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虞奇俠傳  第兩百六十四章大同

類別: 歷史 | 架空歷史 | 大虞奇俠傳 | 大虞太史令   作者:大虞太史令  書名:大虞奇俠傳  更新時間:2020-06-05
 
襄國公滿意的點點頭,詢問后勤準備的如何了,一個后勤官員告訴襄國公,足夠大軍用半年了,若是大軍將城中百姓口糧要回來,一年也足夠了。

在軍官的回稟之中,城中的一一都得到了確認,他們已經做好了,萬全的準備了,這一次若是阿薩辛帶著大軍前來,也就只有一個結果。

鎩羽而歸!

襄國公讓林泉盡量和城中學者交談,最容易察覺不對的就是這群學者了。為了穩定軍心,讓商人能夠繼續運糧進來,城中必須保持升平的景象。

林泉說是,詢問襄國公,至于那些降軍是否可以相信,畢竟他們原來是白衣大石的人,若是阿薩辛帶著人打來,他們的忠誠,還有些令人擔心。

襄國公沉思了一陣子,對著林泉說:“這件事也交給監軍你了,盡量不要讓人心喪失了。”

林泉說好,接下來襄國公交代了一些日常的問題,就讓他們退下了。

林泉離開這里之后,前去皇宮見了王子。

王子阿凡達見到林泉,也十分開心的迎接上來,擁抱林泉說:“林大人,久違了。”

林泉點點頭,在翻譯的幫助下,告訴阿凡達,這些時日自己在城中待著有些無聊了,不知道阿凡達是否能夠和自己一起去外面游獵散心。

阿凡達自從投降之后,就一直呆在皇宮之中,也有一些厭倦了,于是點頭答應。

林泉等他換好鎧甲的時候,前去尋找陳菁菁,交代了陳菁菁一件事。

陳菁菁聽了之后,詫異看著林泉,小聲說:“夫君,真的要如此嗎?”

林泉點點頭,希望陳菁菁能夠理解,若是陳菁菁不愿意的話,自己也不強求,另外找人。

陳菁菁思索了一下,低著頭說:“夫君,外人未必可信,還是妾身出手吧。”

林泉有些心疼的看著陳菁菁,對陳菁菁說:“菁妹,委屈你了。”

陳菁菁沒有說話,穿上甲胄,和林泉一起到了皇宮門口。

阿凡達也沒有在意,和林泉一起騎著馬走在大街上,看著這盛世景象,阿凡達對著林泉說:“我在之前,聽聞你們如同野蠻人一樣,所到之處,寸草不生。不過如今看來就是誤會。”

林泉自然將儒家王道那一套說了出來,他們乃是王者之師,是來為天下百姓出兵的,他們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掠虜。所作所為的皆是正義,絕不會濫殺一人。

林泉也大談,西戎和中原的不同在于,西戎沒有義利之辨,西戎所做所為都是為了利,西戎人罪就在于此處,如同他們經書說的,富貴的人要得道,那比駱駝穿過針眼都難。又說,誰是義人。

而中原不同,中原不義之財,絕不會拾取,中原的軍隊,向來秋毫不犯。他們不同西戎的軍隊,他們不是為了錢財,不是為了富貴而戰,而是為了心中的道義,所以中原的軍隊能夠屢戰屢勝就在這里。

林泉這一套大道理,把阿凡達這個不知道世事的王子給忽悠住了,阿凡達真的以為是這樣,感嘆極東之地的地方,真是一個奇妙的國家。

林泉將新民那一套給阿凡達說著聽了,在虞帝國,人人安居樂業,人人都是開心的,他們不管貧窮還是富貴,都有自己的快樂,這種快樂不是錦衣玉食帶給他們的,而是內心固有的,是真正的快樂,這個被叫做顏回之樂。

翻譯詢問了顏回是什么,林泉說是宣父的弟子,翻譯還是不懂,林泉解釋一番,翻譯這才翻譯給阿凡達。

阿凡達詢問了幾次,對于顏回之樂很敢興趣,林泉繼續解釋,如今城中的居民都不算快樂,他們的快樂,不過是建立在這個城市的富饒之上。若是將他們丟到極北之地,他們就會恐慌,畏懼,不在感到快樂,而中原的子民就不會,就如同他見到的,他們的軍隊,不遠萬里到了這里,臉上還是有著笑容,這就是顏回之樂。

林泉說到這違心的話,有些感覺到心虛了,這些士卒的確春風滿面,畢竟他們如今過著富饒的日子,以前不想要的都得到了,還不開心才有鬼了。

阿凡達點點頭,的確中原士卒都是春風滿面,沒有絲毫憂愁。

林泉說除此之外,中原選賢舉能,讓賢名之士治理天下,這就是西戎智者津津樂道的哲士國,中原的皇帝,是上天的兒子,他的智慧沒有誰能比得上,他英明果斷,在他治理下,中原沒有戰亂、饑餓、災難。年老的人都有人養,不用擔心自己年老力衰之后,不能養活自己。而年幼的,也有人養著,不會擔心家庭貧窮而早夭。中原人人有田種,人人有飯吃,每個成年的男子,都可以成家立業,不用擔心孤獨終老。

在中原,你掉落的錢財,就算一個月之后再去尋找,那都還在那里。每天晚上,中原人家不用關門,沒有賊人來偷盜。

阿凡達聽著林泉這么說,羨慕不已,他早就聽聞過極東之地的種種傳聞,如今聽到林泉這個人現身說法,他不由相信了幾分。

他不懷疑林泉在騙他,因為林泉在城中受到學者追捧,學者都說林泉是極東之國來的智者,智者自然是不會騙人的。

他們談著就到了奧特河邊,奧特河是白衣大石境內的大河,就算到了秋季枯水期,也洶涌澎湃。

林泉帶著阿凡達在河畔走著,林泉繼續說,其實這西戎人和中原人都是人,天性都是一樣,但為什么中原可以這樣完美,西戎卻有著種種陋習呢?原因就在于教化上面,林泉說中原人是因為接受了儒門的教育,慢慢就變得如此高尚起來,若是西戎人也可以接受這個教化,那么自然也可以。

在阿凡達準備詢問林泉,如何接受這教化的時候,林泉偷偷對著陳菁菁比了一個手勢。

“那么智者……”

阿凡達一句還沒有出口,馬突然受驚,立了起來,阿凡達一時間沒有注意,就被摔了下去。

眾人想要挽救的時候,馬發狂一樣亂踩,阿凡達這還沒有來得及救治,就被馬一腳踩中了胸口。

等到身邊護衛將馬殺死,一個親衛將阿凡達放在馬上,然后帶著阿凡達回到城中。

林泉也著急地回到城中,誰也沒有注意,陳菁菁悄悄小馬,用磁石將馬身上的毒針給拔了出來。

一行人匆忙回到皇宮之中,墨丘利聽聞消息之后,也親自來救治,不過墨丘利看了之后,只是搖搖頭,然后就是宮廷御醫到來。

這御醫到來,也只是嘆氣,在來的路上,阿凡達就已經去世了。

林泉聽到這個消息,忍不住流下了眼淚,神情悲愴,好像一個極為重要的人死去了一般。

墨丘利作為黑衣主教,王子去世了,這里就算他做主了,他詢問了事情的經過,沉思了一陣子。

他看了一下林泉,然后搖搖頭,按照剛才的情景,林泉應該是在拉攏阿凡達,阿凡達也有意思對極東之地的學問有興趣了。

林泉怎么不可能會害阿凡達,如今看來,就應該是意外了。

墨丘利這么想,于是就將這件事歸咎在意外,林泉最后吊念的時候,還痛惜,這難道是上天要斷絕儒門西傳嗎?

在喪禮之后,林泉繼續和城中的學者談論儒學,不少人已經成為了士子。

林泉在一次大講之中,說經過自己這些時日和這些西戎學者談論之后,他發現兩者的不同了。

林泉自然不能向騙阿凡達那樣說義利之辨,這些西戎學者不少懂官話,或多或少了解過。

林泉說中原文化的優勢在于,中原是翕辟文化,在本體上堅持心。

經過這些時日和西戎學者的研討,林泉對于程朱陸王還有國初大儒的學問上有了進一步改進,他吸納了西方智慧學的因明邏輯,將原本精微的理學更進一步延伸。

翕辟就是他得出的結論,翕辟出自易經:“夫坤,其靜也翕,其動也辟,是以廣生焉。”

林泉說,這茫然天地的主宰,作用就是翕辟,若是主宰只有辟沒有翕,那么天地茫茫之間沒有一物。若是只有翕沒有辟,那么天地之間就是死物。

林泉這個理論是根據魏白云的理氣皆動而來,但是林泉也發現,雖然理氣不是靜的,但是一定有靜,于是這段時間,得出了翕辟的概念。

這就是易的變易和不易之道,在動之中有靜,而靜中有動。

但是翕辟和動靜不同,翕是收斂凝聚的含義,辟是擴張延伸,無論翕或是辟,本質都是動的。

這也就是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

中原文化一治一亂,分而合,合而分就在翕辟二字之中,治是由辟到翕,亂是有翕到辟。

因此中原文化是中庸文化,不會抱殘守缺,也不會剛愎自用。中原文化就在翕辟之中,符合天道而前進著。

中原符合天道,所以中原強大,這一次中原勢弱破竹,便是明證。

林泉論證之后,看著四周的學者,欲言又止。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