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虞奇俠傳  第兩百五十四章何人可托

類別: 歷史 | 架空歷史 | 大虞奇俠傳 | 大虞太史令   作者:大虞太史令  書名:大虞奇俠傳  更新時間:2019-11-06
 
皇帝看著衛國公,對衛國公說“愛卿,你向來武勇,這三十年來,南征北戰,為朕立下了赫赫功勞。閃舞”

衛國公沒有想到這熱饅頭會丟到自己手里,他跪在地上,聲音哀泣,對著皇帝說“圣人,臣已老矣,待天下萬歲之后,臣愿追隨圣人于九天之上。”

衛國公也不愿意惹麻煩,如今九位皇子還沒有就藩,自己就答應了等他們叛亂就對付他們,這消息傳出去,九位皇子不想著法子讓他一家滅族才怪。他這話意思很明顯,皇帝你要死了,我就立馬自殺。

皇帝看著諸位國公,在場眾人都低下頭,皇帝有點意興闌珊,感嘆說“當初孝懿太后那么得勢,諸位尚且還可以協助朕,平定寰宇,重整河山。事到如今,難道朕連一個顧命大臣都找不到了嗎?”

“圣人,請賜臣死罪。臣直言冒昧,有污圣聽。不過臣這話如鯁在喉,不吐不快。當初孝懿太后是外人,臣等父執,皆是天虞臣子,自然要保住這江山,如今,九位皇子皆是高皇帝子孫,圣人你的嫡系,圣人尚不肯斷指,臣等怎敢?”鎮國公想起了自己父親的教誨,于是冒死說道。

“臣等愚昧,圣人若不想有九國之亂,只能賜死九位皇子。”輔國公滿頭大漢,扣頭將這個大逆不道的話說了出來。

皇帝聽到這話,臉色蒼白了很多,聲音顫抖地說“只能如此嗎?”

諸位國公都點點頭,這是最好的辦法,不過這樣也很危險,太子沒有兒子,若是這將九位皇子誅殺了,那么高祖皇帝的嫡系就算斷了。到時候,又要重新選九位皇子的兒子當皇帝,又是一件麻煩的事情。

諸位國公唯一欣慰的就是,高皇帝的兒子不多,吳王死了,就只有一個圣人了。35xs這樣圣人也不用為了太子,賜死自己兄弟了。

皇帝思索了很久,這手心手背都是肉,讓他賜死自己的兒子,他怎么會答應。而且這太子平庸,若是沒有幾個皇子從旁協助,這些國公豈不是要翻天。

“罷了,罷了,看來太子不能繼位,那么朕再問你們,若是九位皇子之中,有一人登基,你們是否會全心協助。”

“臣等秉忠貞之志,效犬馬之力。”

皇帝心中明白,這些人是否會這樣,還要看自己的兒子是否重用,皇帝問題已經問的差不多了,既然這些國公都不愿意照拂太子,那么太子即位,真的可能活不過元年。

皇帝揮揮手,對著他們說“你們都去吧,這次一別,恐怕此生再難以再見。”

“圣人何須說如此不詳之言。”

“朕向來不忌諱這些,去吧,去吧,讓朕安靜一下。”

諸位國公都知道皇帝的悲痛,但是他們也沒有辦法,他們都有大好前程,大好富貴,虞朝不滅亡,他們世世代代就是人上人,他們自然不愿意像佞臣一樣,皇帝想要什么,自己就保證什么。

等到國公退下之后,九功和賢妃走了進來,賢妃看著皇帝臉上全無血色,走到皇帝身邊,握著皇帝的手,對著皇帝說“圣人,沒事吧。”

“無妨,朕總算是想通了一件事。”

賢妃識趣的沒有多問,拿出一枚鐵戒指,對著皇帝說“圣人,你看,這是當初孝懿太后留給你的。”

皇帝看了看,臉上露出一絲笑容,對著賢妃說“是,這是當初高皇帝給母后的,當時高皇帝因為懷化府的大敗而躲進山中,母后也陪在高皇帝身邊,高皇帝憐惜她,于是讓人打造了這一枚鐵戒指,告訴母后,以后一定會送金玉戒指給母后。閃舞”

賢妃點點頭,接上皇帝的話說“當初孝懿太后留給圣人你,是想要讓圣人你知道這天下得來之不易,讓你好好守住這萬里江山。”

“是,但是這戒指垂憲元年就丟了,朕早了很久,一直沒有找到。”

九功這時候開口說“是小臣等打掃賢妃的營帳時候發現的。”

“這么說來,看來下一位圣人要出在你這房了。”皇帝取笑著,然后神情凝重地對著九功說“這是朕的口諭,日后這枚鐵戒指戴在誰的手上,就是大虞朝第三位圣人。”

九功和眾人跪在地上,說著一聲唯。

皇帝想了想說“讓文源和文渭進來見朕。”

賢妃也告退,和九功離開這里,很快四皇子和十皇子到了這御帳,行禮之后,進入營帳之中,坐在(本書若是沒有說椅子之類,這個坐就是先秦的正坐。)皇帝面前。

皇帝看著四皇子和十皇子,對著他們說“朕聽說你們之間最近有點不和?不知道是否有此事。”

“只是一些小矛盾,圣人無須掛心。”四皇子先解釋說,十皇子也附和說沒有什么大事。

皇帝聽到這話,嘆氣一聲“小矛盾也好,大矛盾也好,朕對你們寄予厚望,你們一個學文,一個學武,文武相輔相成,能夠協助你大哥穩定天下,可惜誰讓你大哥不中用,連一個守成之主都當不上。朕每次思念到此事,就只恨自己當年沒有好好教你大哥。”

兩位皇子瞬間不知道說什么好,安慰也不是,不安慰似乎也不妥當。

“如今,你們都翅膀硬了,朕的話,你們陽奉陰違,你們的心思,朕難道就看不來嗎?只是朕老了,不想說什么了。朕能管了你們一時,卻管不了你們一世。如今朕只有一句話要告訴你們,你們都是血脈相連的兄弟,這天下都是同姓同族,有什么好爭的。”

兩位皇子聽到后面的話,咯噔一聲,心中想著,皇帝這是要立其他人為太子嗎?

皇帝讓他們退下之后,又召見了二皇子,看著二皇子,皇帝嚴肅地說“文溯,朕準備封你為周王,你就去隴右去當你的王爺吧。”

“父皇,你如今年老,兒臣愿意在這里陪著你。”

“文溯呀文溯呀,你讀的書,差不多都沒有讀進去,朕讓讀二南,你卻一點體悟都沒有,如今你去了二南之地,或許會有明白。不過你既然不愿意朕讓你早早就藩,那么就不去吧,朕只恐,你日后想要當一個周王,都不可得。”

皇帝揮揮手,讓他離開,召三皇子,九皇子進來。

“文瀾,朕準備封你為魯王,等秋狝之后,你就去繼圣府就藩吧。”

三皇子準備謝恩的時候,九皇子開口說“圣人,父母在,不遠游。如今三哥就藩,就不能常常看望你和母后,不如暫且等等,這封地就在那里,又不會跑。”

皇帝看了看三皇子,三皇子也醒悟過來,若是自己就藩了,這皇位徹底沒有份了。

“兒臣愚鈍,愿伺候在父皇身側,以盡孝心。”

“罷了,罷了,你不愿意去,那么文浚你自然也不愿意去就藩,可惜,可惜……”

皇帝說著,讓三皇子和九皇子退下,繼續召見五皇子和六皇子。

皇帝先對五皇子說“文洵,朕要封你為代王。文潞,就是吳王,至于文源,朕封他為魏王。本來朕還準備封文浚荊王,不過文浚不愿意就藩,你們兩個要是有誰不滿意,可以選荊王。”

五皇子見九皇子拒絕了,于是也是用要盡孝那套,守護在京城,堅決不去就藩。

五皇子拒絕的時候,也拉了一下六皇子的手,六皇子礙于五皇子的情面,心中想去,但是最后還是選擇留下來了。

皇帝也早就料到他們不愿意就藩,對著他們說“你們不愿意就算了嗎?朕給你們都是富饒的封地,你們就藩之后,也可以當一個小皇帝,如今你們既然不愿意,朕也不冊封了。只是到時候,只恐你們的兄弟,沒有朕這么好心了,你們要被封到什么凄山苦水的地方,想要后悔都難了。”

皇帝讓他們離開,然后讓人傳來虞慧兒,等到虞慧兒到來之后,皇帝對著虞慧兒說“慧兒,秋狝之后,你就去你的食邑吧,真已經讓人在那里修建好了一座順承院,從今之后,你就不用到京城來。你哥哥的事情,你最好不要摻和,否則到時候會引火上身,反而害了你。”

“父皇,你為什么要說這些?”

“你不是什么外人,朕這幾天頻頻夢到高皇帝,朕心中知道,朕恐怕將不久于人世,只是朕還有一些事情沒有做。等到秋狝結束,朕就要忙起來,到時候就難以和你說上幾句了。”

皇帝說完,然后說“朕知道你喜歡那個曹寅,你若是真的喜歡,朕也不會阻止,不過朕擔心,這件事你恐怕難以如愿。唉,天家,天家。天家萬般好,就是身不由己。萬般皆天定,半點不由人。”

皇帝感嘆著,他感覺到一陣心酸,自己苦心竭力,到了最后,竟然連一個可以托孤的人都沒有。

諸位國公不能托孤,朝中的臣工自然不能,這一群人,到最后,還不讓自己如意。

“父皇,你沒有事吧?你臉色怎么這么蒼白。”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