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偉大舵手  第86章調整

類別: 歷史 | 架空歷史 | 明末之偉大舵手 | 英聯邦   作者:英聯邦  書名:明末之偉大舵手  更新時間:2020-06-20
 
米柱道:“為什么?”

賀俊杰道:“我的兩個哥哥都被建奴殺死了,我想殺更多的建奴。”

米柱別聽聞賀世賢居然還有兩個兒子戰死了,這是心里一顫,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這個賀世賢大咧咧的,魯莽而沖動,但是他們一家,為國犧牲巨大。

米柱道:“去武驤左衛戚金將軍身邊聽用吧?這是命令。”

賀俊杰只好道:“是!大人!”

賀世賢擺下了宴席,為米柱一行接風洗塵,沈陽城千戶以上的軍官全至了。

由于開原、鐵嶺、撫順被攻陷,建奴兵鋒直指這個沈陽,沈陽距撫順五十多公里,距這個開原一百二十多公里,騎兵一日可至,所以這建奴才會拆了這撫順城,就怕這明軍反擊。

在薩爾滸之后,他們輕易擊退明軍,連下開原和鐵嶺等大城,特別是開原,他們可以直接的攻擊這個葉赫和蒙古了,這拿下開原,連奴爾哈赤都嘆:“沈陽幾砧板上的肉耳!”

但是他們沒有急著拿下沈陽,而是回師進攻葉赫,計劃免后顧之憂后,全力南下攻取整個遼東。

至于大明從各地調兵而來,不用怕,調得越多越好,他們好一舉擊潰,省得到處跑了,多打幾場像薩爾滸這樣的大仗,明軍的膽就會被打寒,望風而逃,這遼東以后就是他們的了。

建奴憑啥這么狂妄?這是因為他們發現,大明遼東軍及客軍之間巨大的不對付和摩擦,大明調集更多的部隊來,只是加深與本地的矛盾和摩擦,這樣不但沒有收1+1=2的效果,反而是3+3=2。

大明的底層軍將己打寒了心,己到望風而逃的地方,而高層的老爺們喜歡對著地圖,夸夸其談,沉迷于數字,認為打仗是數字游戲,這些人不是來打仗的,而是來送人頭的。

由于沈陽城直接面對建奴兵鋒,城中有錢的,有門路的都走了,就連許多將領,都偷偷把家小往遼陽送,這里變成了一個巨大的軍鎮。

在第二天,米柱在城中各處巡視,首先是看他的武驤左右二衛安置好了沒有,不諱言,這才去守住沈陽城的根本,然后去其它各處察看。

在撫順陷落之后,明軍對沈陽進行了工事擴建,把護城河填平后在城外七八丈遠的距離設置車營,將沈陽城包裹,這樣明軍防線達到了一千五百丈。兵力布置為每一丈五尺分布一輛戰車,每輛戰車裝備滅虜炮2門,火銃4把,車兵5名,占地五尺,而車與車之間的一丈距離空間內則布置火銃手10名,這十人分為兩豎列五層厚,輪番射擊。

這樣車營與城墻之間大概還剩下三四丈的距離,作為馬道通路給機動兵力來往支援移動。

此外在車營之外又挖掘了兩道寬深壕溝,壕溝外則砍伐樹木參差交錯三四層設立一道高可數丈的木柵欄作為外圍工事,城墻與車營高低搭配,火力交錯射擊。如此一來明軍分為三部分,城墻守軍、車營守軍、機動戰兵。

至于這十三門紅衣大炮,則安裝在城墻之上,其中北門裝了七門,其它的裝了兩門。現在葡萄牙技師們正在安裝調試這大炮,看見這威力巨大的大炮,城中軍民安慰了不少。

米柱吸取明軍大將陣亡,全軍崩潰的教訓,成立了沈陽戍衛司令部,司令是賀世賢,副司令是尢世功、戚金,指揮使則是有秦邦屏、秦民屏、毛文龍,加上沈陽幾個衛的指使馬和順、張北光、李成、陳存孝、張威、武大同等,他們組成了城防司令部。

這司令部十二時辰都有人鎮守,確保軍令的暢行。

第二件事就是派出大量的夜不收,清除這沈陽城三十里之內的奸細和間諜,確保建奴的奸細的觸角伸不進這個沈陽城三十里之內。

由于這里處于交戰區,雖然是明軍在城外還有許多烽火墩和駐兵城堡,這有效的控制范圍是三十公里,但這烽火墩之外到底是誰人的天下,這就不好說了。

沈陽衛也屬于屯田衛,這些兵將們也是要耕田種地的,但是因為戰爭,己經兩年沒有耕種了,渾河兩岸,大量田畝丟失,雜草叢生,那里還有往日的和平自然景象。

這個建奴是派出大量的奸細和探馬,活躍在城外,窺探明軍軍機,他們的奸細有多猖獗?他們可以一把火燒了明軍設在城外渾河邊的糧草轉運站。

為此,他們設了一個夜不收司,由各部調遣騎射雙絕的精銳兵士加入,由司令部直轄,平時窺探軍事,戰時扈衛司令部。

這個使司第一件事就是鏟除三十里之內的敵人奸細,然后是派出探馬,遠赴開原和撫順刺探軍情,免得這建奴大軍來了都不知。

現在是寒冷的冬天,但并不代表建奴不會有軍事行動。

這時,探馬查到,撫順原游擊參將李永芳全家被殺,這貨是建奴的撫順額真,在當地引發了恐慌。

米柱在接到這消息時,正與眾將在城墻上巡視,他說道:“本官讓人做的!漢奸走狗該有此下場。”

賀世賢道:“大人干得好,本官早就想干掉他了。”

米柱站在城墻上,極目遠眺,這個城下是一大片空地,是供雙方打仗廝殺用的,再遠處是以前的屯田,現在長滿了荒草,這渾河兩岸的許多屯田都丟荒了,自從薩爾滸之戰后,這個建奴就派出馬隊大肆破壞生產,你敢耕田,他們就敢派兵來殺人破壞,在野外的機動力方面,大明遠不如建奴,這是吃了不少大虧。

這渾河源于撫順清原縣滾馬嶺,流經撫順、沈陽、遼中、燈塔、遼陽、臺安、海城、大洼、大石橋、營口等縣市等市縣,在海城古城子附近納太子河,向南流至營口市附近入遼東灣,全長四百多公里。

現在他們的糧草就由下流溯水而上,源源不絕的運來。

以前這巡撫大人是不可能這么痛快拔糧草的,他們兵備道可以憑這糧草響銀恀武將吃得死死的,另一方面又擔心糧草沈陽陷,糧草落入建奴之手。

但是現在米柱這欽差大人下令了,他們開始日夜不停,水陸并進轉運糧草,米柱相信,經過他的調整,這個沈陽不可能一日而陷,這是一個鐵骨頭,就看這建奴有沒有這么好的牙口,嚼得碎,吞得下去。

米柱的保安隊長湯正跪了下來,道:“卑職求大人一件事。”

米柱道:“你說。”

湯正道:“卑職想請幾日假,去一趟尚間崖,祭拜潘大人。”

米柱道:“好!多帶一些兄弟和祭品去,聽說這尚間崖還有許多兄弟暴露于荒野,你且先讓他們入土為安吧?”

湯正叩了三個響頭,道:“謝大人!我帶第一隊二隊去。”

這個米柱皺了皺眉,還是讓他們去了,他們可以直接調遣的,當然是黑水衛隊,一隊二隊是以遼東逃兵逃民居多,問題是一隊二百多人,兩隊就是四百多人,他是計劃將這飛芬山上戰死的全埋了,這要浪費很多人力物力。罷了!讓戰死多兄弟入土為安吧?他揮了揮手,讓他去了。

湯正大喜,又向米柱叩了三個響頭,飛快的去了,他知這會引來米柱不快,但他還是做了,這是他這活著的人,唯一可以為兄弟們做的。

潘宗顏,字士瓚,號懷魯,保安衛人。潘宗顏年少時勤奮讀書,能夠吟詩作賦,通曉天文、兵法。萬歷四十一年考中進士,他任戶部郎中,后出任山東按察使僉事。

萬歷四十四年,建州衛首領奴爾哈赤叛明朝稱汗建立后金。潘宗顏見遼東邊備松懈,于是數次上書陳述遼東邊備不足之處,朝廷卻無接納。只派他到遼東督辦軍餉,任監軍,后升為開原兵備僉事。

薩爾滸之戰建奴將飛芬山明兵大營團團圍住,然后發起全面進攻,迫使潘宗顏四面受敵,首尾難顧。在此危急情勢下,潘宗顏卻不屈服,面對數倍于己的兵力,仍然奮力指揮,組織反擊,作拼死反抗,從辰時一直戰到午時終因寡不敵眾,箭由背入,身負重傷而死,時年36歲。努爾哈赤趁明軍失去指揮之機一舉攻占飛芬山,全殲明軍。

這是文官之中少有的戰死沙場的人,戰報傳到京師,皇帝感念他的忠烈行為,派人祭葬,追贈光祿卿,再贈大理卿,謚號節愍,并在保安衛為他建立了祠堂。

米柱拍著這紅衣大炮,說道:“賀司令,有這紅衣大炮在,這建奴不來便罷,如果來了,可以讓他們后悔做人。”這紅衣大炮威力巨大,有效射程,仰角不超過5度的直射,為500米以上,最大射程不到1.5公里。

紅衣大炮長在3米左右,口徑110-130毫米,重量在1噸以上,這么重,只能用于守城,無法用在野戰。

賀世賢也道:“野豬皮來了,就轟他娘的,看是他皮厚還是大炮厲害。”

這時,這指揮使馬和順匆匆而至,跪地道:“大人,左右二衛的人嘩變,他們圍了武驤左右二營鬧事。”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