后在踏青節后提前三日澆中水,然后清除枝上本芽,接枝之后再澆足水,再清一次芽,之后一個月內要經常來照看,若有老木發芽一定要清除,這樣接枝長的好……”
老農一輩子的經驗,那怕是廢話也要講上三遍。
趙佑則將廢話都詳細記錄,而且根據老農在樹枝上演示的還畫了圖。
只是趙佑不明白:“老先生,為何棗可以接枝在野柿樹上?”
老農趕緊就拜:“老頭子不敢當先生之名。”
“達者為師,姐夫說過有才華有品行的人就是先生。”趙佑堅持自己的說法。
在一旁坐著看的李沆也說道:“沒錯,可當先生之名。”
李沆認為這老農沒有自己的這項技術藏著,而是貢獻出來,僅這一項技術就能增加百萬畝棗林,回汴梁后給老農請個朝廷的賞也不是不可以。
但,老農卻回答不了為什么棗可以接枝在野生的柿子樹上。
明明是兩種樹,為什么就可以呢。
這個太專業了。
老農是憑自己一輩子的經驗在作事,理論知識他不行。
就算他識字,也不可能搞清這么復雜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